大学实行学院制后校、院、系基本职能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能论文,学院论文,大学论文,制后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工科大学、理科大学还是综合大学,由于学校规模扩大,下属的系、所、中心等单位过多,校长已难以有效地进行管理。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实行学院制,大学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校、系两级管理,逐步向校、院、系三级管理转变,也有的以校、院管理为主。与学院配套的学院办公室,也就随之出现了。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大学中均同时存在着校、院、系管理和校、系管理两种模式,而又没有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致使校、院、系各自的基本职能没有明确的划分,责、权、利也不甚清楚。因此,学院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系的功能相对受到削弱,致使人们认为成立学院是人为的,甚至产生多了一个层次办事更难的看法。为解决办院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使学院得到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校、院、系三者各自的基本职能进行探讨。
一、大学内部管理系统的理想结构
高效率的现代化行政管理系统,精明能干的行政管理队伍,是成功地办好一所大学的必要保证。正是基于此,目前世界一流大学都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健全、科学、高效的校内管理系统和管理机构。
封闭原理是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从物理学上的电路常识借用来的。它形象地将一个行政管理系统比作一个闭合的电路。要使电路有电流,电路必须是处处连通的,形成通路;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故障,电路不再闭合,引起断路,电路中也就没有电流了。通路是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管理系统也是这样。它只有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不封闭的管理,等于形不成回路的输电线,即使线很粗,也不会有电流。因此,根据现代化管理的原理,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效的大学管理系统,特别是在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的大学,应具有如上页图所示的结构框架。
可见,大学内部健全、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应由决策中心、管理中心、质量中心以及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等组成。
二、确立三个中心:决策中心、管理中心、质量中心
1.决策中心 当前,我国高校实行的领导管理体制有两种:一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是校长负责制。多数高校实行第一种领导体制,少数高校试行第二种。大学最高管理机构的确立,与大学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有着密切关系。
决策中心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由此为起点发出有关指令,一面通向管理中心,一面通向监督机构,监督执行情况。决策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管理中心输入质量中心;质量中心根据执行指令的实际效果发出原始信息,输入反馈机构;反馈机构对信息进行处理,比较执行效果与指令的差异,指出有关新的建议后返回决策中心;作为大学“核心”的决策中心又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发出经过修正的指令。一个理想的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回路中持续运动,逐步逼近于预期的管理目标的。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决策中心是主持学校工作的决策机构。无论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是校长负责制,决策中心都应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组成。作为决策中心,其职能着重于目标管理,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减少对行政、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的干预,负责学校的整体规划、计划、协调、检查、监督、评估等。对学校的重大问题,决策中心在作出决策之前要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充分讨论,在广泛征求各类专家和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再作出决策。
作为大学决策中心,校本部的各职能机构要精简,业务范围相近的应合并,人员编制不宜太多,应以高水平、精明能干、一专多能为原则,有的岗位可由教师兼职。如我校科技处近几年由教师兼任副处长的实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本着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一所大学内的管理层次,应以不超过3个为宜。校级职能部门的执行机构应转变其职能,由管理为主转变为参谋协调为主。与此同时,学校应下放权力,着重加强学院一级管理机构的建设,使高校管理事务下移,由学院这一层次的管理职能部门来承担,切实改变高校管理事务和权力主要集中在校一级的状况。此外,要调整一般职工与教学、科研人员比例不合理的现状,精简不必要的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2.管理中心 大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更好地实行对内对外联合办学,促进学科群建设,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实行学院制管理后,各学院成了学校领导下的一级行政管理实体,对属下系、所、中心实行领导。学院行政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全校各学院就构成了大学内的一个个管理中心。其职能主要有:(1)协助校长管理校务(行政、教学、科研、学科建设4个方面);(2)平衡院属下各系、所的发展;(3)帮助各系争取资源,协调各系、所之间的相关业务;(4)根据决策中心的总体规划、奋斗目标和各项工作部署,制定本学院短、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5)规划、协调下属各系、所、中心的学科建设;(6)组织多学科的联合,交叉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工作;(7)统筹调配全院的人、财、物,使各种资源得以综合利用;(8)负责学院和属下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管理工作,使系、所、中心的负责人集中精力抓好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作为管理中心的各个学院,学院办公室是对学院各项行政工作实施管理的综合办事机构,统筹承担学院的教学、科研、师资、人事、总务、财务、外事和行政等各项管理工作。它是对内对外的窗口,是各种信息的聚集地和中转站,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纽带作用。学院办公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学院办公室的责、权、利必须明确,在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学院办公室应有一定的管理权。应加强学院办公室的队伍建设,严格选配及使用人员,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建立有利于学院办公室人员合理流动,奖优罚劣的模式及良性的运行机制,使全体办公室人员树立起诚心诚意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的良好意识,力求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为了减少人员编制及办事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成立学院办公室后,院属下的系、所、中心行政办公室一般应当撤消。为使学院制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除选好院党政领导班子外,配备一支素质较高、精明能干,能秉公办事、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的行政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3.质量中心 传统大学中的系和研究所,通常是某一学科组织教学与研究,由许多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辅人员等组成的基层学术单位。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人才培养主要在这一层次中进行。其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学院及学校的声誉,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将大学中的第三层次的系、所作为质量中心来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保证培养人才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管理中心的学院,为保证作为质量中心的系、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在学院内部,系、所是实施学院各项工作的组织机构,学院对人、财、物、设备等进行综合调配,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作为质量中心的“系”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科研为主,辅以教学工作,并通过教学工作推动科研工作的深入和发现新知识。
学院作为管理中心,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将原系、所一级的行政管理职能转由学院来承担,为教师排忧解难,为全院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应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教学科研的工作条件,切实做到使基层摆脱行政事务,使基层领导集中精力抓好教学质量和提高学术水平。只有这样,质量中心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质量的人才。
三、充分发挥监督机构、反馈机构的作用
为了形成管理系统的闭合回路,还应该充分发挥监督机构、反馈机构的作用,形成系统的整体效应,提高管理效能。
1.监督机构 在大学管理系统中,监督机构的职责是根据决策中心的指令和学校上级部门的政策法律,对管理中心(执行机构)进行监督,以保证各种指令的正确执行。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是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对行政监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拿高校来说,权力过多集中在校一级,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事拖拉,互相推诿种种弊端,不讲效率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这严重阻碍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消除官僚主义,杜绝衙门作风,就必须大大加强行政监督,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学。为了完善高校监督机构的建设,校、院两级都应成立监督机构,分工则各有侧重。除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外,还要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和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监督。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充分发挥审议及咨询的监督职能。另外,还要加强监察审计工作,使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这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办学效益和搞好学校各项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组织措施。
2.反馈机构 反馈是控制的概念之一。一切控制均通过反馈机制来实现。为了使系统维持在预期目标状态下运行,系统的决策、控制机构把信息输送出去,又将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从而调整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和预期规定状况的差距,以实现预期目标。
在大学管理系统中,反馈机构不仅是决策中心有效收集执行信息的机构,更为重要的应是决策中心的决策咨询机构。反馈机构要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集思广益,为决策中心提供咨询论证和科学依据,并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继续搜集有关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为跟踪决策服务。目前我国大学内部的反馈机构不很明确和健全。一般地说,反馈系统可由校信息网络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校监察处、校纪委、各学院、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校工会等组织机构组成。反馈机构的职能是:按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外事、总务后勤、学生工作等系统分别建立监督检查机构,人员可专职及兼职相结合,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指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与反馈。
总之,根据校、院、系三级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图,大学内部管理系统必须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种封闭的原理要求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大学的决策中心在作出某一个决策之前,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学校重大的决策问题要通过反馈机构进行咨询论证,以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教授和师生员工的意见,实现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管理中心(执行机构)必须坚决地贯彻执行决策中心的指令,使各项指令得到落实,确保质量中心培养的人才达到最高的合格率。监督机构必须通过严格的监督帮助管理中心贯彻执行决策中心的指令,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保证整个系统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反馈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及时地为决策中心提供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决策中心的要求,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提供决策信息和咨询方案。只有这样,大学内部管理系统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