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应用与课堂小妙招论文_车肖颖

奥尔夫音乐应用与课堂小妙招论文_车肖颖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现如今大家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重视,奥尔夫音乐正以越来越丰富的方式呈现在音乐课堂中,通过探究,阐述奥尔夫音乐在音乐课堂的多种作用,探索奥尔夫音乐对课堂发挥作用的多种方式和课堂妙招,通过奥尔夫音乐使音乐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游戏中学习与进步,在对学生智力开发以及音乐素质提高方面发挥更大效果。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游戏化教学

(一)节奏教学的多种运用

1、通过节奏进行自我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非常注重语言的重要性,语言和节奏的结合则对于节奏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最简单的运用语言的节奏自我介绍。在第一节音乐课中,可让学生根据名字的字数分别运用二八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四十六节奏进行小组间的自我介绍,在学生熟练之后再运用“跑火车”的方式在班级内进行轮流的自我介绍,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学生的感情,使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也让学生对基本的节奏进行了学习与巩固,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小组间的节奏竞赛

将所学的节奏通过板书的方式进行展示,为每个节奏进行编号,将班级分为小组的方式进行节奏的编创,例如:41235,25341等形式,然后进行小组间的节奏竞赛,让小组成员通过节奏模唱,节奏的拍打等形式进行节奏展示;也可通过节奏迷宫游戏的方式进行小组节奏竞赛,教师为迷宫的每个点编上节奏,学生可自由编创从起点到终点的迷宫路线,并进行小组间竞猜。通过带学生玩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的学习,在玩中实现了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时刻保持新鲜感,使栖霞市的音乐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3、歌曲的节奏朗诵

在学习歌曲之前,发挥节奏与语言的结合,通过朗诵的方式将歌曲的节奏进行正确的诵读,将歌词以节奏的方式进行朗诵,使学生在学习乐曲之前对于歌词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于歌曲节奏有先前的预知,这对于学生更好的进行乐曲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节奏朗诵可以使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重点节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分步骤进行,起初可以通过词语,再到短句,最后再到整首歌曲,在熟练之后,也可通过卡农的形式进行多声部的轮唱游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声势教学的多种运用

1、加入声势的歌曲伴奏

当声势加入到歌曲中,身体遍作为了一种基本的伴奏方式加入到了歌唱之中,使原本单一的歌唱有了新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好玩”之处,在声势的编创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刚开始我们可以带领全班同学伴随着歌唱一起进行声势的伴奏;在后来我们可以将班级分为两组,一组担任小歌手歌唱,一组担任小乐队进行声势伴奏;在大家都对声势非常熟练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班级分为多个小组,分别编排不同的声势伴奏为歌曲伴奏。这种声势伴奏的加入,可以使歌曲演唱进行多遍的重复,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以及新鲜感的同时,进行乐曲的学唱。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由于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学生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达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声势的加入也使欣赏曲目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使学生作为参与者表演者的目的,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的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入声势律动,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世界,进行个人情感的表达。使音乐真正实现了灵动性,学生作为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进行创作、进行演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节奏游戏中加入声势

当我们在进行节奏学习时,我们可以加入声势,带领同学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加入声势进行节奏的拍打,例如拍手、拍腿等声势活动,在拍打的过程中渗透到节奏的因素,刚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可以通过卡农的形式教师先开始,学生延迟进入的方式进行声势的拍打,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节奏声势的拍打,让其他同学进行模仿。一个简单的声势活动,可以进行节奏的学习,使学生在过程中进行参与体验,并进行了声势与节奏的自由创作,改变了过去单一节奏学习的方式,运用拍打身体的方式进行节奏的学习,使音乐课堂真正的动起来。

(三)律动教学

律动教学是现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如何使课堂活起来,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在律动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兴趣以及思维的高度集中。通过律动使身体与音乐合二为一。律动教学一般都是从模仿进入,在学生专注的进行律动的学习之后,就开始由简至难的进行律动的层层递进,在学生对音乐进行熟知后,学生就可以进行自由的编创。在整个律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与音乐,与同伴进行交融与合作,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协调力,合作能力以及创作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四)课堂中的仪式感

课堂的仪式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合理的设计自己的课堂,使课堂充满仪式感,使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有更好的把握。就像常规课一样,每节课上课之前老师说的“上课”,和下课时的“下课”都有重大的意义,他可以暗示学生自己在哪以及自己现在需要做的事情。音乐课中教师也需要仪式感,上课前的问好歌和下课时的再见歌就是一种很好创建仪式感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在歌声中进行问好与再见,在互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反应能力,拉近了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也体现了课程性质。教师可以自己设置问好歌的歌词与旋律,也可以根据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进行编创,通过引用所教歌曲的旋律进行问好歌和再见歌的编创,使上课下课的两首问好歌和再见歌起到了导入和巩固的作用,对于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对音乐课堂有更好的把握。

(五)让身边无处不在的“乐器”走进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创新,各种各样新颖的活动也开始被大家接受。在音乐中伴奏乐器的使用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颖的方式被大家喜爱,例如网络上杯子的运用等等。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乐器为音乐课堂添色,使音乐课堂真正的体现出与自然相交融的景象,利用原本的音乐,原本的乐器进行音乐的探索,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也使课堂更好玩、更有趣。

在音乐课堂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桌子就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可以发出的多种音响,用自己的想象为音乐伴奏,与音乐融合。还比如学生每天使用的笔,课本,笔袋等都可以分别充当不同的伴奏角色加入到音乐之中,通过击打、摇晃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学生身上穿的纱巾,学生下课玩耍的道具也都可以加入到音乐中,加入到学生的律动活动中,把身边无处不在的乐器加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使音乐真正做到无处不在,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探索更多的乐趣。

(六)把身体当成最好的乐器

奥尔夫音乐非常注重对身体乐器的开发,通过身体声势,身体律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使学生可以自如的通过身体来进行音乐的表达。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身体声势的教授,不仅通过拍手、拍腿等简单的拍打,我们还需要真正的对身体声势进行研究,探索身体声势的多种组合方式,将其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身体声势的作用,从而激发出学生自己对身体乐器的探索。通过音乐去探索不同的音高,音色,强弱等变化,真正能通过身体进行音乐的演奏,参与到音乐中享受音乐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5:361.

[2]马达.音乐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99:215.

[3]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33:52.

论文作者:车肖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奥尔夫音乐应用与课堂小妙招论文_车肖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