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乘务行车安全风险源形成与管理论文_王敏

浅谈乘务行车安全风险源形成与管理论文_王敏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乘务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升,道路交通日益拥堵,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地铁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的安全性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乘务安全也是地铁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对乘务行车安全风险源形成的因素以及具体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乘务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现如今我国交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要求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对地铁乘务安全管理措施的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乘务作为运营安全最后防线的守门员,也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为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各级管理人员要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与思维,提高安全警惕,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能,将运营安全问题作为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乘务安全管理理念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才能有效地满足地铁运营未来发展需求,给居民更安全的乘车体验。

1乘务行车安全风险源可能形成的因素

1.1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乘务司机在地铁运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乘务司机的在岗状态、业务技术水平、执行力以及心理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地铁运营安全。个别司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地铁在运行过程中为ATO(人工自动驾驶)模式就没有必要对列车行驶进行监控。不规范的业务操作往往给地铁运营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1.2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乘务安全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是,目前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与完善,乘务安全管理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有待考证,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与全面性。安全管理运营模式缺乏规范性,运营策略缺乏科学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未被及时发现与改善的问题,这说明安全管理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强大。诸多问题的存在增加了地铁安全运营风险。

1.3设备使用与操作

轨道交通运输设备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地铁运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设备设施主要包括基础设备(如车辆、地面信号、机电、桥梁、隧道等等)和行车安全技术设备(如车载信号、ATP等等)。设备设施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为地铁运营安全提供保障。设备陈旧与老化是轨道交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地铁运行水平不断发展就对设备更新换代要求越来越高。设备使用与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不够完善,操作人员不规范行为会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与寿命,从而埋下安全隐患。严重时会造成设备出现故障问题,进而导致安全事故。检测监督系统不够完善,对行车设备运行应实时监测,有效的监督与检测能够促进地铁安全运营安全有序发展。

1.4环境因素

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行车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和运营环境因素。

1.4.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是指大自然气候条件对轨道交通安全行车的影响。地铁运营线路分为地下、地面和高架三种运营方式。暴风、雨、雪、大雾、雷电等恶劣天气对地面和高架线路的安全运营都有影响,最理想的自然环境是全部为地下线路运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2运营环境因素

运营环境因素是指运营线路分布以及乘客对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要求多样化的影响。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大命脉,客流量大、人员密集分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地铁运营发生问题轻则影响乘客的出行,重则可能引发恶性事件。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乘客对地铁运营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与细化。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加以保护,乘客对轨道交通的期望值较高,售票机出现故障,轻微清客或者救援等等,都有可能带来不良负面影响。

2乘务行车安全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2.1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业务操作标准化

司机岗位是安全行车的重要部分,结合以往培训经验与现有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把培训合格优秀司机放在第一位。新入职的司机员工可塑性较强,加强业务培训的标准化,使其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已上线司机利用闲暇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精英骨干标杆司机进行分享,提高员工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服务意识。

2.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乘务安全工作开展与落实提供有利保障。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文化宣传与教育,安全意识包括对员工和乘客双方的安全教育。对员工来说,新入职的乘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对其安全责任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合理的规划职业才能使安全工作有效地落到实处。对于乘客来说,乘坐地铁时需要了解必要的逃生知识,一旦意外发生可有效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健全运营安全责任制度,具体落实到各部门以及个人,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与目标,提高安全意识,营造良好安全管理氛围,为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而努力。

2.3设备设施管理措施

设备的不稳定性会造成运营组织的处置风险,提前了解车辆的故障特性并做好分析可有效避免风险发生。提高员工的技能培训,定期召开协调会,设备要进行检测、改造与优化,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2.4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以及线路特点制定多种应急处理办法,列车开通前进行演练,让司机对各种应急处理办法熟记于心。对恶劣天气的数据进行采集归纳并对数据报告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掌握自然灾害信息,做好行车安全部署,使其影响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运营环境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容忽视,不但要对司机的休息与作业环境进行改善,更要密切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与工作状态,员工生活上有困难或感情上有较大波动时要及时做好协调疏通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关键是科学管理。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地应对作业风险,有效降低人为安全事件发生。进一步做好乘务安全行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整体素质与服务意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并实施相应对策。地铁安全运行为人民绿色健康出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庄楚涛.浅谈安全管理体系在乘务系列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7):187.

[2]李大新,宋学伟.设置乘务行车保障组可行性研究[J].交通世界,2017(26):44-45.

[3]王哲.新时期下关于地铁乘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79.

[4]吕江鹏,张洁.浅谈乘务司机标准化作业对乘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1):129-130.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浅谈乘务行车安全风险源形成与管理论文_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