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岳红梅,刘云,邢晓丹

40例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岳红梅,刘云,邢晓丹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 要】目的:加深对压疮的危险因素的认识,探讨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减轻或者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除了1例患者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因强迫体位、极度衰竭、恶病质,不可避免地发生压疮,其余患者无压疮发生。结论:对压疮高危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或者预防压疮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压疮高危患者;护理干预;压疮程度

Nursing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40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Abstract】 Objective: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isk factors of pressure sores,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to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Methods:We selected high-risk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 in our hospital as the key research object,nursing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sores.Results:In addition to 1 case of glioma recurrence,due to forced position,extreme failure,cachexia,inevitably pressure sores,the rest of the patients without pressure sore occurred.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so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r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reduce the cost of treatment,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high-risk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nursing intervention;

压疮是老年人、昏迷、瘫痪、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护理最为棘手的难题。对于压疮,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在临床中护理人员应该尤为注意,临床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有助于避免压疮发生。本研究就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压疮高危患者,男性的患者25例,女性的患者15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59.73±5.12)岁。根据Braden压疮评分进行压疮分级,评分小于等于9分为极高危者,有12例;评分小于等于12分为高危者,有28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arden量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敏感性为83%~100%,特异性为64%-7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在入院早期进行,包括患者的感觉,皮肤潮湿,活动能力,营养状况,活动方式,摩擦力及剪切力等方面,将得分小于18分的患者列为压疮高危人群,分值越低,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 根据压疮等级进行护理,并做好健康教育,取得患者和家属配合,并在压疮风险评估告知书上签字。对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缓解压迫,减小摩擦力和剪切力,防止潮湿,增进营养,降低应激反应,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加强护理管理。对昏迷、瘫痪强迫体位、衰竭的患者提供气垫床以减轻患者的压力,并采取侧卧位,抬高床头30°以内,避免导致骶尾剪切力增加。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维生素饮食,以提高组织修复能力和机体抵抗力,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1.3 观察指标和相关标准

护理满意率、压疮发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压疮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压疮护理满意度的总分为10分,调查压疮高危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操作技巧等的满意度,评价高于9分代表非常满意;评价7-8分代表比较满意;评价低于7分代表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患者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和发生程度采取χ2检验(%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除1例患者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因强迫体位、极度衰竭、恶病质,不可避免地发生压疮外,其余患者无压疮发生,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3.讨论

压疮的风险因素包括体温升高、高龄、皮肤潮湿、局部压迫、营养状况差等,压疮的发生跟局部压力、摩擦力等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相关,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发病率更高,因此,需针对患者高危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但是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复杂,并非严格的规定就可以杜绝的,也不是单一的护理措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只有集管理与预防为一体,才能更加有效的预防。在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方面,只有护理人员认识到压疮的危险性,了解其病因和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自觉的有创造性地做好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为患者提高更好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即进行压疮高危评估,并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的预防和积极主动的护理,做到班班交接,做到全员知晓,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引用压疮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分高低对高危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既可避免资源的浪费,又可把握重点人群以及关键环节,使压疮的预防工作重点分明。根据压疮危险情况制定翻身频率,通常2小时翻身一次,规范翻身和搬运方法,并贴上醒目摇床标识,确保床头抬高低于30°,侧卧位角度低于30度,用海绵垫和软枕等分散骨突受力,评估患者体重,确定移动患者时的人力,翻身时避免拖、拉、扯、推,对受压皮肤解除减压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的,应增加翻身次数。当患者采用坐位、半坐卧位时,应防止身体下滑。为患者翻身或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拽、推等动作。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按摩背部及受压局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给予患者及家属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以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和支持。健康教育的内容:压疮的病因、发展、危害、易发因素和防范措施。

通过对压疮高危人群患者进行压疮护理干预,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和进行皮肤风险评估的能力,加强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保证各项预防与护理措施的落实,将压疮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预见性护理的实施需加强对患者压疮知识的教育,并介绍相关风险因素,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并以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控制压疮的发生,减轻压疮程度,以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得总结经验,使压疮护理干预管理日趋科学化和客观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了1例患者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因强迫体位、极度衰竭、恶病质,不可避免地发生压疮,其余患者无压疮发生。说明对压疮高危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压疮发生,延迟压疮发生时间,减轻压疮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祁俊娟,压疮的护理进展[J].中华全科护理医学,2008,6(10):1076-1077.

[2]何花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

[3]张长惠,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压疮[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

论文作者:岳红梅,刘云,邢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40例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岳红梅,刘云,邢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