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陆丹

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陆丹

身份证号码:32128119890210xxxx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出发,阐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策略,为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1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等到很大的推广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越越来越广泛,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处于落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1.1落后的信息技术基础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仅采用单机操作的方式,并不能利用计算机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因此无法建立精准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以及在网络上进行工程管理、材料采购等。很多施工单位忽视施工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未建立信息技术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也未按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意识淡薄,抑制了信息技术的普及。

1.2落后的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中采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较短,致使手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造成建筑工地的管理混乱。在建筑工程的编制环节上缺乏相应的管理方法,这一因素也导致信息技术不能表现全面,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

1.3软件应用不够成熟

虽然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技术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相较于国外信息技术仍处于落后阶段。信息技术软件由外国进行开发研究,有些在国外较好的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应于我国施工单位。很多软件采用全英语解说,即使使用汉化软件进行翻译仍有一定的差异,且维护成本极高。目前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1.4缺乏普及信息技术的意识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仍处于落后阶段,施工单位采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仍然薄弱。施工单位并不会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也造成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缺乏对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的掌握,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在我国部分企业中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也不一样。

2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生产空间的变化,很多因素也会随之改变,例如施工环境、施工顺序等。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管理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变化,以应对和适应新条件。绝大部分建筑项目施工周期为一年以上,气候的变化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和强度。为应对这一制约因素,大部分施工单位利用建筑工程体型较大等特点,通过合理利用空间,各施工单位紧密配合,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组织计划,进行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及平行流水作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规模和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要求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加大施工管理水平,加大各部分之间的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也逐渐渗透到建筑施工领域。建筑施工管理者应着眼当下,紧跟时代潮流,加大创新,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去,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施工管理者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将整体工程放在考虑的范围,通过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管理工作,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3优化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为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文章从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完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加大投入力度及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四个方面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3.1完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较多,数据量较大,涉及面较广,这就要求将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按照一定标准的进行归纳,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管理者在完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时,还应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例如包配、设计变更等。还要注意一些不可或缺的要素及不同环节对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影响。在建立合理科学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时,管理者应将不同的环节结合起来,打破单一环节的局限性,使得各单位紧密的合作,形成全方位的管理系统。

3.2提高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核心。建筑施工单位应重视对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加上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意识的加强,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进而增加建筑企业利益。加强管理者的职业素质,使得管理者主动加强学习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者要结合项目的成本、进度、安全等各个环节,并将各个环节有效结合,有效控制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加大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3.3加大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

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大对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对人才的引进力度。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关键工作、机动时间、制约关系等特性显示出来,再利用网络来控制施工进度,及掌握施工现场的突发情况。管理者应意识到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整个施工。管理者可以利用质量管理软件,有效节省处理施工过程出现各种问题的时间,同时会更加提高处理问题的有效性。还要极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对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使得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能快速、专业的得到应用。

3.4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管理人员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旧观念,摒弃各部门单一的应用的局限。将各部门与个项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团队之间、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业务板块的联合监控,使得各部分都可发挥自身部门的价值,化零为整,进而提升整个企业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建筑公司领导者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管理者应转变管理模式,着眼于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战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意识的普及和技术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进而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许振龙.关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J].长三角,2010.

[2]张建平,张宪民.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

论文作者:陆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陆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