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成绩评价方案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业论文,成绩论文,评价论文,方案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6-03-01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6)05-0053-06
课程评价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评价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这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明显的体现。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过多地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评价内容往往窄化为检测作业和考试分数。而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则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强调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此,笔者首先从理论层面简述地理新课程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的设计思想,然后重点论述强调过程性的地理新课程评价操作模式。
一、发展性学业成绩评价的指导思想
(一)评价的基本理念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地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突出评价的过程性是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策略。所以学业成绩评价的核心内涵乃是要注重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的多元化特征
1.评价目标多元化: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评价、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2.评价形式多元化:书面测验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测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等。4.评价内容多元化:“双基”地理学习评价、研究性地理学习评价、任务性地理学习评价、体验型地理学习评价、表达式地理学习评价等。5.评价地点多元化:课堂学习评价、实地考察评价、网络信息活动评价等。6.评价成果多元化:地理墙报、地理论文、地理摄影、地理录像、地理标本、地理学具等。7.考试方式多元化:口头型考试评价、开放型考试评价、操作型考试评价、合作型考试评价。8.评价注重过程: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交流评议、案例分析评价、利用网络平台评价。
(三)评价的基本框架
在新课程背景下,始终要以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为指导。这里提出“2×2”的学业成绩评价框架(见图1),即两种不同的评价水平、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两种不同的评价水平是指第一层次的模块学业成绩评价和第二层次的毕业水平评价,毕业成绩评价同时包括选拔性的升学成绩测评;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是指在两个不同层次的评价中共同采取两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测验考试。
二、发展性学业成绩评价的操作形式
(一)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与访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记读书笔记、纸笔测验、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其评价方式可以采取测试和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但更重视质性评价。本文以一个模块的学习时段为过程,说明形成性评价必备的三种评价方式。
1.地理档案袋评价(或成长记录评价法)
在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档案袋评价法(也称成长记录评价法)是一个亮点。成长记录(portfolio,意为“携带纸张或资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仅有十多年的历史。这种评价方法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地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高成就。运用档案袋评价,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装什么。档案袋内装的应该是学生认为最能反映其学习成就的实物材料,可以包括地理作业本、地理填图册、阅读过的书目及使用过的材料清单、学习日志、自己绘制的地图、自我反省材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自创的公告、自己拍摄的地理景观照片、学生访谈报告或其他录像资料,传统成绩测验分数、项目设计方案、小组活动资料、卡通画、模型、电子材料、艺术作品及其他媒体资料,也包括各种主体的评价材料。
(2)谁来装。档案袋内的材料应由学生自主决定装什么或不装什么,但教师可提出建议。
(3)怎么用。档案袋可以由学生自己保管,也可以由教师统一保管。学生自己保管,便于及时存放自己的作品和有关资料,并随时检查,但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好好保存;如果由教师保管,则需要注意及时收发。具体使用过程中,学生要经常观看、调换作品,由此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可以定期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观看、评价;在期中和期末可举办展览,同学间互相观摩、评价;学期结束,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记录袋给予评价,发给学生带回家,这应该是一张重要的“学习成绩报告单”。
我们建议地理档案袋的建立以每一模块为时段,即伴随着一个模块的学习,学生便拥有一个地理档案袋,当此模块学习结束时,对档案袋的评价过程也告完成,具体评价内容和方法见表1。此评价的综合等级将成为模块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2.地理研究性学习评价
从狭义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也就成为发展性评价的要求之一。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也是地理档案袋的重要组成元素。
在地理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项目,可以建立“两条学习主线并驾齐驱”的学习模式。其含义为:每个学习模块有“地理学科学习主线”和“地理研究性学习主线”同时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两条学习主线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促成模块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目标的达成,但是两者在内容结构、学习方式、实施手段上又有着极大差异。“地理学科学习主线”是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堂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地理研究性学习主线”是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的自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生成性的学习过程,它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任务。(见图2)
对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将重点放在研究过程中,而不必追求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目的是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锐意创新、合作协调的思维品质。
3.单元测评
对高中地理课程而言,我们仍然要重视每个单元结束后的评价工作,但要摒弃单一的以考试分数量化学习效果的方式,而应采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的形式,不仅检查、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注意:在形成性评价中,每个学生可能获得多个项目的等级评价,进行综合评定时,各种评价项目会由不同评价主体给出多个评价等级,其中出现最多的等级,就是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等级。如果相邻等级出现次数相同,本着鼓励的原则,优先取较高的等级,如果不相邻的等级出现次数相同,可取中间等级。
(三)终结性测验
终结性测验评价是指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采用的纸笔考试形式,以水平测试的要求为主,在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下,这将依然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方式。我们建议及格率控制在90%—95%,优秀率约为20%—25%,总体难度控制在0.7—0.8,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7∶2∶1。对必修模块而言,应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而对选修模块则可以使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查相结合的形式。
命制新课程的考题时,要注意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试题内容分布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试卷中的分值分布要从原来的注重知识点的识记转向以能力考查为主。考试题型依然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性测试题包括选择题、是否题(判断题)、匹配题等;主观性测验题包括填空题、读图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命题要注重题型创新,如实验分析题适用于考查学生的原理应用能力;案例分析题适用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考查内容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知识覆盖面广且重点突出。以地理必修1为例,宇宙中的地球占29%,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占49%,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占6%,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占16%。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入一些选做的题目,成绩不记入学生的总成绩,但可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作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表现的一个参照系数。当然,这部分的题目以应用性的题目为主,不宜太多。
案例:
1990年5月的一天,在美国华盛顿州(美国西部沿海)海滩漫步的人们突然发现,成千上万只不同颜色和尺码的鞋子向岸边漂来。人们带着满腹疑惑收集起这些湿透了的鞋子,并猜测鞋子的来源。原来是一艘货轮出发时在太平洋遇到台风,货轮集装箱遭到了破坏。
(1)这些鞋子为海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资料。你能根据下图推测出鞋子是从哪里来的吗?为什么?(2)鞋子还会被冲到哪个国家的沿海岸边?(3)鞋子还会在哪些洋流作用下回到原来的国家?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洋流分布的知识,将传统的填空题改为以新闻素材为命题方向的图解题,考查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前者考查的是基本地理事实的记忆能力,后者考查的是知识迁移能力。
(四)模块成绩评定
模块学业成绩评价应该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测验考试共同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的成绩由上述的各次单元测定成绩、地理档案袋评定等级、研究性学习评价成绩综合评定。终结性测试可根据模块性质区别对待,必修模块可以由市教学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考试,选修模块则由学校自主命题考试,考试成绩也由百分制折算成等级制进行量化。同时,地理教师要综合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所有材料,对学生的模块学业状况作出质性评定。
模块成绩评定后,便可以对该模块的学分进行认定。学分认定的原则为:
(1)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均为D以上者可直接获得该模块的学分;
(2)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其中一个为E,而另一个为A或B,可获得学分;
(3)过程性评价为D或C,终结性评价为E,学生须申请补考笔试,补考必须在C以上方可获得学分,否则应重修该模块;
(4)过程性评价为E,终结性评价为C、D,学生须补足材料后申请重新评价,重新评价不合格者须重修该模块;
(5)过程性评价为E,终结性评价为E,须重修该模块方可获得学分。
(五)毕业成绩评定
评定学生的毕业成绩同样需要终结性的毕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地理毕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达到的地理学业成绩水平,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依据之一。毕业水平考试应该由省教育主管部门采用会考形式统一组织命题、考试。与模块学业成绩评价一样,毕业水平成绩评价也要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