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译佛经与小说“发迹变泰”母题——海外意外获宝故事的外来文化触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触媒论文,中古论文,佛经论文,意外论文,海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1751(2000)03—0085—03
一、海外意外获宝的外域海洋文化氛围
印度洋中的滔天风浪,早已在中古汉译佛经中镌刻鲜明的印记,所谓“三难”“五难”之说,就是对于大海恐怖感的概括。如《生经》卷一称:“海有三难,一者大鱼长二万八千里,二者鬼神罗刹欲翻其船;三者(碰撞)山”。但佛经却往往表现出商人们不畏艰险去海外冒险。说是某导师入海求得龙王头上的如意珠,而海中诸龙和诸鬼神,却不愿其珍贵的宝珠流入人间,欲翻船夺珠,在岸边终于被海龙神取走。于是导师就以器具持之以恒地舀出海水,不避苦难,诸海龙神见此心怀畏惧,将珠又送还[1]。 故事又见于刘宋时求那跋陀罗译《佛说大意经》,也说大意“以器抒海水,精诚之感,达于第四天,王来下助大意。抒水三分,已抒其二。于是海中诸神,皆大振怖”,就将珠还给了他。故事异文还见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一。显然,元李好古杂剧《张生煮海》的关键性思路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
另一个外来的重要意象是印度神话中的海中怪鱼——摩竭鱼。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五载:“至辛头大河,河西岸有如来,作摩羯大鱼,从河而出。”而佛经早已详写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恰遇摩羯鱼张开大口欲食众生,船楼顶上的人见两日出,上有白山中有黑山,萨薄主惊嘱众人奉佛,五百商人齐呼南无佛。大鱼听到佛名心想:“今日世间乃复有佛,我当何忍伤害众生!”于是闭口,五百商人得以脱险[2]。又阿僧祇堕畜生道中,变为海中的摩竭鱼, 身长七百由延。五百商人入海寻宝,赶上这大鱼吞船,商主提醒大家诵佛,鱼闻佛名,本性尚存,心想佛已出世间,我身何故还在鱼中,就没入水中[3] 。
佛经还每以摩竭鱼来渲染大海凶险。当大施问世间作何事业可得多财时,有人言多种五谷,有人言远出行贾,“或有人言,唯有出海,采取珍宝,最得多财”,于是他不避风险选了后者,然而父母以世俗的常识劝告:“海中众难甚多,水浪回波,摩羯大鱼,恶龙罗刹,水色之山,如是众险,难可经过。……”[4] 阎浮提国国王的太子欲泛海至龙宫求如意珠,王曰:“闻海中多诸剧难:黑风罗刹,水浪回波,摩竭大鱼,水色之山,如斯众难,安全者少,百伴共往,时有一还。”也力劝太子不要冒险[5]。
一般认为,摩竭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梵文称makara,汉译作摩竭、摩羯、摩伽罗等。它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常为水天(Varuna)所乘,屡作爱神迦摩女神)。摩竭的形象或以为源于鲸鱼;或以为源于鳄鱼, 印地语中称鳄鱼为magar , 即为梵文makara之转;也有人认为其出于鱼、象、鳄鱼三种不同的动物形象。这种杂糅生成方式,倒有些类似中国的麒麟了。摩竭神话四世纪末已传入中国。据慧皎《高僧传》卷一,西域罽宾国人僧伽提婆于晋隆安元年(397年)译《中阿含经》。 该经卷三十四《商人求财经》已提到:“彼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6] 东晋至唐文献记载了摩竭的特点有:其一、双眼如日,牙齿似山。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七:“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两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7]其二、身体巨大。 后秦天竺僧弗若多罗译《十诵律》三十三:“摩竭鱼……此等在海中未足为奇,有百由旬者,二百、三百乃至七百由延身。”[8]其三、性恶,毁船害人,吞食一切。 《中阿含经》三十四《商人求财经》称:“彼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彼商人等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柙栰浮向诸方。”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九称:“……摩伽罗鱼所不能害。”[9] 唐慧琳著《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则称:“摩竭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啖一切。”这些特点强调摩竭的恶性,似不同于古代印度人对于摩竭的通常描述。固然,印度文献中也有关于摩竭残害生命的说法。印度人认为摩竭为河水之精,而河水不但能创造也能“融化”万物[10]。而由于佛经故事在叙述摩羯时,往往同海中险恶和海上冒险活动联系起来,摩竭凶恶的一面就被放大了。
在渲染航海恐怖、冒险入海又幸运得还的佛经故事中,摩竭几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神话意象[11]。而关于摩竭鱼对中国造型艺术上的影响则为建筑史上屡加称道。摩竭在古印度艺术中常作张口吞食状,与中文文献中的形象相符。摩竭纹饰常见于古印度雕塑、绘画艺术之中,由现知最早的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的摩竭纹饰,到公元十二世纪,摩竭纹在印度一直流行,其还曾流行于苏联中亚河中府地区、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支那半岛等地[12]。文学母题的外来影响,若以相关艺术门类中的传播情形作参照,就有理由认为,小说中的海中大鱼意象及其相关母题,其接受范围、以及受容到内化增饰过程,也是与佛经故事中的摩竭鱼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此外,海中龙王及聚宝观念、海上危险和入海冒险求宝母题,也主要来自西来的佛经故事。这些,都是印度次大陆商业文化、航海贸易事业发展长时期的产物。以摩竭意象为核心,佛经故事构成了海外意外获宝母题的又一文化氛围,此不赘述[13]。
二、海外获宝与发迹变泰母题之间的关联
海外意外获宝母题,是新奇而富有吸引力的。正是海中凶险,海外宝藏来之不易,商人们的海外冒险才有了较多的刺激性,更加新奇而有趣,所蕴含的文化能量也愈加丰富而持久。而异域风光的新鲜感,也能有一个实际的依托。说是某导师入海采宝,五百人欲追随,导师称:“海中有五难,一者激流,二者回波,三者大鱼,四者女鬼,五者醉果。”众人人海,一人不胜果香而食之,醉了七天,众人扶归时,折了一树枝柱之,归国后他柱杖入市,有市人出价到两万金,成交后他问此杖何用,答说这是“树宝”,“捣烧此杖熏诸瓦石,悉成珍宝”,他要求买主还他一点,回家一试果如其言[14]。
按,古代小说热门话题“发迹变泰”,其最重要的作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里事关肯綮的母题动机,当即本此。而前贤却多注意其近因的直接触发,忽视了这一有关构思根本的外来文化因子触媒[15]。
上述母题还启发了海外意外获宝竹的故事。宋人郭彖《睽车志》卷四载,绍兴年间某巨商航海抵一山,因阻风久便前去山上佛寺施斋祈福,斋毕他偶见窗外竹叶如舟,就索求一竿。归后有老翁重价求购,便售出了,一问才知此竹是普渡落伽山的观音坐后紫竹。惊悔不已的商人回船只捡些剩余竹叶,久病者以之煎汤,无不立愈。故事无愧于佛经母题到《初刻》的一个有承先启后功能的中介。
元人相关叙事说元贞年间某商亏本,在四洋海滨见电击大蜈蚣一条,收入担中。晚宿旅邸宴上,名商巨贾辐辏,忽有个回回商人说:“小房内祥光亘天,必有异宝。”开房只见蜈蚣一条,诸商皆笑。独波斯商识货,慨然高价求购,取出蜈蚣头上宝珠说:“此至宝也。若尽欲我五船财赋,亦所不较。”[16]作为著名的“胡人识宝”母题,与上宋人的改造成果类似,其对于《初刻》同类故事的召唤作用岂可小觑!
在母题演进的漫长历程中,相反意蕴也不是不曾出现,即从外域带来灾祸。某商人入海寻宝遇大龙举船,问他是否经某国,说是,龙就与一大卵让他埋在某国市中大树下。此后国中就多发灾疫,国王招术士占之,说国中有蟒卵,掘出焚烧,病除。后商人入海见龙神问故,龙神说你听说某国中有个健儿某甲吗,我就是,当年我喜欢欺压国人,他们不教育,还奖掖我,致使我堕为蟒蛇之道,我真想把他们全杀光。[17]。若是探究此故事的内在意蕴,至少有三:1、 从外域带回灾祸的文学母题,在务实尚用、讲求辟邪趋善的中国文化中没有市场,后继者的“缺项”,说明中土不喜欢这个带回乡邦以恐怖的故事,而在当代的科幻题材创作尤其是外星人的幻想故事中倒是大为繁盛,地球人处理不了偶尔从外星中带来的灾祸之种,向外界探取时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挑战。2、 是转世复仇的机谋,其可算是最早地开启了以毒药复仇的带有幽默感的小母题。3、故事似乎在有意识地强调, 如果有谁不及时有效地止恶劝善,或纵容恶,那么,谁会受到始料未及的严厉报复。
三、华夏文化模式对海外传说的误读、偏见与加工延展
海岛意外获宝,应当说是一个伴随着异国风光展示的世界性母题。《一千零一夜》中辛伯达航海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十日谈》第二天故事第四也写,兰多福在海上船沉时,抓住一个箱子,漂流到科孚,被一个善良的女人救起,临别时女人却诚实地将箱子归还他,打开看全是宝石,于是还乡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许多欧洲小说更是热衷于是。因此,佛经故事,其触发力不仅对于中土小说,而且它,才是启发后世人们热心谈论的海外旅行“发迹变泰”母题的真正源头。
《管锥编》指出:“释典以贾客漂入鬼国为常谈,……”这之中似揭示了以海外异邦为鬼(罗刹)国,以异国人为鬼兽主题反映的传统认知模式,其决定了将此类传说进行定向误读的传播接受规律。
由上面的列举可以看出,首先,中土小说的复制者们,总是以自己的文化模式来解读外域传说,尽量取其为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方面加以敷衍扩展,而摒弃其不受华夏民族赏识的部分,于是构成了接受外来母题时的“缺项”。
其次,佛经元典讲述的是冒险者如何克难而进,锐意入海求宝,而在中国,则多为经商不利、赔本后的无奈之举。佛经故事往往是在鼓励人进取追求,呈现出履危冒险必有收获;而中土改造后的母题,则似乎在力求去安慰低能者,培育人们的侥幸心理。如果说其是在渲染不费大气力,凭运气便可获取大财,属于典型的小市民心态,是毫不冤枉的。
其三,佛经故事传说的气息较浓,而中土复制品则世俗化了,显得较为贴近现实,平易可信,且往往与“胡人识宝”[18]母题纠葛一处,不仅带有外域的奇诡色彩,也符合长期来中外交流的实际,可以看作是经过历史检验熏陶的稳定性民俗心态的一个生动写照。
其四,中国的母题嗣续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意外发财后的遗憾,对那些不识真货者不无讥诮之意,带有明显的儆世意味。这一点,也当是对于佛经母题内蕴的一个有意延续和发展。
收稿日期:199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