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技术思维,在建筑设计中BIM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改变工程建设项目参与各方的协作方式和建筑设计师的设计习惯。本文主要是在BIM技术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BIM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为出发点,结合实际项目研究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高了建筑设计的信息集成度和建筑的可持续能力.
关键词:BIM;建筑设计;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随之得以跨入新阶段。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兼具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模型项目,是工程建设行业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数字化计算机新技术。BIM的出现引发了工程建设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革命。
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建筑结构的设计,根据不同建筑质量要求与使用进行合规的结构体系设计,BIM能集合包括建筑设计中的材料、成本、工程周期、施工节点等数据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BIM技术与模式引入到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中来能形成结构、材料以及后续的施工现场管理的综合体系与统一的平台,对于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更为广泛的技术交底具有积极意义。
BIM技术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即通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图纸平立剖而和透视等各环节一体化处理,增强各专业间交流配合,尽早完成建筑模型构建,加快施工图纸绘制进度,提高在建项目施工建设效率的一种计算机信息化新技术。尽管其的引入时间不算长,但在国内或国际工程中BIM技术己经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BIM技术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信息及状态信息,而且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例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的信息库,BIM不仅仅是一款基于3D模式的设计软件将工程建设行业从二维带入三维时代,同时借助这个技术建立的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可以提高了建筑工程信息的集成化程度,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互和共享的平台,有助于在建筑全生命周期里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开始逐步使用。近年来,针对B1M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多,在其设计体系优势与推广层面和在其他工程项目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都可能出现新的应用领域。
BIM技术的实践优势
目前,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已经在学术界、建筑界和软件开发中获得共识,并在国外建筑行业进行广泛应用,国内先进的建筑设计机构和地产公司也纷纷成立BIM技术小组,在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策划、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维护和改造升级)都开始了BIM技术的应用。目前大部分设计师依旧经常使用3Dmax软件建模,对BIM技术尚且陌生,但之前的软件无法完成图形矢量化工作,在处理复杂的不规则体块和图形表达方而存在明显缺陷,BIM在建筑表达方而实现了三维协同和数据库共享条件,处理复杂体形也有独到之处,软件的发展与更新使得BIM数字化设计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建筑设计过程是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以及电气工程师共同参与建筑模型的建造过程,完成包括建筑功能布局、材料信息、构造信息在内的所有建筑图纸内容,建成的计算机模型系统因此成为建筑各专业信息汇集的综合性电子数据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实的智能建筑模型系统,包括建设方案的平而图、立而图、剖而图以及建设项目构造的各部分节点详图,可以输出建筑材料预算、施工进度安排、后期物业管理以及建筑信息维护等内容,具有很强的信息汇总能力,摆脱了建筑专业领头,其他专业跟进,避免了出图后由于沟通不利造成设备管道与结构设计间相互埋怨的尴尬情况。此外,所有信息通过模型完整体现,项目施工方案的可预见性大大增强,在施工过程的任意阶段,还可以通过与BIM模型的关联来维持造价计算结果,保证施工进程安排准确,为设计方、施工方、管理方创造了统一沟通平台,减少数据重复修改,保证信息精确,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有很多应用:
场地分析。在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场地信息是影响设计的决策性因素,传统的场地分析有着许多的弊端,主观因素过重,大量数据处理迟缓,定量分析不足等,但是BIM的引入给了场地分析新的可能,可对场地和在场地上拟建的建筑物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BIM技术虚拟成型,可迅速得出数据以支持设计,可以帮助新建项目做出最理想的建筑布局、场地规划等。
方案辅助设计。BIM建筑信息模型,不光带有信息,而且可以对信息的改变做出相应的反馈,对比传统建筑方案设计模式,BIM的介入可以让设计更加的多元化,逻辑性也更强,对于复杂的建筑形体以及表皮,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参数的改变可以对建筑的形态进行参数化改变,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深化,可以更好地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并设计出新材料及能源的可持续使用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建筑。
建筑性能分析。BIM技术,可以对设计方案的照明、安全、布局合理性、声学、色彩、能耗等进行评估,得出的这些数据可以为投资方用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定,是否符合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都进行大幅度优化。
可视化设计。可视化设计是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其体现在过程中可以进行时时观察,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修改;设计展示阶段为投资方做更生动、更加有互动性的展示。
协同设计。基于网络的设计沟通交流手段,以及设计流程的组织管理进行协同,使得工种之间的数据得到可视化共享,设计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跨越部门、地域甚至国界进行成果交流、开展方案评审或讨论,设计变更。通过BIM的介入,有一个高效而便捷的平台进行协同设计,让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专业的人员通过网络的连接来完成设计工作。
碰撞检测。在传统的设计流程而前,通过专业人士对于图纸的观察,进行管线综合,在施工中会发现许多未察觉到的碰撞。
工程量分析。在传统的设计流程里,需要人工对图纸进行测量和统计,手工计算也会带来误差导致最后的结果不精确,后者也需要对图纸进行重新建模,BIM模型里含有大量的信息,信息的修改直接可以对模型进行修改,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潜在错误。
总结:BIM技术的介入正改变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习惯与流程,其对信息集成度、信息关联度、设计质量以及对建筑性能等方面的技术改革,使得现代建筑质量得以提高,能耗降低,符合现阶段建筑设计行业推崇的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在建筑业中有更高层次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过俊,陈宇,赵斌.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建筑技艺, 2010(9).
[2]凌械.关于中国BIM应用前景的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 2012,(04).
[3]彭宝莹,杨志杰,李娜.浅析B1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 2015(05).
[4]曾旭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4).
论文作者:夏国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建筑论文; 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模型论文; 图纸论文; 场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