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向义镇初级中学校 威远 642450)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类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倡导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旋律。在中小学教育实践和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教材为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内在需要创造了条件。
数千年以来,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始终是高高在上,课堂始终在老师的准备下一步不差地发展,课堂中,如有学生走出老师设计的轨道,将会被视为异端,立即被严厉制止。其实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交互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程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起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共同考察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和问题,进行协商和辩论,先自身分辨,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相互讨论,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理由,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和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合作学习的优越性才会被充分体现出来。
(1)“互动教学”要有目的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可滥用,否则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处于无序状态,以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式适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先让学生尝试探索再通过相互讨论,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对学生来说,其计算的准确性是一大难点,教师一味地强调难有收获,如由学生一表演的方式学习,则效果更佳。如:计算"-|-5|+(-3)3÷(-22) "中,涵盖了加、减、乘、除、乘方、绝对值、括号,其运算顺序、符号的决定给学生带来了困难,教师可以先讲清运算顺序,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请几名同学回答"你在解答过程中可能犯的错",然后由一名较粗心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观察,任务是寻找板演同学的漏洞,以这样的方式教学,其效果显然比教师唱独角戏更佳。
(2)"互动教学"仍强调独立思考。若对一个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就急于与人交流,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进而影响思维的提高,没有独立思考的"互动"只会流于形式,"互动"也就成了"盲动"。如:"一元二次方程"中,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学生需要对自己列出的方程观察、分析、归纳、用较为规范的语言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然后与同学、教师交流。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合作,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思想活动的素材、时机,悉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在亲自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
二、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存在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合作。如学生之间、师生、教师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校际之间的合作。其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学习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学习小组内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主要是一种合作关系,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主要是一种竞争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体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和个体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发展学生群体的优势和智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促使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还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学业成绩。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组织形式改革深化的结果,有助于解决班级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内在矛盾,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起到重要作用。如:在讲述概率的过程中,我出了一个设计题,要求发挥小组的力量,将方案尽可能设计完美。"小红和小王只有一张演唱会的票,请你用转盘设计一个方案,决定谁去看演唱会。(1)、二人去的机会均等;(2)、小红去的可能性大。"问题一出,四人一组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深入组内,听取意见,也提出问题,弥补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方面,然后,各组选取一名代表发言,阐述他们的设计方案。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争先恐后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有的组设计方案不止一种,且都能达到目的,有的组设计的方案借鉴了教材中转盘游戏的做法,显得灵活而多变,也体现了学生肯动脑筋的特点。活动结束时,观察学生的表情,都洋溢着一种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自然流露出来。学生也在愉快、合作的情景中获得了新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1、学生有疑难问题时,2、学生存在意见分歧时。3、题目的答案具有多样时。4、要求学生对规律进行总结时。5、需要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时。
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同时,要注意控制课堂气氛。教师要成为一堂课的"调琴高手",既要调节好一堂课的气氛,又要像琴师一样协调好每一个音符。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步骤来实现:一是确立探究对象;二是针对探究内容,合理选择探究类型;三是根据探究内容和探究类型确定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四是进行活动设计与材料准备;五是开展探究活动,汇报探究结果。初中《数学》的绝大多数章节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成探究型教学方案。比如:"合并同类项"这一节的设计可以这样:首先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是合并同类项法则。第二确定研究方法,从两个方面展开探究,一方面从矩形面积的角度(面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上)进行探究,另一方面从乘法分配律的角度进行探究,让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去观察、体会、归纳、总结,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最后由学生总结出合并同类项法则,教师作适当的修正。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督查,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只起一个裁判员的作用。这样,由学生自己得到的结论理解透彻、印象深刻、记忆久远而且持久。第三个阶段就是结论的运用阶段,可以让学生首先尝试运用,教师再作适当的点拨,最后形成理论的正确运用过程。
一节成功的探究型课一般可以经过:提出与本节课理论有关的引人入胜的背景材料--组织学生对材料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出有关理论--尝试对理论的运用--教师作适当的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遵循了辩证法中的"从实践中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回到实践中去"的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已经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的弊端明显显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入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论文作者:吴建中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方式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组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