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公益愿望:力所能及善小亦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力所能及论文,普通人论文,亦为论文,公益论文,愿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暴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种,有的为了挑战自我,有的为了失恋,有的为了强身健体,有的为了无处释放的青春。不过,也可以出于一个共同的愿望:用双脚一步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浇灌微笑的幸福,孵化小小梦想,改变TA的世界。
今天的“公益”,也已经逐渐摆脱“损已利人”的限制,“利人”的过程也可以“利己”,助人的过程也可以有乐趣与获得自我满足。
暴走名额被抢空
这是一场神奇的暴走活动。2011年4月,2000多人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古镇集合,这2000多人有着五花八门的职业,经济能力参差不齐,社会地位高高低低,他们唯一的共性,是每个人都与朋友打了一个赌:“如果我走完50公里,你就要为贫困地区孩子捐款,为他们买鸡蛋。”
活动名为“一个鸡蛋的暴走”,2012年春天进入第三届,赵斌是2000多人之一。这样的故事,如果放在很多年前,也许会被演绎成另一个样子:赵斌不顾家中临产的妻子,参加为贫困儿童增加营养的募捐活动,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如果真的这样描写赵斌,恐怕他自己也不敢看。“做这样的事,自己得到的比被你帮助的人还要多,我只是觉得,需要做点好事来修正自己。”
“一个鸡蛋的暴走”是公益组织“联劝”的一项“明星”活动。从公司得到“暴走”的招募通知,赵斌第一时间给项目负责人打电话报名。后来赵斌知道,幸好他是第一个给负责人打电话的员工,要不然,他很可能失去机会。赵斌供职的陶氏化学公司里,有几百人报名参加“暴走”,最终得到机会的,只有10人。
“这是一次跟自己的利益完全没有关系的活动,唯一的动力是周边人的鼓励。”50公里暴走,对任何人都是考验,但只有完成它,赵斌才能从“打赌”的朋友那里拿到善款,才能兑现为贫困地区孩子捐鸡蛋的承诺。
亲身参与的感觉,是“一个鸡蛋的暴走”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传统的捐款捐物式公益慈善,已经不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可,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更愿意投身有参与感、有效率、更透明的公益活动。因此,像“一个鸡蛋的暴走”这样的活动,备受追捧。
给善意一个出口
在暴走现场,没有人会怀疑公众的公益热情,只是过去,很多人的公益理想,少有实现的渠道。
2000多人的队伍里,23岁的王倩茹处于中部阵营,用了近10个小时走完全程。与她一组的两名朋友因为脚上严重的水泡和脚伤半路退出,她觉得自己能走完全程,就是胜利。
与大型慈善机构报表上那些恍若天文数字的善款相比,王倩茹和朋友们募得的钱实在不算多,但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却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王倩茹发现,像她这样愿意参与公益的人,比她之前想象的多很多,只不过很多人出于对公益机构的不信任,不愿迈出第一步。王倩茹写了很多帖子,用来说明她为何信任这个机构,为何信任这个项目。后来,有30多个人信了王倩茹,50公里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相信如果不是一家“靠谱”的机构,正常人不会去自寻折磨。
30多个朋友中,最多的“赌”1000元,最少的“赌”10元,但善款的多少已经不是这个活动的要义,它的价值在于激发人们的公益之心,给更多人的公益念头找到出口。
赵斌是从一次“邂逅”开始参与公益的,这次特别的经历,点燃了藏在他心里的公益热情。
新婚不久,赵斌准备买一辆车,在某品牌汽车的展示厅看车时,正好遇到这家公司招募公益活动志愿者。几乎是一时冲动,赵斌报了名,抱着旅游的心情,赵斌把婚假用在了这趟旅行上。
到达目的地重庆巴县一处贫困山村,赵斌和妻子才发现他们不是去玩的。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赵斌来说,当地的贫困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小学里,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吃的糙米让赵斌难以下咽。3个星期的志愿者生活,给赵斌带来很大的改变。“很多年没有这种心灵被触动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做点什么。”
“活雷锋”?“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论是赵斌还是王倩茹,都唯恐自己与这些“高大”的词语挂钩,人性中本有的善意,无需如此拔高。
暴走活动宣传册上,有这样两段话:“暴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种,有的为了挑战自我,有的为了失恋,有的为了强身健体,有的为了无处释放的青春。不过,也可以出于一个共同的愿望:用双脚一步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浇灌微笑的幸福,孵化小小梦想,改变TA的世界。”
这样的口号迎合了很多人的想法:我只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别给我太多道德压力。放下身段的公益,一面不再苛求“损己利人”,一面将公益涵盖的范围扩大,只要与人为善,都可以被看做公益。
一种生活方式
不要小看“善小亦为”,有的人可以把小小的公益冲动,变成事业。
2008年是马世婧生活的分界线,此前的8年,她是全职太太。家境殷实,孩子有人带,家务有人帮忙做,娱乐活动常常是跟太太朋友们逛街吃饭。这样的日子看上去很安逸,但马世婧深知其中的无趣。“生孩子之前,我早上出门买菜最怕碰到邻居,总觉得人家会议论‘这个女孩子年纪轻轻不上班’。”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电视上悲惨的画面,激起马世婧强烈的同情心,她与丈夫觉得一定要做点什么。一开始她准备向红十字会报名到灾区去当志愿者,但她不符合条件,人家要求要么是社工,要么是心理咨询师。马世婧第一次知道,做善事还有条件。
碰壁后,夫妻俩准备收养地震孤儿,研究很久后他们发现,由于有自己的孩子,她的家庭也不符合收养孤儿的条件。
未能如愿的马世婧,反而有了动力,她决定去学心理学,拿心理咨询师资格。尽管当时还没有把公益当事业的计划,但马世婧觉得从此走出家庭,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后来在一次心理学课堂上,马世婧终于发现,她之前的感觉源于“无价值感”。名为“孤岛求生”的心理游戏是这样的:假设一组人身处孤岛,陆续有人被救离开,最后只留下2个人,你认为你是其中哪一个?马世婧记得,她第一个回答:“我肯定是被留下的。”心理学老师分析,选择留下的人,大多认为自己的存在对他人没有价值。马世婧说,这个游戏点醒了她,过去的太太生活让她迷失,让她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
也许是热心肠的性格使然,一边读书,马世婧一边在老师开设的心理咨询室实习,那种可以帮助别人的感觉,让马世婧着迷。拿到心理咨询师资格后,马世婧动了自己开办心理咨询室的念头。从一开始4个人垫上自己的钱勉强维持,到现在拥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和数百名志愿者,取名“海布”的这家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公益圈中的新星,马世婧也从公益中得到越来越大的成就感。特别是在民工子弟学校里,在敬老院,马世婧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在马世婧的影响下,她过去的太太朋友们,也变成了志愿者。马世婧说,太太们其实也有公益之心,过去逛街购物时,遇到乞讨者,太太们除了施舍,还会关切地问:你从哪里来的?怎么不回家?“前两天一个朋友还给我打电话,叫我下次有公益活动一定要通知她。”
“太太们”也在公益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马世婧的一位朋友,过去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觉得丈夫瞧不起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成为志愿者后,这位朋友发现,自己过去的抱怨,不过是无聊生活中的无病呻吟。
现在,公益对于马世婧来说不仅是事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母亲,她会带女儿参加公益活动,帮敬老院里的老人做点事,这样的教育比任何教条都更有意义。作为妻子,她得到了丈夫更多的尊重。
上面的故事里,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每一个人都告诉我,助人也是一种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