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我科针对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能力开展了分阶段培训,通过规范化、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使各级别护理人员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方法,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功能,不断提高护理内涵。
【关键词】 责任制整体护理 分层培训 心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44-02
近年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我科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施床边包干制,即每一位责任护士根据其工作能力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提供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等各方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在实施的过程中,因我科是心脏科,老年患者多,对疾病的反应差,病情变化快,风险大。责任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及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安全。为此我科针对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能力制定了详细的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培训计划
1.1 组织结构
成立护理培训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设总组长1名,全面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
1.2 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的制定
根据工作年限,将护理人员按梯队分为3个层次:5年以上(高年资),3~5年(中年资),其余为低年资及轮转护士。由总组长根据每个层次护士的特点和能力,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高年资护士重点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注重培养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以及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护理管理能力和指导能力的人才。中年资护士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基础和实践经验,需要继续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重点培训专科知识,理论,技能,以培养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专科护理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低年资及轮转护士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还不够娴熟,需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培训,以培养临床基础护理扎实的操作型人才。
1.3 培训方法
1.3.1 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新毕业护士刚进入临床工作,既陌生又欣喜兴奋,渴望早日独立承担临床护理工作。首先由培训组长进行一周岗前培训,学习心内科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心内科环境及布局设施,了解人员结构、排班模式及各类人员职责。接着选择工作十年,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理论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进行两个月一对一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训以基础知识为重点,包括晨晚间护理、卧位护理、出入院护理、患者安全管理、逐渐熟悉工作流程、收治疾病特点。两个月后由小组成员进行基本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后独立分管3-4个病情较轻的患者。
1~3年轮转护士,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护理基础理论和技能,但缺乏专科知识和技能。心内科病人病情复杂,突发状况多,护士需有专科知识的支撑,才能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护理。首先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分管病情较轻的病人,通过轻病人的护理,边看边学,不断收集资料,总结经验,逐步了解心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原则,护理常规。同时进行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两个月后由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合格后安排分管1~2个危重病人,锻炼培养临床应变抢救能力。同时参与心内科各项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危重疑难病例讨论。
1.3.2 中年资护士培训
3~5年护士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和实践经验,需继续学习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技能,重点培训专科知识,理论技能。安排独立分管8-10个病人,其中1-2个为危重病人。通过细微病情观察、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进行反复的临床实践培养提高临床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每月指派1名高年资护士进行1次基础护理技能和急救技能的操作演示,演示过程中对容易出现错漏的地方进行反复示范,直到人人都掌握操作要领。然后分组进行练习。最后护士长和总组长进行抽查考核,直到人人都达标。
培训过程中邀请本科副主任医师利用晨会等时间进行授课,不仅详细、透彻讲解病例,而且从医生的角度去评价急救护理的有效性,多角度出发拓宽中年资护士的思维方式使护士变被动为主动配合医生,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培养实用型人才[1]。在培训中年资护士的同时,还需培养其对低年资及轮转护士的指导和带教能力。这样既强化了中年资护士自身学习需求,使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得到丰富和完善,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主动学习的理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教与学相长的发展过程。
1.3.3 高年资护士的培训
高年资护士自学能力强,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能力,培训以自学为主。指导学习相应的专科书籍,安排定期在科内进行小讲课及护理查房,指导中年资、低年资护士。每月选定1例危重、疑难病例由1名高年资护士主持进行讨论。在病例讨论中, 所有护士根据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的特点进行发言。由高年资护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讨论、进行疑难解答, 最后概括总结,强调该病例的抢救程序及护理要点。这样既提高了高年资护士的临床抢救经验,又对中年资、低年资护士起到了指导作用。鼓励高年资护士参加新业务、新技术及专科新进展学习培训。重点培养高年资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的能力。高年资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基础,督促他们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的设计、研究工作。培养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能力。
2 结语
选拔高年资、工作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护士担任规范化培训带教工作,有利于指导年轻护士。培训过程不仅是中年资、低年资护士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带教老师学习的过程。高年资护士为了更好地带教,需要收集相关信息、查阅有关书籍,使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得到丰富与提高,而中年资、低年资护士要根据自身特点、实践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2]。
通过实施规范化、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对各级别护理人员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功能,不断提高护理内涵,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施春柳,李艳青,胡君红,王燕平.分层次多样化培训模式在PICU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4B):1026-1027.
[2]叶灵芝.层级培训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全科护理,2010,8(5A):1191-1192.
论文作者:尹明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0
标签:年资论文; 护士论文; 能力论文; 技能论文; 专科论文; 病人论文; 基础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