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机防误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在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下,监控五防一体化系统实际运行中, 在防误全面性和强制性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调控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分析了在这种模式下调控中心可能存在误调度、误操作的隐患点,并针对这些隐患点,结合调控中心的运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预控措施,保证了电网的健康、稳定运行。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防误调度;误操作
随着调控一体化模式的逐步推广和深入,通过调控中心进行的远方遥控操作已成为事故处理、倒闸操作中的常见操作方式。远方遥控操作极大地提升了调控机构应对电网事故的能力,使电网的管理更加扁平化,大大缩短了事故处理的时间,拓宽了操作人员的视野。“调控一体化”模式下调度遥控和现场运维或检修人员两种操作方式并存,调度指令和操作任务并没有减少,误调度、误操作的风险依然存在。研究新模式下倒闸操作方式的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下的防误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误技术措施,将会有效防控安全风险。
1 现状
国外的电力系统,没有五防的概念,更没有微机五防技术要求。通常采用电气联锁和监控后台的软件闭锁方式,以达到防误操作的目的。电气连锁实现组合电器、开关柜内操作闭锁,无法实现跨间隔以及全站防误;监控后台的软件闭锁可实现对全站的逻辑闭锁,用于对遥控操作的逻辑联锁等。
国内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五防配套设施的完善,经历了机械闭锁、机械程序闭锁、电气闭锁、微机五防、监控一体五防、在线五防、拓扑五防等等,以适应不同时代运行维护模式要求。而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的建设需要以及国家电网“三集五大”建设要求,运行维护模式要求,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测控要求,也对变电站防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误调度、误操作的隐患点
(1)省调与地调业务发生变更,由地调负责 220 kV系统设备缺陷、异常事故汇报以及指令的接令和下达。由于过渡时间短,调度人员对220 kV系统设备不熟悉,业务流程不清楚,运行方式安排理解不透,分解操作票拟写不当等,均可能造成误调度、误操作。
(2)监控岗在信号监视过程中,当现场设备检修和瞬时故障时,会频繁出现大量调试信号、瞬间信号,影响正常监视,产生信号遗漏、信号分析不正确的情况,造成电网设备缺陷隐患消除不及时或重要潮流断面超过允许值,最终引发事故。若调度在处理电网、设备故障时采用的方法不当,将导致电网扩大事故。
(3)调度交接班不明或交接班记录不清,上一班某些情况未交班,导致下一班对电网当前运行方式不清,如设备有缺陷或电网运行方式有特殊要求时,未注意到风险点,将导致误操作或误调度。
(4)设备停役未执行审批流程,或对临时增加的工作内容未进行管控。① 设备停役时未执行申请审批流程,没有详细的记录,易造成工作未全部完成就恢复送电。② 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和操作量时,发生指令票的拟写缺漏,造成操作失去审核把关,出现缺漏项或保护配合不当等状况,最终造成事故发生。
(5)设备异动管理方面存在脱节,未及时补充完善。SCADA系统未及时变更接线图,数据库未及时更新,尤其是线路多侧T接、对接,操作时某一侧遗漏下令造成带电合接地刀闸事故。新建、扩建、改建的设备未及时进行异动更新,造成PAS、DTS系统等无法进行安全校核等。
(6)同一值内调度、监控各岗位人员沟通不足,工作交代不清,在进行遥控操作时,出现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出现误点间隔、审核不严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防止误调度、误操作的措施
3.1 规范各部门管理流程,严格执行操作制度
(1)规范同值内的调度、配调等工作,监控值班人员履行相应工作职责,严格按照业务管理流程进行协调工作。
(2)严把操作监护指令关,执行操作规范要求。操作时须按操作票执行,互报姓名、下令、复诵、许可操作、核对许可时间、汇报、核对汇报时间等。指令下达时调控长应全程跟踪监护,监控人员负责操作过程相关信息监视。
3.2 完善设备异动管理流程
(1)完善异动管理流程,从施工单位抓起。在填报设备停役申请书或启动申请书时,要求附上异动单详细文字说明和画图注释,同时及时更改SCADA上的接线图和相关数据。
(2)当班调度员应详细阅读异动单,交接班时对异动单进行说明。设备工作结束后,应与申请单位值班人员或送电部门核对异动单的执行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3.3 优化监控方式,完善事故处理机制
(1)实时调整监控方式,减少冗余信号干扰,设置重要潮流断面、监视设备超越限值。由于设备的自身缺陷而严禁在远方操作开关,应挂警示牌进行遥控闭锁。
(2)采用“在线信号实时诊断+后台信息综合分析”的信号分析模式,加强信号分析管理,优化信号分析报表。当值电网调控人员负责根据监控系统的信号,及时分析电网和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和保护动作行为以及开关跳闸情况,判断一/二次设备的缺陷和发展趋势。监控信号分析师负责对在线信号分析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评价在线分析的处理结果。
(3)完善调度事故应急制度,在设备故障时及时按流程汇报。建立天气恶劣应急反应机制。
(4)完善电网事故处理预案,实行滚动修编。每位调控员均应熟悉预案,晚班当班调控员均应根据当天运行方式变化或系统危险点进行事故预想,要求调度员熟练掌握当地黑启动步骤。
3.4 提高交接班质量,做好风险预控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提高交接班质量。接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提前 10 min 进入调度室了解系统运行情况,仔细阅读调度、监控运行日记、交接班记录、日调度计划、上一值操作票及有关资料或记录等。交班时,调控长应通过扩音装置进行交接,应注意重点交接运行方式的变化、电网危险点、未完成的工作以及领导交待的事项等,调控长完成交接后,其他各岗位进行对应交接。接班人员如有疑问应及时提出,明白无误后方可接班。交接班全程进行数字录音,并上传至录音管理系统。
4 结论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调控一体化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随之适应的将是采用调控一体化下的集控微机防误闭锁系统。防误功能的实践,可满足电网中变电站实现集中控制、统一调度、统一维护、统一检修运行方式,又可大幅度降低运行和管理费用,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保障人身安全,提高了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也是未来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昌松, 段善旭, 蔡涛等.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微网能量管理模型[J].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196-201.
[2] 王国宁, 薛为浩, 盛月强. “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下的微机防误系统研究设计[J]. 自动化控制, 2014, 17: 259
论文作者:江少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操作论文; 电网论文; 交接班论文; 设备论文; 信号论文; 方式论文; 异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