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关怀与社区管理_社区管理论文

伦理关怀与社区管理_社区管理论文

伦理关怀与社区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在一定意义上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公民生养栖息的主要场所,同时又是一定生活群体的精神共同体的培养凝聚基地。伦理关怀在社区管理中的更多介入,在探索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方面,在提高社会公民生活质量方面,尤其在凝聚整合社会情感和社会向心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社区概念的时代定位

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应从树立新型社区概念开始。要在社会运行发展新阶段和现代社会管理新模式的高度和深度去重新认识社区。我国的社区实践,从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服务活动开始发展,以尊老爱幼、扶贫济残、教育失足青少年为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初步把社区建设的意义提高到了城市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的认识高度。

社区存在及其概念是社会发展的新事物。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社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地方生长起来,作为传统社会基本单位的家族血缘纽带渐被冲破。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的基本细胞单位落于行政单位之上,社会治理主要采取单位制行政管理的模式。随着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管理模式已发生重大变革。现代社会中政府与社会之间已变为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已开始向社会分离和转移。一方面政府管理重心下移,行政单位社会职能逐渐淡出;另一方面社区在城市管理中,以及在国家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步凸显。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单位人”身份属性也逐渐向“社会人”过渡转化。人们的身份属性定位经历了家族——单位——社区的演变过程。

以往家庭和行政单位所承担的社会性职能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着转移淡出的变化,一种新的社会基础单位——社区形成,从家庭、政府和单位转移分离出来的各种社会职能转而由社区组织承担,社区在社会运行和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日渐凸显。许多关乎国家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工作,都必须从社区做起。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落实,小到公民的日用伦常生活及其管理,都必须从社区抓起。社区已成为当今社会运行的细胞单位或基础平台,成为一个体现今天社会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可以说,要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提高社会的管理水平,都必须从社区管理这个基础层次做起。

在此意义上,社会管理、生活品质的提高,国家和政府的许多大政方针及其思想理念的贯彻实施,如社会情感凝聚、公民道德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观,包括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教育,都必须落实到社区这个基础平台上。我们也必须在社区这个新的社会平台上,探索创建出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和管理思路。社会结构变化了,我们的思想理念及各项工作,包括社会有效管理,也都必须随之变化,探索新思路,创建新模式和新方法。

二、社区“双重家园”理念与伦理关怀

关怀社区管理中应介入“双重家园”理念。社区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可表达为家园建设。但家园建设绝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场所构建的概念。居住栖身是社区家园的重要功能,所以家园建设当然要努力建造舒适方便的物质硬件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居住环境。但另一方面,家园还意味着一种精神心理的归宿。要营造互爱互助的和谐人际氛围,营造人们对社区的心理情感方面的归属感和依恋感,为人们提供一个心灵情感的生活空间。人的需要历来有两大方面: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就家园意义而言,这两大需求就表现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需要。只有建立在双重家园需要的满足上,人的家园感才会真正产生。

目前一些社区建设,从房地产开发到管理服务,其理念常常还停留在为居民提供居住场所的目的层次上,比较注重楼房建造、设施配备、制度性、商业性的管理和服务等硬件方面的建设,对社区文化品质、伦理关怀、心灵温暖以及情感凝聚方面却关注不够。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造一个物质的、现代科技的生活空间已不是难题。但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期望并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居住空间上,他们需要找到真正的家园感觉。社区建设,从开发到服务管理,必须在给居民一所住房的同时,还带给他们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这个社区家园不仅是栖身之处,还是心灵的港湾。只有在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双重获得的基础上,人们对社区的家园感才会产生,居民也才可能做到视社区为真正的家。可见,对于社区管理和建设而言,有时候物质条件、硬件水平、经济实力等关系物质家园建设方面的因素,可能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精神家园的营造。

如果说建立在“双重家园”基础上的家园感是人类普遍的需要的话,那么中国人的家园感寻求可能更为突出。这和中国以血缘家族为根基的社会历史道路相关,和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文化相关。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家族,是典型的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基本组织。家族管理模式采用亲情的、伦理的方式,也孕育出了带有浓厚血缘亲情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已作为我们民族的生活和心理习惯深深积淀下来。家族村落对家族成员负责,家庭成员对家庭和家族具有充分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这其中有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依赖,但更有一种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归属和依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和家族给人们提供了物质的和精神心理的双重家园需求的满足。

东方人和西方人相比较而言,尤其是中国人,特别注重亲情,这是血缘亲情根基的文化心理延展,同时也格外注重家园,家园具有中国人的心灵归宿的意义。西方人可以到上帝、天堂那里寻找精神寄托和归宿,西方社会在动用政治、法律等诸多社会外在机制的社会凝聚资源外,社区教堂在情感归宿及其凝聚整合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中国文化没有生出典型意义上的彼岸宗教神灵,中国人几千年来习惯于从“家”中落实归宿感和亲情凝聚的需要。

中国传统的家族血缘关系和亲情纽带,在现代化进程中,已被市场经济中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所冲淡,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一种必然结果。经济理性和利益关系同时还冲击解构着中国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联系,使人性需求中必不可少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家园有所失落。所以,建造人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更是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以及社会凝聚整合的重要任务和手段。

我们在具体的社区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要注入更多更自觉的精神家园营造意识以及伦理关怀意识。如果只注重建造物质家园,忽略精神家园及其伦理关怀氛围的建设,就不可能真正建设好社区家园,不可能真正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社区管理和有效的心灵整合。

所以,努力营造精神家园,营造家园中浓厚的伦理关怀氛围,是现代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一个重点。

三、伦理关怀与社会亲情凝聚

构成家园的因素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一点是“亲情”氛围。所以社区精神家园营造要从亲情入手,而要想营造好亲情氛围,就必须在社区管理中介入伦理关怀的理念。

就现代社区生活而言,一方面人们享受着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居住环境的高层化、别墅化、单元化又易使人们“不相往来”,人际情感关系和互助互爱等伦理关怀氛围欠缺,加之许多社区服务的市场化甚至商业化,使人们感受不到社会应有的人文的或伦理的关怀。精神孤独、缺乏社会归属感和依赖感等,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也就是说,即使在自然居住环境意义上人们有了一个居所,但在心灵情感方面仍有可能缺乏应有的依归。目前,物质的、自然的社区家园建设已富有成效,相对来说,社区精神的、心灵的家园建设还应有更多的关注和努力。在现代市场化、社会化生活中,硬件性质的机构资源和建设一般会受到较多的重视,如各大社区建设中,医院、学校、各种商业服务设施都有了较大的建设和发展。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在社会化、市场化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关系往往容易被归结为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和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关系有时候让人感到的是冰冷和疏离,缺乏人们所需的人性化亲情关怀和心理精神的依归,如果这样建设管理社区,就不能实现社区所应发挥的情感凝聚和整合作用。社区管理不能仅仅建立在赤足的冷硬制度和规则上,要寓伦理关怀于体制和管理中,社区服务也不能纯粹是商业运作,有商业运作也要有超越商业目的的亲情服务。有了亲情服务附加值,才能实现真正的社区服务。

中国的社区建设及其管理思路,可以按照两个侧面同时展开,一方面是加强社区体制、组织及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方面的安排,另一方面是加强亲情化管理和精神家园的建设。社区物质生活环境当然是使居民产生家园归属感的一个方面,但除此之外,居民对社区文化氛围的认可,对社区产生的人际关系依赖和心灵情感依赖,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家园归属感产生因素。所以在社区管理中,无论是社区物质硬件建设还是社区精神文化建设,都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伦理关怀,凝聚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感和家园感,从而实现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心灵情感的整合。

一个社会组织系统必须有凝聚整合功能,这是社会有效管理中一个基本功能和目的。社会整合除了诉诸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其他种种外在机制手段外,还必须要诉诸人的情感、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整合手段。这是社会凝聚力的真谛所在。社区管理可以通过家园感的营造,达到亲和、感召、凝聚、影响社区公民的功效。

传统中国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中国人历来主张爱国如家,在“单位制”管理体制中,人们往往“爱厂如家”、“爱单位、组织如家”,家庭人、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后,必然转化为爱社区如家。只有充满伦理关怀的亲情化管理才能带给居民心灵的家园感,只有在建造物质家园的基础上,给居民以真正的精神家园感,使居民感到在这里不仅能找到栖身之地,更能找到心灵的港湾,居民才会真正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园去热爱、去建设。爱社区如家,才可能有党群关系、物业与业主关系、邻里关系中的爱心传递和互动,并由此生发出爱社会、爱政府、爱党爱国家的情感和意识。社区就应该这样通过亲情化的伦理管理和情感整合,去凝聚社会公民对社会、政府、党和国家的亲和感和向心力。

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建设中培育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弘扬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等工作任务,都可从社区这个社会基础平台做起。社区很可能是一个人从起点到归宿的人生栖息地,人们往往是通过社区这个基本生活环境和最直接的社会组织形式,去感受社会、政府、党和国家。如果这个生活于其中的社区让人感受到的是情感冷漠、人际疏离、缺乏互尊互爱互助的道德氛围,他怎么可能产生对社会、对他人的道德感,又怎么产生对社会爱和对党和国家的爱呢?社区居民往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社区生活感受来感知党、政府和国家。社区公民对党、政府、社会和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是这样由社区向心力、凝聚力而升发起来的。

我国许多典型示范社区已有很好的寓伦理关怀于社区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考察调研这些社区,能够感受到“大家庭”式的亲情管理方式。许多示范社区形成了“一人有难大家帮”的伦理关怀氛围。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一户居民面临孩子将辍学的困难,社区管理者说,“只要有社区组织在,就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有这样的社区管理组织,居民怎么可能不对社区产生凝聚力和家的感觉?这是最温馨也是最有效的社区管理。

四、营造社区伦理氛围与公民道德教育

许多社区开展市民教育活动,多停留在建社区学校、开办讲座和培训班等阵地活动形式上。这在思路上仍属原有教育概念。要有新的“大教育”概念,宣传是教育,培训、讲座是教育,但管理是更大更有效的社会教育。教育人们互助互爱,不若营造互助互爱的伦理关怀氛围,在感受伦理关怀中产生对伦理道德的向善倾向,形成从善行为的习惯,这是最好的养成教育。道德教育不仅是来自对道理的知晓和接受,还来自日用伦常的生活感受和体会。《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寓公民道德教育于生活管理之中,道理即在于此。要把接受道理和生活体会结合起来,生活自会“教育”人。充满伦理关怀的生活环境会有正面道德教育效果,不良生活环境会有负面道德教育效果。事实上人们更多是从生活道德与文明生活感受中接受“教育”的。

道德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人们的道德接受一方面是通过知晓道理而实现,另一方面必须是在情感认同和情感趋向的基础上完成。这是道德内化的阀门。也就是说,道德教育过程中所强调的“知、情、意”三因素,在道德教育中缺一不可。所以公民道德教育要在生活的养成教育方面开辟途径。要将教育溶化、渗透在社区伦理关怀及其管理的各项措施中,用社区管理制度和规则引导人们树立道德意识和培养道德行为,在社区文明温馨氛围中体会文明生活方式及其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教育以及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都必须从社区建设和管理抓起。让道德“应当”渗透在制度管理和伦理关怀生活氛围中,让人们在制度管理和温馨家园生活中感受并养成“道德应当”的行为习惯和素质。此外,社区优美环境的建设管理、文化生活、健康情趣生活的营造,也产生着寓品味情趣提升于优美健康生活环境中的育人功能。人在优美文明环境中会不知不觉感受陶冶,会在健康情趣培养中远离不健康生活方式。

公民道德教育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许多工作,都可融化在社区体制建设、日常管理和生活服务中。示范社区的实践已证明,这是非常奏效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新方式。从社区居民伦理关怀出发创建的种种管理机制,如“爱心工程”、“责任承诺制度”,以及社区文化建设中组织成立的各种亲情活动小组和协会等等,使人们在社区对居民的关爱、责任中,在社区和谐友爱而有富有情趣的氛围中,首先生长出了对社区的关爱和责任感,进而培养起互爱互助、责任自律的道德素质。这是群众性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创新实践。在这个意义上,社区就会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基地”、大“学校”。人们忧心于“5+2=0”的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现状,许多示范社区的实践已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这种寓教育于家园管理和伦理关怀的社区生活的做法,完全可看作是社会德育的新思路和新方式。

时代在发展,社区管理模式必须探寻新思路。社区管理必须更多注入伦理关怀。在更多更远的思考中,它可能是我们打造和谐社会、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道路的一个模型,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有益启示。

标签:;  ;  ;  ;  ;  ;  ;  ;  ;  ;  

伦理关怀与社区管理_社区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