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观察在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中,患者接受病区助理护理以及快速康复外科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组患者则需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病区助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基本指标与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分析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内选择病区助理护理以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肝癌;病区助理护理;围手术期;血清生化指标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ractical effects of patient-assisted nursing and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care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METHODS:We selected 58 cases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8.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eference group and an analysis group.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a routine perioperative period.Patients in the nursing and analysis group were required to undergo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ical care and ward assistant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basic indicators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receiv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analysis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fter the nursing.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after comparison(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it is better to select ward assistant nursing and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ical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This program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liver cancer;ward assistant nursing;perioperative period;serum biochemical indicators
在临床恶性肿瘤疾病当中,肝癌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变类型[1]。伴随人们生活习惯等的改变以及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肝癌患者的检出率出现了逐年升高的情况[2]。对于肝癌患者的治疗,临床多会选择手术切除方式,但是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为明显的应激反应,且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情况,对于其术后康复较为不利,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3]。在临床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围术期内优化护理方案,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快速康复[4]。我院针对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选择将快速康复外科与病区助理护理相结合,收到较好反馈,现就研究情况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中选择58例肝癌患者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纳入标准为:具备手术适应证、病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自愿入组、一般资料完整。本次研究患者的排除标准为:其它类型癌症患者、合并心肺疾病患者、一般资料不全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非原发性肝癌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意识不清患者、表达与认知功能缺失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及分析组,每组各29例对象。参照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42—71岁;分析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为43—70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让患者术前禁饮、禁食,并且开展基础健康宣教,术后重点观察患者的切口以及管道、引流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还要帮助患者翻身、咳痰等,监测患者的相关指标与胃肠功能状况。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快速康复外科与病区助理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术前,通关过病区助理组织患者进行相关学习,包括手术方式的了解、如何在术前术后配合护理人员、如何进食等,并且将患者可能的出院时间告知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全身状态准备,术前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支持与功能锻炼,纠正患者存在的凝血异常与贫血症状等,若患者存在肺功能不全,护理人员需要在其术前加强患者心肺功能锻炼。患者需要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饮,给予患者500ml葡萄糖静脉补充,患者术后需要接受限制性补液处理,术后第2d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术后第2d给予患者米汤等流食,等到患者排气后给予其正常饮食[5]。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护理之后的基本指标,包括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此外,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的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包括AST、ALT、ALB以及TBIL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处理,患者计量资料利用(x±s)表示,接受t值处理,若数据结果比较后显示P<0.05,即为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础指标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基础指标对比(x±s)
3 讨论
肝癌患者在我国癌症病变患者中占较大比重,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患者位数期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反应,且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这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十分不利,患者的预后会受到影响[6]。所以,为肝癌患者选择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方式十分重要。
我院针对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选择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快速康复外科可以通过一系列处理方式不断减轻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从而较好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等,也能维持患者的体内环境稳定性,进而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护理人员在快速康复外科中会鼓励患者术后及早下床活动,这样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与胃肠道功能等,降低患者高分解代谢,从而避免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与此同时,我院还为患者选择病区助理护理模式,有病区助理为患者提供一些基础性强、细节化的服务,包括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等,还要参与患者的病区管理,为患者的出院提供指导与随访等。病区助理护理可以有效与患者建立融洽的关系,也能帮助患者提高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肝癌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手术治疗,但接受不同模式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分析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从这一研究数据可看出,病区助理护理与快速康复外科对于肝癌患者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结语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开展中,患者同时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病区助理护理的效果较好,相关指标均可得到显著改善,该护理方案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勇平,徐刚潮,向广阳.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肝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实施对患者应激反应和康复影响[J].新疆医学,2018,48(01):59-61.
[2]郑惊雷,王在国,游志坚,李绍强,赖佳明,彭宝岗,林志强,陈刘镇,李庆贤,梁力建.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05):273-277.
[3]彭浪,王恺,樊友文,钟福平,张翼,邹书兵.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的应用价值[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02):218-222.
[4]袁丹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及病区助理护理新模式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5):94.
[5]花晓莉,陈国锋,张建淮,顾殿华.快速康复护理及病区助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28):123-125.
[6]何龙光,车斯尧,陈钦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8,10(02):117-119.
论文作者:余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者论文; 肝癌论文; 病区论文; 外科论文; 快速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