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体验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体验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幸福经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业论文,幸福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赋予了语文教学全新的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又该是怎样的呢?

一、作业是一个平台——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

晓苇把自己的作业本打扮得很漂亮,几乎每一页都有她精心设计的尾图,那是她最喜欢的动画图案。她会把自己亲手制成的蝴蝶标本夹在作业里送给老师,会向老师推荐治疗咽喉炎的好药,还会故意向语文老师发难——夹一道数学奥林匹克题考考她。而每次收到作业本的时候,她总是充满期待,因为那里肯定有老师给她的东西,有时是一句热情洋溢的评语,有时是一张奖励她学习进步的树叶书签。

传统的作业是学生奉命完成的指定的任务,然后由教师作出裁决。晓苇和老师之间建立在作业活动中的交流是充满温馨、令人向往的。要建构师生对话的平台,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

1.构建自主自由的作业空间

构建自主自由的作业空间,要求我们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综合的“作业超市”,并准许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选作业内容,自控完成时间,自择协作伙伴,自定呈现方式,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自选作业内容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自控完成时间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作业时间,或一周,或半个月,学生拥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便能以良好的心态从容地完成作业。自择协作伙伴是指在作业活动中,倡导学生与家长、同伴、邻居间的合作与探究。自定呈现方式,是指作业的最终表现形式。比如“抗击非典”这一主题作业,我允许学生以采访录音、自编小报、卡通漫画、系列日记、网页专题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2.倡导多样多维的作业评价方式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样评价,要求我们灵活运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比较常用的是将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采用评语评价时,评语的表述应简练、有情,具有导向性,比如“你的作业本保持得平整而清洁,学习习惯真好!”有时候在等级评价的同时,用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符号比如一张笑脸、一个苹果作辅助评价,小学生会更喜欢。

多维评价,要求我们着力构建多维度的作业评价体系,让学生、家长甚至社区等有关人员都加入到作业的辅导与评改活动中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的呈现方式与评改方式也将发生变化。教师、学生与家长即使时空分离,也能借助网络技术使作业评价成为讨论、交流的对话过程。

3.捕捉冶情明理的教育契机

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无疑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整合在其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它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

教师在作业评改中,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我们应将对作业纯知识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上。比如当发现一位高年级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别人漂亮容貌的羡慕时,我们不妨送给她这样一句评语:“请你忍住对容貌的赞美,但请不要吝啬对礼貌的喝彩。因为容貌是天生的,而礼貌是后天努力得来的!”

做作业和评作业都是一种人文活动。在这平等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感受教师的学识修养,教师亦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不断进步。可以说,作业活动既是学生冶情明理的过程,又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作业是一条途径——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

波拉是一位有语言学习障碍的学生,但老师发现波拉的动作姿势十分优雅,他就让波拉用肢体舞蹈动作来展示26个字母。波拉用芭蕾艺术完美地完成了这项作业,令老师和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她呢,也开始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波拉是幸运的,因为她的老师承认差异,在作业中扬其长而避其短,由此唤醒了波拉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自己的自信心。作为教师,我们也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足,但更要发现他们的长处,让更多的波拉快乐地学习!

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我们尊重差异,扬长避短。我们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里,通过作业的方式来发展这些智能——让优势智能更“长”,让弱势智能有所提升。

1.设计作业套餐

学生的智能差异,表现于语文学科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会听,有的能说,有的善读,有的好写。因此,在作业设计上就要体现这种差异。“作业自助套餐”可以包含朗读、绘画、书写、访谈、从网络查找资料等多项内容。比如学习《秦始皇兵马俑》时,我们可以设计以下练习供学生选择,让不同的学生能在作业活动中各尽所长:

①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游客们介绍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布阵特点;

②请你画一张秦始皇兵马俑的布阵示意图;

③请借助网络,下载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④请认真观察画面上某一兵俑,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引导迁移探究

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时重视知识的迁移与延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学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一册的《四季》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逐节仿说练习,这既是语言文字与科学思维的训练,更是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比如学完《赤壁之战》,我们可以让学生替黄盖向曹操写一封假降信,并设计详细的火攻方案。要完成这两项作业,学生必定要先研究解决许多问题,小至称呼、礼节、署名,大至火攻的线路和方法,学生惟有潜心研究课文提供的各种线索,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方可完成。

3.关注知识整合

我国学校教育历来强调学科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的知识的综合性。同时,长时间的分科教学,又使得教师的知识面较为狭窄,从而影响学生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的构建。在新课程中,作业应该成为各科知识整合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重视本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注意跨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学了《鸟的天堂》一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家乡的一棵大树设计一张“名片”:画出大树的模样,介绍大树的姓名、年龄、住址、特点。这项作业就融合了语文、科学、美术等许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三、作业是一种经历——进行语文实践的经历

眼过,口过,不如手过。

注重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的确,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1.直面生活,让孩子动起来

语文学习的外延同整个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经常设计一些能够引领孩子去主动实践与探究生活的作业。比如,我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要想让一张普通的16K白纸托起一本语文书,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想想其中的道理,然后把你做这件事的经过写下来。”生活中诸如种植、采摘、品尝、访谈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都可以作为语文作业。

2.尊重感悟,让思维“宽”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独特体验。如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这句话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三个“都”应读重音,理由是人们因失去好总理而悲痛万分的心情与行为是一致的;有的同学却认为应把“臂上”“胸前”“眼睛”读重音,因为这句话是从这样三个地方写出了人们哀悼总理的行动是一致的;还有的同学说,应该把“黑纱”“白花”读重音,理由是按照我们的习俗,只有在自己最亲的人去世的时候才缠“黑纱”、佩“白花”,人们这样做,说明每个人都把周总理当做自己最亲的人了。这时,教师若以一己之见妄加评判,很有可能扼杀孩子体验探究的积极性;倘若能从多元解读的角度由衷地肯定学生的各种感悟,那么孩子自主探究的劲头就会更足。

四、作业是一份见证——记录生命成长的见证

保加利亚一所小学的学生每学期期末没有成绩单,取而代之的是满满一袋子的各科作业本。连盛作业本的那个大袋子也是学生的作业——手工劳动课上的作业成果。

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见证,是生命发展的轨迹。为学生建立“作业档案袋”,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建立“作业档案袋”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作业档案袋”的名称、装帧以及栏目设置、内容选择等方面要尊重学生意愿,体现学生个性。其次是教师与学生都要善于将作业进行纵向比照,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与学的不足。三是可以定期举行作业展览,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与借鉴,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作为成长记录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作业是一种凭借,教师要借助作业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体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业同样是一种经历,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提升人生意义的经历,是一种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学习过程的经历。

标签:;  ;  ;  

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体验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