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

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

谭苑苑[1]2016年在《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关于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依旧存在较多学术争端。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又关系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相关的文本分析工作,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发展的轨迹作了梳理。首先,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相关考察。先从“本体论”的词源学考察开始,再分叁个部分分别对古希腊哲学、17一18世纪西欧近代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本体论发展史进行梳理,从中获得了相对丰富的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这也为之后马克思不同阶段本体论立场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本文从两个部分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19世纪40-50年代以及《资本论》创作时期的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探讨。通过文本分析,发现19世纪40-50年代的马克思分别在其五部着作中确立了五个不同的本体论立场,即《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本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感性存在本体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社会实践本体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社会生产本体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之后的《资本论》创作,马克思确立了“劳动本体论”思想。再次,本文对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思想进行考察。其中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以及萨特的人学本体论思想,均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解读,尽管当中存在误读或歪曲,但是这些思想为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研究也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复次,本文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形成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分别论述了劳动本体论思想何以成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归宿、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与众不同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流行本体论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本文探讨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当代价值。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给予中国的现实启示及其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实现“中国梦”关系的论述,希望最终实现“以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为指导,重塑社会主义劳动信仰”。

杨学功[2]2001年在《本体论哲学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从作为哲学型态的“本体论”视角,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所进行的一项专题性研究。 论文不是把汉语的“本体论”这一术语用作对西文“Ontology”的翻译,从而也不是把它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看待的,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理论型态来审视的。整篇论文都是从哲学观的视角切入和展开论述的。 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可简括为两个“结合”:一是“结合”哲学史,二是“结合”马克思的哲学文本,通过历史比勘和文本分析,来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义。 作为论文题目的“本体论哲学批判”,包括两种不同的理解:“本体论的哲学批判”和“本体论哲学的批判”。论文“上篇”主要是前者,即对“本体论”的词源、汉译和相关术语的讨论,以及对“本体论”的学术流变的考释;“下篇”主要是后者,即马克思哲学对传统本体论哲学所作之批判的当代阐释。 论文包括一个“前言”,“正文”十章,和一个“附录”。 第一章讨论前提和方法问题。本章通过区分“哲学形态”和“哲学型态”两个概念,揭示传统西方哲学的支撑性理论假定,为解开“本体论”之谜提供一种根据;本章还讨论了解释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释时应当遵循的若干原则。 第二章从“Ontology”的词源和汉译讨论入手,较全面而深入地评述了学术界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学理的分疏,最后得出本文的术语使用方案。 第叁章主要运用语言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核心术语进行分析,包括“存在”(Sein)与“存在者”(Seiende)、“本原”(origin)与“本质”(essence)、“实体”(substance)与“偶性”(accident)、“实在”(reality)与“现象”(phenomenon)、“关系”(relation)与“情态”(mood,situation)。 第四章主要考察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始基”概念,柏拉图的“理型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以及教父哲学、经院哲学中的“实体”问题和所谓“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第五章主要考察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中的“实体”问题及其内在矛盾,休谟和康德对“本体论”的诘难,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性质,以及“本体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遭遇。论文认为,当代西方哲学中引人注目的所谓“本体论复兴”,如果从其本来的意义去看,与其说是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重新“恢复”,毋宁说是对它的彻底变更。 第六章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考察。主要是对184if846年间,从《博土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马克思早期着作的研究。研究表明,马克思正是在批判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思辨哲学只是它的别名)中,创建了一种关注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 第七章是从哲学观角度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揭示。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具体的理论观点上,更表现在哲学观上。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八章是对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阐发。与通常把“世界观”了解为“关于世界的观点”不同,论文认为,哲学世界观是“观察世界的视角”。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是一种新的实践哲学观,它把现实世界如实地看作自然存在和人的存在通过社会的方式而发生和发展着的相互作用过程。 第九章从哲学提问方式转换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在提问方式卜的差别性比照,来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提问方式转换的主要内容是:从主要关注存在者“是什么”的提问方式,转变为主要关注存在方式“怎么样”的提问方式:从认知主义的“为什么”的因果追溯方式,转变为行动主义的“如何做”的实践论证方式;实质是“从逻辑构造到实践理性”。 第十章考察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划时代变革: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从知性思维到实践思维,从直观思维到变革思维,从预成论思维到生成论思维。

徐钊[3]2010年在《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叁维向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一事业的成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世界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变革,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哲学革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就要去深入研究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发生在19世纪叁四十年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天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也有过“从前的哲学信仰”,然后通过对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才发生思想上的质变,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后来人们把这一新世界观叫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从前的哲学信仰”包括叁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想主义”,表现马克思对康德、费希特哲学的信仰。在理想主义阶段,马克思曾以“现有是应有的实现”的原则去建构法哲学的体系。第二个阶段是“青年黑格尔主义”,表现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在“青年黑格尔主义”阶段,马克思曾以“事物的本质是概念”的原则去理解国家、法、哲学、自由、婚姻等等的本质和运动。第叁个阶段是“费尔巴哈派”,表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信仰。在“费尔巴哈派”阶段,马克思曾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原理去理解人的解放、劳动的异化、私有制的本质、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1845年春,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实现了根本的变化,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批判,创立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第一个天才文件,《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从价值取向来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道主义,其根本价值取向是为“人”服务,是使人复归其“类本质”。从哲学观来说,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哲学。对于“哲学”的理解,从概念规定来说,是世界观理论,但从实际的理解来说,人们仍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最高智慧、最高原则。也有人提出,在“哲学”的原来意义上,即作为最高智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最高根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哲学的。但在“世界观理论”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有哲学的,但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解决现实问题和具体科学问题的最高原则、依据。在理论形态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是多样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在哲学理论形态上的根本变革,是超越了唯物、唯心的对立,创立了“实践哲学”。大多数人都这样、那样地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质,则有“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和各种不同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解,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共同名称下,在强调“实践”重要性的共同前提下,有叁种意义上的“实践唯物主义”,即持“实践中介基础论”的“实践唯物主义”、持“实践本体论”的“实践唯物主义”和“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实践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多样化理解,要采取一种正确态度。既不能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多样化,也不能崇拜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多样化局面,是一种正常的局面。只要理解,理解就会不同,不仅理解与原本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会有所不同,理解者之间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理解的多样化有利于推进理解运动,每一理解都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野,它既开启了文本的意义,也遮蔽了文本的意义,通过不同理解的讨论、争论,可以达到“视界融合”,扩大理解视野。崇拜理解的多样化,是把理解的相对性、历史性、变动性、差异性绝对化,否认相对的理解中包含着绝对的成份。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元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是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理解既无绝对正确,也无绝对错误,不同理解方式之间存在着共性、统一性。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的变革,是在叁个维度上展开的。第一个维度是价值观的维度,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第二个维度是哲学观的维度,解决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解决科学研究的根本立场问题。第叁个维度是世界观理论的维度,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的关系问题。在价值观的维度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是,创立了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终消灭私有制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即这样一种价值观:为“人”服务,为实现人的“类本质”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彻底地批判了超越阶级对立幻想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爱的社会主义”。在哲学观的维度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离开哲学基地”,转到“实证科学”的研究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把哲学看作是“最高智慧”、“科学的科学”,反对从哲学原则出发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是反对、否定哲学的,也不再把自己的世界观理论叫作“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否定“哲学”的实质,不是简单地否定一个术语,而是标志他们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即一切科学研究(包括世界观理论研究)都不能从任何原则出发,而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实际存在的科学研究提出理论,又根据实践的发展来检验和发展理论。这样的科学,是实证科学。后来,人们恢复了“哲学”这个术语,并把“哲学”规定为“世界观理论”。在世界观理论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有哲学的,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否定哲学并不矛盾。但是要防止在恢复“哲学”这个术语时回到旧的哲学立场上去,即把哲学看作是最高智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最高根据。在世界观理论的维度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是创立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这一新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或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一切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从前的哲学信仰”时期,马克思有过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也有过超越唯物、唯心对立的幻想,但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后,马克思坚决地、彻底地抛弃了唯心主义世界观,也坚决地、彻底地抛弃了超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立的幻想,坚决地、彻底地站到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把唯物主义看作是“唯一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把意识的现实对象、现实基础理解为自然存在,不能认识到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即实践是人类意识的真正现实的对象、基础。马克思则改变了对意识现实对象、现实基础的理解,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是“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解释观念的东西”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从其出发点、立足点来命名,可以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叫作“实践的唯物主义”。由于实践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历史存在,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也就是从人们的存在、社会存在、历史存在出发来解释人们的意识,所以,也可以把实践唯物主义叫作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是广义的,不能单纯理解为排除一般世界观(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实践唯物主义当然也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但不能把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理解为是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统一。辩证的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的创造,和辩证法统一的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就有了。实践唯物主义不是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拔除、否定物质本体论,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单纯看作是一种社会历史观。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不是“实践本体论”,而是“物质本体论”。

蒋楼[4]2014年在《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文中提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问题,本质上是马克思的哲学之本真精神和思想传统的理解和把握问题,同时也是在国内外学者之间长期存在观点分歧和学术争论的理论难题。在国外,主要有所谓“科学主义”的解读模式”与“人本主义”的解读模式的理论分歧;在国内,则有所谓“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生存论”等学术争论。这些分歧和争论所凸显的问题实质,是人们在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范式”的根本不同。新世纪以来,围绕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学界出现了所谓“出场学范式”、“反思的问题学范式”、“文本-文献学解读模式”、“以马解马”解读模式、“以新解马”范式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图景。这种图景,不仅表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多元化理解和多样性概括,而且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研究中“研究范式”、“思想范式”、“研究方式”、“解读模式”、“阐释原则”等多重维度和不同概念之间的理解差异和复杂关系。就问题本身的思维逻辑而言,合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不能脱离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思想范式”;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范式”和“研究范式”的正确理解与合理阐释,则依赖于对“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所实现的历史变革”及其所确立的“马克思哲学范式”之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显而易见,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实现的历史变革”,不仅对合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前提意义,而且对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及其理论实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实现的历史变革”为研究课题,试图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及其思想理论的形成和演变为主要文本依据和思想史根据,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成果为理论参照和思想前提,以文本阅读、理论反思、比较研究、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分析和综合相统一、具体和抽象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以“总体性的前提反思”、“分论性的深入解析”、“综合性的理论升华”为研究路径和基本思路,力求揭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本质上是一种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转换,而其实质则是以“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取代了传统哲学之“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范式”。以此为前提和基础,进而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之内在结构、本质特征、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本文除引言外,正文内容主要分为叁个部分逐次展开。第一部分:是“总体性的前提反思”,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构成。其中,第一章,是对“哲学范式”等相关概念的辨析、重释与定位。作者认为,所谓“哲学范式”,源于库恩的“科学范式”。在构成上,它主要是由哲学观及其问题域、思想前提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哲学范例和典范成就等多种元素和多重向度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系统;在特质上,它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基本性和内在性、典范性和标准性、普遍性和共有性、历史性和具体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等多重特点;在本质上,它是思想范式与研究范式的内在统一,同时也构成特定哲学共同体及其流派所共同恪守的思想传统和研究传统。第二章,从总体上阐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范式理解维度。从范式视野来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既非一蹴而就,也不是某种理论要素或某种思维维度的单方面变革,而是新旧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转换。从范式生成维度来看,它是通过多环节变革而展开的新哲学范式的历史生成过程;从范式构成维度来说,它是以多领域变革为基础的马克思哲学范式的理论建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从“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范式”到“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转换;而就其地位和意义而言,它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传统的开创和形成过程。第二部分:是“分论性的深入解析”,涵盖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作者试图深入到马克思哲学范式内部,分别就其在主要构成要素上所实现的历史变革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探讨。其中,第叁章,探讨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问题域的变革,实质是从“终极本体探究的哲学观”到“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的根本转变,是从“思想内部的形上问题”到“现实生活的时代课题”的历史转换;第四章,考察马克思的思想前提和价值观的变革,论述其从“理论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人道主义”的根本变革,从“永恒正义的价值观”到“人的解放的价值观”的历史转变;第五章,研究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变革,阐述其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到“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从“概念思辨的研究方法”到“现实批判的研究方法”的历史转换;第六章,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的哲学范例和典范成就,力求从理论上揭示从“抽象的唯心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变革。第叁部分:是“综合性的理论升华”,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其中,第七章,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征。作者认为: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及其现实生活的时代课题之问题域,构成实践哲学范式的哲学观前提和研究对象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实践哲学范式的其它要素;实践的人道主义之思想前提和价值观,揭示了实践哲学范式的存在论基础和价值理想目标,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现实批判的研究方法,构成实践哲学范式之解决哲学问题和实现价值理想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原则,同时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和哲学理念,既是实践哲学范式的构成要素,又是实践哲学范式的典型范例和理论成就。第八章,探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的当代价值。作者认为:它不仅对深入理解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和理论实质具有“思想奠基”和“理论范导”意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新形态的构建具有承续传统的“哲学基因”和“内在灵魂”作用,同时为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种改变世界的“范式视野”和“实践精神”

欧阳康, 张明仓[5]2002年在《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文中指出本体论问题有着深刻的人性根据和哲学思维根据 ,是任何真正哲学都难以回避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传统本体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性 ,但它终究只是本体论问题的一种历史性解答方式。批判和超越传统本体论 ,是马克思哲学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重要基础。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显着特点在于 ,他坚持实践论思维方式 ,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 ,强调以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来统摄自然本体 ,并把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问题的探索之中 ,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探索根本置换了本体论研究的问题域 ,鲜明地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人道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定。深入理解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 ,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司树鹏[6]2012年在《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争议较大的前沿性问题之一。其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议性最大。一方面,持两种观点的学者都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着文本中找到支撑的某些线索或根据;另一方面,持两种观点的学者在其核心概念,即“本体”和“本体论”概念的阐释和使用上,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致使他们在前提不一致的情况下,很难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期在沿着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道路前进方面能够有所突破。本文主要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导言,主要论述本文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本论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研讨西方哲学“物质本体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主要论述古希腊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观念和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观念。第叁部分探讨马克思从人本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主要论述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及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从人本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第四部分探讨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主要论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历史性飞跃和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第五部分探讨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批判的历史启迪及理论建构意义,主要论述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批判的历史启迪和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批判的理论建构意义。

陈名财[7]2006年在《生态存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以构建中国新的哲学文化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为“问题意识”,力图把自己的研究置于这一问题域中,从而使自己的哲学思考跟上学界跳动的脉搏。生活于特定历史条件和哲学资源背景下的哲学工作者,其任何哲学思考,只能解决自己时代的精神困惑。因为任何问题只能当它需要解决,并具备了解决的条件之后,解决才会真正发生。正是基于此种理念,本论文以本体论为切入点,抓住生态文化景观兴起这个新的理论生长点,通过对本体论概念和本体论哲学历史流变的考察,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主要范式的反思,提出了马克思哲学应是生态存在论的论断。具体来说,本论文由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结语构成。第一部分,即导论。首先论述了该选题的由来,并对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和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文认为要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需要解决好叁个方面的事情: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创造性地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在科技理性背景下,建构中国哲学的新形态。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则需要“拥有一种自觉,找准一个问题域,实现两个对接、两个碰撞”。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地阐明了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主要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指明了该论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是对目前本体论研究问题域相关情况的介绍。首先介绍我国关于ontology的译名之争,再探讨Ontology的词义辨析和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的Ontology,以此来说明我们所谓的本体论的具体所指。然后,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哲学的关系,何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主要范式的基本观点等叁个方面,介绍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当前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的主要范式——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进行反思,认为这两种本体论范式主要存在核心概念模糊不清,论争的前提性理由存在偏颇,由前提性理由得出的推论存在偏颇,没有彻底克服传统本体论的弊端,没有批判地吸取本体论的理论成果等不足,因而需要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进行新的探讨。第叁部分,即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这一部分正面阐述了生态存在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通过词源上的考察,认为可以把本体论论域简化为“S是P”句法形式的逻辑展开。而马克思哲学与传统本体论不同,它不是先去探讨

高超[8]2016年在《“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哲学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常见的术语,用以表征马克思(包括马克思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后继者)在哲学上做出的革命性的贡献。研究“马克思哲学革命”有两种基本路径:其一是研究马克思实现了一场怎样的“哲学革命”,其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不是或为什么是一场“哲学革命”。这两种研究路径共同构成了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整研究。“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是关于马克思实现了怎样的“哲学革命”的,即“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相对而言,较少追问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哲学革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存在是研究“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理论前提,因此有必要澄清“马克思哲学革命”这样一个观念究竟是否指称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并追问人们如何以“革命”的观念去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种路径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不是背道而驰,而是殊途同归。在已经取得的涉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研究成果中,描述和评价“马克思哲学革命”所使用的词汇和语句,与评述科学革命的各种用语基本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评述“哲学革命”的专门用语,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术语,是我们现有的用于评述发生在思想领域中的革命事件的唯一工具。因此,我们不得不首先在科学革命的观念中考察“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观念。在现有的文献中,康德、库恩、I.B.科恩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塑造科学革命的观念。对“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可以分解为对这一观念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叁个用语或观念的分析。在用人名命名的各场革命中,“拉瓦锡革命”、“达尔文革命”和“魏格纳革命”的发动者本人都曾明确表示自己将会在化学、生物学或地质学中引发一场革命;牛顿本人虽然没有这方面的说法,但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表示,牛顿的科学成就实现了一场科学革命。然而马克思本人却从未明确宣称自己要发动一场“哲学革命”,他同时代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对其思想的阐释和评价也大多不是在哲学方面。“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说法最早可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这使得“马克思哲学革命”与其他革命性事件相比表现出了明显的特殊性。用巴特菲尔德的理论来说,将马克思的某些思想解读为一场“哲学革命”是一种“辉格解释”。马克思并没有建立传统样态的哲学理论,但有着述认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哲学理论。然而唯物史观不仅形式上与一切传统哲学不同,而且实质上也包含反对“哲学本身”的观点。“哲学革命”可以作为解释这样一种特殊情况的可能方案。但用唯物史观指认马克思有哲学理论并实现了“哲学革命”,与用“哲学革命”解释唯物史观是哲学理论,是一种循环论证。除非认为马克思同时实现了“哲学革命”与“哲学观革命”,即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新的哲学理论战胜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现了“哲学革命”,同时因为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观革命”,所以唯物史观的对象、性质和功能与一切传统哲学都不一样。但“哲学革命”与“哲学革命观”在严格的意义上不能同时发生——唯物主义取代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革命”,但因为它们关注的哲学问题是同样的,所以不存在“哲学观革命”;唯物史观包含对哲学的革命性看法,因而有可能实现一种改变人们哲学观的“哲学观革命”,但摧毁现有的哲学观将会导致人们很难辨认出这种变革是不是“哲学革命”。任何一场革命都需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思想领域的革命也不例外。因此,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在那些未完成或未发表的作品中就已经实现显然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康德的意义上还是在库恩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革命”作为一场革命都是尚未实现的。因为时至今日,哲学本身都还处在康德所说的“来回摸索”和库恩所说的“前范式”的状态,哲学中依然派别林立,不止一种哲学派别宣称自己实现了一场“哲学革命”。“哲学革命”的实现意味着一种哲学在整个哲学领域内取得支配性的地位,显然,这样的革命在哲学的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目的不是否定已有的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研究成果,因为在科学革命的研究中,人们最先关注的也是它的实质而非其他要素。这些已有成果塑造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观念,构成了分析这一观念的时间上的前提;同时它们也是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上的前提。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者和支持者的历史使命,为了真正完成这一使命,就必须清晰认识这一使命,就必须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这一观念。致力于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就必须首先承认它“尚未完成”。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这一观念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实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聂海杰[9]2014年在《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哲学变革是对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的哲学求解。在这个逐步推进而又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现实越发彻底的前提批判,马克思逐步追溯到了造成现实问题的矛盾及其根源,由此契合并切中了现时代的轴心。因此,要充分领略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实质,就必须深入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脉络中去。本文自觉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立场和方法,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作出了如下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有着自身不可或缺的思想前提,这是它发动愈加彻底的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柏拉图对世界所作的感性与超感性的划分,既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立了根基,也使它陷入到了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对立之中。如何弥合二者的断裂,成为旧哲学必须面对却又难以克服的形而上学困境。青年马克思构造“法形而上学体系”所遭遇的康德费希特先验主义疑难,可谓是对旧哲学形而上学困境的初体验。借此,马克思不但意识到了为旧哲学固有的应有与现有的对立,更是萌发了必须从先验理想主义走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理念。黑格尔思辨辩证法为困境的克服提供了启迪。通过对其思辨性的批判祛除,马克思将之提升为对现实事物矛盾的本质揭示。这为即将展开的哲学变革确立了重要的方法导引。奠立于对旧哲学形而上学困境的体认,立足于初步确立的辨证方法,马克思发动了旨在超越旧哲学的哲学变革。就其思想开端而言,它有着两方面内容规定。一是偏重于理论批判,以进一步澄清旧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一是偏重于现实批判,以克服和消除这一困境。第一个方面集中表现为对自我意识哲学的前提批判。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特别是其原子偏斜论的剖析,《博士论文》不仅把握到了作为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纲领自我意识哲学的内核,而且洞悉到了其耽于“宁静的自由”的局限性。作为这一批判的结晶,“哲学的世界化”既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性,又克服了其前提支撑主体形而上学的维度缺失。第二个方面集中体现为《莱茵报》前后对社会现实矛盾的一系列批判。受出版权益现实的推动,马克思对现存现实展开越加彻底的前提批判。通过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矛盾剖析,他得出了必须废除这一有着内在痼疾的制度的主张;通过回击《总汇报》的诘难,他初步阐发了自身哲学变革的立场;而林木盗窃法议案以及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等问题,则增强了他关注现实和改变现实的信念,由此凸现的困境更是深化了其整体变革逻辑。这些现实批判使得“哲学的时代化”被提升到了原则高度。它不仅赋予“哲学的世界化”以丰富内容,并为哲学升华为现世的智慧即时代精神精华奠定基础。《莱茵报》之后的克罗茨纳赫和《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主题确立阶段。之前社会现实批判所遇到的困境,尤其是物质利益疑难所凸显的理性国家观与现存现实的二律背反,促使马克思转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国家观及其法权观的前提剖析,马克思初步扭转了为其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以此为导向,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展开探本溯源。宗教被界定为国家与市民社会世俗冲突的结果;其根源被归结为市民社会自身的矛盾分裂。由此越发凸显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限度,并引发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新课题。日益端正的共产主义立场,促使马克思哲学将此确立为自身变革主题,并探索人类社会最终解放的条件。只有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去打破私有制及其统治,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自由发展。总体上看,这一阶段在马克思哲学变革整体进程中至关重要。其所制定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原理,为哲学变革奠立世界观前提;由此展开的对市民社会矛盾本质的剖析,更是初步开启了新唯物主义境域。当马克思将市民社会解剖确立为自身主题,实则就获得了完成哲学变革的基础支撑和核心根据。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批判,马克思把握住了市民社会颠倒本性的确切内容。作为市民社会基本矛盾,劳动与资本、无产者与资产者的对立,既为市民社会现实存在奠定基础,又为其向更高阶段发展提供本源动力。这就初步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解剖,并因而完善了已然确立的世界观根基。日益深入的革命实践活动,推动着马克思将哲学变革与对现存现实革命改造有机统一起来,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科学导引成为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借着对神圣家族之抽象实践观的批判,马克思揭开了为其遮蔽的市民社会的矛盾真实;通过对思辨哲学构造世界逻辑的洞穿,马克思实现了对唯心史观认识论基础的破除。由此不但确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使命,而且推动着马克思哲学变革走向完成。立足于以上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双重唯物主义转向,基于对市民社会矛盾分裂的深入剖析,马克思对全部旧哲学展开总清算。无论费尔巴哈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还是黑格尔代表的唯心主义,它们都有着缺乏实践维度这一固有局限性。人们的感性实践活动被偏狭化为纯粹理论课题;人们与其社会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被形而上学化为主体与客体的抽象对立;如此一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就被幽闭在了纯粹思想境域之中,从而被原则性地摒弃和拒斥。奠立于对旧哲学这些根本维度缺失的认识,以此为契机,马克思实现了如下叁重变革。其一,确立了旨在实践地变革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其二,破除了旧哲学的意识形态幻象,并为打破和超越阶级统治及其形而上学幻想提供科学指引;其叁,终结了耽于现存现实先验解释的全部旧哲学,一门将彻底地解释世界与革命地变革世界辩证统一起来的新哲学得以奠立。

王一闳[10]2016年在《马克思《资本论》的社会观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对现代社会的高度理论自觉,马克思的社会观变革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最终的完成和实现。这一理论凝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对自己早期社会观的凝练和升华,一方面开启了理解现代社会的新视野、新方法和新方向。以《资本论》的社会观为节点,马克思对传统社会观的批判得到了具体化落实,并最终形成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社会观的属人本性和解放旨趣由此而彰显出来。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资本论》研究成果虽形式多样、角度各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或通向《资本论》的社会观问题,这为本文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观思想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而将《资本论》的社会观置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整体视域中进行考察,则不仅贯穿着将政治经济学批判视为马克思哲学变革内在组成部分的理论意识,更包含着凸显《资本论》社会观理论特质及其当代价值的特殊意图。本文认为,《资本论》的社会观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活动的分析,揭露并批判了人的存在状况及其困境的历史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运动规律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批判。立足于现代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这一根本点,本文以《资本论》和其他经典文本为研究依据,以资本主义社会与人的本质生成的内在联系为逻辑线索,以人的解放与发展为现实的价值诉求,来把握《资本论》社会观"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理论真义和思想整体性。基于以上把握,本文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传统社会观的理论局限与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本文认为,《资本论》的社会观可回溯至两种传统社会观,即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社会观和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社会观。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虽然表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并确立了历史的解释原则,但这种社会观仍然只是"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只是"非现实"的外在形式。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社会观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但斯密的"感性直观"只能把社会视为物化的实体,因而人与人的关系只能物化为"非历史"的物与物的关系。以上两种传统社会观都造成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因而都是抽象的,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之处,从思维方式来看,他们都是以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实现对社会的理解;从理论内容来看,他们都存在着将社会实体化的倾向;从阶级的属性来看,他们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理论形态。第二章:《资本论》社会观的理论准备:马克思的社会观变革及其人性意蕴。马克思的社会观变革之内容是研究《资本论》社会观的基础性前提。本文认为,马克思社会观变革的实质在于以"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实践观点"的确立意味着社会观的视野重新回归"人本身",回归了"感性的生命活动"的思想根基。社会是人对自身本质重新占有,人的生命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人与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关系性存在。马克思从"经济学——哲学"的维度中理解社会的发展,经济概念有了人性的意蕴与形上的价值,哲学也在经济学中获得了现实性表达。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明确"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即在人的本质的生成中理解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第叁章:《资本论》社会观的理论发现:从"物的关系"揭示"人的关系"。这部分是《资本论》社会观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哲学批判。马克思通过"物的揭示"发现了 "人本身",明确了资本主义就是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人的生存方式,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于生成"自由人"的形上意义。与此同时,马克思通过经济范畴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的关系",并通过"物的追问"在生产关系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最后,马克思通过"物的批判"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拜物教,即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第四章:《资本论》社会观的辩证法意蕴:资本的逻辑与现代社会发展规律。《资本论》社会观的辩证法意蕴表现为两重维度,一重是作为纯粹方法的辩证法,另一重是作为历史内涵逻辑的辩证法。本文认为,马克思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进而为后来的资本逻辑批判奠定了基础。本文明确以"历史的内涵逻辑"来释义《资本论》社会观的辩证法。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与"理性"的统治之现实,指明了资本的本性乃是社会抽象化的根本原因;通过揭示资本运动的逻辑及其"内在界限",揭示了资本逻辑自我瓦解的内在机理与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历史必然性,这是《资本论》社会观的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内容。第五章:《资本论》社会观的存在论理想:解放的道路与解放的旨趣。"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即揭示资本运动的逻辑,构成了《资本论》社会观思想的主要内容。然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对现实的描述",而是揭示人类解放和人类现实发展的道路。在马克思那里,人类解放的道路和人类解放的旨趣分别指的是"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共产主义运动和未来社会之自由人的生成与自由个性的生活理想。本文认为,共产主义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对"人类社会实行自觉的改造","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构想并非乌托邦主义理想,而是有着深刻的人性与历史根基的现实指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谭苑苑.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2]. 本体论哲学批判[D]. 杨学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3]. 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叁维向度[D]. 徐钊. 苏州大学. 2010

[4].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D]. 蒋楼.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5].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 欧阳康, 张明仓.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6]. 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及其意义[D]. 司树鹏. 西南大学. 2012

[7]. 生态存在论[D]. 陈名财. 中共中央党校. 2006

[8]. “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D]. 高超. 吉林大学. 2016

[9].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D]. 聂海杰. 河南大学. 2014

[10]. 马克思《资本论》的社会观研究[D]. 王一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