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人的现实生活:存在主义本体论的辩护_本体论论文

实践与人的现实生活:存在主义本体论的辩护_本体论论文

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命——对“生存论本体论”的一点辩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与人论文,现实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4)11-0046-06

在讨论“生存论本体论”这一问题时,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首先必须界定和理解“ 生存论本体论”所包含的基本意义。在我看来,所谓“生存论本体论”,所指的是这样 一种思想视野和理论形态,即它把人现实的生命存在作为最根本的思想主题,把寻求通 向人现实的生命存在的途径作为基本内容,把确立一种与其本性相适应的方式来把握现 实的人的生命存在作为最重要的理论目标,把“人的现实生命”作为自己最本原的理论 基础。

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概念所凸显的正是这种理论视野,因而应属于这样一 种理论形态。

把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概念置于生存论本体论的思想视野之中,是以深厚的哲学史作 为根据的。我们认为,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概念在哲学史上的变革性意义, 必须把它置于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和深层脉络之中。抛开哲学史,不理解哲学发展中的理 论矛盾和困境,是不可能领会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概念的真实意蕴和理论价值的。

马克思之前传统哲学的根本特点,笔者曾用“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来予以概括。这 种理论传统萌芽和生成于古代,兴盛于近代17世纪,并在黑格尔那里达到巅峰。这种理 论要探究“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最终理由和根据,追求存在作为存在所具有的本 性和规定,在它看来,我们感官所观察到的事物并非真实的“存在”本身,隐藏在它后 面,作为其基础的超感官的“实体”,才是真实的“存在”。因此,哲学作为“形而上 学”,其最重大的任务就是运用理性,去把握“存在者”背后超感性的“实体”。在长 期发展过程中,这种理论形态逐渐积淀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理论模式和思维方式,并体现 出如下最为主要的理论特征:

(1)追求“终极知识”和“绝对真理”。它要把握世界的最终本质和终极存在,而概念 和逻辑被视为通达这种最终本质和终极存在的根本途径,运用逻辑和概念,把握最终本 质和终极存在,即能获得关于世界的最高知识和绝对真理。在此意义上,知性化的实体 本体论体现的是一种“知识”性的思维路向,今天人们用“知识论哲学”、“逻各斯中 心主义”、“传统理性主义”等概念所指向的,即是传统哲学的这一特征。

(2)追求本质先在的“还原主义”和“化约主义”。它要追求世界最终的统一性原理, 为此它先把世界分裂开来,制造出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如本真世界与假相世界、理性 世界与感性世界、必然世界与偶然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等等。在这种二元对立关 系中,“真相”、“理性”、“必然”一极代表“本质世界”;而“现象”、“假相” 、“感性”、“偶然”一极则是“非本质世界”,后者必须还原为前者并从前者那里获 得存在根据。因此在解释事物时,它总是从先定的“原则”或“规定”出发来演绎世界 的现在和将来,说明现实生活的“如何”、“应当”和“怎样”,在此意义上,知性化 的实体本体论代表着一种从“原则”出发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

(3)从两极对立中理解事物的瓦解矛盾的思维方法。如前所述,它在把握世界时,必须 把世界“一分为二”,然后又“合二为一”,表面看来很接近对立统一的矛盾思维,然 而恰恰相反,它设置两个世界的对立,其目的恰恰是为了消解对立,以其中一方压制和 取代另一方,并从中确立“本质”的一极。它认为,在两极对立关系中,必须肯定其中 一方并否定另一方,而决不允许矛盾双方同时并存,因此,它在根本上代表着一种“两 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这就是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的主要特点,由于这些特点,人们常用与辩证法对立意义 上的“形而上学”来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概括。我们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最为根本的理 论缺陷就是瓦解和分裂人的现实生命,导致了人的现实生命的抽象化。

首先,它必然导致对人真实的创造和超越本性的抹杀和遗忘。如前所述,追求本质先 在的还原主义和化约主义是实体本体论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理解 人的生命、人的存在,并不在于人自身,而在于其先在的本质。人的一切存在和行动, 甚至于人的未来,在先验本质里早已安排就绪,先验本质是人之外或之上的绝对权威, 而人则是实现先验本质的工具。如果这种本质被理解为“自然存在”,就像18世纪法国 哲学家那样,那么,人就必须绝对地服从自然的法则,而不得超越自然的界线一步;如 果这种本质被理解为纯粹精神性,像黑格尔那样,绝对精神是整个世界的本体,那么, 人就成了绝对精神的工具和傀儡。先验本质则“反客为主”,成为宰制一切的主体,人 活生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本性消失了。

其次,它必然导致对人多重的、丰富的矛盾本性的瓦解和抽象。如前所述,从两极对 立中理解事物,是实体本体论基本的思维方法,在其支配之下,一切矛盾都消解于无形 之中。在多重矛盾关系中,必须找到一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充当中心和权威的一方面, 并以此来支配和控制另一方面。依此去理解人,它所要寻找的就是人的“原型”,认为 一旦找到了“原型”,就可以从它出发来解释人的一切。其结果,人多重的、丰富的现 实生命整体被还原和化约成单一的一极,或者被理解为单一的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的物 质性,如旧唯物论;或者被理解为单一的脱离自然的精神性,如唯心论。结果,人丰富 的现实生命被“蒸馏”为单向度的、抽象的存在。

最后,它必然导致对人的历史性与发展性的抹杀和遗忘。它悬设了一个本体论上的双 向度世界,如现象与本质、变动与永恒、潜能与实现、假象和真象等等,并因此把“发 展”理解为前者向后者的趋近和迈进。然而在此,“实体”是超历史、超时间的,是始 终“在场的”万变中之不变者,“人的发展”总是受其牵引和控制,所以,所谓“人的 发展”只不过是一个假象和理性的“狡黠”,即使在最具历史感、最强调“发展”的黑 格尔那里,最终也是用实体来确定历史,而不是由历史来规定理性。绝对精神的自我认 识和自我实现最终被表述为一个封闭的过程,因而在本质上具有鲜明的非历史性质。很 显然,用这种方式去理解“发展”,其结果恰恰正是对真实的人的发展和历史本性的遮 蔽。

可见,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犹如一个蒸馏装置,经过它的处理之后,人失去了现实内 容,变成了封闭、僵死和抽象的存在。

克服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所导致的对人的现实生命及其历史发展的抽象化理解,寻求 开辟通向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现实生命的途径,于是便成为哲学史给后人留下的重大 理论课题。按我们的理解,凡是围绕这一理论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哲学,都可以 称为“生存论本体论”形态的哲学,这种形态的哲学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有多 种“路数”,如叔本华、尼采的路数、雅斯贝尔斯的路数、海德格尔的路数,等等(就 此而言,“生存论本体论”形态的哲学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表现形式组成的“家族”,但 由于基本主题的一致,因而又具有“家族相似”的特征)。其中,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 概念为解决上述重大课题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它使人从抽象走向了具体,从分裂走向 了完整,从虚幻走向了现实,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属于“生存论本体论” 形态的哲学,并且是这种形态哲学的重要奠基者和开创者。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使用“生存论本体论”的提法时,我们总是与哲 学史所留下的究竟如何把握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命存在这一根本课题联系在一起的; 当从生存论本体论视野来阐发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概念时,我们所强调的也正是马克思 哲学及其实践概念对解决这一课题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除此之外,“生存论本体论 ”没有任何别的意义。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实践是人创造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即人的对象世界,并且把自己 创造为人即实现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创造的活动,它是一种自觉地创造人的生存价值的 目的性活动。在此活动中,一方面人改造外部世界,使之成为人的活动客体;另一方面 也改造了人自身,人由此成为自身活动的主体。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说道:“可 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3卷,第24页。)“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 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 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这表明,人的实践性也就是人之 为人的基本规定性,人有什么样的实践性、从事何种实践活动,人也就有什么样的生存 状态和生存特性。基于这种理解,当我们从“生存论本体论”来阐发马克思哲学及其实 践概念时,实际上包含了密不可分的两层基本含义:第一,由于实践观点把实践活动理 解为人本原性、基础性的生存本性和生存方式,就此而言,实践观点具有鲜明的“本体 论”意义;第二,由于实践观点以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作为人的存在的基本规定并由此 超越了传统的知性化实体本体论,因此,它又具有鲜明的“生存论”性质。

(一)实践观点的这种本体论意义首先体现在它为我们理解人真实的生成本原提供了真 实的基础。

按照实践观点,人是从自身创造性的生存活动中生成为人的,人的全部生活状态、生 活环境和生活特性都根源于此、生成于此,因此必须从人之为人的自身根源来把握人的 存在,把人理解为自身活动的创造者。在此意义上,实践观点与知性化实体本体论有着 根本不同,它不再从人之外的先验实体寻找理解人的存在的根据,而是要从人自身的活 动去理解人与世界的本性;不再从给予和前定的本质去理解人的存在命运,而是把人视 为自己活动的目的和创造者。人不再是无人身的先验实体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是立 足现实实践活动,向未来敞开自我超越空间的自己命运的主人,或者说,人作为人的生 存活动,是一种“自由性质”的活动;人作为人的存在本性,是一种“自我规定”的本 性,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注: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58、107页。)

(二)不仅如此,实践观点还为全面把握人具体的生存本性,尤其是人双重的矛盾本性 ,提供了真实的基础。

按照实践观点,实践作为人自我生成的创造活动,其本性是一种集物质与精神、个人 与社会、目的性与因果性、过去与未来等矛盾于一身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以物的 方式去同对象发生关系,换来的却是物以人的方式存在。原来的自然物是一个自在的存 在,通过实践活动,现在变成了“为人的存在”;原来的人是从属于自然的一部分,通 过实践活动,现在自然成为从属于人的“无机身体”;原来自然是自身变化的主体,通 过实践活动,现在变成人的活动的客体。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固有的秩序,把原来只有 单一性质的世界即自然关系的世界,变成了双重关系的矛盾世界。

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双重关系的矛盾世界,这一点表明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那 就是人不是如动物一样的单一的存在,而是一种双重的、矛盾性的存在。人来源于自然 ,却又超越自然,人首先作为个体而存在,然而又与他人结成普遍性的社会关系;人是 一肉体的、感性的物质存在,同时又具有精神性和目的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动物“ 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 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 规律来建造”。(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 7、58、107页。)

很清楚,在这一点上,实践观点克服了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所导致的对人的抽象化和 瓦解化。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面对人双重的矛盾的本性,只能以一种“非此即彼”的两 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把人丰富的矛盾的存在本性还原为某种单一的绝对本性,之所以如此 ,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无法找到把人双重的矛盾本性内在统一的基础。而实践观点正 提供了这种基础,人的多重和矛盾本性,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实现了否定性的统一。

(三)另外,实践观点还为人们从历史变化中去把握人的历史性、超越性和发展性提供 了理论基础。

按照实践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自主性”活动,马克思说道:“人不仅仅是自 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 物”,(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58、1 07页。)“自为地存在着”,这意味着,人的生成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通过自我创生 和自我生成活动,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扬弃”、“自我否定”,并因此实 现着自身的发展,这是人独特的存在方式。对于动物来说,“运动”和“进化”构成其 活动方式,因而是谈不上“发展”的,但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一方面改造了对象,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自身,创造出人 新的自我,因而“发展”是惟有人才具有的自我生成活动,“发展”是实践活动的内在 本性,因而也是人生命活动的内在本性。

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这并不是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创造自己 的历史,相反,人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只能在历史过程中才能生成。人的自主性创造 活动必须以自然的存在和运动为基本前提,同时,人的活动结果一旦产生,便又成为人 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变为制约人类活动的历史条件。另外,人的自我发展是一个历史的 过程,人不能超越发展程度去凭空从事创造,在此意义上,人的活动必须受“现实的客 观条件”所支配。但这里的“客观条件”在根本上仍然是人的活动的发展,是人参与其 中、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并起作用的“客观条件”。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说:“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 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可见,立足于上述理解,实践观点克服了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对人的历史性、超越性 和发展性的遗忘,真正把人理解为处于自我追求中的不断否定自身、超越自身的“自由 自觉的存在”。

实践观点所具有的生存论本体论意义还可以从其它多方面进行阐发,但从如上论述已 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人的现实生存和现实生命之间有着一种根本性的 内在关联。它克服了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所导致的人的抽象化,把人真正理解为一种自 我生成的、在矛盾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的历史性存在,即理解为一种具有“辩证 本性”的具体的、现实的存在(在此意义上,实践观点也就是马克思的辩证观点,辩证 法的理论基础正根植于此)。人的现实生命及其历史发展,构成了它本体性的思想视界 ,离开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它对传统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的超越及由此所实现的现代 哲学变革。对此进行自觉揭示,正构成了从“生存论本体论”视角来阐发马克思哲学及 其实践概念的根本旨趣。

一些对“生存论本体论”提出质疑者对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是毫不怀 疑的,但感到困惑和不解的是为什么要在“实践”之外还提出“生存论本体论”。笔者 认为,这种困惑和不解正触及到了问题的关键。因为在我们看来,使用“实践”这个字 眼,愿意承认“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甚至使用“实践本体论”等概念 ,并不意味着必然会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真实意义和价值。正像哲学史上的任何重要 概念一样,“实践”并非现成摆在那里的、其义自明的概念,而是一个在后人那里不断 得到阐释和理解的概念。既然是阐释和理解,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框架 和解释模式,在不同的理解框架和解释模式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 内涵。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重复“实践”这个字眼,而在于究竟选择和确定何种理 解框架和解释模式来对实践概念进行阐发。

从国内哲学界的情况来看,有的人选择的是经验常识的理解框架,其最典型的表现如 :(1)对实践观点的形式化理解,出现了“实践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不 少论著无论阐述具体问题,还是评价其它哲学学派,都声称以实践观点作为理论根据, 但对实践概念从不进行具体规定,仿佛它是无所不包、没有条件限制的“全能”概念, 由此造成的结果便是“实践”成为了一个像恩格斯当年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道德时所说 的那种形式主义的抽象概念:“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2)对实践观点的庸俗化理解。它或者把实践 简单地理解为“干”和“做”,或者浅薄地理解为单纯的物质功利性活动,理解为马克 思当年批判过的费尔巴哈所说的“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或者理解为伽达默尔和哈贝 马斯等现代哲学家所批判过的工具性、策略性活动,完全忽略了实践观点与人的现实生 命之间的深层关联。(3)把“实践”视为价值无涉的中立性概念,对其进行完全客观主 义的技术性分解,以一种完全“科学”的方式对“实践”的“类型”、“结构”和“功 能”进行描述和分类。笔者曾读过一篇论文,把人类实践活动事无巨细地分解为十六种 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特性和内容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述,这种倾向在表面上对实践活 动进行了完全“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研究,但恰恰抹杀了实践概念最重要的理论 意义。

还有的人选择的是认识论的解释框架,把“实践”理解为一个单纯的认识论概念。这 种解释框架深受近代西方认识论哲学的影响,把哲学理解为认识论,并进而把马克思哲 学理解为认识论。于是,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时,认识论便成为其最基本的理论视 野,在此视野里,实践成了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然而,这种“首要”和“基 本”,仅仅体现在它对于认识和意识的基础地位,其功能仅表现为联结思维与存在、主 观与客观,充当二者的桥梁和中介,实践的作用仅在于提供认识的感性材料来源,充当 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在这些解释框架中,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均得到了普遍的承 认,然而,实践概念与人的现实生命之间的内在关联却被完全遗忘了,实践概念在理解 人的现实生命及其历史发展方面所独具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被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了 ,一句话,实践概念的精髓和灵魂失落了。

可见,只有寻求到一种与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理论本性相适应的解释模式和理解框 架,才能纠正人们对实践概念的误解,拯救其真实的理论意义,凸显其在当代理论和现 实语境中所具有的现代哲学意义和当代价值。“生存论本体论”的解释模式和理解框架 正是在此背景下并适应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的,在此解释模式和理解框架内,“实践”被 把握为一个关于人本原性的生命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概念,实践活动被理解为人的最为 基本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方式,实践概念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为全面地理解人的现实生 命及其历史发展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理论观点,也就是在此意义上,有不少学者又把这种 “生存论”称为“实践-生存论”。(注:参见张曙光《生存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99页。)

对“生存论本体论”提出质疑的一些学者认为,“生存论本体论”的解释框架受到了 海德格尔等人的基础本体论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笔者很同意一位学者的观点 :“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哲学、处于流变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以及正在实现创造性转换的 非西方哲学传统,都在一种前所未有的‘视界融合’中参与和亲历了当代哲学的生成过 程,……因此,在存在论变革意义上展开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显然不能 看成是简单的比附”。(注:邹诗鹏:《申辩与自省》,《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可以说,通过不同学术传统和思潮的相互影响并在这种相互影响中生成新的解释框架和 哲学立场,这是哲学发展的常态。如果把同时代哲学的“影响”完全拒之门外,必然将 不利于哲学的健康发展,这类正反事例在哲学史上可谓比比皆是。从“生存论本体论” 的解释框架来阐发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即是在这种“视界融合”中所进行的一种理 论探索,我们相信,这种探索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入人的现实生活,对于推 动哲学观念的现代变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标签:;  ;  ;  ;  ;  ;  ;  ;  ;  

实践与人的现实生活:存在主义本体论的辩护_本体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