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世泰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昆山 215002
摘要:在整个房屋建筑中,地基基础工程承受着建筑整体的全部重量,并承担着保证建筑牢固性与稳定性的责任。而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这必然给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制造了困难。要想保证并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首要任务是强化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改进并完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地基处理;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高层建筑也发展迅猛,在之前的高层建筑中,经常会出现地基强度不够、抗震性不强以及沉降不均匀的现象,这种种现象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危险,也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与施工技术,使高层建筑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其自身要求,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地基基础勘察技术、换土垫层法,并且提出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居民以及商业用地办公的使用情况,以及建筑的外观的设计性和美观性。一方面,只有房建工程的地基基础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所控制,房屋建筑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人们对于房屋的需求、信赖和品质保障才有所提升,对于购房的需求量才会因此增加,才能带动建筑行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另一方面,建筑行业的竞争力非常大,不仅面临本国自身的竞争,也面临着其他国家建筑行业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并且能够获得效益,赢得良好的口碑和诚信度,必然要加强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
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土搅拌桩因其造价低、进度快、施工方便等优点成为地基加固中最常用的加固方式之一。为达到地基加固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施工要点:(1)施工设备合理选型,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及桩长选择合适功率的动力头,保证成桩直径和沉桩深度。(2)严格控制水泥掺量和水泥浆液的水灰比,施工过程中必须有具体的水泥浆液用量的计量方式,确保配比及搅拌桩桩身强度,桩身强度可采取制作水泥土试块或桩芯取样进行强度检测。(3)搅拌桩施工的搅拌次数、下沉速度、提升速度直接关系到桩身水泥土的均匀及桩身完整性,若出现断桩情况将大大降低其承载力。(4)桩头需考虑500mm的浮浆高度,确保桩头强度。(5)搅拌桩施工完28天后通过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验证其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挡土搅拌桩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0.5,2搅2喷;坑底加固搅拌桩采用水泥粉体。搅拌桩龄期>21天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在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之前,应对周边的预力管桩桩位进行准确放线,以防止水泥搅拌桩与预力管桩桩位重合,当两者位置重合时,搅拌桩位置可作适当的调整以避开工程管桩。
2.2 地基基础勘察技术
地基基础勘察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是保证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1)对建筑总平面图进行收集,针对坐标与地形展开详细分析,并房屋建筑的规模、结构、性质、基础形式等要素,对建筑工程的载荷进行判断,从而明确地基的埋置深度与允许变形的范围。(2)通过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全面掌握地质的类型与分布,结合工程施工需求与标准对地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进行评价,从而为初步判断不良地质的成因、分布范围及类型提供便捷条件,并为治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3)对于单栋高层建筑物勘探点的布置来说,需要满足地基均匀性的要求,将勘探点设置在四个以上。而对于密集型的高层建筑群体,可以适当减少勘探点,但需要保证建筑物至少一个控制性的勘探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以基础地面的基准,对勘探的深度进行勘察,将勘探深度控制在主要受力层上,并保证地基的地面宽度大于5m,保证地下室或者裙房锚杆与抗浮桩的设置,从而使勘探孔的深度满足抗拔承载力的评价要求。
2.3 换土垫层法
当发现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变得相对来说比较软弱,很难达到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的时候,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软弱的地基。也就是说,此种操作方法大多数是在挖除软弱地基中存在的不良土壤的运用较多,紧接着填换上质地坚硬的碎石等原料,使软弱土质得到有效改良。纵观此种处理方法和相关的施工流程,不难发现,进行市政工程软土处理的环节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换填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施工工序得到优化,而且还能一步到位,对施工步骤化繁为简,操作起来极为方便,而且运用此种方法处理过的软土也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不仅如此,还因为这种处理方法之对于相应的填换材料在强度上又一定的要求,对于其他方面要求甚少,在施工操作中完全可以就地取材,直接用于填换就可以了,极大的提升了施工操作效率。
3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对施工地点的进行合理选择
地基基础施工过程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基础环节,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施工,也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为此控制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是当前建筑行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清楚有哪些原因影响到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施工地点的土质状况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土质不均匀,极易发生地基沉降,这是目前建筑物最易产生的一个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与土壤的状况有关,还有施工地点的岩石情况以及地下水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先对施工地点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清楚周围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对于那些完全不适宜进行施工的地点一定要避开,因为即使施工也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除了造成地基沉降之外,还有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坍塌,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视,在进行地质勘查时要认真,避免问题的出现。
3.2 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控
施工材料是建筑最关键的部分,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整个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质量好的建筑材料是建造出优质的高层建筑的前提与基础。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要对提供建筑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确保材料的真实可靠,还要配合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检查,从源头把好关,提高施工质量。
3.3 加大对地基施工的管理力度
事先需做好建筑变形控制工作,基于此基础上展开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比较需要注重便是沉降量以及偏心距,在对建筑工程展开施工时,需要确保沉降量在15mm以内,则其偏心距为15‰。若是其无法满足建筑物自身的沉降需求,则需要对建筑地基采用一定的防治措施,例如在对建筑地基处理时可以采用预制深层搅拌桩或是钢筋混凝土的方法。在对建筑地基的基础展开施工过程中,需要始终贯彻确保地基刚硬度的目的来进行,依据建筑地基的实际状况以及上部构造来开展施工工作,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宣传力度,若是在工程种类验收环节出现质量不合格的部位,需要将其返工,直至满足施工需求为止,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是一项隐蔽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下管线、周边工程都会对其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综合考虑工程施工方案以及地质条件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同时还应该注意选择适宜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升地基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为整个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后红.浅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技术[J].江苏科技信息,2014(22):66+68.
[2] 张万库.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4(3):236.
[3] 王兴学.长螺旋钻孔桩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13,02:72~73.
[4] 余宏. 浅谈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1,(22):169-170.
论文作者:张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地基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水泥论文; 承载力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