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谢晶日, 吴屹波, 刘朝霞, 刘明[1]2004年在《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75例》文中指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的首选方法是手术,但很多患者不愿接受。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中药排石消炎,展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笔者于2003年3月-2004年3月应用通胆汤治疗该病并与利胆消石片对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侯玉梅[2]2002年在《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在国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必须引起重视。本论文首先对近十年的有关中西医文献进行了综述,中医方面主要着重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专方治疗的总结分析,西医方面则着重于流行病学和关于结石的成石机制近几年研究热点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临床研究中以自拟的通胆汤,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利湿之法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75例,并设对照组57例,口服利胆消石片,服药六周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受试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7%,明显优于对照组。受试组结石的排尽率为24%,排石的有效率为5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通过观察还发现,通胆汤对于气滞型和湿热型的疗效优于血瘀组,本方可改善胆囊壁血液循环,使增厚毛糙的胆囊壁变薄恢复,说明对炎症的恢复,和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优异疗效。 通胆汤是导师谢晶日教授集多年临床经验,在前人成方大柴胡汤、四逆散及茵陈蒿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成,用于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取得了卓越的疗效。

邓陲杨[3]2011年在《疏利通泄法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根据结石有无可分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病率明显上升趋势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探索对于本病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本论文着重于中医的临床观察:近年来中医对结石性胆囊炎的病机认识越来越多,但辩证分型不统一。关于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按中医辩证分型可分为四种证型:肝胆湿热,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以上证型中以肝胆湿热,肝郁气滞为多,而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较为少见。目的: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观察,明确中药疏利通泄法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湿热证能改善本病的症状,改善胆囊壁毛糙增厚情况,从而提高临床疏利通泄法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以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进行临床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观察对象,入组60例,随机分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大柴胡汤加减:炒柴胡6g、枳实l0g、香附l0g、法半夏l0g、制大黄10g、黄芩10g、赤白芍各20g、鸡内金15g、延胡索l0g、广郁金15g、金钱草15g、谷麦芽各20g。水煎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对照组用口服胆舒胶囊,每次0.9mg,2次/日。服药14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体疗效分析:治疗组30例,完全治愈7例(23.33%),显效12例(40%)有效7例(23.33%),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30例,完全治愈5例(16.67%),显效3例(10%),有效15例(50%),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利通泄法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湿热证的临床研究主要体现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获得较好的疗效,是一种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方法。

刘怡欣[4]2009年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主要探讨了中医药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因病理的认识、治疗概况和大柴胡汤的证治规律,指出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滞化火、内结阳明里实是其主要病机。因此,和解少阳、斡旋枢机、清热利胆、通腑泄浊为其治疗大法。以《伤寒论》和解少阳、利胆通腑的大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减,开展对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医学研究,简要阐述了中医对胆腑生理和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概况;第二部分是西医对胆道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治疗的概述;第叁部分则是叙述大柴胡汤的来源、辨证及现代临床研究,并说明了大柴胡汤加减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理想方药。临床研究方面,以大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并设对照组25例口服胆维他片及熊脱氧胆酸,4周为一疗程,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明以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陈贵全, 黄世明[5]2007年在《自拟疏肝通胆汤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文中提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CAC)临床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胀痛不适、右肩背部放射痛、恶心、纳差、厌油腻等典型的胆系症状,也可表现为上腹胀满不适,纳差、嗳气、隐痛等慢性胃炎症状。因发作期细菌感染率低(阳性率仅18%)[1],往往用消炎、解痉药疗效不佳;因其病

参考文献:

[1]. 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75例[J]. 谢晶日, 吴屹波, 刘朝霞, 刘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4

[2]. 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 侯玉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2

[3]. 疏利通泄法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 邓陲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4].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 刘怡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5]. 自拟疏肝通胆汤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0例[J]. 陈贵全, 黄世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

标签:;  ;  ;  ;  ;  ;  

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