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延长矿山生产服务年限,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成了矿山地质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了寻找更多的地质资源储量,结合老厂矿山采选一体化改革的需求,加快联动,系统收集整合地质资料,并优化矿山地质找矿方式,对塘子凹地质资料进行搭接,整体综合分析研究,确立新的找矿靶区,让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关键词:塘子凹矿段;找矿勘探;研究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意义
矿山的发展与生存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持,老厂分公司塘子凹坑经过二十多年的开采,可采资源已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其次由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找矿区域不断缩小等因素,给塘子凹坑找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开展塘子凹老区区域找矿研究,重新认识老区区域内花岗岩接触带矿床成矿模式,是塘子凹今后开展地质找矿的重要途径之一。
1.2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位于老厂矿田塘子凹矿段,北至背阴山断裂,南至喂牛塘断裂,西起莲花石断裂,东至黄泥硐断裂。
2矿田.矿段地质
2.1地层
研究区内揭露的地层为三叠系中统个旧组卡房段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T2g2-1、T2g16-5、T2g16-4、T2g16-3、T2g16-2、T2g1-5。
2.2构造
2.2.1褶皱构造
研究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不同方向的断裂对接触带矿体、层间氧化矿都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断裂内普遍见矿化,氧化矿充填。具有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北西向断裂、次一级断裂、羽状裂隙构造等。
2.2.2断裂
矿田内断裂构造发育,按其产出特征可划分为南北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四组,而较为发育者主要为后三组。其中个旧断裂及甲介山断裂是矿区一级断裂,为矿田的东西两侧边界断裂;近东西向的背阴山断裂及老熊硐断裂是矿区的二级断裂,控制着老厂矿田的南北边界;北东向的拗头山断裂、黄泥硐断裂及东西向的蒙子庙断裂等是矿田内的主要导矿容矿断裂,对隐伏花岗岩体及矿体展布具有控制作用。
2.3岩浆岩
岩浆岩属燕山期粒状黑云母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是成矿物质的直接来源。花岗岩受侵入前和侵入期断裂、层间破碎构造及侵入部位围岩物化性质差异控制,形成复杂、多层的舌状、岩枝,并与主体花岗岩构成塔松式岩株,在其上部形成岩槽、岩盆、小岩脉、岩墙、微突起形态,并在其转折部位控制着矿体;在其侧面形成超覆式岩枝与下部岩体构成侧向凹陷带,这种复杂多变的凹陷构造形态往往形成封闭、半封闭的成矿有利空间,为矿液停留和富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2.4围岩蚀变
研究范围内近矿围岩蚀变按矿体、矿化体及围岩不同分为花岗岩内蚀变带、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蚀变带及碳酸盐岩蚀变带三类。
3矿床、矿体地质特征
研究范围内矿床类型按成因及赋存形式分类属于原生矿床,矿床类型有层间氧化矿床,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
3.1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特征
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是产于正接触带的锡石-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该类矿床矿种多,范围广,是老厂矿田规模最大的一类矿床,埋藏于距地表300米以下。矽卡岩硫化物矿床包括矽卡岩型钨矿床和矽卡岩型锡、铜矿床,分别属于矽卡岩和热液硫化物两个矿化期。矿床分布和岩体形态有关,多数产于小突起的周围,矿床一般规模较大。
3.2层间氧化矿床特征
层间氧化矿床是产于外接触带的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矿石均已氧化。该类矿床总的特点是面积大、厚度小、产状形态复杂,有益组分含量变化大,矿化连续性差。它们绝大多数赋存于T2g16和T2g15层的大理岩与灰质白云岩互层带中,层间氧化矿床常呈多层次叠置产出。
4控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根据已知矿体地质特征分析可知,不论是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还是层间氧化矿床都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控制成矿的因素分为地层因素、构造因素和岩浆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控矿作用
(1)地层控矿作用
三叠系个旧组卡房段矿段内T2g16地层是主要的有利成矿层位,由于其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大理岩与含灰质白云岩互层组成,二者岩性差异较大,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易产生层间剥离和层间破碎,为矿液赋存提供一个良好的储矿空间;其次T2g15地层灰质白云岩与石灰岩互层部位,也是矿段内另一重要的储矿层位。
(2)构造控矿作用
断裂是深部矿液向上运移的通道,遇有储矿、存矿空间时就沉积于此,形成矿体;有的断裂本身也成了容矿、储矿场所。
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极易产生层间剥离和层间破碎,为矿液的赋存创造一个良好的储矿场所,极易形成走向短、倾向长的似层状矿体,严格地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及规模。
(3)断裂加互层控矿作用
个旧组卡房段T2g16地层是最主要的层间矿成矿层位,其中T2g16-2、T2g16-4两个亚层相对更有利成矿,北东向、东西向或北西向几组断裂交汇部位,与地层的切割部位,白云质灰岩与灰质白云岩呈互层,二者岩性差异大,在应力作用部位,易产生层间剥离和层间破碎,含矿热液沿断裂上升流动,充填交代形成层间整合式矿床,在该段地层中断裂旁侧,矿体较发育。
(4)岩浆岩控矿作用
处于深部隐伏的浅色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是该区的成矿母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分异出来的含矿热液,因此,岩体的起伏形态、产状直接影响着矿床的分布、形态。也为上部层间氧化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动能补充。在花岗岩株突起周边接触带,矿体成群、成带产出。
4.2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
根据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图总结出以下规律,接触带矿体成矿规律:一是在平面上,矿体围绕岩体的脊状突起产出,花岗岩的形态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二是在花岗岩突起与地层组合部位形成似层状矿体,在两花岗岩脉之间的凹盆、凹槽、凹兜处形成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三是矿体赋存于断裂的交汇部位,或是断裂的扎根部位,层间构造破碎带中。四是矿体沿北东向断裂两侧展布,并且矿体的走向跟花岗岩的走向基本一致。
所以在找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的时候就是要研究控制矿床(体)分布的构造带特征,金属分带型的空间变化及矿体产出规律和花岗岩的相对突起和洼陷的分布规律。
从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分析看,矿体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多种地质因素的综合控制,从矿体平面分布图上看,在花岗岩突起,或是凹兜形成的花岗岩激烈变化,应力集中部位,不论是接触带,还是上部得层间氧化矿,都沿着花岗岩的走向成群、成带产出。
距离花岗岩垂直向上300米至600米之间,可能更适合层间氧化矿的赋存条件,可作为找层间氧化矿的有利层位。
4.3找矿标志
4.3.1层间氧化矿床找矿标志
铁锰矿化:主要发生在碳酸岩类围岩中,尤以白云岩石中最明显。表现为在岩石的孔隙、裂纹中,由于含矿热液的充填交代,沉淀了大量的铁、锰碳酸盐类矿物。这种蚀变岩石分布的范围比较窄,一般在矿体周围比较明显,往往出现明显的锡、铅矿化,是寻找锡铅型层间氧化矿床和含锡白云岩型矿床的重要标志。
赤、褐铁矿化:赤铁矿及褐铁矿呈细脉状或浸染状分布于碳酸岩类围岩中。当这种蚀变强烈时,常有锡石呈细脉或浸染状伴生,形成含矿岩石,有时可构成工业矿体。褐铁矿化分布在矿体周围,主要与锡矿化有关。
4.3.2接触带矽卡岩硫化物矿床找矿标志
矽卡岩化:是区内的主要蚀变类型,在接触带可形成厚一至数十米不等的矽卡岩,其矿物组成主要有透辉石、石榴子石、阳起石、透闪石、符山石、角闪石、硅灰石等。次要矿物为萤石、石英、方解石、斜长石、方柱石、绿帘石、榍石等。岩石分类一般按主要矿物进行分类,主要以透辉石矽卡岩、钙铝榴石透辉石矽卡岩、阳起石矽卡岩、钙铁榴石矽卡岩为主,次为角闪石矽卡岩、符山石矽卡岩、透闪石矽卡岩、硅灰石矽卡岩。矽卡岩与矿床关系较为密切,典型的矽卡岩硫化物矿床是区内的主要矿床类型,锡矿多赋存在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与碳酸盐岩石之间。
云英岩化:产出于岩体顶部及其岩脉中,岩石由白云母及石英组成,常伴随有锡矿化。
硫化物矿化:表现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呈星点、散点状、细脉状浸染于碳酸盐岩、矽卡岩中,当矿化强烈时,本身就已成为工业矿体。
5、成矿预测
5.1成矿预测的方法
成矿预测是从地质成因上研究矿床的形成、分布规律,通过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来预测找矿靶区,根据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以往工程见矿信息,运用相似类比法进行成矿预测,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可能形成相似的矿床。
参考文献:
[1]王鹏鹏.个旧矿区塘子凹矿段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世界有色金属,2019(06):119-120.
[2]李雪蕊,陈朝增,贺婧文.浅析云南山区锡矿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J].科技视界,2014(24):295.
[3]梅士勇.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方法概述[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1):1-2.
论文作者:邓崇伟,罗田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矿床论文; 矿体论文; 成矿论文; 花岗岩论文; 硫化物论文; 地层论文; 地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