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政策跃迁论文

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政策跃迁论文

新中国 7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政策跃迁

戴显红 侯 强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科技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选择优先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以便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和国防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前,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围绕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推动科学技术转向主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策方针,把科学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之前,提出并实施了面向新世纪的科教兴国战略,开创了新时期中国科技现代化历程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前,我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标志着全党全社会对科技进步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之路。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科技政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推进科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发展战略始终扮演着体现国家意志、发挥科技规划优势和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对科技发展战略的路径和方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使得我国从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国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优先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科技事业必须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党和政府对发展科学技术高度重视,由此我国科技现代化开启了发展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包围等手段极力打压中国,大部分西方国家追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面对世界新兴科技浪潮的强烈冲击,我国必须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对此,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基于对中国现实国情、国际环境以及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的认知,毛泽东就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7页。 ,把发展科学技术当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党和政府在对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性和赶超性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中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2)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49页。 。

1956年12月,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为迅速壮大我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力求某些重要的和急需的部门尽快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开始颁布实施。科技规划“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一种发展战略的模式”(3) 胡维佳:《中国科技规划、计划与政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作为分配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形式,科技规划是科技发展方针和政策的客观表现和具体化,体现了科技主体对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布局的科技资源配置以及实施的调控管理,核心是配合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十二年科技规划》作为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纲领,也是保障我国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走上一条国家统一领导、远景规划和近期计划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按照“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十二年科技规划》中制定了57项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共包括616个中心问题),又根据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抓住对整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基础有根本性影响的重大和复杂的科学问题,确定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新技术、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等12个重点任务,力图通过解决这些最关键性的问题,把我国科学界最短缺的、国防建设急需的门类尽快建立起来,为建立国防工业奠定科学技术基础,进而加快中国追赶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进程。这些重要的科技项目建构起了中国工业化基础和科学技术学科基础,指明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使科学技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东西方冷战的国际格局下,《十二年科技规划》主要是仿效苏联科技规划模式制定的,是一个以引进、模仿和布局为主的规划,但从组织过程和实施结果来看,这次规划是非常成功的,其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科学发展体制,把我国科技领域最短缺、国家建设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了起来,大大强化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整合,进而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大跨越,使得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从十分落后的状况大致达到了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同时,《十二年科学规划》的成功,也为以后中国发展“大科学”和完善“规划科学”思想提供了经验(4) 董光璧:《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

1962年底,《十二年科技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1963年底经中共中央批准开始组织实施《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科技规划》)。《十年科技规划》是在《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并参照世界科学技术的进展情况而制订的,是我国科研工作在经历了“反右”扩大化和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等曲折历程后一个新的起点。就其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来看,仍然坚持实施科技发展赶超战略。据聂荣臻回忆,“当时制定新的十年科学规划,总的目标就是要赶上六十年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5)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842页。 。为摆脱苏联模式,探索适合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十年科技规划》提出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方针,着重“打基础,抓两头”。具体说来,“打基础”,即迅速提高基础工业技术水平和基础科学学科水平;“抓两头”,即一头抓农业和有关解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头抓配合国防尖端的科学技术。这个规划包括6部分,安排了374项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项目333项,基础研究项目41项。作为我国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十年科技规划》与《十二年科技规划》是一脉相承、接续发展的,都坚持优先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的理念。作为我们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这一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尽管由于后来“文革”的发生,造成了《十年科技规划》的执行总体上基本陷入停顿状态,以致已规划好的很多任务未能按时完成,使得十年内赶上20世纪6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美好愿望化为了泡影,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之间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再一次被拉大了。但是,两个科技规划确立的指导思想和为实现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对中国科技发展模式的影响仍然在持续,为改革开放后新的科技规划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经验。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并在推进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领导、组织和管理重大专项工程的成功经验,从而巩固了我国的国防安全,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前:推动科学技术转向主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文革”结束后,中国科技界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春天。为扭转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共中央于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能不能尽快地把科学技术搞上去,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与和前途的大问题”,要求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抓紧编制全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6) 《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人民日报》1977年9月23日。

第一天纯是赶路,620余公里之后,在林西住宿。所可提者是林西的“振兴楼饭庄”,菜做得甚可口,尤其是“招牌茄子”和本人点的“茄丸子”。此后数天,这样的口福难再复制。

1981年2月,国家科委党组向中共中央上报了《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应当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7) 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35页。 同年,这一汇报提纲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最终被确定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针加以实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科技发展方针。对此,《人民日报》发表了《进一步明确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的社论,指出“科学技术首先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唯一正确的方针”,必须将其“充分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中”,“在现阶段,执行科技首先要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尤其要重视同人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8) 《进一步明确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人民日报》1981年4月7日。

毋庸置疑,学生初始学写作文,往往从观察作文入手,就如绘画入门新手一样,得学会观察,苦练素描本领。因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花鸟虫鱼;周围的车水马龙、世事变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些都是学生观察的内容,也是学生感受美的对象。然而,由于学生的时间大多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即使在双休日、节假日,学生的许多时间也是在完成作业中度过,因此学生能观察到的事物有限,观察的时间有限,为此,我们得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观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申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指出:“今后必须有计划地推进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推广各种已有的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成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9)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64页。 ,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科技发展趋势后作出的重要决策。同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科技与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又重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10) 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06页。 。由此,“依靠”和“面向”便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技术发展总的要求,科技工作开始更好地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同年5月,国家科委在《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中,又特别提出“国家科委除了要着重抓好对国计民生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中长期项目外,同时,还应抓一批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有示范和推广意义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短平快’项目”(11) 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17页。 ,为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入新的胚胎。1986年1月,为推动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搞好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保证国家科学技术规划的实施,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以加强科技经费的宏观管理,合理和有效地使用科技拨款。

在全球化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正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因此,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便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从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高度,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

1986年8月,国家科委在《关于当前科技工作形势和今后工作若干意见的报告》中,要求全面贯彻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保证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强调“这是‘七五’期间以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主要任务”。(12)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科学技术白皮书第2号)》,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 1988年9月,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的科学论断,则是立足时代的一个新判断,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并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科技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4)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前:提出并实施面向新世纪的科教兴国战略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始终是党和政府深切关注的重大问题。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依靠科技发展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方略,在党和政府的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邓小平科技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也正基于此,在对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实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现代化历程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深刻分析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早在1989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其上升到国策的高度,强调“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下去,长期坚持下去”。(15)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页。 由此,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国策,经过此后的不断强化,逐渐成为全国人民的统一认识和统一行动。

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作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一种历史的选择,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已跃升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将使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同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17)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84、394页。 ,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投身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事业,为胜利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1997年9月,为总结和规划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党的十五大又系统地部署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进一步走向深化。1999年8月,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牢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是事关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18)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2001年5月,国家计委、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方针”(19) 曾敏:《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规划的出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科教兴国的内容,而且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四、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前: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综上所述,5 μg/ml氢吗啡酮复合1.5%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经济的调整、经济建设方针的转变,要求科学技术发展方针也应有相应的调整,这就使得科技规划更多地由过去巩固政权转到促进经济建设上来,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逐渐结合得更加紧密。因此,如何定位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中的核心问题。

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要求科技政策围绕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科技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谈到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时,再次强调要加速科技进步,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1994年2月,江泽民在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一书撰写的序中再次强调,“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必须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6)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2-43页。 。所有这些关于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的论述,共同构成了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序曲。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更加自觉和坚定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为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党和政府把科技创新能力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标志着全党全社会对科技进步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普通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仍有大批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作岗位对就业人员的要求更专业化,市场对就业人员的需求与我国退役运动员培养体制内的信息不匹配,退役运动员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使运动员在就业大军中处于劣势[28-31]。

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和相互激荡,使得我们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赢得了主动。及至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在大会报告中强调,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同时又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21)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这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充分阐明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开始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很长时期内必须加快推进和实施的巨大系统工程,表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体系已基本形成。

据悉,2017年投资的重庆新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投产,将满足客户对汽车震动控制解决方案不断增长的需求。2018年在中国台湾桃园工厂新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生产11000 t/a无纺布,预计2020年建成,可满足亚洲汽车内饰和地毯市场的需求。

2008年12月,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010年6月,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又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求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2)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46页。 此后,胡锦涛在2012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又再次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强调只有具备强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进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23)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972页。 这些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科学谋划科技事业发展思路的论述,对加快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动力,也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2006年2月,国务院在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这一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未来15年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同年5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对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进一步的重要部署,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拭去水雾,他凑近去瞧。才发现周围停满了汽车,是停车场?他小声惊讶起来,哎呀,我想起来了,停车场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是一篇大文章。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单独一节,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聚集到创新发展上来,从而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2013年9月30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指出,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到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常抓不懈。(24) 《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日。 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5)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页。 在他看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场系统性变革,只有协调推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扎实成效。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之路。同年8月,习近平又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切实营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加快形成我国发展新动源。(26)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7页。 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引领我国中长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五大理念”之首的“创新”,成为党和国家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抉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27)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80页。 。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进而实现各方面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关于“自恃燃烧”,燃烧是很普遍的现象,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普遍和离不开的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有着深刻的认知。化学中认为:燃烧是燃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肩负起领导和组织创新发展的责任,善于调动各方面创新要素,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出系统谋划和周密部署,对“创新”赋予了两个重要定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对创新作用的进一步肯定和强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发展新理念、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坚定决心与历史担当,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新阶段、站上了新平台。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28)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8年3月8日。 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9)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方法,对推动新时代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开拓科技发展新境界,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指明了方向。

《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乘船过河,前面有船要撞上来,这个人破口大骂,骂对方不长眼。等船撞过来,却发现对面船上没人,是个空船,刚才的满腔怒火,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生气的不是撞船本身,而是对面有没有人。一件事对你造成了伤害,你生不生气,发不发火,并不取决于事情本身,而是对方的人!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人,这个人居然无视我!这个人居然伤害我!不行,我要向他讨个公道,情绪也就在这里爆炸了。

〔中图分类号〕 G32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921( 2019) 04-0070-10

〔基金项目〕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科技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17BDJ015)

〔作者〕 戴显红,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江苏常州 213001

侯 强,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常州 213001

(责任编辑 付国英)

标签:;  ;  ;  ;  ;  ;  

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政策跃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