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进步,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过程装备紧随时代步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精细化,智能化的过程装备也对控制工程的精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过程装备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运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融合多个领域技术综合性极高的一个专业,本文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进行深刻的探究研讨,希望对本专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体系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搭配等,反映了课程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关系和组织方式,体现了课程设置理念和价值取向。
一、知识结构培养与课程体系
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不能面面俱到,齐头并进,实际上,四年的时间也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所有方面都学的很深很精,必须有所取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不能脱离现有的条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从化工机械、轻工机械等更窄的专业扩展以来,经过了十余年的建设,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课程体系必须也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机械强度模块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过程设备设计等课程。在这个模块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是核心课程,它们的概念、计算公式在设备的安全计算和设计中至关重要,需要牢固掌握。工程流体力学奠定输送过程的基础,鉴于其复杂性,应以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为主,计算公式只需要详细推导讲解几个较为简单的公式,例如,管中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弹性力学不能作为本科生的必要课程。过程设备设计则是将相关课程应用到设备设计中去,应着重介绍分析方法。机械设计模块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过程流体机械等课程。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的语言,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掌握不好,将无法正确地表达想法。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设计机械设备的基础,过程装备中的许多设备需要有这些知识,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不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在如何应用管理使用这些设备,因此我们的毕业生掌握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深浅应当略微浅一些。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所有涉及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过程流体机械仍然以原理以及应用为主。化工工艺模块包括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传热学、热力学、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等课程。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是学生了解化工工艺过程必备的基础知识,但原有的化工原理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介绍各种流程设备,介绍设备的这一部分可以归并到过程装备成套技术中。传热学和热力学也有许多内容存在重叠现象,课程之间的交接就非常重要。这个模块整体为第二层次知识,宜介绍原理及其应用,基本不推导公式,多讲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电子与控制模块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过程装备控制工程。该模块知识电路原理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均可作为控制工程的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主要介绍控制理论原理,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为应用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为第一层次知识,其 余归类到第二层次知识。应用工具模块包括英语、C程序设计、化工计算、工程分析软件应用等课程。虽然我们将这些课程归类到应用工具模块,并不等于这些课程不重要,相反,如英语、C程序设计非常重要。纵观历史,我们常常将工具的发展作为某个时代的特征,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说明工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实际上,英语是我们与国外交流的工具,也是我们获取新知识的工具;掌握C程序设计则可能大大增强我们能力。由于其重要性,英语和C程序设计属于第一层次知识。化工计算、工程分析软件应用课程可划归到第三层次的知识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知识结构培养保障体系
建立起适应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后,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教授各门课程的教师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几十个人,并且分布在不同的院系部中。各个教师的专业不一样,工作背景不一样,因此在处理课程时各有各的方法,这一方面是好事,学生能接触到各种风格的教学方法,但另一方面,对课程的内容,授课方式有可能太随意。因此有必要建立培养计划的保障体系。
(一)制定完善的知识结构图
根据企业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要求和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制定完善的知识结构图或表,该图表从学生入校开始随班运行,每上完一门课,在学生已经掌握或了解知识点上打勾。
(二)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
通过对知识结构的细致分析以及与相关教师之间的沟通,确定各门课程的内容、该内容相应的深度,课时多少,课程之间的衔接等,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大纲,作为随课程安排一起发给任课教师。
(三)授课总结与修订教学大纲
教师授课完毕后,应对照教学大纲检查那些内容已经讲过,那些学生掌握较好,那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写出一份有意义的总结。对于有些知识非常重要,而学生又未很好掌握的知识,应考虑在以后的课程中加强,可以通过临时修订教学大纲给后续课教师加上任务。
(四)建立任课教师与专业教研室之间的紧密联系
定期召开任课教师与专业教研室之间的联席会议,在任课教师和专业教研室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任课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简单介绍,专业教研室可以提出专业对课程的要求。
(五)召开专业课程体系研讨会
召集所有参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授课的教师研讨,讨论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举例等。虽然我们将知识划成几个模块,但绝不是说各个模块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各个模块之间,各门课程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讨,建立起各个模块、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使学生在联想中学习,在联想中记忆,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基础课教师应尽量举与专业相关的例子;专业课程教师应将基础课的知识应用到专业课程中。
(六)改革课程考试制度
现在的课程考试基本上是任课教师出题,如果任课教师比较负责,而且专业水平较高的话,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出题过于容易的现象。在设计制度时,我们不能将赌注押在所有教师都很负责,水平很高的砝码上。设计完善的考试出题系统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史晓东.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功能与价值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6).
[2]庞明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思考与规划[J].大学教育,2017(04).
[3]刘佳,张运喜.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创新[J].中国培训,2016(14).
作者简介:王朝艺,哈尔滨石油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14级过控一班,学号201403440123。
论文作者:王朝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过程论文; 课程论文; 专业论文; 装备论文; 控制工程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