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 266300
从教17年,我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师范生,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些许经验的“老教师”。在这17年当中,总结了一些教学小方法,与老师们共享。
一、抓好课堂纪律
进入教室,我一般先不急于说话,先用眼睛环顾四周,专门看看哪些同学已经在安静地读书,哪些同学在小声背书,哪些同学已经把书本摆好,做好了课前的准备,及时地对这些好的情况表扬鼓励。听着老师的加分和表扬鼓励,不安静的课堂瞬间就会安静下来,绝大多数孩子都会齐刷刷地看着老师,等着老师开始上课。如果用眼睛、用话语表扬不太起效的话,再用手轻轻地拍一拍,然后做一个“嘘”的姿势,学生就会瞬间安静下来。大声吆喝或是敲桌子的方法,以前也用过,但效果不太明显,学生在瞬间安静下来,但是叽叽喳喳又会说起来,老师会更加生气的。“以静制动”是个不错的方法,我努力训练学生学会察言观色。
二、落实家庭作业
到班级去上课的时候,我会把刚刚批改过的作业情况,向全体学生做一下分析,表扬一下好的,批评不完成的或写得不好的。因为我们英语老师教的班级较多,没来得及批改是很正常的事,这种情况下,我会拿出五分钟时间,让作业班长迅速翻看一下作业,向我汇报一下哪些学生完成得很好,哪些没有完成,然后针对这几个没完成作业的同学,迅速采取措施,必须要求在这一节课上补上。对于经常撒谎、经常不完成的学生,立马与家长沟通,核实一下真实的情况。必须让他面对着全体同学补上,让他长记性,这样也会让其他的孩子引以为戒的。孩子形成了作业习惯,后面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三、记课堂笔记
对于重点的知识,我会指导孩子做好记录。我在黑板上板书的重点,都是让孩子也在书上划出来。从低年级开始,我就对名词单复数、音标和一些语法点,有意识地进行渗透,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接触难点知识。对于重点的知识,要多次强化练习。比如说,四年级下册的重点就是单复数的练习,涉及到this\that \those\these\it is \they are 这些词以及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我就不断地用身边的实物进行单数和复数的对比和强化,在教室前后跑来跑去,让学生分清远和近,把这几个词和远近结合起来记。创设多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情境,来体验这几个词的用法。这些重点知识,我会让孩子学着我的样子,在书的空白处记录下来,然后指读几遍。复习阶段,我也指导孩子们用红笔在书上勾勾画画,这样孩子们看了后,对重点知识也有了深刻的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检查背诵
对于英语学科学习,无太大的秘诀。首先要张开嘴巴,大声朗读,熟读成诵了,就自然上口,然后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做题就不愁了。我一般让孩子在课堂上背诵课文,90%的孩子在课堂上就能背过。在这些当堂背过的孩子中,要挑几个检查,因为这些孩子不乏有滥竽充数的。检查背诵的形式,最好是不断变化的,让孩子时刻在提防着老师的各种招数,以备应对检查。有的时候也抽学号进行检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抽到。有的时候一排排地检查,有的时候自己也挑人检查。交叉进行,这样就有不可预知性,要时刻准备着。
五、听写活动
英语的单词和重点句型是必须掌握的,这就免不了听写,听写完毕,我就专门挑一些成绩弱一些的孩子面批,当面改错。然后批几个100分的孩子,让优秀的孩子帮着老师批阅其他的听写本。不出10分钟,就能批完,然后老师进行整体反馈。根据同学们的得分情况,分层给予积分奖励。如果放在第二天反馈,可能效果会差一些。我们在批阅听写本的过程中,其他的孩子在干什么呢,我就给其他的孩子布置着其他的作业,充分利用时间。
六、提问技巧
课堂上,需要大量的口语输入,对于一些句型和单词,我会引导孩子不断地重复。我会一排排地挨着,让孩子起来说。所以,每节课,每个孩子至少能起来回答三次问题。对于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看大家的反应能力。如果学生回答出比较难的问题,要多给予积分奖励。如果有的孩子进步比较大,回答出问题,一定要给他夸张的表情和爱的鼓励。对于一些必须掌握的问题,我一般会让学习弱的孩子来回答。在我教的班级中,都有那么三、五个90分以下的孩子,根据他们这几次考试的情况,我把这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烂熟于心,上课我就多次地提问他们,根据他们回答问题的情况,我就能看出他们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基本辐射出全班同学的表现情况。
七、课堂辅导
课堂上,一定要盯紧学习弱的孩子,讲课的时候要看紧他们在干什么,做练习题的时候,我就专门到到这几个孩子跟前溜达着看。根据他们做的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同时,我还在班里找了几个小老师,一做练习题的时候,他们立马就带着凳子,到他帮助的孩子身边,帮他读题、审题,指导他做题。这样在平时的训练中,这些孩子也能很快上套,掌握个差不多。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和英语活动要基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激发爱国情怀和开拓国际视野,向着培养多样化的可续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论文作者:张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孩子论文; 作业论文; 情况论文; 我就论文; 我会论文; 老师论文; 就能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