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因为工艺步骤繁多,在施工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所影响。虽然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为简单,但是因为施工场地较小,经常会受到交通流量的影响。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中,因为市政道路基层是主要承受竖直应力的承重层,它要有一定的刚度和水稳性,足够的强度,路面工程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基层的质量标准的高低的直接影响。本文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 ;探讨
引言:市政道路工程是为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城市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技术人员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同时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序施工的过程控制,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耐久性,使用时间可以更长,应该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加大力度进行施工管理,并且要保证技术水平达标,符合技术标准。
1.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1水温稳定性
在生活中,路基的强度会受到地面水以及地下水的作用而产生变化,会出现显著的降低。比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的时候,天气温度低,非常寒冷,水温就会发生变化,出现明显的降低,致使路基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冻融情况,产生冻胀以及翻浆等问题,就会影响到路基强度,使其强度迅速下降。要使路基强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必须要确保路基水温的稳定性可以保持,且水温符合标准。
1.2强度
路基一定要具备很好的强度,这样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就不会出现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就不会影响路基的使用寿命。
1.3结构稳定性
在处理路基整体机构时,为了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不会受到影响,应该因地制宜,按照实际的地质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比如,为避免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
2. 市政道路工程基层施工出现的问题
2.1原材料的主要问题
在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石灰土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只有石灰土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完成市政道路工程基层施工。一般的石灰石在生产时,许多材料不合格的情况会多次出现,最严重的当误了施工的工期,同时导致了原材料的浪费,这样不对整个施工的进度造成了影响,施工成本不断的提高,给施工单位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对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2.2石灰土施工中的问题
由于部分施工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通常在实行石灰土施工的过程中,在施工中没有正确的进行石灰土施工,没有按照国家指定的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严重的对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也造成了影响。因此,我们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尽量减少和避免此类质量问题的发生。
2.3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
在填入路基时,应该清除掉那些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应该将其填入,因为不符合要求,在施工之前没有认真的选择路基填土,完全没有达到压实标准,造成了路基强度不均匀的现象,很有可能会出现路基沉陷等相关质量问题。
2.4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振动压实法:首先在土层表面放上振动压实机,土颗粒在压实机振动作用下,回进行相对位移,进而变成紧密状态。碾压法:运用机械滚轮,让其的压力对土壤进行压实,使之达到所需的密实度。夯实法:人工夯实所用的工具有木夯、石夯等;机械夯实,常用的有内燃夯土机、夯锤等。强夯法适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碎石类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在施工中,通常会检验纵横坡度,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有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确保符合压实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及防护
3.1路基压实
压实的原则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与此同时,应该先整平,再进行碾压,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20cm。在碾压弯道部分的时候,碾压顺序应该是从低的一侧边缘到高的一侧边缘,这样就能够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先轻后重,慢慢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防止机械推动松土。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3.2路基挖方
通常在开挖过程中,挖方材料一定要先进性检验,结果显示合格,才能够投入使用,而且在进行开挖时,应该确保路基的排水畅通。一般来说,在进行开挖时,应该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性,不可以对邻近的所有结构物出现损坏或干扰的情况出现,要实行分层开挖,确保边坡的稳定。横挖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对于路堑开挖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应该采用纵挖法:分层纵挖法。对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应该采用分段纵挖法。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可以运用通道纵挖法,这种方法施工非常迅速,对于土方挖掘以及外运的流水作业非常方便。
3.3路基填筑
在进行填筑时,第一步应该对层厚实施控制,每层压实厚度会按照试验段确定,控制其在适宜的范围内。在试验段摊铺后,每填一层都应超出路堤的宽度,并有足够的余宽,用钢尺量测松土厚度,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压实标准采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有条件应做试验段取得施工参数。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
3.4路基排水。
水对路基的侵害较大,容易造成路基结构失稳,因此努力的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大力提高排水效率。牢固性不断的下降,然而缩短了路基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影响到了整个道路的运行质量。在处理地下水时,虽然设计方没有将具体方案做出,但是承包人也应该提出疏导、隔离等措施,使地下水位有效降低,或着将其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的工程,才能够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养护工作,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出现质量问题,及时维护,减少对路基的水侵蚀。
3.5坡面防护
为了避免出现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的情况,才实施坡面防护。对于易风化但表面较为完整,还没有风化至剥落的岩石边坡,应该运用抹面防护技术标准:抹面防护,例如泥岩、干板等。对于易受冲刷的土质边坡或易风化剥落的岩石边坡应该运用捶面防护技术标准。对于易风化但尚未严重风化的岩石边坡,坡面较干燥的,应该采用喷射混凝土以及喷浆边坡防护。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等问题,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这样能够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对景观不断的美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3.6冲刷防护
现在大部分边坡防护通过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改善了以往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方法,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依然多采用直接防护。
3.7支挡防护
目前,在支挡防护中,挡土墙仍占主要地位,但是地基较好、石料丰富、墙高较低的场合大多数都是采用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的承重能力也较为合理。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完善,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今后的安全程度,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为了取得较好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从始至终保持施工技术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对经验进行总结,融入到施工技术中,增强施工技术,对于施工管理要严格进行监控并不断加大力度,就可以创建出高质量的路基工程。路基建设对于提高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晨.市政道路工程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 城市建筑 - 2016
[2] 汤淳,汤荣英. 市政道路工程基层施工研究[J]. 商情 – 2016.
[3] 陈晓波. 简述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4
[4] 张瑞芬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关键点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6.
论文作者:张政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路基论文; 防护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压实论文; 基层论文; 工程论文; 挡土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