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的探讨_现金流量表论文

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的探讨_现金流量表论文

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现金流量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财政部于今年4月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这表明,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现金流量表是一张非常有用的报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就已将之列为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同等地位的基本财务报表。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扩张,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出台,必然会对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现金流量表的沿革

现金流量表是从原先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发展而来的。不论是现金流量表还是财务状况变动表,都属于揭示资金流量的报表。从历史发展来看,资金流量表远远晚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早期的资金流量表主要用于记录银行存款、现金及邮票的变动情况,到本世纪初,资金流量表已发展成四种不同的格式,分别用来揭示现金、流动资产、营运资本及某一期间全部财务活动的资金流量。其后一段时期,反映营运资金流量表的资金流量成为主要格式,即增加营运资金的项目作为资金的来源,减少营运资金的项目作为资金的运用。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63年发表了第3号意见书,建议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同时,编制资金流量表,并说明了资金流量表应列示的有关内容。不过,其中的说明较为模糊,企业在编制时仍有较大的独立性。这一段时期的资金表,一般称为“资金来源和运用表”。1971年,APB又发表了第19号意见书, 明确要求企业编制能概括反映损益表编报期间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APB 将之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此时,在实务中,编制资金流量表有两种最基本的格式:营运资金格式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格式。相比之下,营运资金格式仍占主导地位。由于在编报方法及其变动上缺乏相应的准则指导,致使企业在编表时产生诸多差异,甚至在采用同样格式的企业间也存在差异。

1973年,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AICPA )发表了一份《研究小组关于财务报表目的的报告》,认为财务报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投资者和信贷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预测、比较和评估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和相关的不确定性。这是职业界开始重视现金流量的一个标志。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了第1 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表明了与AICPA 基本相同的观点,认为人们从事投资、贷款及类似的活动,主要是谋求增加其现金财源,这些活动的成败,最终要看回收的现金大于(或小于)投入现金的程度。1980年12月,FASB发表了一份《报告资金流量、流动性和财务灵活性》的讨论备忘录,建议采用现金基础的资金流量表。备忘录指出,现金收入是投资者和信贷者取得的主要补偿,若编制资金流量表时采用营运资金基础,则一个公司的现金流量就难以看出,营运资金帐户中一些对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应收帐款和存货,很容易被忽视。1984年,FASB发表了第5 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再次强调了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其中提到,现金流量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报告期内某一主体按主要来源分类的现金收入,以及按主要用途分类的现金支出。它提供的信息,说明某一主体从经营中获得现金的各种活动,借以偿付债务,分发股利、或重行投资以维持或扩大经营能力;它还说明在债务和权益方面的各种理财活动,以及现金投资和现金耗用的情况。

时隔七年之后,FASB于1987年发布了第95号公告《现金流量表》,正式取代了APB第19号意见书。第95号公告于1988年起开始生效, 要求企业从原先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改为编制现金流量表。

除美国以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发布了第7 号国际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取代1977年公布的第77号国际会计准则《财务状况变动表》。199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第7 号国际会计准则作了修订,并于1994年1月1日起生效。英国也于1991年发布了《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现金流量表》,并于1996年进行了修订。1991年12月,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1026号准则《现金流量表》。

(二)现金流量表的目的和作用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想站稳脚跟,不但要想方设法把自身的产品销售出去,更重要的是需要及时地收回销货款,以便以后的经营活动能顺利开展。除了经营活动以外,企业所从事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同样以现金流量为其根本。如果企业投资了一大笔资金,而没有能取得相应的现金回报,则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不利的,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流动性、偿债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总而言之,从企业现金流量的整体状况,可以大致判断其经营周转是否顺畅。 正因如此, 目前国际上很多企业在经营时奉行“现金为上”(Cash is King)原则。

二、从本质上看,现金流量表提供了新的信息,而财务状况变动表主要是重组了年初及年末两份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作用,主要是解释企业年初的财务状况怎样变化为年末的财务状况,并借此沟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主要基于营运资金概念,但以当前的眼光看,营运资金概念已暴露出诸多局限性。简言之,营运资金的数据可能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流动资产中不但包括现金,还包括存货、应收帐款等其他流动资产。假定一个企业的现金大幅减少,但应收帐款和存货却大量增加,这时企业的营运资金不一定会减少,反而可能增加,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企业的财务状况不错。其实,如果应收帐款和存货的质量有问题,就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而现金流量信息则可避免这种缺陷,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对企业归还借款和支付股利的能力,以及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情况作出较为可靠的判断。

三、通过现金流量分析,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如果现金流量表中各部分现金流量结构合理,现金流入流出无重大异常波动,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状况基本良好。但是如果当期的现金流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举债而来的,那么企业将来就会有偿还债务的负担,影响到企业将来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企业最常见的失败原因、症状也可在现金流量表中得到反映,比如,从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和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是利息支出)中,可以分析企业是否过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比较当期净利润与当期现金流量,可以看出非现金流动资产吸收利润的情况,评价企业产生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是否偏低;此外,还可以分析有无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的情况,判断企业在长期筹资方面是否发生困难。

四、从字面上看,现金流量不带有很专门的会计技巧,容易为一般人士所理解。而原先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营运资金概念,因其涉及的专门会计技巧较多(比如报表使用者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流动资产,什么是流动负债),难以为那些没有一定会计专业基础的报表使用者所理解,给他们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形成一些障碍。

五、编制现金流量表,是和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我国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后,将对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现金流量表的主要内容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会计上所说的现金通常指企业的库存现金。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仅包括“现金”帐户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帐户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货币资金”帐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应注意的是,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应作为现金,而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其中,期限较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期支付能力与现金差别不大,因此可视为现金。比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需持有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再随时将短期债券变现。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美国、澳大利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都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大类。英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收益和融资成本、纳税、资本性支出和金融投资、购买和处置、支付的权益性股利、流动资源管理、筹资活动等八大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上多数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就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广告宣传、推销产品、交纳税款等等。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归类。由于金融保险企业比较特殊,我国的现金流量表准则对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认定作了提示。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其中的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由于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所以将之排除在外。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等。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其中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分配利润等。企业发生与资本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一般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其中的债务,是指企业对外举债所借入的款项,如发行债券、向金融企业借入款项以及偿还债务等。

某些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究竟应归属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还是筹资活动?不容易明确决定。最典型的是支付的股利、收到的股利、支付的利息、收到的债券利息这四类事项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归属问题。下面作一简单的国际比较:

事项

现金流量分类

美国

英国

收到的股利 经营活动 投资收益和筹资成本

支付的股利 筹资活动 支付的权益性股利

收到的债券利息 经营活动 投资收益和筹资成本

支付的利息 经营活动 投资收益和筹资成本

事项

现金流量分类

国际会计准则中国

收到的股利 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

支付的股利 经营活动或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

收到的债券利息 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

支付的利息 经营活动或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

美国将收到的股利和债券利息以及支付的利息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是考虑到这几个项目都列入了损益表,这样处理,从权责发生制转换为现金制时比较方便。英国是从信息的直观角度考虑的。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灵活,允许企业自由选择。我国则主要是从现金流量的性质上考虑的,所以分别列入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三、总额反映还是净额反映

各项目现金流量是以总额反映为好,还是以净额反映为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的总额信息比现金流入与流出相抵后的净额信息更为有用,也更具相关性。但对一些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的项目,按总额反映意义并不大,反而按净额反映更为有用。比如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款项、证券公司代收的客户证券买卖交割费和印花税、银行发放的短期贷款和吸收的活期存款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现金流量一般应分别按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反映,但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以及周转快、金融大、期限短的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应以净额列示。同时还对金融企业应以净额列示的项目作了规定。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企业的现金流量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最为主要的。营业收入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营业费用产生相应的现金流出。但是,由于利润表是按权责发生制基础编制的,其结果与现金制下的数字就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调整不影响现金的收入和费用等项目,将权责发生制转换为现金制。这种转换方法,也即通常所称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一般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所谓直接与间接,其实是针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和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而言的。

一、直接法

所谓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直接法下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1)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包括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扣除因销货退回支付的现金);(2)收到的租金;(3 )收到的增值税额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4)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等等。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1)购买商品、 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不包括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扣除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2 )经营租凭所支付的现金;(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4)支付的增值税款(不包括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5 )支付的所得税款;(6)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等等。

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显示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项流入流出内容。相对间接法而言,它更能体现现金流量表的目的,也即提供比间接法更为充分的现金流量信息。支持直接法的人认为,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各项现金流入的来源和现金流出的用途,对预测未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非常有用的。按大类划分的现金流量金额也比单纯的算术合计数(间接法下只有一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更为有用。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信息更能揭示企业从经营活动中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付其债务的能力、进行再投资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直接法的缺点是,编制工作较为繁琐,且容易使人误认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比净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间接法

所谓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假如利润表中的各项收入都在当年收到现金,各项费用均于当年付出现金,那么本年的净利润自然就是现金基础的数字,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只需把其中属于投资和筹资活动部分的现金流量划分出去即可,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况。在实际工作中,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由于配比原则的广泛使用,有些项目尽管在会计上已经在本期确认为收入,但并没有真正的现金流入;同样,有些项目尽管在会计上已经确认为费用,但并没真正的现金流出。换言之,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并不意味着当期净现金流入。因此,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首先需要从权责发生制转换为现金制。为了完成从权责发生制到现金制的转换,必须对某些项目进行调整。

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需要调整的项目可分为五大类:(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入;(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4)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5)增值税增减净额。 具体包括:计提的坏帐准备或转销的坏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损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固定资产盘亏、财务费用、投资损益、递延税款、存货、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增值税增减净额,等等。

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强调了当期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从而将现金流量表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连结起来。支持间接法的人认为,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比直接列示经营活动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花费的操作成本要低一些。由于现金流量表是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发展而来的,采用间接法易于为会计人员所熟悉。间接法的缺点是,无法提供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从哪里流入的,又流到哪里去了。且从间接法的计算过程中,容易使人误解为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会产生现金流入。

三、直接法与间接法的比较

客观地说,直接法在实务操作上不如间接法方便,操作成本也比间接法高一些。正因为这一原因,虽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鼓励采用直接法,但实务中很多美国企业仍按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但是,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美国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在FASB正式颁布《现金流量表》准则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许多美国企业就已经开始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因此,出现目前的现象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并不值得奇怪。况且FASB规定,企业在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同时、仍须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采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信息。 既然FASB不是强制规定非得采用直接法,很多美国企业干脆就采用间接法。我国的情况不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第一次接触现金流量表,没有象美国那么强烈的实务导向。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现金流量信息,相对间接法而言,其所带来的效益高于相应增加的成本。所以我国的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同时,为了更充分地披露信息,要求企业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揭示按间接法计算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信息。这意味着企业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直接法,还要学会用间接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五)现金流量表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增值税。增值税引起的现金流量是比较特殊的。从国际范围看,比较典型的是英国,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将增值税列入专门的“税项”类别中,与经营活动相并列。由于不是所有国家都征收增值税,所以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涉及这一项目。如何反映增值税,是现金流量分类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增值税的收付一般伴随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经营活动同时进行。虽然从性质上说增值税并不是企业本身的资金,但它与企业经营过程的联系十分紧密,必然会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当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企业必须用经营资金垫付增值税进项税额,结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就会增加。

我国的现金流量表准则将增值税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一个项目,即增值税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分别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这样便于分析增值税现金流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额影响及净影响额。

二、应收帐款与坏帐准备。在我国,由于增值税的原因,应收帐款中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应收的货款,二是应收的增值税款。在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收的货款用来调整当期销售收入,以计算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而应收的增值税款则用来调整计算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情况下,这类调整只须用期末期初的差额即可。但若年度内发生坏帐转销,则问题就复杂一些,这时需要把转销的坏帐数也考虑在内,而不能简单地用期末期初差额加以调整。为了顺利地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在进行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应付帐款、应付票据核算时,应根据需要做好明细帐的设置工作。

在实务中,计提坏帐准备时,应收的货款和应收的增值税一般是合在一起计算的。但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收到的增值税款是单独列项反映的,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计提的坏帐准备是否也要分成相应的两部分?严格地说,为了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计提的坏帐准备也应分成相应的两部分,分别与应收的货款和应收的增值税相对应。但考虑到实务操作上不甚方便,且应收增值税部分的坏帐准备相对金额较小,所以我国的会计准则没对坏帐准备作进一步的区分。

三、外币交易与折算。外币交易与折算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与外币交易和折算有关的会计问题,焦点是采用何种汇率折算。由于货币与汇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汇率的变动将对货币金额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第7 号《现金流量表》规定:“来自外币交易的现金流量应折算成企业的报告货币加以记录,所采用的折算汇率应为现金流量发生时的汇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现金流量表》准则也规定:“从事外币业务或跨国经营的企业,应在其现金流量表中,将现金流量折算为以报告货币表示的现金流量,所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外币现金流量实际发生时的现行汇率。如果采用当期的加权平均汇率折算的结果与使用现金流量日汇率的折算结果大致相同,也可以采用当期的加权平均汇率。”

如果采用现金流量实际发生时的汇率,固然可以使外币折算更为精确,但在实务操作上较为不便。为便于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以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均汇率折算。

由于外币现金流量是依存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中的,本身并不构成单独一类的现金流量,因此,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应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四、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就其性质而言,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属于投资活动,发生此类交易时,应在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部分进行反映。从国际上看,各国的现金流量表准则一般都对此类交易作单独的表述。这是因为,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具体处理过程中有不同于其他投资活动的地方。比如企业购买一家子公司时,是把该子公司原先持有的现金一起购入的,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用以购买子公司的现金流出就要扣除这部分现金。此外,如果在购买时一部分以现金清偿,一部分以实物清偿,也会对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因此,把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并单独列示,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便于报表使用者更详细了解当期购买的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情况,在报表附注中,还应以总额披露购买或处置价格、购买或处置价格中以现金清偿部分、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按主要类别分类的非现金资产和负债等信息。

五、金融保险企业的现金流量。金融保险企业在经营上,与一般工商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别。一般工商企业以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为主,而金融企业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保险企业则以收取保费和支付赔款为主。金融企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其主要的经营活动,因此将存贷款业务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作为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较为合理的。国际上对这类业务的处理也比较一致。同样,保险企业中与保险金、保险索赔、年金退款和其他保险利益条款有关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项目,也应作为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六)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非常有用的一张报表。但是,要真正发挥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学问,它涉及到的方法、技巧很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下面简单地介绍比率分析法中几个与现金流量分析有关的比率。(以下所指现金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一、现金/流动资产。这一比率主要反映现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借以衡量流动资产的质量。比如,应收帐款有坏帐风险,存货则可能有积压问题。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越高。但应注意,这一比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企业现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过高,可能说明企业的现金被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地运用。在实际进行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其他具体情况。

二、现金/流动负债。这一比率主要反映流动负债所能得到的现金保障程度,是债权人十分关注的指标之一。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在具体分析时,同样要注意结合其他各方面的情况,以免得出片面的结论。

三、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这一比率主要反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净利润的差异程度,也即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这一指标对防止因企业操纵利润而给报表使用者带来的误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操纵帐面利润,一般是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的。通过这一指标分析,可以发现有的企业虽然帐面利润很高,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太充足,甚至出现负数(净流出)。若出现这种情况,在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时就要格外小心。

四、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加权平均流通股股数。在我国,由于一般没有优先股,这一比率也可称为每股现金流量。这一比率主要反映企业发行在外的流通股平均每股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由于短期内现金流量与企业股利支付政策以及资本成本的高低有关,因此,这一比率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应注意的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并不能替代净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每股现金流量也不能替代每股净利的作用。不过,每股现金流量隐含了公司在维持期初现金存量下,有能力发给股东的最高现金股利金额,而每股净利则不能代表公司发放股利的能力,从这一点上说,每股现金流量显得更为实际。

除了上述比率以外,还有许多可以进行分析的与现金流量有关的比率,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资产总额、股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还长期债务流出的现金/举借长期债务流入的现金,等等。

标签:;  ;  ;  ;  ;  ;  ;  ;  ;  ;  ;  ;  ;  ;  ;  ;  

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的探讨_现金流量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