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1]2004年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长江流域为背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突变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等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第一节提出问题,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第二节对论文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评述;第叁节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四节叙述了论文的研究的目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总结概括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然后建立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结构体系,并分析了结构体系的内部流程和结构体系的逻辑关系;最后建立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型。 第叁章研究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过程。首先概述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组织形成条件;随后论述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耗散特征,并研究探讨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过程;最后确定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熵和负熵源。 第四章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灾变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原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灾变的成因和特征,总结了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预测方法;其次分析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演替动力机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调控原理,并根据突变理论建立了基于燕尾突变的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调控模型;然后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灾害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生态灾害投资治理模型;最后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生态灾害治理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五章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理论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理论内涵,估算了长江流域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并对流域的相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总结归纳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框架;最后建立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第六章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制定及实现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制定原则,并以长江流域为例制定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论证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复杂巨系统特征,并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了探讨。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预警模型,并以此构建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预警系统。 第七章研究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且构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然后以长江流域为实例构建了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章对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后对长江中游典型地区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关键词: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嫡函数灾变控制预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罗桥顺[2]2008年在《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哈密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区是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区,水资源缺乏,植被稀疏,是生态环境问题敏感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十分显着;同时由于资源禀赋差和区位的劣势,容易陷入经济发展缓慢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因此,如何协调干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本研究以哈密地区这一典型干旱区生态经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技术支撑,研究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转移矩阵演变机理,进而评价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的影响,总结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分析影响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的因素,探讨了哈密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1975-2005年,哈密地区土地破碎化,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下降,聚合度上升,说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不断加大。②过去30年间,哈密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先下降后上升,而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呈不断向良性耦合发展的趋势。③要正视水资源的最大实际,创新水资源供需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先满足生态用水。④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耦合是建立在这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而资源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生态经济的发展作用最大,是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发展的基础。
曹洪华[3]2014年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面对资源低效利用、环境加剧污染、生态系统承载力不断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策。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原湖泊流域具有更为突出的生态保护、水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洱海流域集人口集聚、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复合功能为一体,如何实现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耦合,构建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具有耦合关系的流域复杂系统,从演化过程、驱动机制、行为主体和政策效应等方面分析生态-经济耦合效应,是实现流域生态文明的方法论。论文旨在理论与实证的基础上,验证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假设,分析耦合的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为政策体系设计与流域生态文明研究提供实践与方法支撑。论文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以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为实证对象,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等研究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工程、机制与驱动要素,探索其演化过程及其可持续发展机理。具体研究思路为:设定耦合关系成立的假设,按照微观机理、中观地域、宏观理论的研究范式,一方面,按照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范式,解读“生态文明”宏观理论内涵,借助外部性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分析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内涵、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提出“状态-压力-演化”、“目标-政策-响应”、“功能-结构-协调”的协调耦合机制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运用系统耦合度模型、DID模型和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实证区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程度、过程、机制与行为主体响应,进而为“生态文明”宏观目标在地域的落实提供支撑与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美丽云南”与“绿色经济”强省以及云贵高原湖泊流域“九大湖泊”综合治理与管理模式创新叁个层面交待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从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问题进行了综述,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意义,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提出了“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假设建立、应用检验以及得出结论”的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从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性分析、湖泊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湖泊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和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SES)四个方面构建理论基础,为高原湖泊流域系统演化过程、作用机制与优化调整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叁章,从哲学、生态学、经济学与地理学等多学科系统阐述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论述了政府、企业与个人等实施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参与机制,并以区域生态景观为作用客体,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第四章,根据上述理论支撑,梳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性、耦合类型、演化过程、耦合结构、耦合驱动力,提出“状态-压力-演化”演化机制、“目标-政策-响应”响应机制、“功能-结构-协调”耦合模式分析框架。第五章,论文从统计性描述和耦合度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展开展开研究。一方面,通过对洱海流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污染现状的统计性描述,直观得出洱海流域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对洱海流域系统-经济系统耦合进行测度。第六章,根据“状态-压力-演化”耦合机制,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传统发展模式下洱海流域生态承载力恶化压力下,流域内各行为主体的博弈关系,判断了动态复制系统局部均衡点,提出了政府承担实施主体角色与引入举报机制等稳定均衡策略;根据“目标-政策-响应”耦合机制,利用倍差法(DID),分析生态文明目标下,分析各行为主体对洱海流域生态产业政策的响应,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调整方向。第七章,根据“功能-结构-协调”耦合模式,在实证分析结果、洱海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总结提出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生态化和多中心治理模式。结合我国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与洱海流域的实际,提出用土地流转促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用工业上山拓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用文旅融合增强旅游新业态的效益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支撑。第八章,总结论文的研究结论,凝练研究在理论、方法与实践方面的主要创新点,找出研究过程中对指标体系构建、行为主体微观数据缺失以及分析方法完善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陈锋正[4]2016年在《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农业发展方向,为破解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矛盾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严峻。在相关理论研究中,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或农业经济单向度研究的局限性,不能真正探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之间矛盾的根源,提出的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疗法”,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鉴系统观和协同学思想,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置于更加宏大的系统视野中,统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的逻辑关系和耦合原理,关注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内容、特征和机理,以及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进行科学、有效的研判,为深入探究二者耦合机理和协同发展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通过主客观世界的有效联系,将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农户行为等主体行为分析纳入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中,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主体行为对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实践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和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都表现出随时间发展的增长态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主要是由政府行为引发的响应类指标的拉动所致,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中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的贡献率相近且都表现较为稳定;第二,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度都在0.9以上,属于优质耦合关系,二者协同度在0.40488-0.89117之间,并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耦合协同发展状况以2008年为界线,2008年之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功效值大于农业经济子系统功效值,2008年之后二者关系倒置;第叁,1995-2013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和耦合系统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协同发展非有效;第四,在主体行为分析中,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可以统一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中,其中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程度和受控制程度等变量是影响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社会大众增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共识、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加大科技与信息建设投入、促进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程钰[5]2013年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战后世界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环境公害、化学物质迁移、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呈现在公众面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背后是人地关系的急剧恶化,其深层次的是哲学层面上对人地关系的不恰当认识,源自于发展观念的不合理,因此研究人地关系的演变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公众的资源环境需求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主线,采取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比较和归纳论证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间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异格局,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3种地域系统类型,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典型地域系统的人地矛盾问题辨析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地系统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形成了以下结论:(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呈现研究区域多尺度、研究手段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但系统性综合研究、基础性研究是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人地关系向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转变是对人地关系理论与认知的深化,强调了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概念,能够将系统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研究中,为人地关系的综合集成系统研究提供基础。(2)人地关系互动演化的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在阻止因子s(0
刘凯[6]2017年在《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核心,但是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人地系统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在典型区域人文-自然复合系统演化成为中国地理科学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未来地球”计划为人地系统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机遇的背景下,对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关系与综合集成研究,建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促进典型区域人文-自然复合系统研究进一步深化,是丰富人地系统研究内容与基本范式的有效途径,并且可有效贯穿人地关系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理论指导作用。黄河叁角洲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亟需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应对当前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以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为案例进行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不仅对于黄河叁角洲规避当前的风险、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宏观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一定意义上对全球告急的叁角洲降低损失和风险具有警示作用。论文主要包括8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了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论文特色与创新。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从人地系统、脆弱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脆弱区、黄河叁角洲可持续发展等叁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第叁部分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内涵、分类、构成与演变机理,通过这四方面分析,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概况和确定依据,从范围与位置、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对黄河叁角洲人地系统进行介绍,通过位于多种介质的交错带导致先天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经济社会活动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特征更加明显、生态环境脆弱进一步诱发人地系统脆弱性特征等因素确定黄河叁角洲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第五部分为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主要运用定量方法评价了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内部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从“人”“地”和供需两个视角分析了其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第六部分为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主要运用定量方法评价了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演变以及导致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七部分为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主要包括典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启示,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路、原则、基本条件、可持续发展模式。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且指出研究不足和展望。通过上述8个部分的系统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概念、分类、构成与演变机理等基本理论问题方面: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的人地系统类型,具有位于生态过渡带或交错区、先天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后天人类开发强度大、生态脆弱性导致人地系统脆弱性等特征。对于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分类,可以差异性、动态性和典型性为目标,以综合性、主导因素、发生学、区域共轭性和相对一致性为原则,依据脆弱性出现的阶段分为先天脆弱型、后天脆弱型和未来脆弱型,依据地球表层要素组合与成因形成的类型与特点分为林草交错型、农牧交错型、荒漠绿洲交接型、青藏高原复合侵蚀型、红壤丘陵山地型、岩溶山地石漠化型、沿海水陆交接型,依据人类高强度开发导致的生态失衡状况分为生态空间减少型、资源承载力下降型、环境质量下降型、生态系统不稳定型。对于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构成,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叁个角度,把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分解为要素、结构、功能和子系统。对于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机理,把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过程划分为形成、恶化、多方向演变叁个阶段,其演变受到“人”和“地”、供给和需求等不同因素的驱动作用。(2)在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方面:1991-2015年,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形演变趋势,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但是差异有所减小;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叁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空间格局亦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黄河叁角洲“人”与“地”之间的响应指数由负响应逐步演变为正响应,响应度波动幅度较大,人地关系的稳定性仍有待提高。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是受“人”和“地”、供给和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而产生的结果,石油资源与工业经济活动、要素供给和投资需求对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产生的驱动以明显的负向作用力为主,导致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综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综合资源与生态经济活动、结构供给和制度供给对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产生的驱动以明显的正向作用力为主,推动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综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3)在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方面:1991-2015年,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空间格局变化并不明显,1991和2015年均呈现东部脆弱性低西部脆弱性高的空间格局。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经济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敏感性,内部结构和外部扰动是主要原因,财政收入因素是直接原因;社会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敏感性,国有经济和资源型产业比重高是其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是其敏感性高和应对能力低共同导致;在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敏感性成为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敏感性也成为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规避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首先要降低其敏感性。(4)在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方面:在分析典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黄河叁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思路、原则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包括以国家战略为契机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的产业升级模式在内的SO模式,包括利用综合资源优势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经济新常态下优势产业壮大模式、强化区域合作自身竞争力提高模式在内的ST模式,包括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脆弱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国家政策支持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的创新驱动模式、新型城镇化带动下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在内的OW模式。
仇蕾[7]2006年在《基于免疫机理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流域传统管理方式解决问题零碎和滞后的缺陷,提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观,引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与保持生态系统健康,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本文在系统科学和生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分析方法,研究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诊断预警问题。 把流域生态系统看作一个生命体研究其健康状况,以生态系统受胁迫为切入点,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框架。作为生命体,流域生态系统需要一个能够维持其生命健康和稳定运行的机制。考虑到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自动检测并及时消除病毒、保障身体处于稳定正常状态的功能,因此恰好地借鉴了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来设计“流域健康的免疫诊断预警系统”,包括:诊断识别子系统、预警信号子系统、协调控制子系统和记忆库,具备了警报、纠错和免疫功能。设计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指标体系,开发了以改进的具有检测异常变化功能的否定选择算法为基本算法的“免疫预警方法”。最后结合黑河流域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上述理论和方法,对黑河流域生态健康的现状和未来进行诊断预警,并提出相应的生态健康管理体系。
李鸣骥[8]2007年在《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区属生态脆弱敏感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化有其相对独特的客观运行规律。在这种环境响应敏感地区,扰动因子的作用强度加大,会导致环境景观体系发生异变,异变的链式反应会完全或部分的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城镇化作为现代人类活动强度最大、方式最先进的文明生活类型,它对西北干旱区绿洲区域生态环境的扰动、影响范围、以及生态环境的响应反应机理、程度等,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变化关系、机理、模式及特征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张掖市绿洲区为案例,反溯区域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以地理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主轴,辅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气象学、经济学、城市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探究干旱区环境下黑河流域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重点探讨黑河流域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对城镇化格局和过程的响应关系;揭示干旱区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耦合反馈的内在机制;并对区域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的耦合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量化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历史时期区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我们认为近3000年的历史时期内,清代乾嘉之前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主要驱动力为自然力,气候波动变化是最主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是改变区域地貌景观、水资源利用格局的副作用力。乾嘉之后地区人口剧增,对区域绿洲开发力度加大,人类活动逐渐成为改变区域生态环境的主导力量。历史时期区域城镇发展与区域人类农业开发强度和开发阶段密切相关,随气候波动下的绿洲格局变迁发展变化。2.近38年以来张掖市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1)气候变化。张掖市近38年以来气候变化方面表现为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变化不大,冬春两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大风与沙尘暴天气近38年来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张掖市气候变化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施雅风院士提出的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2)张掖市水资源环境变化。区域水资源供求矛盾日渐突出。黑河分水对区域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较大,水资源利用总量下降,水资源需求总量持续上升。工业、生态、生活用水量显着增加。目前随着节水型社会的构建,区域用水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水资源配置逐渐趋向合理,水资源使用逐渐向用水效率较高产业部门转移。(3)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土地覆被变化总体表现为质量下降趋势。其中林草地面积20年来持续下降;耕地面积略有增加,空间表现为沿黑河溯源上移较明显;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明显,空间上表现为沿河流、道路的轴向延伸,以及向黑河中上游地区的溯源扩张趋势;水域面积20年时间里除肃南县外,其他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未利用土地面积总体表现为增加的趋势。3.张掖市城镇化发展表现为:(1)城镇化速度显着加快,但劳动力转移仍存在较多限制性因素。(2)城镇化发展中城镇空间结构受地域绿洲分布空间格局影响明显。空间表现为“团块—轴向”分布特征。与所处绿洲相适宜的城镇普遍规模小,综合性程度高,空间上缺少完善的结构体系和网络联结结构。(3)在运用能值流理论分析区域能值生产与城镇能值消费基础上,认为张掖绿洲对城镇化规模承载的能值流潜力较大,绿洲经济区城镇化的弹性容纳空间可以继续接受约6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4.张掖市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关系方面,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干扰与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应对这种干扰存在着双向响应性。具体表现为:(1)城镇化与区域气候变化关系。城镇化对张掖市的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一些作用。区域城镇化与区域部分气候要素具有或强或弱的正负相关性。存在着基于历史发展必然性上的城镇化与区域气候变化一定程度相关的偶然性结合。从而构成一种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的区域系统时空辨证发展特征。即全球气候变暖一定程度上是现代人类活动作用所致,但气候变暖又促进了黑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活跃,加快了张掖市绿洲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气候一定幅度的变化。(2)城镇化与区域水资源利用关系。城镇化对区域水资源利用变化目前影响程度较低,尚不能引导区域人口、产业结构大幅度的转移,也无力改变当前区域水资源利用格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认为区域城镇化只能作为区域水资源利用格局变化的一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促进因素,而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区域产业部门之间的用水结构。随着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将会成为驱动区域节水型的水资源利用格局的主要作用因子。(3)张掖市城镇化与区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关系。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与土地统计资料的数理分析,分别从张掖市宏观区域与中观绿洲经济区两个区域角度考察了1986-2006年张掖市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城镇化对张掖市宏观区域与中观绿洲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均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张掖市宏观区域内,城镇化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贡献率只占到生态环境恶化总贡献率的1.34%。而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绿洲区域,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城镇化引起的相关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对绿洲经济区土地覆被环境的恶化贡献率达到48.79%。。
于琳[9]2006年在《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绿洲是新疆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基地,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各方重视与关注。本文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希望达到总结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探究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寻求绿洲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目的。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识别 从绿洲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构成、关联及其运行对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识别,明确其运行的态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绿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不断扩展,绿洲外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在绿洲化的同时,荒漠化速度不断加快。随着绿洲由天然向人工的转化,系统由天然维系向人工维系发展,经济功能得到强化,生态功能遭到削弱,系统的稳定性相应降低。在绿洲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只注重经济发展,为了发展经济,不断与荒漠抗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绿洲外围的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另一方面只重视人工绿洲,而把天然绿洲界定为荒漠生态系统,由此产生了新疆绿洲生态建设只关注人工绿洲的片面行为,绿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由于绿洲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不匹配、集约经营技术滞后,投入产出效率低、资源环境损耗大,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不高。 2、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 绿洲作为干旱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基地,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影响下,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有其特殊的机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绿洲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8.22%的绿洲,集中了全疆95%以上的财富。绿洲依水而存在,也随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水资源的供需分配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差,外部环境、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更使绿洲易于退化,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是绿洲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制度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起支配作用。 3、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均衡、协调的过程。由于绿洲
赵俊[10]2016年在《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域,依托农区的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优势,积极发展农业其他产业,可以促进农、林、牧、渔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农牧耦合是农业发展中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联系,“以农带牧,以牧促农”,从而提高农牧业生产中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农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牧增收,效果显着。农区农牧耦合既是一种自然耦合,也是一种人为耦合,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料资源,而养殖业中的畜禽粪便则是提高土壤肥力、生产绿色食品的有机肥料,二者的结合是促进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塔里木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5个地州,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流域地广人多、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整体不高、发展观念相对落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快流域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农牧民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塔里木河流域也是新疆重要的农区,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区域,研究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可以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优化配置农牧资源,同时还可以提高农区资源的利用水平,增强社会经济实力,促进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流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农区农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农牧耦合既是自然作用的结果,亦是社会人为作用的结果。目前,这种耦合更多的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特征。种植业和养殖业在自然、社会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驱动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使农业产业链更加稳健,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流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叁产结构虽然经过不断调整,但一产比重还是略高,流域各种资源分布不均,地州经济存在较大差异、流域农牧业发展不平衡、传统农业特征显着。通过对调查问卷汇总数据分析得出,流域农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农牧业个体多以经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水平还需加强等结论。同时,现状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对流域农区农牧耦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构建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协调度和资源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具有较高的耦合度,但两大系统发展的程度不同,两大系统从最初的严重失调经过不断地调整,发展到目前较为良好协调状态。并且塔里木河流域农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结合典型案例对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实现路径及组织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种农牧耦合形式,包括传统的农区农牧耦合、基于资源利用为基础的农区农牧耦合、基于新技术使用基础上的农区农牧耦合和基于产业链延长为基础的农区农牧耦合,每种路径下农牧耦合的方式又有所不同。组织是农区农牧耦合的实践者,塔里木河流域在发展农区农业经济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模式。这些组织模式将农区农牧耦合的理论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实现,在自身发展中加强了对农业相关产业的联系,共同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D]. 江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2].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哈密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罗桥顺. 新疆农业大学. 2008
[3]. 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D]. 曹洪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陈锋正. 新疆农业大学. 2016
[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D]. 程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刘凯.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7]. 基于免疫机理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D]. 仇蕾. 河海大学. 2006
[8].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研究[D]. 李鸣骥.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9]. 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于琳. 西南大学. 2006
[10].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研究[D]. 赵俊. 新疆农业大学. 2016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人地关系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绿洲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绿洲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