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国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新桥中学 621000
【摘要】随着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未来各类人才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可能更加重视你怎样去解决问题,怎样去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在学校里学到了多少知识。所以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与时俱进,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高度,尽量在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133-02
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已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了。随着新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提出,这对我们广大的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有了更高的教学综合能力要求。怎样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的知识点,又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体会到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这给我们初中物理教师确实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下面我就根据我多年教学的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希望得到同行们的建议!
初中物理的教学是从八年级也就是初中二年级开始的,物理开篇教学的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八年级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新奇,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也有一些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尤其是女同学。因此,为了使八年级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步入学习物理的正轨,授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一、挖掘教材在学生生活中的亮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会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规律、现象与原理等,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与探究。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诱发学生探究动机。而想要进一步激发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充分钻研物理教材,通过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有机地将物理教学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本次课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诸如木片、橡皮擦、口哨、铃铛等能够发声的物体,并将其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别让学生捣鼓这些物体,让其发声。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世界,还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紧接着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此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探究角色。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声音有一个更加深刻、形象的认识,教师还可让学生用手触摸自己声带的振动,让其观察与解释蝉鸣这一现象。物理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科技事业中总会有物理身影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利用这些生活实例,借助相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就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感觉非常新鲜,对学好物理充满期望,但是当他们进入课程学习后,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活泼切合了学生的心理实际,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够重视新教材,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能比较容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应因势利导,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对物理就有了感情。其次师生齐动手,发挥物理实验优势。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多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精讲、少讲;让学生多说、多思考,多讨论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孩子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课堂要实现高效,老师必须讲得少,一节课老师最多只能讲20分钟,让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质疑、交流、讨论,教师仅仅起点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多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多思考;能让学生回答的就让学生多回答,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要善用"眼神"、"手势"、"语言"等给予鼓励,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引导,采取铺垫式、递进式,让学生顺利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的引导要"少而精"、"适可而止",决不能经不起课堂"沉默"而转换问题,更不能取代学生回答而"越俎代庖",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组织引导学生,对他们学习、思考能力的提高给以循序渐进的指导。总之,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有老师的"帮助",我一定能完成"任务"。这样"课堂"一旦成了学生的"舞台","高效课堂"也就有了动力的源泉。
三、精读勤思,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学好物理的核心问题是掌握课本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许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能熟练地记住定律、概念、公式等就等于掌握了课本知识,反而不重视阅读课本,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大量的资科和参考书上,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这样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教学中只有及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质疑、多释疑,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才能得以稳步提高。阅读课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形式思维的重要手段。
课前阅读,也就是预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同时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课堂上,再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对重要内容及关键字、词、句、段落等用符号标记,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如阅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要抓住"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或"、"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概括推理出来的"等,鼓励学生精读细抠,若遇疑难,必弄清其究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四、突出学生主体,加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初中物理新教材紧跟新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教材力图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展学生的形式思维,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觉性,把学生看成是对教学环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主体。
在同一年级学习的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心理能力差异并不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中心在于自我,它不能由外部作用来代替。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条件,鼓励学生自己看书,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做实验,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交谈、对话、辩论(同化),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联系在一起,促使概念的"内化"。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找出自己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五、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索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提出模型和交流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实施阶段。(1)创设情景,提出课题。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如观察、实验、案例分析、图片研究等,引导学生提出与课堂内容有关各种科学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集体提出待探究的学习课题。(2)科学猜想,实验验证。提出探究的学习课题以后,就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收集信息做出比较合理的猜想,假设和设计探究方案;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3)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对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结论做出科学解释。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或得出的结论进行交流,比较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论,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趋合理。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领域、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参与竞争意识,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成绩才会呈稳定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雷垠林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兴趣引导策略的有效应用《才智》2014(28)
[2]王亚民浅析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国校外教育》2016(1)
[3]阮存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评论》2007(3).
论文作者:王仕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课本论文; 初中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