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改下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论文_黄镭

浅论新课改下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论文_黄镭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中 535025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联系学生实践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 思品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同步进行改革。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 轻学生主体作用;重课堂教育, 轻社会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等诸多特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新课改要求思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注重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结合时事政治,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多样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全面推进思想品德教学的素质教育。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 谈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把“爱心”带进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下, 教师对待学生应该要有十足的爱心,要带着鼓励, 带着微笑走向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 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 激励学生,鼓励学生, 宽容学生, 等待学生, 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 感情的自由, 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在课堂上,我会时时留意我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有不在状态的,我会马上去提醒或者先分析原因;在生活中,我会经常地去观察他们一举一动,及时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及时地为他们排忧;在学习上,我会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们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堂中,每当要发火的时候,总会想起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面对课堂上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时,我告诉自己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二、选择教材情境要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的取材, 版块丰富, 教学活动情境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糸, 但有的情境设计不切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 要求学, 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 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代脉搏, 紧跟时代步伐, 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前几年,我国的思想品德课以升学应试为唯一目标, 强调学科内的细分化,带有完全的学术化的倾向, 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知识内容比较陈旧, 脱离学生与社会现实需要。重记忆而不重理解,窒息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常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 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 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 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且是适当地揣测不同认识水平层次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不同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技能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尤其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具体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改进教学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提高品德素养。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有许多学生不爱学习, 他们的品德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差甚远, 更不懂得品德修养是要通过学习才能提高的。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预习新课,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 然后过渡到课堂教学中的共同探讨难点,掌握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独立到研究解答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通过帮助典型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此带动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王自杰 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张光剑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J].快乐阅读,2011年15期。

论文作者:黄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4

标签:;  ;  ;  ;  ;  ;  ;  ;  

浅论新课改下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论文_黄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