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湖南总队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究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发生突发疫情的40例部队伤病员,设其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未发生突发疫情的40例部队健康军人,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研究对象使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析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的偏执、恐惧、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在面对疫情时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应在给予其治疗的同时尽心全方位的心理干预,以确保其心理卫生与身体健康。
【关键词】部队伤病员;突发疫情;心理影响;调查;护理对策
部队伤病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通常在艰苦训练中发生伤病,或是因突发疫情而不明原因地感染流感、麻疹。肺炎疫病,由于其属于特殊的场所,发生疫情伤病后缺少家属的陪伴,对疾病了解不深,故容易因担忧前途而产生消极情绪,诸如恐惧、烦躁、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若不及时干预将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使其出现轻生等思想[1]。对此,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发生突发疫情的40例部队伤病员,试调查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的心理状况并提出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发生突发疫情的40例部队伤病员,设其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未发生突发疫情的40例部队健康军人,设其为对照组。具体资料为:研究组:男37例,女3例;年龄18岁~46岁,平均(32.41±6.36)岁;基层战士36例,管理层干部4例;疫病类型:肺炎13例,流感19例,麻疹8例。对照组:男35例,女5例;年龄19岁~45岁,平均(32.62±6.27)岁;基层战士38例,管理层干部2例。将部队伤病员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职位高低等资料进行组间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
1.2 护理方法
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存在偏执、恐惧、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导致其出现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担心预后、惧怕治疗的痛苦、隔离带来的恐惧感、担心不被关心重视,等等[2]。由于不同伤病员在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性格特点、病情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为其采取个体化、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①根据部队伤病员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观察其心理问题表现形式,结合其家庭、社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掌握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结合其性格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例如,与性格开朗的伤病员进行语言上的交流,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讲解病因与治疗方法,通过语言给予鼓励,提高其信心与对治疗的配合度;与性格内向的伤病员进行行为或文字上的交流,通过示范或发放手册等方式讲解病因与治疗方法,给予眼神或肢体行为上的鼓励,同样可提高其信心与对治疗的配合度。②部队伤病员同样有生理、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需求做出反应,给予其全方位的照顾与关怀,与其充分沟通以了解新生理心理状况,消除其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心理干预与疾病治疗打好基础。③营造安静、整洁、舒适、优雅的治疗环境,及时处理其生理上的不适,避免环境因素对其治疗造成干扰。同时,可通过各类文体活动来使其情绪放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使伤病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若发现伤病员疫情严重,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镇静状态,不可紧张忙乱,以免因氛围紧张而对伤病员情绪造成影响。④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提高伤病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因为被隔离而产生负性情绪的患者,可以通过亲友与社会的关怀来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SCL-90症状评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含偏执、恐惧、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症状9个因子,按照最近1周内感觉的轻重分别计1~5分[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版软件对部队伤病员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偏执、恐惧、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数次重大疫情,如:非典、禽流感,等等,部队作为人口密集的特殊群体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疫情的高发地。虽然通过各个医疗机构的救治,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诸如麻疹、肺炎、流感等疫病依然可能在部队中突然发生,出于增强和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需要,笔者所在单位需要努力提高部队官兵的心理素质与健康情况[4-5]。从杜娟的研究《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心理影响调查与护理对策研究》中可知,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通常存在明显的偏执、恐惧、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6]。这一点从本文中两组明显不同的SCL-90心理症状评分(P<0.05)得到证实。针对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的心理问题,本文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针对担心预后、惧怕治疗的痛苦、隔离带来的恐惧感、担心不被关心重视等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给予了心理干预,如:综合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自身、家庭及社会情况给予全方位评估、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满足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的生理心理需求、给予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此来解决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的心理问题。
结语:
为了保障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的心理健康,应在给予其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其负性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杜娟,秦峰,方健,等.军队医院应对部队突发疫情时的护理组织与管理[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05):357-358.
[2]陈虹,雷美英,张立杰,等.用SCL-90对骨科部队伤病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18-19.
[3]詹琼琼,姚芳,周军.心理护理对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02):56-58.
[4]卢涛.心理干预对部队伤病员消极心理的效果与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2):174-175.
[5]华敏,王征,高东旗,等.部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管控期间官兵心理干预方案探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06):819-821.
[6]杜娟,江启成,丁体龙,等.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心理影响调查与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06):466-467+475.
论文作者:蔡雅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伤病员论文; 疫情论文; 部队论文; 心理论文; 症状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