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者论文,公有制论文,当代论文,形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03)05-0112-05
一、对前苏东“国有制”和“社会所有制”理论和形式的批判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在设计其所有制理论的实现形式时,首先对前苏东社会主义 国家的两种所有制理论和形式,即“公有制等于国有制”、“公有制等于社会所有制” 进行了批判。
1.可能有许多所有制形式比传统的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形式更接近于社会主义的目标 。美国的“证券社会主义”模式的倡导者罗默(John Roemer)就认为,“共产主义试验 ”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并不是 公有制的惟一的和最好的形式[1](P270)。
罗默认为,马克思确立了资本主义不公正的根源在于剥削,而剥削的根源又在于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思想。而且,马克思还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看作资本主义产生弊病的根源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治疗药方是废除双重罪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但是,这种处方却 被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解释为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接着,国家所有制又几乎在全世界被 当作公有制。于是,“社会主义者已经形成对公有制的崇拜:公有制已被看作社会主义 的绝对必要条件”[2](P18)。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形成了社会主义等于公有制,而公有制 又等于国有制的结果,最终把国有制当成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对此,罗默从社会主义是 一种平等主义的目标出发,批评了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观点。他 论证说,既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平等,那么,对所有制形式的选择就完全应该是手 段问题。因此,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而言不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由国家直接控制 企业对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目标来说是不必要的。因为“在对待财产关系的态度上,可能 有许多所有制形式比传统的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形式更服从于社会主义的目标”[2](P6 )。
罗默明确指出,在企业和其它资源方面选择什么样的产权关系,完全是一个手段问题 。然而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上,由于国有制的实行,工人管理企业的产权形式在 社会主义运动中则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与社会主义相反,现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各种各 样的产权形式,如非盈利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制、独资制、社会民主所有制、工 人管理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所有制等等。
由此,在传统的国有制基础上无法建立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等同于计划经济或国有 制必然会陷入困境,因此,必须探索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罗默明确认为,最能促进 社会主义目标的所有制形式应该是生产资料的人民直接控制形式,而不是生产资料的国 家控制形式。
2.国有制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官僚所有制”的弊病。前东欧著名经济学家、市场社 会主义者锡克(O·Sik)在东欧剧变后就指出,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变成了简单的国家 所有制,而这种国有制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为“官僚所有制”。由此,计划经济变成了 高度僵化的中央指令性经济。所有这些弊端都严重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P56)。
罗默虽没有使用“官僚所有制”的概念,但他也意指了国有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这 种弊病。在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国有制为主,即全民委托国家 作为公有财产代表占有生产资料,国家又委托企业经理来经营国有资产。因此,这就产 生了三层委托代理关系。事实上,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利益并不一致,委托人不能有效 地监督代理方,代理人就不可能做或不努力做委托人要求其做的事。总之,国有制未能 解决计划经济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3.公有制等同于国有制,使国有企业的完全自主权受到了限制。对此,法国的市场社 会主义者托尼·安德列阿尼指出,国家作为企业的监管者是非常不成功的。企业职工的 积极性来自企业,企业有自主性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必须参加企业的决策 。然而,各国国有制企业的通病是:企业实行的是政治管理而不是经济管理,财政窟隆 由国家填补。他认为,国家不应当像资本家一样从企业提取大量的利润,不应当参与分 红,它应当扮演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关心企业的经营,关心分配、自投资金、扩大再生 产等问题。国家的收入要通过税收实现。这种方法是透明的,而原来国家财政向企业拨 款并直接取得利润是既不公正也不透明的[4]。
在传统社会主义的大多数国家中,公有制被等同了国有制。因而,公有制普遍采取了 国有制的形式。但前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却认为,国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公 有制应当采取“社会所有制”形式。所以,在自治社会主义中,“社会所有制”成为其 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支点。按照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国有制只是公有制的低级形 式。因为在国有制下,劳动者不但不能直接管理生产资料,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造 成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和异化。因此,国家所有制应当向社会所有制过渡,而自治 则是社会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在自治制度中,由于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直接支配着产 品的分配方式,从而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
对此,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首先认为,在确定这种社会所有制形式时,南斯拉夫 的理论家却表现出了含糊性的特征。前南共联盟领导人、理论权威爱德华·卡德尔(Edvard Kardelj)对社会所有制的解释是:社会所有制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停地变化;它 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静态的社会现象;社会所有制的形式“既是属于所有人的,又不 是属于哪一个人的”[5](P41),所以,卡德尔认为:“实际上意味着——在这个术语的 积极意义上讲——没有人的和每个人的,也就是集体的和个人的所有制。”[6](P191) 而且,在前南斯拉夫的宪法中,社会所有制被解释为:“因为没有人拥有社会生产资料 的所有权,所以没有人不论是社会政治共同体,还是劳动组织或者工人个人——在任何 财产——法律基础上占有社会劳动产品,或控制、处置社会生产和劳动资料。”[6](P1 91)
其次,自治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解决社会所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矛盾。这是因为,自治 理论本身就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它既反对计划,也反对市场,因而市场没有真正发 挥作用;它使企业成为自治主体,摆脱了国家的控制,但又不存在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本 和劳动力市场基础;它试图通过工人自治来消除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异化,消除社会分工 和劳动力的市场性,甚至消灭国家机构和专家的职能,但它却失去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导致了通货膨胀的不断发生。
再次,传统的工人自治模式存在着企业投资倾向低,技术进步缓慢,创新动机不足, 劳动力流动困难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的财产权利安排和资本供给 形式存在缺点。这些缺点是:传统的工人自治以公有制为主,缺乏竞争的资本市场;工 人的劳动与资本高度集中于一个企业,风险太大,致使企业更为保守,不愿作长期投资 或创新风险投资,资本形成率低,又使不同企业的工人收入差异拉开,不利于社会主义 平等分配目标的实现;企业由工人自己治理,限制了外部资本供应者的权力,使自治企 业难以从企业的外部筹集资本,只能以内部融资为主,投资资本主要来自内部工人和企 业利润,融资能力的局限严重地限制了自治企业的发展和规模,使自治企业只能局限在 工人人均资本需要较少的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行业。
因此,他们认为,前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也不是实现公有制的好形式 。所以,当有人拿前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在1970年代遭受经济上的失败作例子,来说 明市场社会主义行不通的时候,罗默明确指出,自治社会主义根本没有达到市场社会主 义的要求,因为“这里为之辩护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方面在南斯拉夫的实验中是 没有的”[2](P7),即“第五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条件在南斯拉夫没有出现”[2] (P78)。
总之,在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看来,传统社会主义的国有制和社会所有制理论都 不是公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
二、对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设计
市场虽是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但市场又不会自动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为此,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公有制 形式来作保障。就此,他们在主张以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保障的前提下,设计 了各自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1.合作所有制形式。合作社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所以,英国的“合作制市 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倡导者米勒(David Miller)就以此为基础,提出和设计了市场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形式。这种合作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征,是把国有企业或私人企业变 为竞争性的控股公司,由它们出资建立合作社。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应被组织成为工人合 作社,它们从外部的投资机构租用或借贷运作资金,资本所有权社会化。市场机制是提 供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手段。每个合作社自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方法以及价格等等 ,它要在市场上通过相互竞争取得利润,而这种纯利润又形成了合作社的基金。工人必 须自己确定在合作社内收入如何分配。总之,合作社完全实行自治,工人民主地控制企 业而不拥有企业。
那么,这种合作社所有制形式到底有什么优长呢?对此,埃斯特林(Saul Estrin)指出 :第一,它可以消灭资方对劳方的剥削。在这里,不是资本所有者对劳方的雇佣,而是 劳方对资方的雇佣,生产资料成了劳方的一种工具而非主人。第二,工人合作社具有民 主的性质。在小规模的意义上,他们否定私有制财产而提倡集体财富;而在普遍意义上 ,它们在工作场所体现了民主决策。第三,他具有增进效益的潜能。这种增进,部分的 是因为异化的减少、工人对工作的投入和在利益上与企业的相关。第四,它比资本家企 业更为平等,利润在劳动力中的分配要比在股东中分配更为分散;虽然工人之间还存在 着工资的差别,但其差别已经十分微小了[7](P190)。
2.证券所有制形式。罗默的“证券社会主义”模式就是这种所有制形式的代表。这种 形式总的特征是将全国所有企业的资产以证券形式平等地分配给所有成年居民,这种证 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互相交换,但不能与货币相交换。
按照罗默所言,他的证券所有制形式是由四个“法人”——成年公民、公营企业、共 同基金和国库组成。具体做法是,为了不使股票最后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造成垄断控制 和极大的不平等,罗默设定了两种货币,即现金货币和证券货币。现金货币用于日常商 品流通买卖,不能用来购买股票;证券货币只用于购买企业股票。政府在公共企业内把 证券货币分给每个21岁的年轻成年人,并允许他们在有生之年对他们拥有的股票进行交 易;他们收取持有的有价证券给予他们的股息,但不允许他们把股票兑换成现金。
每个成年公民都将获得国库赠与的等量的证券;只有用证券才能购买共同基金的股份 ,而不能用货币购买;只有共同基金才能用于购买公营企业的股票;公司股票和共同基 金是由证券来表示的,它随着股票的供求关系而波动;公民可以自由出卖其共同基金来 换取证券,再把证券投资于其它共同基金;最后,企业可以用证券与国库交换,获得投 资基金,它也可以用货币从国库那里购买证券。证券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兑换成货币。
共同基金拥有了企业的股票,就可以获得企业的利润。公民拥有了共同基金的股份, 就能获得共同基金的收益;公民去世后,其共同基金的股份必须卖掉,证券的收入要交 还国库,国库再向达到法定年龄的公民赠与证券。
罗默指出,他的这种证券所有制形式,意味着让每个公民在世期间都有源源不断的收 入,即让他对国家的‘公营’企业有短暂的产权。公民只在活着时才有获得企业利润的 权利。因为股票只能用证券购买,公民不能卖了证券去换取货币,所以富有的公民拥有 的股票一般不比贫穷的公民多,除非他们更了解投资机会。由于证券所有制形式要求购 买共同基金而不是个别企业的股票,所以贫富悬殊的状况得到缓解。当然,有的公民最 终会拥有比较有价值的共同基金有价证券,但它们不能遗赠给子女,因为证券所有制禁 止共同基金股票的生前赠与。公民死后,证券交归公有。
3.集体所有制形式。与证券所有制形式不同,美国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模 式倡导者施韦卡特(David Schweikart)在其“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反对 平均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反对设计股票市场,因为他认为并不一定需要通过股 票来实现公有制。他主张,企业的财产要归全社会所有,工人并不拥有企业的财产,而 必须为它们使用了社会的一部分财产而缴纳使用税;国家的基本财产要成为集体的财产 ,国家也不拥有企业的财产,从这些财产中获得的税收应专门用于新的投资。
工人虽不拥有企业的财产,但他们能够对企业进行控制。具体的做法是,每一个企业 都是民主管理的,工人合法地拥有一人一票的选举企业经理的权利。对经济民主下的企 业而言,这一模式是政治的共同体,而不是私人财产。一个企业不是工人所有的物,而 是由他们控制的联合体。最终的权力属于企业的工人,尽管小型企业除外。在所有企业 中,工人将选举代表以组成工人委员会,再由委员会选举和监督企业的经理。总之,这 种集体所有制形式强调工人的自我管理。资金的来源依赖的是税收。每一个企业都必须 根据它所掌握的资本财产纳税,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税可以被认为是付给社会的用于 增加社会集体财产的租金。从经济上讲,这一税收起的是基于资本的利率的作用,这样 就避免了向私人储蓄支付利息的必要。由此,这种所有制形式不仅消除了资本主义不平 等的主要根源,即向作为私人的个人支付利息,而且使经济摆脱了它对储蓄者和投资者 的依赖。
4.资本的社会化和公有化形式。美国的市场社会主义者阿诺森(Richard J·Arneson) 指出,公有制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集体或个人对某些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或“拥有 ”,而是要实行资本的社会化和公有化。即“市场社会主义容许来自劳动市场的收入的 不平等分配,但不允许来自个人资本所有权的不平等分配”[1](P287)。
美国的“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倡导者扬克(James Yunker)甚至把资本的公有 化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他认为:“许多保守主义分子宣称社会主义已经死亡, 这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在21世纪将有其自己的未来,但这种可能的未来将取决于把社 会主义的本质理解成生产资本的公有化”[8](P7)。
所以,扬克主张,必须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大规模经营的私人所有制企业转为公共 所有,实行生产资本的公有制。公有的目的就是消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息资本所有 权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这个经济改造过程也称作“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目 的是使财产收入的流动反映各式各样的社会成员对经济生产所做的独自贡献。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表现出了新的特征:第一,当代西方市场 社会主义者不仅主张实行公有制,而且他们还设计了各自的所有制形式。第二,在设计 公有制形式上,他们充分考虑了企业所有制所依靠的各种激励与约束、委托代理、融资 与投资、革新等问题。第三,关键的是,他们设计的公有制形式已经包含着金融资本和 技术资本的分配和管理权,特别是包含着劳动的分配和管理权。
三、启示与评价
实际上,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的大多数在主张实行某种形式的公有制的同时,也 主张保留和允许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在这一点上,其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具有启示作用。他们中的一些人之所以还承认和允许私有制及混合所有制形式 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形式在市场社会主义这个 “过渡性阶段”的作用。
布鲁斯和拉斯基在总结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后就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 市场社会主义的惟一现实情形看来是一种混合经济,其中,不同形式的国有企业逐渐在 平等的基础上与私人企业和合作企业进行竞争。这意味着,国有企业能否适应以及怎样 以最少的损失适应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真正的市场制度这一问题,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9](P195)。在他们看来,单一的国有制不仅在经济上导致生产的效率低下,严 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导致官僚主义和专制独裁。由此,虽然社会主义 的根本特征在于公有制,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经济体制的主要支柱 ,但公有制应该是一种混合经济。
具体来看,他们主张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要点在于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公有的形式 不是单一的国有制,而是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合作所有等多种形式。而且,在这种混 合经济中,除了公有制经济成分以外,还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主要是私有经济成分 。其中公共的、私有的、合作的企业将相互竞争,直接的国家调节和控制将受到严格的 限制。在企业产权的设计上,他们几乎不同程度地都在其模式中允许公营和私营企业的 存在,这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混合所有制的存在。正如法国的市场 社会主义者托尼·安德烈阿尼所言:“人们不能再把企业说成是公营的或私营的,而应 确切地称之为社会化的。”[1](P373)之所以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结构,是因为他们认为 用私有制来补充公有制更能促进效益的提高。
美国的“民主—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倡导者韦斯科夫(Thomas Weeiskopf)指 出,一些人认为,资本公有制将导致经济的无效益,而这个结论通常以为社会主义解决 不了对资金管理、激励和约束等问题,所以这些人主张要消除经济官僚化的弊端。其他 的市场社会主义者也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后果。所以,他们认为,必须要解决公有制所有 的代理和监督问题。在它们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人民—国 家基本代理委托关系,而这个关系是由政治责任支配的,而不是被竞争市场机制调节的 ,因而,激励和约束的动机被削弱。为此,它就需要借助资本主义下造就的竞争价值来 推动公有制的发展。
总之,从所有制理论的形式上看,似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 是一样的。但从所有制理论的本质上看,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已经超越了传统社会主 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说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是因为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突破了传统的公有制形式(主要 是国家所有制),寻找到了更能促进市场社会主义发展的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而且 ,尽管市场社会主义还存在着混合所有制形式,还保留了一定的私有制成分,但它能够 促进市场社会主义效益的提高,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有着重要的可行性价值。
收稿日期:2003-02-22
标签:公有制论文; 所有制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