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校园欺凌说“不”论文_宁安众

向校园欺凌说“不”论文_宁安众

山东招远市市区泉兴实验学校 265400

校园欺凌也有人称作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自古有之,国内国外有之,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曝光率逐渐增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校园欺凌的表现及危害

网络、中央台、省台等各大媒体频频曝光全国各地校园欺凌案件。从一些视频内容来看,可以说惨不忍睹,暴力程度令人发指。欺凌方式多数是拳打脚踢、扇耳光、揪头发、逼迫下跪、拍裸照,甚至棍棒击打、刀具伤害。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时间大多在学生上下学或者课间,地点多以校外、校内厕所、走廊、操场、宿舍、教室等教师不易监控的地方。校园欺凌的危害是巨大的。对受害者而言,首先是造成了身体的伤害和痛苦。校园欺凌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轻伤、重伤甚至死亡,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身体伤害,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其次是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几乎所有的受害者受到欺凌后都会产生焦虑、恐惧、厌学等心理反应,更有甚者会精神崩溃。这种心理影响往往是长时间的,甚至给受害者的一生都蒙上阴影。对加害者而言,校园欺凌的成功实施,往往造成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的发生,给加害者带来一种反人道的成功体验,从而使他们更加有恃无恐,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校园欺凌的原因剖析

校园欺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直接原因往往是日常摩擦、勒索财物、情感纠纷等。校园欺凌的加害者其家庭对孩子要么过于溺爱,要么监管缺失,要么单亲家庭,要么父母有人格障碍。从社会而言,各种媒体上的内容良莠不齐,给学生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

其根本原因在于违规、违法成本过低和教育的缺失。我们先看施暴者的心态,施暴者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直接,有快感,有成就感,施暴后大不了被老师批评一顿就行了,违规、违法成本过低,甚至有“知法”的未成年者叫嚣“我不满十四我怕谁”、“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公安不抓、法院不办”。有的家长则抱着“打坏了别人,大不了赔几个钱,只要自己的孩子别被欺负就行了”、“顽童打顽童,打死顽童不偿命”的心态怂恿孩子。

再看受害者的无助。受害者受到伤害后要么寻求同学帮助,要么寻求老师帮助,要么寻求家长或其他亲人帮助,而老师的批评教育、同学的规劝、家长的干预往往是苍白无力的,这时受害者或许会招来更加恶毒的报复,受到更多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久之,部分受害者或沮丧或厌世或抑郁,更有部分受害者在万般无奈中或“自我醒悟”或“受家长的劝导”变成了施暴者。

再看现在的教育。政府、社会、家长一边向学校要成绩,一边要求不准给学生排名次;一边要高考分数,一边要求搞素质教育;一边搞繁琐的形式主义检查,一边要求学校特色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唯心论大行其道,在实践中无异于掩耳盗铃,片面强调教师的职能只能是对学生的放纵。不给学生排名次,怕伤害学生自尊,学生犯了错不能轻易批评更不能惩罚。

三、防止校园欺凌的对策

1.怎样引入惩罚?

一些网友呼吁,也曾有人大代表提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包括年龄平等,公民自小要有担当,自小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校园暴力要入“刑”。既然校园欺凌频频发生难以遏制的根本在于违规违法成本过低,那么修改《治安管理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就成为必然。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都应关心保护未成年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依法惩治未成年人施暴者是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依法赋予学校惩罚权力,让法律援助、司法介入走进校园。学校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与犯罪行为的预防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国家立法修订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和管理条例,教育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审批校规校纪,明确未成年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包括严重不良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如何惩治不良行为,犯什么样的错应接受什么样的惩罚,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国家应完善对教育的评价政策,加大高考改革力度,完善人才选拔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引领教育、家庭、社会走向正确的育人方向,共同预防校园欺凌。

2.如何实施惩罚?

学校要坚持正面教育和抓好内部管理为主,训罚跟进作保障。以学校或教育学区为单位成立训罚处,专门处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校园欺凌。训罚处由司法人员、执法人员、学校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司法人员量责,执法人员训罚,校方代表负责心理辅导,家长委员会代表和校方代表负责监督。成立训罚处的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效杜绝不良教师对学生的侵害,有效修正和遏制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校园欺凌。

3.预防校园欺凌,学校努力方向在哪?

学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完善教职工考评办法,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完善校内外执勤巡逻制度,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加强重点部位、重要时段的监控,加强防欺凌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加强警校共建,将校园欺凌尽可能地消灭于萌芽之中。

论文作者:宁安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  ;  ;  ;  ;  ;  ;  ;  

向校园欺凌说“不”论文_宁安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