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惠安县医院重症医学科 福建 泉州 362100)
【摘要】 目的:分析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 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重症脓毒症病例。EEN组病人于48h内行肠内营养(EN)支持;肠外营养(PN)组病人给予PN支持。观察并记录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抗生素使用时间、28d病死率、入住ICU时间、血糖最高值、机械通气时间、7d降钙素原(PCT)值等。结果:使用 EEN能降低脓毒症病人的入住ICU时间,改善APACHEⅡ评分,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高血糖风险,降低 PCT值,但不能降低脓毒症病人的病死率。结论:EEN能减少脓毒症病人的并发症,但不能改变预后。
【关键词】 脓毒症; 肠内营养; 预后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232-01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早期肠内营养(EEN)可将肠道的通透性调节为正常,亦可减少肠源性感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为重症患者供给适合的营养底物,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通常EEN是指病人入住ICU 24~48h内,并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无EN禁忌证的情况下开始EN[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67例。按照营养支持方案分EEN组和PN组。两组患者入住ICU时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按照《拯救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指示的治疗对两组患者(EEN组和PN组)加以治疗[2]。在胃肠管给药之前,要保证血流动力学情况稳定,且EEN组患者均无EEN禁忌症。瑞先是在48h内经鼻胃肠管给药,从30ml/h开始,增加给药的速度容量,则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处理,达到维持量。连续输注4h后暂停1h才可继续。在此期间如若胃液潴留量>200ml,则要立即停止EN的输注。PN组在锁骨下或股静脉置管输注卡文1440ml/d,热量不足情况则需用50%葡萄糖加以补足。热量计算:104.6~125.5KJ(25~30kcal)/(kg?d)。
1.3 观察指标
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28d病死率以及PCT值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结果
EEN组病人开始实施EN的平均时间为入住ICU后(24.73±7.41)h,两组病人28d病死率为18.18%(14/77)。
2.2 临床指标
两组病人在入住ICU 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血糖最高值、7d的PCT值和 APACHEⅡ评分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8d病死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
与EEN组相比,*P<0.05,**P<0.01。
2.3 不良反应
EEN组有7例患者在进行EN期间发生胃潴留、呕吐、误吸、腹泻不良反应。停用EN液输注后,使用促胃肠动力药,以期减缓鼻饲速度。
3.讨论
脓毒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进入到患者的血液。但这绝不仅是因为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生长以及繁殖导致的。细菌聚集形成细菌团,进而会在局部血管中形成栓子,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不仅如此,细菌还会随血液流动,侵入到机体中的免疫器官,引发炎症反应,同时也会产生毒素。此疾病容易反复病情,不易痊愈。
2012年,在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中,EEN已经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上[3]。EEN具有能够改善胃肠粘膜的屏障功能,恢复肠蠕动,加速门静脉系统血液循环,保护肝功能,促进内脏蛋白质合成等一系列优点。EEN在改善肠蠕动方面的灵敏度足够,因此不用过分地要求所给予的量[4]。营养支持的作用可以作为营养的供给方,也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应答,引发适当的免疫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EEN组病人血糖最高值低于PN组,说明EEN具有较好的血糖水平控制能力,另外,相较于PN,EEN液较便宜,可以降低患者的费用。本研究显示,重症脓毒症病人实施EEN能减少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7d的APACHII评分、PCT值和最高血糖值水平等指标,但是是否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1]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10(3):171-172.
[2] Man SD,GirbesARJ.Comment on“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08”by Dellinger et al[J].Intensive Care Med,2014,34(6):1160-1162.
[3]王丽纯,张晓菲,胡文利,等.血糖波动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5(24):7291-7294.
[4]曾荣城,陈礼芬,杨明.危重症病人平稳期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19(5):310-312.
论文作者:庄刚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病人论文; 营养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重症论文; 血糖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