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三洲田铜锣径水库管理处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水利工程建设也在飞速发展。由于水库工程建设引起破坏地貌和植被、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增多。水土保持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品的提高和整个地区城内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水库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预测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水库工程;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并且带给人民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很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问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剥离表土多,施工占地面积大容易引发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对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是防治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讨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以保障工程正常运作,保持工程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集雨面积为18.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622万m3,多年平均流量为0.51m3/s。工程主要任务是供水,兼顾下游农业灌溉及工业聚集区的工业供水。水库校核洪水位470.4m,总库容907万m3,兴利库容734.80万m3,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85.87hm2,其中,建设区占地面积70.50hm2(包括水库淹没区43.9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15.37hm2。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2 水土流失预测
2.1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和时段
根据主体工程布置、施工扰动特点及施工工艺等条件,经对水土流失重点地段详细调查,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枢纽工程区、供水管线区、弃渣场、料场区等。建设期2014年7月~2017年4月,预测时段按最不利情况考虑,超过雨季(4~10月)按1年计,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雨季比例计;植被自然恢复期1年。
2.2 土石方平衡分析
根据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回填以及表土剥离堆放、利用调配情况,项目建设共开挖土石方量27.80万m3(包括表土剥离3.12万m3,在土石方平衡图表中作为弃方量),回填利用土石方量12.16万m3,弃方15.64万m3(包括用于土地复耕及绿化覆土剥离的表土3.12万m3)。严格遵循“先拦后弃、先排后挖、剥离先行”的原则,土石方需进行合理的调配,就近“移挖作填”,减少土方的开挖回填量。
2.3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开挖的弃土、弃渣产生的流失外,开挖过程中还存在因扰动地表,土壤侵蚀加剧,侵蚀强度提高,形成一定的流失量。针对主体工程布置、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设计,产生弃土、弃渣及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自然地理状况调查分析,预测结果如下:
2.3.1 工程施工准备期及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
工程在建设期扰动面积为26.43hm2,原地貌水土流失量为116.9t,扰动后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1275.9t,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159.0t。
2.3.2 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
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7.33hm2,原地貌水土流失量为154.25t,若不采取措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579.86t,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25.61t。
2.3.3 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水土流失量
建设期扰动面积26.43hm2,水土流失总量271.15t,造成水土流失总量1855.76t,新增水土流失量1584.61t。土石方开挖总量36.93万m3,回填9.87万m3,弃方量27.06万m3。
3 水土保持防治目标及措施
3.1 防治目标
根据项目多年平均降雨量、原地表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与基准值地区的差异情况,确定防治目标值,即: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5%,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
3.2 主要防治区的水土保持措施
3.2.1 枢纽工程区
3.2.1.1 工程措施。为防止坡面集水对坝边的冲刷,需在大坝的左右两侧布设截水沟,根据图上量测,需布置断面0.3m×0.3m截水沟长350m,考虑0.10m的安全超高,最终断面确定为0.4m×0.3m。采用M7.5浆砌石砌筑,厚度为0.3m,过水断面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2cm。截水沟长350m。土方开挖98m3,石方开挖42m3,M7.5浆砌石84m3,C10砼14m3,M10水泥砂浆抹面210m2。
3.2.1.2 植物措施。坝区占地面积2.30hm2,占地类型为林地;溢洪道区占地面积0.05hm2,占地类型草地。为削减开挖边坡对生态景观的影响,达到绿化覆盖坡面目的,在大坝坡脚布设砖砌土槽,以株距1m栽植攀援植物爬山虎。
3.2.1.3 临时措施。为防止开挖边坡、临时堆土等在雨季受到侵蚀和场内积水影响施工,利用开挖土方装袋搭建临时挡墙。临时土袋拦挡错缝堆砌,搭建成顶宽0.5m、高1m的矩形断面。坝区需临时土袋拦挡152m,临时土袋76m3;溢洪道需临时土袋拦挡30m,需临时土袋15m3。
3.2.2 供水管线区
供水管线区占地面积5.75hm2,主要为耕地和林地,其中占用耕地2.99hm2(埋管长度为6.02km),占用林地2.76hm2(埋管长度5.55km)。
3.2.2.1 工程措施。该区占地类型主要为水田和有林地,可剥离面积为3.64hm2(耕地1.79hm2,剥离厚度0.4m;林地1.85hm2,剥离厚度0.2m),表土资源量为10860m3。拟采用机械施工,在场地平整前剥离表土10860m3,用于后期复耕、覆土绿化土料来源,堆放于管道一侧。
占用耕地(2.99hm2)和林地(2.76hm2)的土地整治包括土方回填和土壤松翻两部分。土方回填:主要是沟槽开挖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占用耕地回填整治面积1.79hm2,平均覆土厚度0.4m,共覆土7160m3;土壤松翻耕面积1.20hm2,平均翻耕0.3m深,共开挖3600m3。占用林地回填整治面积1.85hm2,平均覆土厚度0.2m,共覆土3700m3;翻耕面积0.91hm2,平均翻耕0.1m深,共开挖910m3。
3.2.2.2 植物措施。供水管施工将对两侧原地貌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待工程施工结束后,将对该区裸露地表进行种草,种植面积2.75hm2。
3.2.2.3 临时措施。对裸露面积较大的开挖边坡进行覆盖塑料薄膜,减轻雨水对坡面的溅蚀。在覆盖过程中,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占压,需2000m2塑料薄膜。临时排水沟布置在山坡开挖土石边沟,对坡面汇流较大坡面截排,设计为梯形断面,上口宽0.60m,下底宽0.3m,高0.3m,边坡比1∶0.5,需开挖800m临时拦水沟。临时土袋拦挡与坝区结构相同,约1500m,需临时土袋750m3。
3.2.3 弃渣场区
拟定弃渣场占地面积4hm2,堆到614m高程能容纳25.72万m3弃渣。需集中堆放的弃渣17.05万m3(自然方),其中土方2.07万m3,石方14.98万m3。松散系数按1.33算,松土方为2.75万m3,松石方22.92万m3,总弃方为25.67万m3,弃渣场能够满足弃渣需要。
3.2.3.1 工程措施。挡土墙480m,截水沟1170m,表土剥离3.90hm2,沉沙池4座,土地整治3.90hm2。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墙,墙高3m(含基础1m),墙长480m,底宽2.7m,顶宽0.7m。设排水孔为预埋Φ75mmPE排水管,排水孔水平间距为3m,排水孔靠渣体侧设碎石反滤层。挡土墙水平方向每隔10m设置一道伸缩沉降缝,缝宽2cm,采用沥青木板卡塞。基础开挖土方907m3,石方开挖389m3,M7.5浆砌石2448m3,PE管272m,碎石反滤层7m3。挡土墙滑移稳定性Ks=1.726>1.300,倾稳定性覆Kt=4.699>1.500,地基平均承载83.95kPa<200.00kPa,满足规范要求。渣体边坡稳定系数正常运用工况为1.259,非正常运用工况为1.352,均大于规范允许系数1.15和1.08的要求。渣体边坡1∶2时,渣面稳定系数具有一定富余度,满足弃渣稳定要求。截水沟长1170m,土方开挖622m3,石方开挖267m3,M7.5浆砌石429m3,C10砼68m3,M10水泥砂浆抹面1190m2。沉沙池为2.0m×1.5m×1.5m(长×宽×高),底板0.4m厚,侧墙为0.4m厚M7.5浆砌石,内墙采用砌石砌筑,内、外墙均采用M7.5水泥砂浆抹面。
3.2.3.2 植物措施。弃渣场占地主要为灌木林地,弃渣前需进行表土剥离收集,耕地表土剥离厚度0.3m,剥离面积3.90hm2,剥离表土7800m3。弃渣结束后土地整治面积为3.90hm2。树种选择刺槐,种植时采用坑植,行间距为3m×3m,挖坑规格为50cm×50cm,林下种草。刺槐1111株/hm2,草种撒播量为30kg/hm2,植被恢复面积3.90hm2,刺槐4334株。
3.2.3.3 临时措施。为了防止雨水冲刷收集的表土和施工过程开挖面,采取约100m临时土袋拦挡。设计断面为50cm×100cm(宽×高),需临时土袋50m3。设计表土堆放高度4m,占地约0.20hm2。为防止养分流失,撒播紫花苜蓿0.2hm2,草籽用量6kg。
3.2.4 料场区
3.2.4.1 砂石料场。①工程措施。为了防止坡面径流对开采面和临时堆放的覆盖层的冲刷,沿上游开采边界布设截水沟600m,断面为0.4m×0.3m(宽×高),采用0.3m厚M7.5浆砌石砌筑,过水断面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2cm。土方开挖196m3,石方开挖84m3,M7.5浆砌石168m3,C10砼28m3,M10水泥砂浆抹面420m2。该区整治面积3.15hm2,设计覆土厚度为0.1m,覆表土量为3150m3。
②植物措施。料场覆土后整地,恢复植被面积3.15hm2。选择树种刺槐,种植时采用坑植,行间距为3m×3m,挖坑规格为50cm×50cm,苗木选用1年生、1.5m高的裸苗,草种选择狗牙根草。料场的开挖陡坡面,挖坑种植攀缘植物爬山虎,间距1m,料场开挖留下的陡坡面长约300m。爬山虎100株/100m;刺槐1111株/hm2;草种撒播密度30kg/hm2;植被恢复面积3.15hm2;种爬山虎300株,刺槐3500株,草籽94.50kg。
③临时措施。为防止砂石料和临时堆放覆盖层冲刷入河道,在料场下游布置260m的50cm×100cm(宽×高)临时土袋拦挡,需临时土袋130m3。同时,为防止雨水冲刷,需用防雨布1200m2。
3.2.4.2 临时取土场。①工程措施。土料场区占地面积1.07hm2(计入水库淹没区),占地类型主要为水田,表土所含的土壤肥力较高,需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厚度平均0.6m,剥离量为6370m3。
②临时措施。由于临时取土场是为后期其他施工区域覆土绿化服务,又在水库淹没区内,布置植物措施不合适。根据各区覆土时间不同,根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部分表土需提前剥离,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考虑在堆放表土区域撒播紫花苜蓿种子0.01hm2。
3.3 水土保持专项投资
水土保持总投资528万元,其中水土保持工程静态投资514.72万元。工程投资中,工程措施315.80万元,植物措施7.99万元,临时措施53.24万元,独立费122.70万元(监理费17.65万元,监测费46.21万元)。基本预备费14.99万元。
4结束语
综上所诉,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方面能够促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会人为的引起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结合工程的施工特点,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将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风险和危害降至最低,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同时还对改善项目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李世良;赵旭光.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2(10)
[2]张云霞.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设计[J].民营科技.2010(11)
论文作者:赖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表土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论文; 料场论文; 万元论文; 土方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