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洪海
(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700)
【摘要】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在躁狂症的治疗中的血药浓度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躁狂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观察组使用得理多,对照组则使用国产卡马西平。对比分析两组的血药浓度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血药浓度比例和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躁狂症的治疗中,与国产卡马西平相比,得理多的应用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强,属于一种治疗躁狂症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卡马西平; 得理多;血药浓度;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167-02
躁狂症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躁狂症患者的人数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临床治疗躁狂症时,卡马西平是最为常用的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治疗有效率较低。也有研究指出,不同厂家提供的卡马西平,其血药浓度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别[1]。为了深入地分析卡马西平在躁狂症的治疗中的血药浓度及其疗效,特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躁狂症患者,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中,男47例, 女53例,患者的年龄为9~87岁,平均年龄为(56.5+3.8)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0+0.5)年;观察组中,男45例, 女55例,患者的年龄为11~89岁,平均年龄为(56.7+3.9)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3.5+0.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仪器和方法
1.2.1治疗方法
本研究使用Beckman-2000型液相色谱仪。对照组每日使用100mg的卡马西平((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号H20041621))进行口服治疗,1次/日;对照组则使用100mg的得理多(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00079)进行口服治疗,1次/日。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2.2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
患者的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后, 于患者服药前对其进行抽血,一般为2 mL;借助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压样本中的药物谷浓度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250~255nm[2], 其流速则为 1mL·min-1。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控制: 症状消失,且6个月内不存在发作现象;显效:患者的发作次数有80%以上的减少现象;好转: 患者的发作次数有 60~ 79%的减少现象;无效: 症状和发作次数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控制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卡马西平在本研究中的有效血药浓度是4~12μg·mL-1。对照组中, 共计9例低于下限,共计21例高于上限,均要显著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卡马西平在临床上属于三环类的抗躁狂症的治疗药物, 但其治疗窗普遍较为狭窄,因此其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明显, 在治疗时往往需要同步实施血药浓度的监测。得理多属于一种新型的治疗躁狂症的药物,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的亢奋性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人体脑部功能有着显著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躁狂症患者的发作次数。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血药浓度比例和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表明,在躁狂症的治疗中,与国产卡马西平相比,得理多的应用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陈佩俊.卡马西平治疗150例躁狂症疗效与血药浓度动态观察[D].上海医科大学,2012.
[2]刘海英,宫翠风,马增来等.氯氮平、丙戊酸纳、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84例对照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0(3):228-230.
[3]胥卫东,文家松.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治疗100例躁狂症的疗效对照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15(4):58-59.
论文作者:代洪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西平论文; 躁狂症论文; 浓度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