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组播网络中的Anycast RP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1](2019)在《弹性光网络动态路由与频谱分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带宽消耗的数据业务尤其是云服务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流量“爆炸式”的增长,带宽需求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高频谱效率和灵活频谱资源分配的弹性光网络应运而生。弹性光网络中路由、调制等级与频谱分配(RMLSA)技术能够根据当前网络资源和业务的信息,为到达网络的业务分配最佳适配的路由、调制等级和频谱,在高效利用网络频谱资源的同时满足业务的服务需求。因此,RMLSA成为弹性光网络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弹性光网络中RMLSA为核心,围绕网络中不同通信形式的业务规划与调度、网络综合性能的优化和网络生存性保证等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弹性光网络中,选播作为一种灵活的点对多点通信形式为数据备份、云计算等业务提供了高效的通信手段。现存的大多数选播RMLSA算法未利用选播业务目的节点灵活选择的特点设计与选播业务更加匹配的RMLSA算法,而是基于组播RMLSA方案进行改进,这造成网络频谱利用率较低和网络能耗较高两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框架的选播RMLSA算法(MA-RMLSA-GA)。该算法将一批选播业务的目的节点集的选择与频谱资源的分配进行联合优化,以达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播请求分解编码的选播RMLSA算法(URD-GA)以降低选播光树的能耗。算法通过优先搜寻已处于工作状态的链路来组成路由光树,使网络中尽量多的链路处于休眠状态来节约网络能耗。仿真结果表明,与参考算法相比,MA-RML SA-GA算法使请求阻塞率最多降低84%,URD-GA算法使网络最多节能23%。2、弹性光网络中各种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的出现,网络在承载更多流量的同时,能耗也随之飞速增长。网络的服务能力和网络能耗成为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但现存的RMLSA算法大都分别优化这两个指标,缺乏两者联合优化。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定义了能耗效率值对网络的服务能力和能耗两方面的性能进行联合评估。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优化遗传算法策略(IOGA)和基于优先级调整策略(PRA)的RMLSA算法(IOGA-PRA)以优化在混播场景下的网络能耗效率。IOGA策略搜索得到每个混播请求在当前网络状态下独立的能耗效率最大的RMLSA方案,再通过PRA策略消除这一批请求的独立RMLSA方案之间存在的频谱冲突,以每一批请求协同后使得当前网络能耗效率最优来趋近网络在服务完所有可能请求之后的网络能耗效率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IOGA-PRA算法在混播场景下与参考算法相比,对能耗效率最多提升86%。3、在数据中心间弹性光网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运营商关注网络表现的维度越来越多。对网络的整体性能进行综合的评价和优化是应对弹性光网络中业务和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其次,现存的数据中心间光网络中的RMLSA算法未利用内容连通性业务的特点实现支持生存性的网络综合性能优化,从而造成网络综合性能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从网络传输容量、服务客户的数量以及支持生存性的网络成本三个方面定义了一个网络综合性能评价因子(WCES),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节点和结构内容化策略(CNNT)的任播RMLSA算法。利用内容连通性业务目的节点可变的特点,在能提供相同内容的数据中心中选择使WCES值最大的工作和保护目的节点组合,在保证网络生存性的同时优化网络综合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WCES指标的有效性,以及与参考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WCES值最大提升为14%。4、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和网络承载业务的动态变化,弹性光网络的生存性保证越来越重要。如何在保证网络综合性能的前提下为网络提供与当前网络状态最为匹配的保护方案已经是当前维护网络正常运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基于双代理的支持网络生存性的RMLSA算法(DA-DRL-RMLSA),其利用工作代理和保护代理分别自主学习相应的RMLSA策略,再通过控制器将两个代理学习的策略进行统筹整合,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支持网络生存性的网络综合性能最优的动态RMLSA策略。DA-DRL-RMLSA算法将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状态相结合,为每个请求选择出使WCES值最大的工作和保护RMLSA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参考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网络综合性能最大提升为23%,对网络生存性最大提升为16%。
李乃振[2](2015)在《专网组播应用设计与安全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测通专网主要拓扑结构、业务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组播关键技术、特点及面临的安全问题,对专网的组播协议选择、路由设计、组播安全策略设置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建议。
朱炜玮[3](2015)在《基于IA64平台PIM-SM协议的设计与移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主机和移动客户端接入到了互联网当中。这些终端早已不局限于浏览网页和发送邮件,而是越来越多地进行着多媒体应用比如观看视频直播、网络电话等。一方面接入用户的增多导致互联网的地址资源日渐枯竭,虽然NAT技术的出现极大缓解了IPv4地址不够用的情况,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呈现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向IPv6过渡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大量的多媒体应用极大地消耗了核心网络的带宽,使网络的负载和服务质量都遭遇了瓶颈。因此,IP组播技术由于它不增加核心网负载的特性并且在IPv6网络中有很好的支持,逐渐成为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的工作是实验室项目——“下一代互联网安全网关关键技术的合作开发与服务”的一部分,基于天融信公司IA64架构硬件平台开发路由协议栈。本文首先分析了IP组播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根据组播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PIM-SM协议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接下来,文章简单介绍了IP组播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组播服务模型、组播分布树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常见组播路由协议。接着,文章给出了IA64平台上开发应用的主要流程及其特点,根据IA64平台的基本特点,设计了PIM-SM协议栈的系统模型,将协议栈分为内核层和应用层两个部分。其中内核层主要负责组播数据的转发,应用层负责协议消息的处理并维护组播路由表。对内核层和应用层根据其所要实现基本功能划分了各功能模块,并详细叙述了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和处理流程。对各功能模块中IA64平台与其他平台相异的地方,文章也进行了阐述。之后文章介绍了协议栈相较通用平台实现的功能扩展和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具体说明。最后,针对PIM-SM协议的基本功能在实际环境下对协议栈进行了细致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朱文剑[4](2015)在《三网融合背景下IPTV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各大运营商开始把基于三网融合的业务作为自己业务扩展的目标。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业务是一种集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为一体的“三重播放”(Triple-play)业务,能有效地将传统的广播电视、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三个不同领域的业务结合在一起,为三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是目前广电部门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切入点。本文针对如何在承载网上实现IPTV业务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研究了承载网的几种关键技术,包括业务组网模式、组播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技术。如何组网是IPTV业务承载的基础,组播部署是合理利用运营商网络资源的前提,QoS保障是IPTV业务发展的关键。只有将这三者合理规划后,才能推动电信运营商IPTV业务的迅速发展。在分析现有的业务组网模式以及各功能节点的基础上,针对武汉电信承载网的特点及IPTV业务的需求,设计了IPTV承载网络的业务流程和实施方案。
刘崇[5](2014)在《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接入网的宽带化已是大势所趋。大连联通公司一直致力于大连地区宽带网络的建设,随着EPON技术的成熟,大力建设EPON网络,推进市区接入网络工程的改造。本论文结合作者在大连联通公司参与的大连地区EPON建设工程,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对大连市内四区现有网络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与原有DSLAM设备组网对比,提出了大连地区EPON网络建设的技术分析、网络规划、数据规划和数据配置等实施方案。关于网络融合,采用PON接入为主、DSLAM接入为辅的思路。(2)针对实际住宅小区的状况,分析了小区的业务需求,参与了整个工程方案的设计、设备选型制定、数据规划和配置及后期各项测试与验收等工作。(3)对大连EPON网络IPTV组网进行设计,分析了EPON城域网组播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RP冗余和安全、源路由器安全、用户SR安全、PIM和IGMP协议的安全方案,并在模拟实验中给出了解决措施。对规避城域网IPTV组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发挥了作用。该工程的竣工,为大连联通公司未来的小区EPON工程建设建设提供了标准与经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邓长权[6](2013)在《三明市城域网路由优化的研究与实施》文中认为随着全业务市场竞争日趋严峻、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及三网融合深化,’如何加快技术演进、增强智能水平、支撑业务创新、提升网络价值是运营商网络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网络的爆炸性发展,大量的网络运用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地址,传统IP地址已经基本用尽。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宽带网核心的中国电信城域网发展面临两个课题:一是中国电信现有网络架构已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及业务需求;二是如何加快中国电信城域网由IPv4向IPv6网络的平稳过渡,争取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占据优势。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个案为基础,研究如何通过调整城域网路由协议来优化中国电信城域网现有架构,并付诸实施;同时针对城域网路由的模型,对城域网由IPv4向IPv6的演进进行模拟分析。.本人全程参与了《三明电信IP城域网路由架构优化实施》项目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方案选定、项目实施测试以及日常的维护工作。在分析三明市的城域网络现行网络现状及相关网络设备的基础上,采用搭建模、逐步改进的方式,对原有OSPF路由模型、基于IBGP+OSPF的路由模型和基于IBGP+ISIS的路由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三明电信业务发展、适合各种IPv6演进技术部署的城域网骨干组网的最优工程方案,并付诸实施。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总结路由模型优化改造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本文还利用现网有限资源,对IPv6常用的双栈技术、NAT444技术、DS-LILE技术等过渡技术在现网中的部署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测试,最终测试验证了现网架构下三明市电信城域网设备已具备部署双栈技术和NAT444技术的能力。本文根据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参照《中国电信技术发展指导意见》,结合IP网络的理论对电信城域网路由架构优化项目实施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一些结论和方法是基于中小型城域网的现网就实所得,因此对于运营商,特别是中小型运营商的城域网络优化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王金杰[7](2012)在《天津联通IPTV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TV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送包含电视/视频/音频/文本/图形的多媒体业务,同时提供服务质量、体验质量、安全性、交互性和可靠性。随着IPTV业务的出现,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同时,IPTV业务的发展以及它对带宽的需求又促进运营商对其网络实施升级改造,并带动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对电信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进行IPTV系统设计、部署、测试,对电信运营商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IPTV相关基本原理后,以天津联通作为案例,提出天津联通的IPTV市场需求,包括在线用户数、直播频道数量、视频点播节目时长、提供时移及回看时间要求、标清及高清频道比例等。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分析设计出IPTV系统的部署方案,包括节点组网情况、服务器数量及存储容量等。同时结合天津联通的城域网及接入网现状,包括核心、汇聚、接入各层的设备型号性能、组网结构、互联中继带宽等指标,以及根据IPTV业务的需求提出网络的升级扩容方案。最后通过对系统部署完成后相关IPTV业务的测试来验证方案设计的可靠性。天津联通IPTV系统正式商用后,系统平台以及承载网络都经受了实际的检验。在近一年的时间中,系统平台运行稳定、网络结构优化合理,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感,因此业务得到飞速发展,吸引大量用户,给天津联通带来新的业务收入,增强了运营商的竞争力,充分说明当时平台系统和网络升级改造的设计方案是非常成功。这些已经取得的成绩对于今后开展类似的新业务和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稳定合理的新系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孟雯雯[8](2011)在《CISCO路由器中PIM-SM的改进——Mul-Any(Multicast与Anycast结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宽带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中,组播业务作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业务之一,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针对PIM-SM的缺陷进行改进,将Multicast(组播)与Anycast(任播)两种传输方式结合(Mul-Any),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刘涛[9](2011)在《MPLS组播与抗毁机制的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产业高速的发展和应用的愈加广泛,尤其是像网络游戏、视频会议等多媒体群组应用的大幅增加,网络带宽资源日渐紧张和匮乏。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中,对于网络的速度、保密性和抗毁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而MPLS的组播,是专门解决这一系列热点问题的重要技术。本文对MPLS组播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重点研究了MPLS组播网络的抗毁性。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MPLS和组播等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叙述了现有的IP组播主要的保护算法。然后针对在组播网络中单节点(链路)、双节点(链路)和多节点(链路)失效的情况下,创新的提出了使用备份RP的基于共享树和冗余树的MPLS组播抗毁方案(BSRT)来构建组播树,使原有的用于组播保护的冗余树算法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原有算法性能的情况下在MPLS网络中得以实现。随后,本文对于MPLS组播的抗毁性在Linux系统下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工作,完成了基于CR-LDP的MPLS组播抗毁协议的详细设计和MPLS组播抗毁系统的整体设计。编写了MPLS组播数据处理模块和网络层处理模块等模块,并将其加载入Linux内核完成相应功能的实现。最终,用PC搭建了具有18个节点的网络实验平台与演示系统并对系统性能与功能进行了测试。由系统测试结果来看,运行非常稳定,具备抗毁的功能,各指标达到预期。
杨漪澜[10](2011)在《基于安全组播的核心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在网络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网络安全问题以及传输高质量、高性能的多媒体业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播是一种针对多点传输和多方协作的组通信模型,发送方只需传输一份数据,通过让组播路由器复制接收方所需份数来完成转发。组播的优势在于既能降低发送方的计算负荷,也能降低网上数据的份数,从而高效的利用了网络资源。组播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虽然在多媒体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始终没有得到大规模的部署。阻碍组播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一是组播的开放性模型,这种开放性使组播通信比单播更容易遭受各种攻击;其二就是组播与单播采用不同的路由机制,增加了组播路由器结构的复杂性。本文取材于国家863课题《基于端到端虚电路架构的网络安全计算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该课题进行全新安全组播机制的研究,具有基于结构性安全的特性,并在统一的路由机制下同时支持单播和组播。本文对该课题中的核心路由器进行设计与实现。本人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一种共享RP(Rendezvous Point)组播分发树的组播传输体系结构。本文对组播传输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一一作出分析,结合开源的IP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代码,设计传输组播的核心路由器。由于MPLS标签数量有限以及配置中间路由器复杂,改进该系统,设计以标签发布协议(Label Distribute Protocol)和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认证的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并结合实际应用中多组播业务同时传输的调度问题,提出预分配带宽算法。(2)设计并实现安全组播核心路由系统。依据RP组播树传输体系结构,分析现有软件技术,按照网络层的层次结构,对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具体实现。(3)对安全组播核心路由系统进行全面测试。本文结合课题中的实际问题,按照场景设计测试用例,对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的功能及性能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分析表明,结合IP、MPLS、LDP技术,既能有效简化转发机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转发效率和安全性。本文的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能对功能进行扩展,以产生满足多组播业务同时传输的需求,在满足不同组播业务实时性的基础上,为传输中的带宽分配给予一定公平性地保证。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需要多业务同时传输的网络系统,其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大型组播网络中的Anycast RP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组播网络中的Anycast RP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弹性光网络动态路由与频谱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弹性光网络的现状与趋势 |
1.1.1 弹性光网络的提出 |
1.1.2 弹性光网络关键技术 |
1.2 弹性光网络中的路由、调制等级和频谱分配问题概述 |
1.2.1 RMLSA中的关键技术 |
1.2.2 静态RMLSA网络规划和动态RMLSA网络调度 |
1.3 RMLSA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挑战 |
1.3.1 弹性光网络中针对不同通信形式业务的RMLSA |
1.3.2 弹性光网络RMLSA优化目标 |
1.3.3 针对内容连通性的RMLSA |
1.3.4 弹性光网络支持生存性的RMLSA |
1.4 论文的组成和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弹性光网络中选播业务的RMLSA算法研究 |
2.1 选播业务的网络场景与RMLSA问题描述 |
2.1.1 选播业务的网络场景 |
2.1.2 选播RMLSA问题 |
2.2 选播RMLSA算法 |
2.2.1 基于遗传算法框架的选播RMLSA算法 |
2.2.2 基于单播请求分解的选播RMLSA算法 |
2.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2.3.1 MA-RMLSA-GA算法仿真分析 |
2.3.2 URD-GA算法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能耗效率最优的混播RMLSA算法研究 |
3.1 能耗效率值的定义 |
3.2 混播通信场景 |
3.3 能耗效率最优的混播RMLSA算法 |
3.3.1 ILP模型 |
3.3.2 能耗效率最优的混播RMLSA启发式算法 |
3.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3.4.1 仿真条件 |
3.4.2 静态网络场景对比分析 |
3.4.3 动态网络场景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综合性能最优的任播RMLSA算法研究 |
4.1 数据中心间弹性光网络中面向内容连通性的RMLSA问题 |
4.1.1 内容连通性业务特点分析 |
4.1.2 任播RMLSA场景描述 |
4.2 综合性能最优的任播RMLSA算法 |
4.2.1 网络综合性能评价指标 |
4.2.2 ILP模型 |
4.2.3 具有生存性保证的综合性能优化的任播RMLSA算法 |
4.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4.3.1 仿真条件 |
4.3.2 静态网络场景对比分析 |
4.3.3 动态网络场景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支持生存性的单播RMLSA算法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1.1 单链路失效场景 |
5.1.2 机器学习应用在RMLSA问题中的优势 |
5.2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的支持生存性的RMLSA算法 |
5.2.1 网络模型 |
5.2.2 深度强化学习框架 |
5.2.3 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基于双代理的S-RMLSA算法的基本元素 |
5.2.4 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基于双代理的S-RMLSA算法训练阶段 |
5.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5.3.1 算法训练阶段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5.3.2 动态网络场景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缩略词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2)专网组播应用设计与安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专网概况 |
1.1专网组网拓扑 |
1.2专网业务应用分析及下步需求 |
2专网应用业务组播传输设计 |
2.1组播传输关键技术 |
2.1.1关于组播模型 |
2.1.2关于组播协议 |
2.1.3关于PIM-SM协议中RP的选择 |
2.1.4关于AnycastRP的实现机制 |
2.1.5关于PIM-SSM协议的原理及部署 |
2.2专网组播传输设计 |
3专网组播应用安全策略 |
3.1组播问题分析 |
3.2组播安全策略 |
1) 组播组管理协议方面 |
2) 组播路由协议方面 |
3) 另外 |
4结束语 |
(3)基于IA64平台PIM-SM协议的设计与移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组播技术简介 |
1.3 X86及IA64架构简介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
2 组播路由技术基础 |
2.1 组播服务模型 |
2.2 组播分布树 |
2.2.1 有源树 |
2.2.2 共享树 |
2.3 组管理协议 |
2.3.1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
2.3.2 组播侦听发现协议(MLD) |
2.4 组播路由协议 |
2.4.1 密集模式组播路由协议 |
2.4.2 稀疏模式组播路由协议 |
2.5 PIM-SM协议工作原理 |
2.5.1 PIM-SM邻居发现 |
2.5.2 共享树的建立和切换 |
2.5.3 源注册 |
2.5.4 引导路由器和RP的选举 |
3 IA64平台PIM-SM协议的设计与移植 |
3.1 IA64平台开发环境 |
3.2 IA64平台协议栈系统模型 |
3.3 内核层 |
3.3.1 IA64平台组播数据包转发 |
3.3.2 协议注册包处理 |
3.3.3 IA64内核通信接口模块 |
3.4 应用层 |
3.4.1 协议初始化模块 |
3.4.2 协议消息接收模块 |
3.4.3 协议消息处理模块 |
3.4.4 协议消息发送模块 |
3.5 IA64平台协议栈功能扩展 |
3.5.1 协议栈命令行配置 |
3.5.2 IGMP/MLD静态组配置 |
3.5.3 静态RP配置 |
3.5.4 合法性检查 |
4 IA64平台PIM-SM协议测试 |
4.1 一致性测试 |
4.1.1 邻居发现 |
4.1.2 自举路由器的选举及RP的发现 |
4.1.3 建立共享树 |
4.1.4 源注册 |
4.1.5 共享树切换至有源树 |
4.2 IA64平台扩展功能测试 |
4.2.1 协议栈命令行 |
4.2.2 合法性检查 |
4.2.3 静态RP配置 |
4.2.4 静态组配置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三网融合背景下IPTV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IPTV发展现状 |
1.2.1 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情况 |
1.2.2 业务运营和用户发展情况 |
1.3 IPTV发展方向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IPTV系统关键技术 |
2.1 IPTV系统结构 |
2.1.1 IPTV业务平台 |
2.1.2 IP承载网络 |
2.1.3 用户接收终端 |
2.2 IPTV业务对承载网的性能要求 |
2.3 IP组播技术 |
2.3.1 组播的概念 |
2.3.2 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 |
2.3.3 组播组网结构 |
2.4 内容分发网络(CDN) |
2.4.1 内容分发网络的概念 |
2.4.2 CDN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4.3 CDN的主要实现方式 |
2.4.4 CDN的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PTV组网方案研究 |
3.1 IPTV系统体系结构分析 |
3.2 业务运营平台组网方案分析 |
3.3 功能节点作用分析 |
3.3.1 功能节点介绍 |
3.3.2 功能节点链路带宽计算 |
3.3.3 功能节点存储空间计算 |
3.4 承载网性能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汉电信IPTV组网设计方案 |
4.1 武汉电信IPTV系统需求分析 |
4.2 组网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
4.3 IPTV组网方案设计 |
4.3.1 承载网络架构设计 |
4.3.2 业务接入网设计 |
4.3.3 系统安全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相关技术标准 |
2.1 EPON的基本原理 |
2.1.1 EPON的参考结构 |
2.1.2 EPON的上行复用技术 |
2.1.3 EPON的下行复用技术 |
2.2 EPON协议栈 |
2.2.1 MPCP层 |
2.2.2 OAM层 |
2.2.3 向前纠错 |
2.3 突发控制 |
2.3.1 突发发送 |
2.3.2 突发接收 |
2.4 光纤保护倒换 |
2.4.1 骨干光纤保护方式 |
2.4.2 光纤全保护方式 |
2.5 测距 |
2.6 DBA |
2.6.1 DBA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
2.6.2 DBA过程 |
3 EPON网络规划与实现 |
3.1 EPON网络拓扑结构 |
3.1.1 EPON网络参考模型 |
3.1.2 EPON接入网主要结构 |
3.2 EPON接入网具体设计 |
3.2.1 EPON网络规划原则 |
3.2.2 网络规划概要 |
3.2.3 EPON网络数据规划 |
3.2.4 FTTx典型业务发放方案 |
3.3 小区EPON网络建设工程 |
3.3.1 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 |
3.3.2 小区EPON网络建设规划 |
3.3.3 小区接入网络具体设计 |
3.3.4 数据规划 |
3.3.5 核心层数据配置 |
3.3.6 FTTH接入方式业务实现 |
3.3.7 FTTB接入方式业务实现 |
3.4 业务实现的相关测试 |
3.4.1 光功率测试 |
3.4.2 网络性能测试 |
3.5 小区EPON网络优化 |
3.5.1 原设计方案的弊端 |
3.5.2 优化方案 |
3.5.3 链路聚合配置 |
3.6 小区EPON网络哈希冲突问题分析 |
3.6.1 问题现象 |
3.6.2 问题定位过程 |
3.6.3 问题原因分析 |
3.6.4 问题的解决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联通EPON组播组网 |
4.1 网络电视IPTV组网 |
4.1.1 网络架构 |
4.1.2 IPTV数据配置 |
4.2 EPON网络承载IPTV业务现状 |
4.3 IPTV组播网络安全 |
4.3.1 RP安全 |
4.3.2 组播节目源安全 |
4.3.3 PIM和IGMP协议安全 |
4.3.4 IPTV组播VPN安全 |
4.4 组播安全部署 |
4.4.1 RP部署 |
4.4.2 源PIM路由器部署 |
4.4.3 用户接入PIM路由器部署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OLT部分组播数据代码 |
附录B ONU部分语音数据代码 |
附录C 网络电视IPTV数据代码 |
致谢 |
(6)三明市城域网路由优化的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作者承担的工作 |
1.3 论文架构组织 |
第二章 基于IPv6的城域网路由协议简介 |
2.1 IPv6协议的发展与演进 |
2.2 基于IPv6的城域网路由协议 |
2.2.1 路由信息协议RIPng |
2.2.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v3 |
2.2.3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IS-ISv6 |
2.2.4 边界网关协议BGP-4 |
第三章 三明市城域网络现状 |
3.1 城域网络概况 |
3.2 三明市电信城域网络概况 |
3.3 三明市电信城域网网络设备现状 |
3.4 三明市电信城域网网络路由协议情况 |
3.4.1 城域网IGP和用户路由 |
3.4.2 BGP路由协议 |
3.4.3 MPLS |
3.4.4 组播 |
3.4.5 默认路由 |
3.5 三明市电信城域网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城域网路由改造方案的研究 |
4.1 IP城域网路由改造基本思路 |
4.1.1 IP城域网组网要求 |
4.1.2 路由协议选择要素 |
4.2 三种路由模型分析 |
4.2.1 原有OSPF路由模型分析 |
4.2.2 基于IBGP+OSPF的路由模型 |
4.2.3 基于IBGP+ISIS的路由模型 |
4.3 ISIS+IBGP模型向IPv6演进的思路 |
4.3.1 双栈技术 |
4.3.2 NAT444技术 |
4.3.3 DS-LILE技术 |
4.4 路由改造方案选取结果 |
第五章 三明市城域网路由优化的实施 |
5.1 总体实施方案 |
5.1.1 总体实施流程 |
5.1.2 网络规划 |
5.1.3 实施准备 |
5.2 实施情况 |
5.2.1 新路由协议搭建阶段 |
5.2.2 重分布城域网路 |
5.2.3 路由优先级更改 |
5.2.4 路由改造收尾工作 |
5.3 业务子网络改造实例-IPTV平台网络 |
5.3.1 改造前情况 |
5.3.2 改造方案 |
5.3.3 改造实施 |
5.3.4 实施总结 |
5.4 IPv6过渡技术的测试实施 |
5.4.1 双栈测试 |
5.4.2 NAT444技术的测试 |
5.5 实施结果验证 |
5.5.1 路由协议验证 |
5.5.2 设备性能验证 |
5.5.3 虚拟下一跳功能验证 |
5.5.4 IPTV业务子网络路由验证 |
5.5.5 实施结果总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天津联通IPTV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与安排 |
第二章 IPTV系统及结构技术 |
2.1 IPTV的基本概念 |
2.1.1 什么是IPTV |
2.1.2 IPTV业务特色 |
2.1.3 IPTV的发展前景 |
2.2 IPTV的系统组成 |
2.2.1 电视头端 |
2.2.2 视频服务器 |
2.2.3 传递网络 |
2.2.4 IPTV中间件与用户机顶盒 |
2.3 IPTV的主要技术 |
2.3.1 IPTV的视频编码 |
2.3.2 电子节目指南 |
2.3.3 数字版权管理 |
2.4 IPTV的组播节目 |
2.4.1 组播的基本概念 |
2.4.2 组播的优点 |
2.4.3 组播的缺点 |
2.4.4 常用组播协议 |
第三章 天津联通IPTV系统设计 |
3.1 天津联通IPTV需求分析 |
3.1.1 项目背景 |
3.1.2 系统设计要求 |
3.1.3 系统整体架构 |
3.1.4 用户访问模型分析 |
3.1.5 中心节点设计 |
3.1.6 边缘节点设计 |
3.2 系统组成 |
3.2.2 系统层次结构 |
3.3 天津联通网络分析 |
3.3.1 天津联通网络概述 |
3.3.2 业务分析 |
3.3.3 现网流量模型及分析 |
3.3.4 目标组网 |
3.3.5 数据配置规划 |
3.4 IPTV交互终端 |
3.4.1 IPTV终端类型 |
3.4.2 机顶盒概述 |
3.4.3 机顶盒的主要功能 |
3.4.4 IPTV机顶盒的技术需求 |
3.5 内容平台与管理 |
3.5.1 内容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3.6 用户管理 |
第四章 天津联通IPTV系统实现 |
4.1 天津联通IPTV部署方案 |
4.1.1 IPTV系统网络拓扑 |
4.2 IPTV承载网络升级改造 |
4.2.1 IP城域网升级 |
4.2.2 宽带接入方案 |
4.3 终端选型 |
4.3.1 机顶盒支持协议 |
4.3.2 EPG及用户界面显示要求 |
4.3.3 机顶盒应支持的业务能力 |
4.4 用户管理与计费 |
4.4.1 机顶盒DHCP认证过程 |
第五章 天津联通IPTV系统测试 |
5.1 网络测试 |
5.1.1 测试组网介绍 |
5.1.2 测试设备配置概述 |
5.1.3 测试步骤 |
5.1.4 测试结果及所发现问题 |
5.2 功能测试 |
5.2.1 时移电视 |
5.2.2 点播电视 |
第六章 结论 |
6.1 天津联通IPTV系统运行现状 |
6.2 典型故障与分析 |
6.2.1 IPTV故障的类型 |
6.2.2 IPTV故障处理流程 |
6.2.3 典型案例分析 |
6.3 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MPLS组播与抗毁机制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 组播简介 |
1.2.1 组播的基本原理 |
1.2.2 组播路由协议 |
1.3 课题简介及本人的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MPLS 组播抗毁方案研究 |
2.1 组播抗毁保护方法简介 |
2.1.1 链路与路径重路由 |
2.1.2 网络的集中式与分布式计算 |
2.1.3 静态配置与动态计算备份路径 |
2.1.4 失效检测 |
2.1.5 冗余树算法 |
2.2 MPLS 技术概述 |
2.2.1 MPLS 的定义与优势 |
2.2.2 MPLS 标签交换原理 |
2.2.3 MPLS 标签的交换过程 |
2.3 MPLS 组播抗毁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
2.3.1 MPLS 组播的实现方案研究 |
2.3.2 使用备份RP 的基于共享树和冗余树的MPLS 组播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PLS 组播抗毁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3.2 MPLS 组播抗毁系统网络节点的分类与功能 |
3.2.1 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 |
3.2.2 边缘路由器LER |
3.2.3 核心路由器LSR |
3.2.4 RP 路由器 |
3.2.5 MMS 组播管理服务器 |
3.3 MPLS 组播抗毁系统的总体模块化设计 |
3.3.1 MPLS 路由器的总体设计 |
3.3.2 组播管理服务器(MMS)的总体设计 |
3.3.3 RP 路由器的总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R-LDP 的MPLS 组播与抗毁协议设计 |
4.1 标签分发协议 |
4.1.1 LDP 简述 |
4.1.2 CR-LDP 简述 |
4.2 CR-LDP 消息报文格式 |
4.2.1 CR-LDP 头部编码 |
4.2.2 CR-LDP 消息编码 |
4.2.3 CR-LDP TLV 编码 |
4.3 MPLS 节点间通信格式 |
4.4 MPLS 组播与抗毁实施策略 |
4.4.1 系统的初始化过程 |
4.4.2 组播成员的加入流程 |
4.4.3 组播成员的退出流程 |
4.4.4 组播数据的转发 |
4.4.5 节点(链路)失效的备份树生成流程 |
4.4.6 节点(链路)失效的备份路径切换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PLS 组播抗毁系统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1.1 Fedora 简介 |
5.1.2 开发与调试工具 |
5.2 MPLS 虚电路处理模块 |
5.2.1 MPLS 接收模块 |
5.2.2 标签初始化模块的详细设计 |
5.2.3 转发模块的详细设计 |
5.3 网络层处理模块 |
5.3.1 接收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2 转发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搭建与测试 |
6.1 系统搭建与测试环境 |
6.1.1 网络拓扑结构 |
6.1.2 软件环境 |
6.1.3 硬件配置 |
6.1.4 实验环境现场 |
6.2 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
6.2.1 MPLS 组播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
6.2.2 单节点(链路)失效的备份路径切换测试 |
6.2.3 RP 失效的备份RP 切换测试 |
6.2.4 双节点(链路)失效的备份路径切换测试 |
6.2.5 多节点(链路)失效的抗毁性测试 |
6.2.6 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安全组播的核心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项目工作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IP组播 |
2.1.1 组播IP地址 |
2.1.2 IGMP |
2.1.3 组播路由协议 |
2.1.4 组播的优缺点 |
2.2 安全组播 |
2.2.1 组播的安全问题 |
2.2.2 安全组播的核心思想 |
2.3 MPLS |
2.3.1 MPLS基本原理 |
2.3.2 MPLS的标签交换过程 |
2.3.3 MPLS扩展信令协议 |
2.4 QoS 原理 |
2.4.1 拥塞控制机制 |
2.4.2 PQ 算法 |
2.4.3 业务调度类型 |
2.5 IPsec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的设计 |
3.1 网络安全模型 |
3.1.1 网络安全模型的架构 |
3.2 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详细设计 |
3.2.1 核心路由器总体设计 |
3.2.2 核心路由器中网络协议 |
3.3 建立LSP链路 |
3.3.1 修改IP协议建立LSP链路 |
3.3.2 使用MPLS和LDP建立LSP链路 |
3.3.3 IPsec认证传输中的控制消息 |
3.4 RP 路由器 |
3.4.1 双RP 路由器组 |
3.4.2 数据业务在核心路由器中传输过程 |
3.5 资源管理 |
3.5.1 基于严格优先级调度算法 |
3.5.2 预分配带宽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 |
4.1.1 Linux介绍 |
4.1.2 Linux网络系统 |
4.1.3 Linux内核与Linux内核模块 |
4.1.4 开发过程 |
4.2 LSP链路建立 |
4.2.1 数据接收模块 |
4.2.2 加标签模块 |
4.2.3 数据转发模块 |
4.2.4 MPLS加载 |
4.2.5 LDP 加载 |
4.3 RP 转发 |
4.3.1 netfilter实现 |
4.3.2 IP协议注册 |
4.4 资源管理 |
4.4.1 预分配带宽算法 |
4.4.2 算法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组播核心路由器的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1.1 软硬件配置 |
5.1.2 网络安全计算模型拓扑图 |
5.2 测试设计 |
5.2.1 测试步骤 |
5.2.2 测试用例 |
5.3 单元测试 |
5.3.1 加标签模块 |
5.3.2 数据接收模块 |
5.3.3 转发模块 |
5.4 系统测试 |
5.4.1 文本数据传输 |
5.4.2 音视频传输 |
5.4.3 三种不同业务同时传输 |
5.5 性能测试 |
5.5.1 网络带宽测试 |
5.5.2 丢包率测试 |
5.5.3 DOS攻击测试 |
5.6 网络安全模型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及意义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大型组播网络中的Anycast RP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弹性光网络动态路由与频谱分配技术研究[D]. 罗晓.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2]专网组播应用设计与安全策略[J]. 李乃振. 四川兵工学报, 2015(07)
- [3]基于IA64平台PIM-SM协议的设计与移植[D]. 朱炜玮.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4]三网融合背景下IPTV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 朱文剑.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5]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D]. 刘崇.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三明市城域网路由优化的研究与实施[D]. 邓长权. 福州大学, 2013(09)
- [7]天津联通IPTV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研究[D]. 王金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8]CISCO路由器中PIM-SM的改进——Mul-Any(Multicast与Anycast结合)[J]. 孟雯雯. 硅谷, 2011(10)
- [9]MPLS组播与抗毁机制的研究及实现[D]. 刘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10]基于安全组播的核心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D]. 杨漪澜.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