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西宁“三环”绿化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宋洁[2](2020)在《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沣东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地广辽阔,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让许多城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地区差异性特征,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形象日益趋同,因此,保留城市道路景观地域属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特色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为切入点,以西安沣东新城为例,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与测量,分析沣东新城道路景观构成要素、形态特征、发展优势等,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域文化特色下的城市道路景观构建、发展的原则与方法。本文首先在基础理论方面,对地域文化、城市道路景观理论进行概念分析,阐述基于地域文化特色下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发展需求,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以对地域特色下城市道路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在实地研究方面,针对其区位、特征,选取沣东新城各区中建设相对集中区域的代表性道路,以及城市迎宾大道、城市生活景观路、城市文化景观路这三种道路规划类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沣东新城道路景观发展优势与不足;提出地域文化道路景观发展相关设计建议,归纳更为实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在设计实践方面,以沣东新城的十条景观大道进行设计改造,针对此区域内整体空间布局形式风貌加以分析整合,探索出具有沣东新城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设计。最终使得地域文化特色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能够在新陈代谢中得到更近一步的发展,从而给地域特色下道路景观带来借鉴和参考价值,最终期望能给城市建设中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带来积极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郭子钰[3](2020)在《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森林和耕地面积逐渐缩小,肆意破坏自然植被、占用农业用地等方式也成为城市面积快速扩大的主要途径,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趋近饱和。随着西北地区城市环境问题的加剧,西北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由于西北地区地域及气候环境特殊,其城市园林绿化任务艰巨,且存在诸多问题。陕西省西安市作为西北五省重要城市之一,其园林绿化问题的解决能提升园林绿化行业的水平,并对西北其他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在此背景下,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的执行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其园林绿化效果,近三年,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效果如何?政策执行过程中具体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有哪些?如何改进园林绿化政策实施?值得认真思考。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访谈、问卷调查、模型研究等方法,对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进一步探析园林绿化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园林绿化发展不均衡、工程建设及养护质量差、毁绿现象时有发生、景观过度绿化、长官意志工程时有出现;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探析其原因在于政策本身滞后、可操作性差、连续性缺乏;执行主体政策附加、政策损缺、政策停滞、政策误用;市民群体意识缺乏、参与积极性低以及政策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本研究系统性的优化策略提出奠定了基础。为了提升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效果,本研究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解决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发展对策,具体包括:政策自身角度的创新3D发展思路、细化相关配套政策;执行主体角度的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建立良好的养管机制、打造精品绿地、培养专业人才;目标群体角度的强化爱绿护绿意识、增强参与热度;政策环境角度的净化监督环境、提倡绿色配套式绿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赵从光[4](2020)在《基于实时路况的西安市交通拥堵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日益凸显。西安市作为陕西省会、西北地区第一大都市,城市路网建设远远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故此对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了获取西安市实时交通态势数据,本文依据网络爬虫原理,利用Python语言设计编程调用高德地图API接口,从而获取了西安市实时的交通数据。对于西安市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本文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区域道路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道路车辆行驶速度在时间上的拥堵聚类情况;通过对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工作日早晚高峰拥堵情况明显,道路运行速度以及路段拥堵数量呈现出一种周期性变化特征,晚高峰双休日交通拥堵情况要比工作日有所好转。对交通拥堵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工作日晚高峰交通拥堵的区域与早高峰交通拥堵的区域基本一致,午间交通情况良好,午间相对于早高峰交通拥堵来说交通运行要畅通许多;双休日的拥堵空间变化特征具有“早通晚堵”的拥堵变化特征。本文对西安市拥堵常发路段进行了探索,得到了西安市周常发拥堵路段数据。本文对于路段拥堵的研究建立了拥堵持续时间生存分析模型,通过对生存模型两个基本函数的非参数估计,确定了生存函数以及危险率函数的计算方法。以二环路和环城路为例具体分析了拥堵持续时间的整体分布特征。通过对生存函数以及危险率函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研究,分析了路段拥堵的特征。通过生存分析非参数对比方法显着性检验定性说明了路段早、晚高峰,工作日、双休日,以及不同方向路段的拥堵差异情况。为了研究时空、道路状况、交通状况因素对交通拥堵的作用效果,本文建立了拥堵持续时间的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了协变量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值系数,通过参数估计值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针对西安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交通态势数据的分析,对交通拥堵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研究,从交通发生源、交通需求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建议,探究了交通拥堵对策的具体实施方法。
崔筱笛[5](2020)在《近年来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统计分析及图形展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国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国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治理环境,并取得了显着的改善.本文利用2013年至2018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借助R软件,先运用几种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几种聚类结果,总体来说,几种聚类分析结果大体一致.其次对2018年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把六个指标变量大致综合为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物来源差异两个主成分.然后依据六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做因子分析,发现汽车尾气与扬尘污染因子和燃煤污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借鉴因子分析中共同度的思想,提出一种借助主成分载荷平方和排序的新方法并实现.新方法的优点是突出了在诸主成分上载荷绝对值都较大的样品,使其排名靠前.消除了单位特征向量前正负号的影响,避免了直接加总导致的得分排名的不唯一性.并且不需对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作加权或标准化,避免引起数据失真.从地域分布和时间顺序两个方面入手,本文还分别对2013至2018年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省会城市和部分代表性重点城市(按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G-day)排序)的空气质量数据做了细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方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好于北方.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7项检测指标的诸因素中,二氧化硫(SO2)与一氧化碳(CO)主要受到燃煤(如冬季燃煤取暖)和工业燃烧排放物(如火力发电)的影响,两者相关性较强;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与细颗粒物(PM2.5)之间来源的相关性较强,污染源大致与汽车尾气及建筑扬尘等有关.从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数据的双坐标图中能够看出每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类型.而从时间顺序来看,我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多数城市G-day逐年上升,SO2、NO2、PM10和PM2.5逐年降低.特别是利用上述三类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绘制的三维折线图、三维曲面框架图和三维条形图,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特征,形象生动,便于分析解释.本文分析了出现良好势头的诸多原因,肯定了近年来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巨大成绩.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治理措施给出了建议.
陆小波[6](2019)在《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的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双重背景下,特大城市作为中国城镇人口的重要流向地,其常住人口城镇化比重普遍达70%,率先进入存量更新时代。作为地理地域优越地和经济格局核心地,特大城市在人口规模和空间建设上领先中国大中小城市,不仅如此,特大城市形态在特征规律和发展阶段上也有别于大中小城市。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用于城市形态研究的基础资料正在从少量向空前巨量化、从单维向多维复杂化、从低分辨率向高分辨精准化转变,虽然城市多维大数据在实践应用层面百花齐放,然而城市形态理论尚未完全翻越经验主义、人脑判断的壁垒,大数据仍停留在辅助城市形态分析、佐证经验理论层面。城市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巨系统,始终处在动态发展中。城市形态的复杂性源于城市的复杂性,城市形态的空间本质源于城市的物质空间本体。结合发展背景和技术背景,立足城市形态空间本质,本文研究对象聚焦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基于建筑精度的城市空间大数据,建立特大城市形态的建筑、街区、街道、水绿开放空间的分层空间大数据平台。依托平台的数据库和分析模块,进行城市形态定量界定、测度解析,归纳出特大城市形态表层规律特征。从整体空间观认知特大城市形态,发现了城市形态中的基面、簇群、洼地、绿楔和廊道,由还原空间观提出一种原型范式来描述特大城市形态,从理论上定义原型及其原型五要素的概念。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对城市原型要素定量界定和测度解析,从而归纳特大城市原型深层规律特征。由此进一步将特大城市形态经过拓扑计算而凝练抽象出城市原型图式,并尝试探讨了特大城市原型的图解模式和影响机制。希望通过特大城市原型理论建构,补充城乡规划学科空间规划理论,为城乡规划实践提供些许思路,促进特大城市存量优化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起于空间并落于空间,创新点有二:一、在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大数据库的研究基础上,对特大城市形态的五要素进行精确界定和测度解析。基于真实高精度城市空间大数据,定量解析特大城市表层形态下的空间强度、密度、高度等空间指标和边界、重心、网络、肌理等形态指标,归纳出特大城市形态由重心到边界的强度多级衰减、高度多级衰减、网络多级衰减、肌理多级增长的特征规律,进而发现特大城市形态存在基面连续平面、簇群高值凸起、洼地低值凹陷、绿楔楔入穿透、廊道联系通过的五项要素特征。在传统城市形态绿楔和廊道要素外补充了基面、簇群和洼地要素。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中街区空间强度指标精准界定特大城市形态的五要素,并测度解析了五要素的三阶分阶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量化结构特征。二、建构城市形态中的特大城市原型理论,总结原型规律,丰富了国际城市原型理论体系。理论溯源并定义城市原型,提出特大城市原型具有五要素、三等级、二元性:五要素是基面、簇群、洼地、绿楔、廊道;三等级由低到高表现为连绵区基面、主城区基面、中心区基面的三阶秩序,新城簇群、主城簇群、中心簇群的三阶秩序,边缘洼地、主城洼地、中心洼地的三阶秩序,绿化绿楔、农林绿楔、山水绿楔的三级等级,干路廊道、轨道廊道、快速廊道的三级等级;二元性分为隐显、虚实、内外、凹凸四种对立统一关系。基于特大城市形态拓扑计算出城市原型,进而分析其图解和构成模式,建构集自相似性、同构性、生长性、空间发展趋向平衡性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原型的初始空间单元,并初步建构城市原型的理想模式和分形迭代模式,归纳得出特大城市形态的线形、扇形、环形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多样化的特大城市形态,尝试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历史建置、空间结构等因素来分析特大城市原型的影响机制。
曹有岳[7](2019)在《西宁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宁市林业生态建设目前已呈现出初步的多元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势头,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林业产业总产值、绿化覆盖面积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林业生态领域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成果,西宁市需要进一步实施城市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和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实现森林覆盖率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双增长、生态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双增强,努力打造生态良好的城乡绿化发展之路。
张万青[8](2019)在《基于物元熵权模型的西宁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通支撑着城市生活,如果没有交通,一切城市活动将难以维系。城市交通既是一系列复杂社会现象的空间集合,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始终是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青藏高原第一大市的西宁,如何发展绿色交通,如何摆正交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基于此,研究依托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的西宁宜居城市绿色交通网络发展模式研究》(批准号:18012,编号:0030203),以西宁城市绿色交通为切入点,从交通发展水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综合四个方面建立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熵权模型对西宁市2010-2017年绿色交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为西宁城市绿色交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以上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交通发展水平方面:2010-2017年西宁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欠佳,交通水平有待提升。道路线网密度、公交线网密度、人均人行道面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发展乏力;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的增加,居民出行时耗延长,影响交通水平绿色程度。(2)环境友好方面:2010-2017年西宁道路绿化情况良好,环境污染状况不断改善,交通干线噪声等级控制在中等水平。其中,新能源公交车量比重在2015年开始发力,2017年达到优秀等级。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比值越大,说明在节能减排上的效果越好,环境友好指数越明显。(3)资源节约方面:2010-2017年西宁城市建设用地消耗比重过大,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偏低,能源资源消耗降幅明显,但要防止反弹。说明未来西宁应注重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更好的土地资源空间规划来谋求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4)社会综合方面:2010-2017年西宁市交通建设投资比重逐渐加大,万车交通事故率、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平均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趋向中等,交通安全形势趋向平稳。(5)总的方面:西宁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呈阶梯递进上升态势,总体不断向好。在2013年,西宁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由较差转为及格;2015年评价等级达到中等;在2016年转为良好,2017年继续保持良好等级,后续也在不断提升中。最后,提出了西宁发展绿色交通的对策建议:完善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倡导土地利用和TOD模式。节约能源消耗,淘汰高能耗汽车,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营造绿色健康便捷的交通软环境。
南楠[9](2018)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承担着统筹安排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的重要功能,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城市绿地被其他类型的建设行为侵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不佳,影响城市绿地发挥生态和服务功能。而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是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改善规划实施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质性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四种方法,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情况和部分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对城乡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园林建设管理等方面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并对城市绿地未成功实施的典型案例进行回溯性分析,综合提出研究结论。论文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是一个以相关法律法规等为实施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实施内容,有关制度和实施运作机制为实施方式的体系。论文从“一致性”评估思路出发,总结提出法律法规体系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基础性要求,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分类、内容要求特征、表达形式特征和强制性特征。从“执行力”评估思路出发,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过程维度分析,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方式归纳为三项核心制度和四个实施运作机制,总结了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四种基本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是是基于规划对比和实施过程分析等基本方式,对已经实施一段时间或实施期满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等方面内容开展的评估评价工作,目的是通过评估查找问题和不足,改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最终推进规划实施、实现规划目标。其基本理论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选择、目标、任务、原则、对象、内容、指标和评估途径等内容。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核心内容,即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论文提出以“建设管控状况”(结果评估)和“实施制度机制”(过程评估)为基础性评估对象:其中,建设管控状况评估以“目标—方案一致性”为评估内容,按照性质、数量、结构、位置、边界五种类型进行评估;实施制度机制评估以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公正性为评估内容,并针对以上内容提出了评估指标和评估途径。此外,本论文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策略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组织策略建议。本论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体系的论述,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和方法的论述,特别是对于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的系统性构建,具有创新性;同时,研究也为构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制度,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提供了借鉴参考。
林琳[10](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西宁“三环”绿化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西宁“三环”绿化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沣东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历程及现状 |
1.4.2 国内研究历程及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理念下城市道路景观理论研究 |
2.1 地域文化 |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1.3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
2.2 城市道路景观 |
2.2.1 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 |
2.2.2 城市道路景观的特性 |
2.2.3 城市道路构成模式 |
2.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评价 |
2.3.1 环境分析评价 |
2.3.2 功能分析评价 |
2.3.3 美学分析评价 |
2.4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下城市道路景观案例 |
2.4.1 上海世纪大道 |
2.4.2 天津市大港油田光明大道 |
2.4.3 芝加哥政府大街 |
2.5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下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发展需求 |
2.5.1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下城市道路景观内涵 |
2.5.2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下城市道路景观发展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3 沣东新城道路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分析 |
3.1 沣东新城概况 |
3.1.1 沣东新城区位分析 |
3.1.2 沣东新城发展历史概况 |
3.2 沣东新城道路景观的影响因素 |
3.2.1 人文因素 |
3.2.2 自然因素 |
3.3 地域文化对沣东新城道路景观的价值属性 |
3.3.1 独特人文性 |
3.3.2 不可复制性 |
3.4 沣东新城道路景观现状调研 |
3.4.1 特征 |
3.4.2 沣东新城道路调研 |
3.5 沣东新城道路现状总结 |
3.5.1 发展优势 |
3.5.2 问题与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分析 |
4.1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
4.1.1 人文环境 |
4.1.2 自然环境 |
4.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素和内容 |
4.2.1 设计要素 |
4.2.2 设计内容 |
4.3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
4.3.1 坚持以人为本 |
4.3.2 展现地域特色 |
4.3.3 尊重历史文脉 |
4.3.4 突出整体性 |
4.3.5 可持续发展 |
4.4 城市道路景观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手法 |
4.4.1 重现与概括 |
4.4.2 对比与交融 |
4.4.3 隐喻与象征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道路景观设计实践 |
5.1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项目概况 |
5.1.1 项目位置 |
5.1.2 交通关系 |
5.1.3 项目现状 |
5.2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然景观现状 |
5.2.1 土壤植被 |
5.2.2 河流水系 |
5.2.3 现状绿地 |
5.3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人文景观现状 |
5.3.1 人文风俗 |
5.3.2 文化符号 |
5.3.3 历史文化 |
5.4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项目设计前期构思 |
5.4.1 项目设计思路 |
5.4.2 项目设计目的 |
5.5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项目结构与片区设计 |
5.5.1 结构设计 |
5.5.2 片区设计 |
5.6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项目植物绿化配置 |
5.6.1 植物层次设计 |
5.6.2 植物树种选择 |
5.7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项目各道路景观设计 |
5.7.1 复兴大道—新城科技创新轴 |
5.7.2 沣东大道—古今文化传承轴 |
5.7.3 西咸大道—丝路新貌展示花带 |
5.7.4 丰业大道—周秦汉文化展示花带 |
5.7.5 沣泾大道—沣河诗意山水花廊 |
5.7.6 太平路—太平河城市活力花廊 |
5.7.7 天章路—红色片区 |
5.7.8 科源路—黄色片区 |
5.7.9 沣明路—紫色片区 |
5.7.10 镐京大道—橙色片区 |
5.8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3)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历史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尝试与研究难点 |
1.5.1 创新尝试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绿地 |
2.1.2 城市园林绿化 |
2.1.3 园林绿化政策 |
2.1.4 政策执行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 |
3.1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概况 |
3.1.1 政策发展历程 |
3.1.2 执行机构现状 |
3.1.3 目标群体评价 |
3.1.4 政策环境现状 |
3.2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3.2.1 政策执行成效 |
3.2.2 现实问题 |
第四章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剖析 |
4.1 政策自身 |
4.1.1 政策滞后 |
4.1.2 政策可操作性差 |
4.1.3 政策缺乏连续性 |
4.2 执行机构 |
4.2.1 政策附加 |
4.2.2 政策损缺 |
4.2.3 政策停滞 |
4.2.4 政策误用 |
4.3 目标群体 |
4.3.1 爱绿护绿意识淡薄 |
4.3.2 公众参与积极性低 |
4.4 政策环境 |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政策角度 |
5.1.1 创新3D发展思路 |
5.1.2 细化相关配套政策 |
5.2 执行主体角度 |
5.2.1 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 |
5.2.2 建立良好的养管机制 |
5.2.3 打造精品绿地 |
5.2.4 培养专业人才 |
5.3 目标群体角度 |
5.3.1 强化爱绿护绿意识 |
5.3.2 增强公众参与热度 |
5.4 政策环境角度 |
5.4.1 净化监督环境 |
5.4.2 提倡绿色建筑配套式绿化 |
5.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实时路况的西安市交通拥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交通拥堵基础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交通 |
2.1.2 城市交通拥堵 |
2.1.3 交通拥堵评价指标 |
2.2 城市交通拥堵分析 |
2.2.1 城市交通拥堵的特性 |
2.2.2 城市交通拥堵的规律 |
2.2.3 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 |
2.3 城市交通拥堵的理论研究 |
2.3.1 交通供给理论 |
2.3.2 交通需求理论 |
2.3.3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1 交通拥堵实时路况数据获取及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实时路况信息爬取 |
3.1.3 实时路况数据预处理 |
3.1.4 路况信息可视化 |
3.2 聚类分析 |
3.2.1 聚类分析原理 |
3.2.2 路段选取 |
3.2.3 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
3.3 时间分布特征 |
3.3.1 工作日拥堵时间分布特征 |
3.3.2 双休日拥堵时间分布特征 |
3.4 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工作日拥堵空间分布特征 |
3.4.2 双休日拥堵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拥堵常发路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存分析的路段拥堵持续时间评估 |
4.1 拥堵持续时间的生存模型 |
4.1.1 拥堵持续时间基本函数 |
4.1.2 生存函数以及危险函数的非参数估计方法 |
4.1.3 二环路、环城路拥堵持续时间整体分析 |
4.2 路段拥堵持续时间的对比分析 |
4.2.1 拥堵持续时间的非参数对比方法 |
4.2.2 二环路路段拥堵持续时间分布特征 |
4.2.3 环城路路段拥堵持续时间分布特征 |
4.3 路段拥堵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拥堵持续时间Cox比例危险模型 |
4.3.2 协变量的确定 |
4.3.3 Cox比例危险模型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的措施建议 |
5.1 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建议 |
5.1.1 交通流的时间均衡 |
5.1.2 交通流的空间均衡 |
5.1.3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
5.2 交通发生源对策建议 |
5.2.1 职住均衡 |
5.2.2 学区路系统规划 |
5.2.3 合理配置生活设施 |
5.3 精细化交通工程设计对策 |
5.3.1 路口渠化设计 |
5.3.2 路段设计 |
5.3.3 隔离设计 |
5.4 对策实施行动计划建议 |
5.4.1 制定拥堵治理的对策方案 |
5.4.2 对策实施发展策略 |
5.4.3 对策实施时序安排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安市常发拥堵路段表 |
致谢 |
(5)近年来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统计分析及图形展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空气质量状况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一些概念介绍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选取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结构 |
第2章 聚类分析 |
2.1 系统聚类法 |
2.1.1 系统聚类简介 |
2.1.2 系统聚类结果 |
2.2 k-means聚类 |
2.2.1 k-means聚类简介 |
2.2.2 k-means聚类的R实现 |
2.2.3 k-means聚类结果 |
2.3 PAM聚类 |
2.3.1 PAM聚类简介 |
2.3.2 PAM聚类的R实现 |
2.4 EM聚类 |
2.4.1 EM聚类原理 |
2.4.2 EM聚类的R实现 |
2.5 SOM神经网络聚类 |
2.5.1 SOM神经网络聚类的原理 |
2.5.2 SOM神经网络聚类的R实现 |
2.6 几种聚类分析结果比较 |
第3章 主成分新排序法及因子分析 |
3.1 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3.2 一种新的主成分得分排序方法 |
3.2.1 问题背景 |
3.2.2 主成分载荷平方和排序法 |
3.2.3 实证分析和R实现 |
3.3 因子分析 |
第4章 空气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图形展示 |
4.1 环保重点城市的地域分布 |
4.1.1 最优、中等和最差三类城市的分布 |
4.1.2 11个区域的城市空气质量分布 |
4.2 时间特征分析 |
4.2.1 临汾市 |
4.2.2 石家庄市 |
4.2.3 海口市 |
4.2.4 昆明市 |
4.2.5 北京市 |
第5章 总结及建议 |
5.1 总结与展望 |
5.2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的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形态与城市空间大数据 |
1.1.1 城市形态的概念释义 |
1.1.2 城市形态的复杂理论 |
1.1.3 城市形态的空间本质 |
1.1.4 城市空间大数据特征 |
1.2 城市形态学研究的理论综述 |
1.2.1 城市形态学研究谱系和共识 |
1.2.2 城市形态学研究层面和方法 |
1.2.3 国际城市形态学的研究内容 |
1.2.4 国内城市形态学发展和实践 |
1.3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发展综述 |
1.3.1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起源和发展 |
1.3.2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方向和领域 |
1.3.3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数据和指标 |
1.3.4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热点和趋势 |
1.4 城市形态定量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2 空间数据采集及处理 |
1.4.3 空间大数据平台建立 |
1.4.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大城市形态的基础理论建构 |
2.1 特大城市形态的理论框架 |
2.1.1 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 |
2.1.2 特大城市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 |
2.1.3 特大城市发展特征和动因机制 |
2.2 特大城市形态的数据平台 |
2.2.1 特大城市规模划分与案例选取 |
2.2.2 特大城市空间大数据形态整合 |
2.3 特大城市形态的发展背景 |
2.3.1 特大城市的地理地域区位 |
2.3.2 特大城市的经济宏观格局 |
2.3.3 特大城市的社会发展建设 |
2.4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和深层属性 |
2.4.1 中国特大城市形态特殊性 |
2.4.2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属性 |
2.4.3 特大城市形态的深层属性 |
第三章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特征解析 |
3.1 特大城市形态的表层解析方法 |
3.1.1 特大城市形态的指标形态分析 |
3.1.2 特大城市形态的几何形态分析 |
3.2 特大城市空间强度指标特征 |
3.2.1 空间强度指标的统计特征 |
3.2.2 空间强度指标的集聚特征 |
3.3 特大城市空间密度指标特征 |
3.3.1 空间密度指标的统计特征 |
3.3.2 空间密度的集聚特征 |
3.4 特大城市空间高度指标特征 |
3.4.1 空间高度指标的统计特征 |
3.4.2 空间高度指标的集聚特征 |
3.5 特大城市空间边界形态特征 |
3.5.1 空间边界形态的几何特征 |
3.5.2 空间边界形态的分异特征 |
3.6 特大城市空间重心形态特征 |
3.6.1 空间重心形态的几何特征 |
3.6.2 空间重心形态的分异特征 |
3.7 特大城市空间网络形态特征 |
3.7.1 道路网络形态的层级特征 |
3.7.2 街区网络形态的层级特征 |
3.8 特大城市空间肌理形态特征 |
3.8.1 建筑肌理形态的分形秩序 |
3.8.2 开敞空间形态的分形秩序 |
3.9 特大城市原型初步发现 |
3.9.1 基面的发现 |
3.9.2 簇群的发现 |
3.9.3 洼地的发现 |
3.9.4 绿楔的存在 |
3.9.5 廊道的存在 |
第四章 特大城市原型的深层特征研究 |
4.1 特大城市原型要素的分类解析 |
4.1.1 原型要素的相关概念 |
4.1.2 原型要素的普遍意义 |
4.1.3 原型要素的演化脉络 |
4.2 特大城市的基面形态特征解析 |
4.2.1 基面的分阶特征 |
4.2.2 基面的空间特征 |
4.2.3 基面的量化特征 |
4.3 特大城市的簇群形态特征解析 |
4.3.1 簇群的分阶特征 |
4.3.2 簇群的空间特征 |
4.3.3 簇群的量化特征 |
4.4 特大城市的洼地形态特征解析 |
4.4.1 洼地的分阶特征 |
4.4.2 洼地的空间特征 |
4.4.3 洼地的量化特征 |
4.5 特大城市的绿楔形态特征解析 |
4.5.1 绿楔的分级特征 |
4.5.2 绿楔的空间特征 |
4.5.3 绿楔的量化特征 |
4.6 特大城市的廊道形态特征解析 |
4.6.1 廊道的分级特征 |
4.6.2 廊道的空间特征 |
4.6.3 廊道的结构特征 |
4.7 特大城市原型的综合测度特征 |
第五章 特大城市原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5.1 特大城市原型的定义构成 |
5.1.1 城市原型的定义及要素 |
5.1.2 特大城市原型基本特征 |
5.2 特大城市原型的拓扑计算 |
5.2.1 原型要素的拓扑方法 |
5.2.2 拓扑计算出城市原型 |
5.3 特大城市原型的图解模式 |
5.3.1 城市原型的空间单元 |
5.3.2 城市原型的构成模式 |
5.4 特大城市原型的影响机制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特大城市原型的主要内容 |
6.2 特大城市原型的九个规律 |
6.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西宁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宁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 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 |
(二) 城区绿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
(三) “四边”绿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
二、西宁市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三、促进西宁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几点对策 |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搞好宣传教育。 |
(二) 深化林业生态建设相关体制机制改革。 |
(三) 积极开展科普教育与科技培训。 |
四、结语 |
(8)基于物元熵权模型的西宁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1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及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研究法 |
1.4.2.2 调查分析法 |
1.4.2.3 定量分析方法 |
1.4.2.4 计量和模型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绿色交通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交通的概念 |
2.2 绿色交通的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以人为本”的理论 |
2.3.2 低碳交通理论 |
2.3.3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西宁市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城市交通概况 |
3.2 西宁城市绿色交通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西宁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构建 |
3.3.1 指标初选的方法 |
3.3.2 指标体系的框架及构建 |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
3.4.1 交通发展水平主要指标分析 |
3.4.2 环境友好主要指标分析 |
3.4.3 资源节约主要指标分析 |
3.4.4 社会综合主要指标分析 |
3.5 评价指标现状资料 |
第四章 西宁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绿色交通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
4.2 方法的选择思路 |
4.2.1 熵权法 |
4.2.2 物元分析法 |
4.3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4.3.1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2 物元分析法进行评价 |
4.3.2.1 确定待评价物元 |
4.3.2.2 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
4.3.2.3 确定关联函数值 |
4.3.2.4 计算综合关联度及确定评定等级 |
第五章 西宁城市绿色交通评价分析及建议 |
5.1 基于物元熵权模型的绿色交通评价 |
5.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1.1 构建数据矩阵 |
5.1.1.2 计算Pij数据 |
5.1.1.3 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5.1.2 运用物元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
5.1.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
5.1.2.2 计算K_j(v_i) |
5.1.2.3 计算综合关联度 |
5.1.2.4 确定评价等级 |
5.2 西宁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结果实证分析 |
5.2.1 交通发展水平B1 |
5.2.2 环境友好B2 |
5.2.3 资源节约B3 |
5.2.4 社会综合B4 |
5.3 西宁市发展绿色交通的对策建议 |
5.3.1 完善公共交通线网密度 |
5.3.2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 |
5.3.3 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
5.3.4 倡导土地利用和TOD模式 |
5.3.5 节约能源消耗,淘汰高能耗汽车,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 |
5.3.6 营造绿色健康便捷的交通软环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
1.1.2 规划认知发展的拉力 |
1.1.3 解决实施问题的推力 |
1.2 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有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综述 |
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有关概念 |
2.1.1 基础概念 |
2.1.2 核心概念 |
2.1.3 其他相关概念 |
2.2 国外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
2.2.1 主要理论 |
2.2.2 实践案例 |
2.2.3 主要特点 |
2.3 我国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
2.3.1 发展历程 |
2.3.2 研究领域 |
2.3.3 研究对象 |
2.3.4 主要方法 |
2.3.5 主要问题 |
2.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进展 |
2.4.1 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实施评估 |
2.4.2 对绿地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估 |
2.4.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上一版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 |
2.5 现代城市规划有关理论综述 |
2.5.1 不确定性理论 |
2.5.2 程序规划理论 |
2.5.3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 |
2.6 公共政策有关理论综述 |
2.6.1 公共政策概念、构成要素和政策模型 |
2.6.2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2.6.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6.4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一致性”思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
3.1 “一致性”评估的前提条件 |
3.2 法律法规要求分析 |
3.2.1 法律法规的基本体系 |
3.2.2 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
3.3 规划空间层次分析 |
3.3.1 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层次 |
3.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层次 |
3.4 规划内容构成和内容要求分析 |
3.4.1 总则类内容 |
3.4.2 布局类内容 |
3.4.3 用地类内容 |
3.4.4 生态类内容 |
3.4.5 保障类内容 |
3.4.6 内容要求特征 |
3.5 规划表达方式分析 |
3.5.1 形式特征分析 |
3.5.2 强制性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执行力”思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管控过程分析 |
4.1 核心管理制度 |
4.1.1 城市绿线制度 |
4.1.2 绿色图章制度 |
4.1.3 生态控制线制度 |
4.2 实施运作机制 |
4.2.1 规划制定机制 |
4.2.2 计划落实机制 |
4.2.3 项目管控机制 |
4.2.4 实施监督机制 |
4.3 制度机制的基本属性 |
4.3.1 完备性 |
4.3.2 合法性 |
4.3.3 有效性 |
4.3.4 公正性 |
4.4 制度机制的典型问题 |
4.4.1 完备性问题 |
4.4.2 合法性问题 |
4.4.3 有效性问题 |
4.4.4 公正性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和方法 |
5.1 价值选择 |
5.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利益主体及价值取向 |
5.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选择 |
5.2 评估目标 |
5.2.1 宏观目标 |
5.2.2 微观目标 |
5.3 主要任务 |
5.3.1 评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 |
5.3.2 分析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
5.3.3 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建议 |
5.4 评估原则 |
5.4.1 系统性原则 |
5.4.2 有限理性原则 |
5.4.3 关键性聚敛原则 |
5.5 评估对象 |
5.5.1 选取建设管控状况和规划实施制度机制为评估对象 |
5.5.2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对象 |
5.5.3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对象 |
5.6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的评估内容 |
5.6.1 建设管控状况的评估内容 |
5.6.2 评估内容的具体评估分类 |
5.6.3 五种评估类型 |
5.7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的评估内容 |
5.7.1 实施制度机制的评估内容 |
5.7.2 完备性评估 |
5.7.3 合法性评估 |
5.7.4 有效性评估 |
5.7.5 公正性评估 |
5.7.6 小结 |
5.8 评估指标 |
5.8.1 指标选取原则 |
5.8.2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指标 |
5.8.3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指标 |
5.9 评估途径 |
5.9.1 规划方案—实施影像对比分析 |
5.9.2 行政管理过程资料研究 |
5.9.3 规划对比分析 |
5.9.4 访谈调研 |
5.9.5 问卷调查 |
5.9.6 实地勘查 |
5.10 与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的衔接 |
5.11 本章小结 |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建议 |
6.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宏观发展策略 |
6.1.1 发展理念论 |
6.1.2 两大关系论 |
6.1.3 实施方法论 |
6.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策略 |
6.2.1 提升规划编制理念 |
6.2.2 完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
6.2.3 优化规划成果表达 |
6.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组织策略 |
6.3.1 评估主体:“政府+第三方” |
6.3.2 评估程序:五个核心评估环节 |
6.3.3 保障措施:法制、技术和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结论 |
7.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体系 |
7.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框架 |
7.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评估对象、内容和方法 |
7.1.4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 |
7.2 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7.2.1 创新点 |
7.2.2 局限性 |
附录 |
附录A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办法》编制初探 |
附录B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 |
附录C 论文研究的案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列表 |
附录D 论文研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城市 |
附录E 论文研究访谈人员列表和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四、实施西宁“三环”绿化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沣东新城为例[D]. 宋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郭子钰. 西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实时路况的西安市交通拥堵特征研究[D]. 赵从光. 长安大学, 2020(06)
- [5]近年来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统计分析及图形展示[D]. 崔筱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城市空间大数据的中国特大城市形态定量研究初探[D]. 陆小波. 东南大学, 2019(07)
- [7]西宁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与对策研究[J]. 曹有岳.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9(07)
- [8]基于物元熵权模型的西宁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研究[D]. 张万青.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D]. 南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