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想象是人类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影像的过程。从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高智力及其他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而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开发。
关键词:想象 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要想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观念,重视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重视学生思想观念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或猜测)是不知其真假的数学叙述,它被建议为真,暂时未被证明或反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在教学第一环节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猜一猜这里面有些什么(出示:袋子、盒子、课件等)?”特别在教授“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经常会让学生进行猜想。而“统计与概率”这部分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我在教师们惯用的猜测游戏之外,又增加了两个环节,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挑战,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我是这样设计的: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同学们你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吗?2.老师打开袋子验证。3.提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让学生猜一猜,提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回袋子,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被摸到多少次?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实验过程,感悟“猜想——实验——验证——思考”的数学学习方法,而此法正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猜想是学生想象力的第一步,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霍奇猜想等都是从猜想开始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多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发学生大胆猜想。
二、提高学习兴趣,构建图形与空间的表象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很多学习行为都是由其对事物的兴趣程度决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空间观念的有效架设,能够帮助小学生对周边事物的直接感知能力提升,从而加强自身对图形以及相关性质的理解能力,进而借助图形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变换,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彼此位置关系等表象深入理解。表象本身就是具体图形作用于大脑而形成的感知,表象是具体感知与形象思维相联系的必要连接载体。没有形成清晰的表象就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活动,没有丰富的表象储备,空间观念的深度发展,表象的重组和再造,新表象的产生过程将会非常困难,丰富的表象储备对于学生思维活动进行表象的重组和表象的再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空间观念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搜集有用的教学实物,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物的观察活动中,最好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地进行探索,从而对诸如正方形、长方形及球形等立体形状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三、在实践运用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能够学以致用。数学课外活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在娱乐中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在娱乐中加强对知识的运用,形成一种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比如,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后,我们可以把它结合体育课的队形练习,由体育委员暂代体育教师,让学生“向西转”“向东转”或水平平移,或30度角移动。为了保持本组的荣誉,学生的兴趣很大,就这样在运动中领会了位置与方向。
2.应用于生活实际,体验成功的快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只是纸上谈兵,应用到文字题中,缺少了一种真实的感觉。如果引导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也体会到知识运用的成功快乐,这对于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爱迪生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多产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卢梭也说:“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数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有着极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应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师的引导,用开创性的方法激发学生永恒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的学习融合得更加淋漓尽致,丰富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马新磊 浅谈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J].山东教育,2007,(7)。
[2]孔新伟 在形象与抽象之间“跳转”——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三步曲[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9)。
[3]易建辉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广东教育,2008,(06)。
论文作者:曹月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学生论文; 表象论文; 数学论文; 想象力论文; 空间论文; 知识论文; 观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