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我国深基坑工程项目的激增,导致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加之现代建筑工程规模扩大与数量增加,在某种意义上讲增加了深基坑工程的任务量和施工难度。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而言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即是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这与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挂钩,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优化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导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所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并且需要具备结构简单与安全可靠的特点,从而保障深基坑具备较好的挡土性能,而且需要保障深基坑的周边有较好的稳定性。需要保障在开挖深基坑时不会对周围的地下管道或是建筑造成威胁甚至是损害,需要能够保障建筑物与道路的安全。在选择施工技术时也应该考虑到经济成本的合理使用,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在开挖深基坑时所采用的排水或是降水的措施必须是保证地下水位在施工面之下。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商城、停车场等)的地下室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既可对地下空间资源予以有效利用,又能够增强地上建筑工程的质量。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具有地域性、复杂性等特点。
1.1地域性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样也导致其土壤构造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务必要基于不同的土壤条件、不同的地域来选择适宜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式。
1.2基坑和支护的特点
除了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相关的自身内部因素也会对该技术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相关技术的技护种类较多,从使用类型上可分为加固型和支挡型两个类型,从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角度出发,一般需要选择至少两种以上的支护型式,更有利于提高基坑工程的质量。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建筑用地面积越来越小为目前建筑工程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基坑的深度越来越大,由此也增加了基坑工程施工的难度。而由此引发的对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周边建筑的安全影响问题,也成为提升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2.1钢板桩插打
插打时需要通过挖机处理,使地面下降30cm,然后测量放样,合理放出钢板桩四角,依靠白灰线明确边线,外部挖出环形水沟,保证和工程现场排水沟相连,防止地表水能够直接进入基坑。插打时出现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与钻孔桩工程现状,调整边线。具体如下:(1)钢板桩的整理。把长1.5~2.0m、满足规格要求的钢板桩确定成标准,以此为前提,确认其他钢板桩锁口有无问题。一旦确认质量、规格有问题,需要立即整修,所有钢板桩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宽度误差在±30mm以内,锁口位置平滑且不存在破损、扭曲;(2)钢板桩插打。插打时,保证组桩、单块桩两侧锁口全部涂有黄油,封底砼位置用沥青油膏处理,易于后期插拔。前期应当逐一插打,最后三块应当经过合拢处理,接着打入,基本次序如下:首先是由一侧合拢,操作过程中相同边的一角插入剩下一角,,必须保证垂直度符合要求,特别是首桩必须由2个垂直方向进行稳固,避免倾斜,待桩体固定时,需要马上和导框对齐,如果倾斜严重,需要重新插打,保证桩体外露30cm;(3)打桩机具。选择振动打桩机具(Dz-60)进行处理;(4)钢板桩支护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插入前,不仅需要为锁口处涂抹黄油,降低磨擦力,还需要将铁楔置于无插套锁口下端,避免泥沙进入锁口。插打时,需要通过绳子紧拴钢板桩一侧,保证它的位置始终稳定,避免倾倒压线。插打时,需要安排防护人员,遵循“1机1人”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围檩施工
围檩施工:(1)围檩制作。围檩圈梁选择H型钢,基本规格是HW350*350mm,內撑选择D500*8mm钢管,牛腿选择[10槽钢。在承台外侧空地现场制作围檩,根据已施工钢板桩围堰四边长度对H钢及钢管內撑进行下料,同时加工16个牛腿,在H型钢上焊接8块600*750*10mm钢板(直径50cm钢管焊接位置);(2)围檩安装。围檩部署在下承台顶面之上30cm处,首次开挖到标高之下30cm位置,停止作业,此时可以安装围檩,具体流程如下:①牛腿采用三角托架样式,固定于承台四边,全部需要有效焊接4道(绕过內撑定位钢板),且焊缝必须满焊;②工作人员协助汽车吊,确保H型钢稳定安装在牛腿,待操作结束时,需要对两者焊接处理,保证稳固;③配置钢管內撑,依靠汽车吊使其到达指定位置,工作人员让钢管內撑、H型钢处定位钢板完美接合,最后满焊处理。
2.3基坑开挖
围檩安装结束,需要通过挖机开挖,选择位置存放回填土(高度不可超过2m),剩下土方则需要由专用汽车直接拖离工程现场。
2.4砼垫层浇筑
碎石垫层顶部安排C20混凝土砼满铺垫层,厚10cm。浇筑时,通过土袋密封集水井口,防止其堵塞,水沟处部署木模板,防止截面规格出现偏差。混凝土运输车停靠在一侧,通过溜槽,由承台中部朝两侧浇筑,集水井一侧需要部署排水坡,依靠人工方式摊平处理。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做好检测工作
工程施工中检测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其是保证每个环节施工不出现偏差的主要措施。支护施工中,鉴于其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从而出现支护尺寸、设计要求两者不相符合的情况,此时施工人员在发现后应立刻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处理后再开展后续工作。检测工作中,地下水检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做到周期性检测,且在相关装置安装到位后,指派专门的人员立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工作,以便日后参考,一旦发现检测结果出现异常需要立刻处理。
3.2避免受地下水影响
深基坑施工势必会接触到地表,而地表下往往会有大量的地下水。为了更好的避免地下水的影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通过人工降水的方式来减少地下水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的压力。事实上此种方式的根据目的在于对土质进行改变;②采用水帷幕的形式,水帷幕对水而言有着极好的阻挡作用,这对于提升施工质量而言十分有利。
3.3做好周边保护工作
深基坑施工中往往均是围绕着岩土工程,在此方面开展挖土工程时,则需要做好施工现场周边地质的保护工作。如在地下水渗透的情况下,基坑会渐渐出现裂缝,并持续加大,进而造成支架结构被破坏的情况出现。为了避免此种问题,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适时堵塞。在采取措施之前需要对周围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好计算工作,以便于保证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结束语
由于我国各大城市土地资源日趋匮乏,导致现代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加大建筑的规模与高度,使深基坑支护施工备受关注。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有利于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事业的发展。如今的建筑工程与传统工程有了较大的差别,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出现,使得很多传统施工技术难以发挥作用,而此类建筑也存在基坑深的特点,若要充分保证此方面施工质量,则需要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其中。然而虽然该技术在应用时可以发挥良好作用,但依然存在很多待优化之处。
参考文献
[1]梁德初.某深基坑工程综合支护技术[J].施工技术,2012,41(1):32~35.
[2]王蓟昌,吴良良,丁明华,等.宜兴文化中心大剧院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及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3,44(1):6~8.
[3]任望东,李春光,田建平,等.软弱土中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快速支护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42(1):35~39.
[4]张莉莉,罗艺,刘小囝.超深基坑支护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4,45(2):102~104.
论文作者:杨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钢板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地下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