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与施工方法探析论文_马远会

公路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与施工方法探析论文_马远会

长春润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桥梁公路施工技术,它能减缓桥梁和公路的老化时间,有效强化桥梁和公路的承载能力,增长桥梁和公路的使用寿命。由于我国公路网的不断拓展,私家车增多、车流量增长,对公路和桥梁的荷载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公路和桥梁破损严重。在我国公路桥梁破损严重的情况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推广,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

关键词:公路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施工

1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特点

和传统的加固方法相比较,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特点可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最为主要的体现是施工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其影响具体体现在日常的交通和城市生活,由于该技术的特殊性,其工作工程相对“隐秘”,进而对交通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即使是在城市相对繁华的地段进行施工,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也不大;其次是投资少、效益高,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利用这一加固技术对桥梁技术进行加固时,所用的设备相对较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难度也相对不高,在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前期下可以极大地缩短工期。

2公路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方法

2.1竖向顶撑张拉法

竖向顶撑张拉法通过在加固梁底部加设 U 型钢锚固板,沿梁底方向设拉杆,将拉杆两端焊接在钢锚固板上,把张紧夹具设于梁的四分之一跨径及跨中处或跨间横隔板处,在拉杆应力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在拉杆与梁底面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垫块进行楔紧,使拉杆位置得到固定并保有张拉力,再对张紧夹具、承托架进行拉杆防锈处理。

2.2横向收紧张拉法

横向收紧张拉法多用于梁的两端间隙很小的情况。该方法是通过在梁的下缘加装预应力筋,在距离梁端一定距离弯起,再利用支点锚于梁端的锚固钢板上,锚固钢板呈 U 形套在梁端的下翼缘上。可通过撑棍将水平段的预应力筋分为若干段,在各段的中点位置利用拉紧螺栓把两对称筋收紧,由此拉杆产生预应力。

2.3纵向张拉法

纵向张拉法,顾名思义是沿着预应力筋的轴线方向施加预应力。预应力筋沿梁底布置,至梁的两端设导向块处弯起,锚固于梁的腹板或顶板上,再沿梁底或梁顶进行纵向张拉,进而减小梁端剪力。从构造来看纵向张拉锚固可分为梁顶锚固和腹板锚固。因体外预应力筋张拉方法同构造形式息息相关,张拉的位置选择在梁顶沿斜筋方向还是梁底沿水平方向均可。体外预应力加固张拉程序和预制混凝土梁的张拉程序一样。纵向张拉法与横向收紧张拉法所不同的是,纵向法拉杆弯起段往往是由翼缘板斜孔穿出延伸至桥面,并在拉杆端部设置丝扣,通过轧丝锚将其锚固在梁顶部锚固槽的内部。

3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放样定位技术

首先是放样定位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而言,放样定位技术可细致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性较强的放样定位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针对于滑块垫板以及锚固,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确定垫块中心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而确定两区的方向,对相关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将得到的相关参数在梁底两侧的相关位置进行准确测量。该技术的另一要点就是对底板图案的绘制。在对底板图案进行绘制时,应对空洞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标记,这一工艺的目的在于后续工作中,实际尺寸要与平面相结合。还有就是依据锚固点进行定位,在实施这一工艺时,其主要包含三个步骤:首先是锚固定点的决定,一般而言,这一点位置是建立在对桥梁端和锚固定进行准确测量基础上的;但是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即锚固定点在两侧时,工作人员除了要对沿纵桥位置以及桥梁端同锚固定点进行测量之外,还要对梁顶部筒梁底面的垂直距离进行准确测量。在桥梁施工现场要对各个数据进行准确测量,而在测量过程中就会对钢筋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施工单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3.2上锚固点的设置

其次是上锚固点的设置。在进行上锚固点进行设置时,工作人员应对图纸有充分了解,进而准确地设计出斜筋穿出位置,进行这一工艺的目的在于准确确定锚固钉的位置,对于该工艺,笔者对其主要步骤进行简单阐述:第一,凿去铺装层,露出钢筋;第二,对孔架进行细凿,在凿除孔架之后,需将凿岩机的钻杆放入孔架的槽内,继而实施凿孔工艺,在这一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要确保斜孔凿去的合理性;因此工作人员要做的工作就是处理梁顶的混凝土,凿开完之后不是万事大吉了,为了使其表面不被氧化,保障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工作人员应在其混凝土的表面涂上一层环氧化液;第三就是上锚固点的设置,为了使锚垫板上表面和梁顶面的平整度达到要求,选择保护层时,应选择混凝土较厚的梁顶。

3.3 转向装置技术

第三就是专项装置技术,作为桥梁施工中最为主要的施工工艺,其在整个桥梁工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其提升了体外预应能力的实际应用效果,其次是使施工效率大大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应用转向装置,可以有效地对预应力筋的方向进行优化,进而使其以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进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各个数据以及转向装置进度的要求极为苛刻,在进行这一施工环节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另外,有一些小型的施工单位,由于资金匮乏,其在器械设备的准备上不够充分,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必须使用具有相关规格的仪器。

3.4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在进行预应力筋的安装前先对锚具和粗钢筋的螺杆与螺母匹配情况进行检查,通过逐个试拧确保丝头在不加力时仍可使螺母拧至全过程。对于水平筋和斜筋是两根粗钢筋或斜杆为型钢的情况,须先把斜筋与水平滑块进行固定,把斜筋的上锚固点进行固定。采用临时支架来定位滑块并穿水平筋,在穿筋过程中须保持水平筋的两端留有相同长度的丝头,对滑块位置记性仔细检查,预留出滑移量。在上紧两水平筋螺母的同时还使水平筋的中心线同滑块锚孔中心位置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为后期张拉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对于公路梁桥来说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有着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而实际应用中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同样有着不足,加之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适用情况各有不同,需要我们在实际公路桥梁加固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选择并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相关技术经验并加以完善,使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公路桥梁加固中的应用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张立春. 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12.

[2]付铁柱. 公路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方法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3(22):259 - 260.

论文作者:马远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与施工方法探析论文_马远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