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金萍

彩色多普勒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金萍

金 萍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730000

摘要: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的结构、形态以及功能,探讨了彩色多普勒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内膜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了60例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普通超声技术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观察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情况。结果 对两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的检出率为90.8%,明显高于普通彩超组49.4%,两组比较分析统计学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可准确测量粥样斑块形成及内膜厚度变化、颈动脉管径,血流速度,对颈动脉斑块及相关疾病的诊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排名第一位的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在诊断上的应用,不仅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而且通过检测颅外段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判别斑块的特性、检测有无狭窄和阻塞以及对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预测和防治均有重要价值。颈动脉高频彩超检测已经成为近年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1]。现将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及普通超声对颈动脉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了60例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并确诊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且均无其他基础病变。

1.2方法与评定标准

方法:首先使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平卧于床上,稍向后仰头,将颈部暴露充分,患者头部向检查对侧稍转动。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颈部,沿颈总动脉起始处(锁骨上窝)纵向扫查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之后旋转探头再由颈总动脉起始处横向扫查并测量血管内径。颈总动脉血管内经的测量部位为球部近心端约2.0cm处,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测量内经的部位为颈动脉分叉约1.0cm处。同时观察血管流速并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判定是否形成斑块及斑块大小、形态、性质和形成部位等。

评定标准:所有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均采用TOSHIBA SSA-660A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检查部位包括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及其分叉部,检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血管形态、结构、有无斑块形成及部位,并记录crouse积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标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3mm),并向血管腔内凸起.按超声特征将粥样硬化斑块分为软斑、硬斑和混合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软斑:主要以脂质、FBG和凝集成的血栓成分为主,为活动性斑块,斑块内部回声不均,呈低回声向管腔内凸出,表明粗糙不平斑块;硬斑:由斑块内钙盐沉积、钙化所致,以钙质为主要成分,斑块呈强回声,表面光滑,后伴声影者;兼有软斑、硬斑特点者为混合斑。

2结果

2.1高频彩色多普勒组与普通彩超组内膜增厚及斑块发生率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组检出患者有内膜增厚及明显斑块的为91.6%(55/60);普通超声组中检出患者有内膜增厚及明显斑块的10例,检出率为 16.6%(10/6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的差异。

2.2高频彩色多普勒组与普通彩超组斑块分型比较:经血管造影进行确诊后,软斑共有10例,高频彩色多普勒组与普通彩超组分别检出9例和2例;混合斑共有30例;高频彩色多普勒组与普通彩超组分别检出26例和12例,硬斑共有20例;高频彩色多普勒组与普通彩超组检出17例和9例。

3讨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变主要累及动脉内膜-中膜,使其增厚、粗糙,逐渐形成斑块。对比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部,其与动脉分叉部及成角处内膜表面不规则而干扰层流,产生血流急而至涡流,使内膜受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由于斑块性质不同,超声所显示的斑块回声也不同,较均匀的低回声脂质型软斑块、等回声的纤维型斑块、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型硬斑块、回声强弱不均的溃疡型斑块。经过多位学者证明,使用高频彩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优越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2]。高频彩超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患者颈动脉内膜是否增厚,除选择完整的诊治方案之外,还可应用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高频彩超不仅解决了普通超声不能准确评定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问题,还解决了血管造影的有创性及其只能在斑块明显形成后才能反映血管狭窄的问题。本文提示早期颈动脉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定量方法是可取的。非侵入性的方法之间的高分辨率B超是一最好的直接可视化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性质的检查手段。这种方法提供了实时信息在内腔和血管壁的特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高频彩超检测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几率明显大于普通彩超能够检测出的概率,高频彩超更能早期发现其病变情况,对于临床预防及诊治均具有高度优越性。随着高分辨多功能超声诊断的不断发展和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可实时观察血流状态。这些超声技术为各种脑血管病的诊断和分期提供了大量辅助信息[3]。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成爱琴,杨益春,邹健,等.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418-419.

[2]梁新,李泉水,杨雪冰,等.高频彩超在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5):443-446.

[3]Serfaty JM.Chirossel p,Cheualliere Jm,etal,Accuracy of three dimensional gadolinnum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carotid arterg disrase(J).AjR 2000;175(2):445 63

论文作者:金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