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强
(广东易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生产活动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电力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提高电力工程设计、施工质量便成为提升社会用电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勘查设计;新技术;应用
电力工程勘察工作涉及到水文、工程地质勘察等多项内容,对整个工程的设计、造价、施工有重要影响。在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合理选择、应用技术,可提高勘察测量效率,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1】。由于传统的电力勘察设计技术存有较多缺陷,难以满足新时期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要求,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原有技术进行创新、改进,同时借鉴、引用国外先进技术,方可为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下文就当前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应用现状做简要分析,其次对新技术的应用做重点探究。
1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应用现状
与部分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起步时间较晚,总体技术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对一些技术的应用也不够熟练,再加之电力工程勘察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质量难以保证。下面就当前我国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做具体分析。
1.1地质勘察、基础设计周期较短
电力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均相对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花费一定时间。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需针对具体地点,结合周边环境多次勘察、分析、研究,方能获得较为准确与全面的地质信息,为工程设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往往没有过多时间进行地质勘察工作,部分人员只是在进行了简单的勘察,掌握了基础信息后就着手设计,对于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未做深入考究。缩短地质勘察与设计周期,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延误工期,但却无法保证质量,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2】。
1.2勘察设计质量水平低
在开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时,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必须交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负责,方能从整体上提升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但由于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起步晚,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如在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尚缺乏一套健全完善的监督制度,这就意味着设计单位进入行业的门槛低,行业内活跃的多个设计单位其实并不具备相关资质,因此工作质量难以保证【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部分单位为获得自身利益,存在恶意的低价竞标行为,以低价取得工程项目人员的青睐,在实际工作中任意缩减环节、缩短时间,致使得到的多项勘察数据缺少实际应用价值,最终导致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出现严重问题。
2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
为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长远稳定发展,相关单位必须要做好电力工程勘察设计这一基础性工作,提高勘察设计的质量与效率,为工程的施工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在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国,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是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只有结合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不断创新优化技术方法与工作模式,方可提升工程建设水平。而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面,笔者认为相关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2.1合理应用地质勘察新技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力工程勘察技术正逐渐朝着信息化、自动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为此,施工单位应充分抓住这一良好态势,合理利用各项新技术,高效完成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目前,在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常用的几项先进技术有机设备有:标准贯入实验、波速算是、多功能静力触探头、静荷载实验等,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与设备,有利于获得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有效提高电力工程勘察的质量与效率【4】。在以往的勘察工作中,往往受技术的限制而无法获得相对准确的地质信息,导致设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但现阶段,我们有了更多的技术保障,在实地勘察与实验室检测中合理应用新技术,可准确获得相关设计参数,并根据具体参数全面岩层变形特征、性质、破坏模式以及极限承载力等重要信息,依据上述信息进一步推导出桩基的变形特征以及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可最大程度减少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需求间的差异,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当前,在电力工程勘察与设计工作中,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其中。较之传统勘察技术,遥感技术可有效降低环境对勘察过程以及勘察结果的影响,获得准确、全面的环境与地质信息,帮助技术人员高效完成设计工作。此外,遥感技术还具备绘图功能,能高质量、高速度地绘制地图,且具有图像直观、信息丰富等优点,对电力工程中地质判断、选线路径具有很大的价值,能有效提高电力工程勘察的质量与效率。在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采用遥感技术可准确获得设计所需信息、参数,如城镇乡村、铁路公路分布情况,施工区域内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等地质信息,施工区域以及周边环境潜在的洪涝、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信息,并能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获取变形监测点、遥感地面控制点,为设计工作提供定线定位工作【5】。
在进行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时,工程区域以及周边的地质信息、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内容,除却掌握基础地理信息外,设计人员还需对工程某些地段以及构造物进行地质环境的定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关方案,深入对比、综合考量后选出最佳方案,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技术人员、设计单位能灵活应用GPS技术,通过GPS技术获得相关信息,为电力工程设计工作提供空间层面的参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本的大地控制网,在电力工程勘察区域内实现对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与更新,掌握全面准确的空间地理信息过后,科学设计,实现对地质灾害、电力线路等风险因素的有效规避。此外,在进行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应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辅助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处理、高程控制、算点校核等工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2.2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克里格法的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技术人员需深入分析岩层性能,而要想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就需利用克里格法。当前,我国多个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均是采用克里格法,并结合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以及高密度点法进行相关勘察设计工作,且取得了相对理想的应用效果。而在分析岩层的承载力特征与相关参数值时,则需应用回归分析技术,再结合将克里格法的基本统计原理,有序整理各类数据、资料,之后经过专业计算机软件或系统的处理,就可获得详细的数据资料,设计工作也更容易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电力工程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勘察与设计是重要环节,而技术的应用又是提升勘察设计质量的关键,合理选择、应用技术,可提高勘察测量效率,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创新各项勘察技术,为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启福.浅谈电力工程勘察中的电缆测量技术[J].低碳世界,2017(35):50-51.
[2]张雷.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07):57.
[3]谢世煊.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的创新应用[J].科技风,2013(19):134+136.
[4]庞博.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中技术的创新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78.
[5]薛婧. 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与评审制度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刘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勘察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地质论文; 质量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