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应当是全体初中历史授课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而微课则是信息化技术发展下所诞生的一种教学产物,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微课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好地消化吸收,达成历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微课;农村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与传统的授课形式相比,微课主要通过在视频中编辑一些能够突出历史课程重难点、更易于让学生理解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这种微课特点是短小精炼、重点突出、内容直观。通过这种直观、有趣的呈现方式,学生们更乐于主动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更有效地学习历史知识。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
1.农村初中历史学习方法落后
对比城市,农村的生源基础差,底子薄;学生的求知欲望低、学习兴趣不浓、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充足;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学习方法落后,因而学习效率不高。农村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较死板,接触社会实践的东西较少,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常常是老师讲过的、重复练习的题才会做,遇到一些变式题就无从入手,等待老师讲解。历史知识点的连贯性特别强,学生的某一知识点掌握不扎实,不牢固,会直接导致下一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如此以往,反复的习得性失败,學习质量可想而知。加上农村的孩子性格普遍内敛,常常不懂装懂,不敢问也不会问
2.农村的家长对学生的关注不足
农村的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上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指引与关注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家庭监管、辅导及习惯养成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历史重要性认识不足,更谈不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后在家对历史拓展练习不够,作业习惯养成差。“在校紧回家松”现象已成为历史教学的最大绊脚石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可行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微课微课不再“高大上”。即使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微课教学也容易实现。首先微课的制作更加容易,使用“傻瓜式”操作的录屏软件,设置PPT自动播放,智能手机拍摄录像等方式,都能制作精美的历史微课。加上网络上也有丰富的微课资源,教师们可以实行拿来主义,精心选择优秀的历史微课,为我所用。最后,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结合发达的信息网络,即使在偏远的农村,也能轻松地开发和使用微课。
2.集中学生课堂精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这就可能导致学生会错过很多关键的知识点,使课堂效率大大折扣。为了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局面,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插入一段较短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中大多会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始,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能集中起来,因此教师可以对微课视频加以利用,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疑问去进行后面的学习,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使学生的课堂效率有一定的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授“盛唐气象”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唐朝的微课视频,视频中提到了唐朝的繁荣与鼎盛,唐朝的影响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现象,长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并且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存在“唐人街”,很多华人都以唐人自居。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学生都在思考唐朝为何如此强大,身为华夏民族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于是便全神贯注投入到后面的学习当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效率,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课本上的知识是为全体学生准备的,因此有时可能满足不了一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不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微课的形式丰富多样,对于历史知识的剖析也是从各个角度入手,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大有裨益,同时微课中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历史资料和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独特见解,从而辅助学生的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着更新和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教授“宋代经济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时,虽然很多学生都认为宋朝是一个带有“屈辱性”的朝代,但是宋朝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却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很多学生并不理解为何看上去弱小的宋朝却有着如此强大的活力。通过微课视频中的丰富知识,学生了解到了王安石变法,还有当时农业生产工具和制度的变革,宋朝的手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造纸术和造船术都形成了完成的体系,而且宋朝的金融系统也初具规模,甚至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等等。很多原因课本上并未涉及,学生在微课中可以了解更多历史知识,从而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4.借助微课进行课后拓展
微课不仅有助于教师们的课前导入、课堂展示,课后拓展巩固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借助微课来完成。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些历史知识拓展类微课,让学生针对课堂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巩固理解。除此之外,教師还可以做一些历史知识点延伸类的视频供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学习,为他们开启通往历史天地的另一扇大门,在奇妙的历史世界中尽情遨游。
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这一课时,书本上干瘪的语言文字描述很难将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得以生动还原,很难将鸦片对当时人们的荼毒之深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讲解,通过图片以及视频展示的方法展现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或者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学习任务,从鸦片战争前到鸦片战争后其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来反映鸦片战争给当时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能以一种感性的角度来理解历史事实,同时也能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来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能真正从历史事件中得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实现历史这门课的教学意义。
三、结论
科技的发展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方式的不断丰富。微课伴随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在今天可以方便灵活地运用。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有着很大程度的意义,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取得更高的课堂学习效率借助微课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辅助教学,以学养趣,以趣促学。通过积小成多,聚沙成塔,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辛谊蕾.“微时代”背景下“微文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2]周敏霞.巧用微课模式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7.
论文作者:欧鲁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知识论文; 农村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