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工程是电力系统的基础工程,输电工程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因此,解决输电线路中雷击跳闸的工作成了输电线路工程的重中之重。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转的重要因素,雷击跳闸会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运行,造成安全事故。基于此,以下对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运维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技术设计;运维措施
引言
输电线路一般都是在室外,经常受到台风、雷电以及大雨等多方面的自然气象条件直接影响,从而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不稳定的影响。雷电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会使输电线路出现烧毁或者短路现象,产生雷击跳闸等事故。
1输电线路系统的防雷设计
电力系统发生的输电线路故障大部分来自雷击跳闸。尤其是在雷电多的地区,基本上所有事故都是闪电造成的。举例来说,山区的输电线路山势起伏不定,与输电线路相关的线路垂直高度差较大,冷空气更容易相交,空气对流现象频繁,雷电频繁活动,线路初步设计需要考虑防雷设计并明确其重要性。
2防雷接地技术设计方案
2.1优化防雷设计
进行防雷接地的设计中,通常看到使用的避雷设备是避雷针、避雷带、架空地线以及避雷器等,属于雷电接收装置,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收雷电。如果雷电接收装置功能能够被运用恰当,就可以发挥出其主要的防雷性能,将雷电吸引接收并使雷电流导入大地,对线路中的地线(避雷线)分流也能实现,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能,习惯不一样的电压环境。通常输电线路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设计按双避雷线进行建构,110kV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就可以运用单避雷线设计,以此要全面发挥出其线路的防雷接地的重大作用[3]。进行避雷设计中,运用的电阻避雷器通常属于非线形,以此实现避雷器和塔杆的相互关联,防止线路过于太热的情况发生,就需要让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必须保证避雷器的优化,提高线路对雷雨灾害的抵御技能。
2.2加装保护间隙
架空输电线路有疏导型和阻塞型的防雷措施,之前的一些防雷措施是属于阻塞型的措施,它们可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相比而言,也有一些防雷措施是属于疏导型的,比如加装保护间隙。加装保护间隙,可以通过在绝缘子之间加装并联间隙来实现,将间隙装置并联在绝缘子之间,可以增大间隙的空间,使雷电的闪络在间隙之间发生,起到疏导防雷的作用,实现避免电弧损伤线路的现象。安装保护间隙时,在绝缘子的两端,并联一对招弧角,此招弧角长度小于绝缘子的长度。并联间隙,可以转移和疏导工频电弧,可以改良工频电场,还可以改变雷击闪络路径,是具有多种功效的防雷装置。并联间隙的电极,也叫作均压引弧环或招弧角,这与它的结构有较大的关系。
2.3制定宏观的防雷策略,防雷方案要有针对性
在进行输配电线路防雷方案设计时要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其骨干输电网络,鉴于其关键的战略位置及其出现问题时会引起的连锁反应,需要以“堵”为主要原则制定防范方针,即以避免雷击造成的跳闸为主要目标展开相关防雷工作;针对多回路的同塔输出通道,合理的选用不同的准则来进行绝缘方案设计,优先考虑避雷效果而不是成本损耗,不计代价采用最合适的防雷方案;针对通道中的其他组成线路,利用“疏堵结合”的方案,即允许部分线路跳闸,以降低雷击对输配电线路的损害及防治雷击导致的输配电线路永久性停用。
2.4装设线路避雷器
常见的线路避雷器为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分带串联间隙型和无间隙型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线路避雷器与导线绝缘子串并联安装,在工频电压下呈现很高的电阻,当线路导线遭到雷击时,传导至避雷器的雷击过电压一旦超过避雷器的启动电压,避雷器就会启动泄流,迅速地降低导线上的雷击过电压值,雷击过电压值下降至一定数值后避雷器又呈现高电阻状态,并停止泄流。因为避雷器的启动电压和雷击放电后的残压均低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所以只要避雷器的泄流速度足够快、泄流持续时间足够短,就能保证绝缘子串不闪络,避免发生雷电绕击闪络现象。由此可见,安装线路避雷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雷措施。但是,避雷器需要运行维护且价格较高,实际工程中一般是针对易遭受雷击的地段,安装适当数量的线路避雷器。
3输电线路运维技术分析
3.1加强维护,提高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输电线路架设完成后,需对输电线路加强维护,特别是对绝缘子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测和更换老化、失去绝缘能力的绝缘子。绝缘子一直处于交变电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失去绝缘性,进而使绝缘子的分布电压降低甚至变为零。绝缘子的绝缘性降低,输电线路的绝缘性也会随之降低,容易出现闪络事故。为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能力,需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和更换绝缘子。
3.2优化设计输电线路
在电力企业运行及发展中,输电线路的设计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存在关联,因此,为将输电线路运行中的故障现象降到最低状态,应该进行输电线路的优化设计。首先,在输电线路设计设计中,相关电力人员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如气候、地形等,通过与实际现场的融合,明确输电线路设计方案,以保证电力系统传输的稳定性。其次,在输电线路优化设计中,应该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构建行之有效的线路规划标准,充分满足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设计及规划需求,将系统故障降低到最小状态。
3.3做好资料分类与整理
传统情况下存档资料大部分都是纸质档案,这种资料在运输和翻阅查看中容易算坏和丢失,同时不具有自动检索查看的功能,重复记录率较高。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高科技全面庞大的数据库逐步取代了纸质资料数据库,还具有云端共享功能,可以更好的保存数据不丢失,而关键词检索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3.4构建智能化的输电线路维护体系
伴随电力企业的运行及发展,电力输电系统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线路老化以及损坏的现象,若输电线路系统设备的维护技术相对落后,会影响电力设备使用的稳定性,无法满足电力设备以及线路传输的需求。因此,在现阶段智能化输电线路维护设计中,为了提升线路维护效率应该做到:第一,输电线路的运行及维护工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线路维护的整体效率,同时避免工作人员检修不及时出现电力故障的问题,促进电力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二,在智能化输电电路检验中,应该构建自动化的监测系统。自动化系统通过输电线路创术的状况,分析电流以及电压参数的异常问题,并快速制定解决方案,缩短故障查找的时间,充分满足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需求。
结束语
为了使电力系统稳定工作,必须不断加强电力系统建设工作,维护输电线路的维护和维护,改善防雷机制,提高线路的耐力和绝缘性,以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改进建筑。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高配电网的生产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明,李文亮,王磊.关于如何做好输电线路运维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5):103-104.
[2]黄旭.分析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及其解决方案[J].建材与装饰,2018(50):206-207.
[3]彭晖亮.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输电线路运维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84.
[4]郭权文.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5]李鑫.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6.
论文作者:白桐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线路论文; 避雷器论文; 防雷论文; 绝缘子论文; 间隙论文; 雷电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