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论文_李双艳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论文_李双艳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250

摘要:现今生态护坡是现在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结合了生态学、植物学、工程力学和土壤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对斜坡或者边坡产生支撑和固定的作用,此外还载种植物来达到绿化和美化换进的效果,对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好的影响。在水利治理工程中,需科学使用生态护坡的工作原则,全面了解生态护坡结构在水利治理中的作用,提升河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创建良好的生态景观模式,在科学管理与维护的情况下,可提升水利治理管理工作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对目前的防洪与工程之中也提出了全新的技术应用要求生态护坡建设。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生态护坡技术的重要性

1.1能够提升河岸护坡稳定性

在使用生态护坡方式的过程中,可通过生态扰动方式进行水利的维护,在生态化护坡结构的防护之下,实现生态恢复功能,提升恢复速率,将生态化护坡与河流等融合在一起,预防水源二次污染问题,提升系统的建设效果。

1.2能够促进水体自净能力的改善

对于水体自净能力而言,可通过

生态护坡的支持提升自净效果,预防水体的二次污染问题,还可以完善抗洪与防涝等功能,在引进生态化护坡的情况下,增强功能性的应用效果,以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预防污染物进入到水体中。

1.3能够创建良好的景观模式

对于生态护坡而言,可为河道等提供新的景观,在生态护坡的建设中,可沿着河道景观带创建良好的模式,促进河道治理工作的良好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生态护坡的建设,增加水利中绿地面积,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空间,在提高水利品位的情况下,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

2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2.1土工材料植草生态护坡

土工材料植草生态护坡固土技术一般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土工格室护坡和植被板护坡。土工格室护坡是利用钢筋和土体间产生的摩擦和嵌锁咬合,传递土体应力和拉应力来对土体变形的特性进行改善,从而达到土体的稳定目的,此技术对于坡率比1:1缓的岩石(泥岩、灰岩、砂岩)边坡更为适用。植被板护坡主要的组成结构是多个三角形状的片材,利用的原理是固定在长方形片材上的插销构成的三棱柱式的框格结构体。此技术对于坡率1:0.75的缓坡适用,若岩质为碎岩更好,20cm的客土厚度才能使植物生长的更好。

2.2三维植物网护坡技术及其应用

目前生态护坡工程技术应用时其表现形式也相对多样,比如三维植物网护坡、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等,所以针对这些技术需要加强对于技术的总结与分析,掌握其应用要点,才能够推动生态护坡的有效建设。三维植物网护坡一般是使用了植草固土中的一种三维结构的网垫,这种网垫整体可呈现出丝瓜网络的状态,有90%的空间能够进行土壤、砂砾的填充,在不阻碍植物根系生长的同时还能够让植物的根系将草皮、网垫以及坡面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善的复合保护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施工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具有很显著的技术效果。根据实际工程调研汇总,目前三维植物网护坡的材料单价大致在20元/m3范围内,如果工程规模继续增大,其材料单价还有下降的空间。

2.3将植被与传统的混凝土进行有机结合

在这里,混凝土的使用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其成分的确定有赖于土壤土质的情况、河道整治时护坡的位置情况以及进行生态护坡建设是植被种植所需要的条件等,选择与之对应的混凝土,与此同时所选取的材料不能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混凝土的加入可以促进护坡抗冲刷能力的增强,使得护坡上种植的植物可以更好地生长。

2.4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袋护坡技术及其应用

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袋护坡则是以聚丙烯为原料,突破了原有的材料使用形式,其原料能够防止土壤中的营养流失,并且其抗腐蚀能力相对较强,是利用混合种子、保水剂、微生物肥料、可降解无纺布等材料混合缝制形成,最后以多个袋子的形式体现出来。其整体的优势就是具有较好的地形适应性能,既能够满足防洪要求,同时又具有相应的生态修复实际功能。

2.5生态箱护坡结构技术与应用

对于此类生态护坡而言,与网垫护坡方式相较具有较多的优势,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探讨。一方面,生态箱的应用可以提升整体工作的灵活性,增强拆卸管理效果,在合理繁殖的情况下延长实际寿命,促进植物的科学应用。同时,在生态护坡规划工作中,可将透气性数据与渗水性数据等作为主要内容,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效果分析机制,加强管理力度,在合理分析的情况下,更好的进行探索。同时,在使用网箱结构的时候,需开展植物的移栽等工作,提升植物的应用效果,促进植物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需要使用土工格式与生态格式的设计方式,在了解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设计体系。

2.6构建微生态系统

生态河道建设不仅要考虑岸上生态,也要考虑水中生态,针对河道水体治理,在水体内部构建微生态系统,微生态活水直接净化工艺可以为微生物、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培养河道水体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增强水体的活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净水、治水的目的,实现水中的生态建设,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完美诠释生态型河道的理念。

3生态护坡在实际当中的应用

3.1生态护坡在实际工程运用当中的要点

在实际水利边坡的工程当中,应该要注重下面的几个方面:①要了解水利边坡的定位,确定边坡的功能,兼顾生态的功能,在采用生态护坡技术的时候首先考虑植生袋挂网生态护坡、土工材料植草生态护坡。②了解周围的环境和土壤状况,针对性地选择植物和护坡材料。③对于处于河流地带的护坡要了解水文状况和水流速度,种植草、柳树等天然植物材料来稳定河道。④当水流速度湍急的时候,植物结合土木工程的材料、木桩和石料来增强稳定和抗侵蚀性。一般采用混凝土砌块、框格等复合型态的植物护坡。

3.2生态护坡材料在实际应用当中的选择

把所有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这是材料选择首要条件。①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②所用材料应该满足边坡功能和定位,能够稳定土壤结构。③植物材料应该适应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植物种类。

结束语

水利河道治理是水利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基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水利建设也要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和谐,通过利用先进的生态护坡技术对当前以混凝土硬质材料为主的传统护坡进行改良修建,无论是植被型生态护坡、三维土工型生态护坡还是混凝土与植被有机结合的生态护坡,都是基于水利河道防洪排涝的基本功能,就水利河流本身作为水利景观的需要,将生态护坡技术运用到水利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强化护坡的稳定性、安全性、美观性和协调性,使得生态护坡在建成之后,不仅仅可以使得河流水文生态系统协调有序,还可以美化水利居民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伟涛.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7(23):68.

[2]韩德芳.河道生态护坡关键技术及生态功能[J].农技服务,2017,34(13):188.

[3]宋福涛.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1):122-124.

[4]吴金德.农村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应用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9):67-69.

[5]张蛟龙.河道生态护坡关键技术及生态功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1):82-84.

论文作者:李双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论文_李双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