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何春艳,吴建妮

(解放军第451医院 肿瘤科 710054)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6年1月~ 2017年1月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并完成化疗的 50例患者。按照化疗的6个周期分三个时期,第一、二周期为早期,第三、四、五周期为中期,第六周期为后期,将不同化疗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性进行护理,减轻患者身心痛苦,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各期患者心理问题均得到改善。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各时期,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化学治疗;心理问题;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在中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逐年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乳腺癌根治术会导致患者自我形象的紊乱,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让患者心理及身体上都难以承受。【1】对本院50例乳腺癌木后辅助化疗患者不同周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术后化疗各不同周期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不一,经过总结分析后针对不同化疗时期的患者进行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现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3月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并完成化疗的50例患者(化疗期间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表现),均为已婚已育女性,年龄30~68岁,中位年龄46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7例、中学31例、大专以上9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乳腺癌,所有患者均知道病情并完成6个周期的化疗。学历与年龄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P>0.05)。所有患者均使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共6个周期(2l d为1个周期),每l周期均使用如下方案:第1天,吡柔比星、CTX(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计算)静脉推注。第2天地塞米松、多西他塞或紫杉醇酯质体(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计算)静脉点滴,时间>3h,用精密输液器,必要时予心电监护。化疗前后半小时予托烷司琼Smg iV。化疗开始连续口服3d强的松lOmg Tid,霄尼替丁0.15g Bid。

1.2 方法

将6个周期分三期,第一、二周期为早期,第三、四、五周期为中期,第六周期为后期。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单独问卷调查并保密,调查问题除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情况外.主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的心期进行调查。主要要包括焦虑,抑郁(精神过敏、高度紧张;对脱发、恶心.、呕吐等的担忧;对形态破坏的担忧、自卑、失落),恐惧(对严重副反应的恐惧、孤独无助、静脉穿刺困难),期望与担心(工作与家庭、性生活、复诊情况)三个方面。调查完成后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检验a=0.05。、

2结果

化疗的3个时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见表l。

注;*P=0.00<0.05,有统计学意义;**P=0.00,有统计学意义;***P=0.00,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表可见,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多,患者的心理问题随之变化。

2.1 化疗早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由表1可见,早期的问题主要以焦虑或者抑郁、苦闷为主,且伴随整个化疗过程,化疗前护士均进行相关宣教,患者都了解与接受。此期患者在化疗前经常到处打听化疗是怎么一回事,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很痛苦很可怕”,这无形中给患耆增加必理负担。当护士为其进行普通治疗时患者往往会紧张的问“是不是开始化疗了。”所以护士在化疗早期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密切关系[2]。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护理的关键。而这关系的建立,护士必须用亲切、友善的态度面对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争取患者家属及单位的合作和配合,向患者解释何为化疗、化疗的目的、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处理措施等,让患者充分了解,正确认识并做好思想准备。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其焦虑情绪。恶心呕吐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反应,常在用药后2 - 28h出现。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正确使用止吐药物,呕吐轻者指导患者抑制恶心、呕吐的技巧如:深呼吸、做吞咽动作。对患者出现的食欲下降、脱发等,需与患者共同建立合理可口的食谱,为脱发患者准备假发,最重要的是要告诉患者化疗后3-6个月头发可再生,且长出的头发乌黑发亮,非常漂亮。使其减轻对化疗的焦虑,减轻心理压力。

2.2化疗中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化疗中期,患者虽然对化疗有所了解,但随着化疗的进行,患者在不断体会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骨髓抑制、发热等等,、随着痛苦的增加,情绪由焦虑、抑郁转变为恐惧为主,均表现为对化疗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到医院进行化疗,逃避下一周期的的化疗,为了延续生命不得已到医院化疗的心态。住院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年轻患者出现闭经更为感到恐惧,害怕化疗后绝经。本研究巾有3例患者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给予保护性隔离,使患者感到孤独无助,部分患者因有PICC置管患者上肢不能承受5Kg以上的负重造成活动困扰,加之导管维护及换药麻烦(注:正常情况PICC每周到正规医院换药1次),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针对这一变化,及时给予安慰疏导,鼓励患者坚持到底,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保证充分的休息,可帮助患者选者自己喜爱的音乐或听一些轻音乐、悠扬的歌曲等分散精力,减轻精神负担。嘱亲友多陪伴和鼓励患者,由其是丈夫和孩子,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同时患者通过与亲友的交流,可以从中获得对过去生活的回味,由此体会到自我价值的社会意义,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安心治疗。除此,还应积极促进病友间的交流,生活中相互关心、精神上相互支持鼓励,并让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教,或列举成功的病例来开导患者,建立信心。对性格孤僻、内向、抑郁、情绪低落、厌世、有自杀念头的患者需密切关注,时刻注意防范,严防自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鼓励其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及时给予帮助,减轻负性情绪,帮助其战胜不健康行为。

2.3化疗后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化疗进行到后期,患者心理也随着化疗快结束而表现为由主动变被动。患者的心情期望中带有担心,表现为进院化疗时主动告诉护士这次是最后一个疗程,对一些轻微的不适表现的毫不在乎,有PICC置管者会咨询拔管相关情况,大多能主动询问是否能继续做之前的工作及家庭、性生活注意事项,何时复诊等。部分患者因担心化疗结束后肿瘤复发,存在一定的焦虑及恐惧。此期,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术侧仁肢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3],指导患者购置假乳房并协助使用,树立生活信心。告知患者复诊时问,建立病案进行电话随访给予指导,减轻患者的担心。

4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过程长,化疗毒副作用大,患者心身均承受重大的压力。由表可见,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多,患者的心理问题随之发生变化。如何减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护理人员首要内容。针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不同的心理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化疗的相关症状,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反应和心理压力,从而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阶段。尤其是加强第二周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自杀率。

参考文献

[1]杨卫兵,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调查及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92

[2]齐燕,国内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2,2;115

[3]洛玉乔,李征莲,汪春燕,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的调查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09,1(1);61-62

作者简介:何春艳(1981——),女,护师。

通讯作者:吴建妮,护师。

论文作者:何春艳,吴建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护理疗效观察论文_何春艳,吴建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