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化进程和世界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马克思论文,世界文化论文,进程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02)02-0032-0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阐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 一。在目前的文化探讨和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关于文化的论述对我们仍然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与自由意志论,世界精神论者相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化的考察与探讨,始 终同人类的物质生产、经济基础、社会分工和社会分配紧密相连,将“精神生产”、“ 艺术生产”和“意识生产”同物质生产一起置于人们生产活动的整体之中。它们尽管具 有自己的特殊性,但终归是生产活动的形式。与物质生产相比较,它们是第二性的,是 以生产和交换方式及社会结构为基础的。马克思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 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的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 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 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1](P296)这些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精神生产”、“艺术生 产”、“意识生产”,总的都可以称作文化生产。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具体历史地考察了人类各个时代物质生活的 进程如何制约着文化生活的进程,并且揭示了文化进程变化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或 三种类型。
一、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的交织
文化的起源是从人的诞生开始的。马克思说:人是从动物变化发展而来,但人与动物 不同。动物生产只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这种生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通过这种生产,自 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恩格斯也说,动物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 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这里所说的“人再生产自然界 ,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现实以及人化的自然,人创造的对象世界”等,已经不是“先 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而是人创造的自然界。这第二个自然界并不是别的 ,就是人类的文化。恩格斯写道:“随同人,我们进入了历史”。也可以说,随同人, 我们进入了文化。
人类最早的文化是原始文化,又称“史前文化”或“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化。它与原 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那遥远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里, 由于生产力低下,分配系统不发达,生产成为共同性的生产,消费成为共同性的消费; 由于社会分工没有形成,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融为一体,人人都 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用马克思的话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 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像、思维 、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P72)
根据恩格斯的考察,原始人由于靠狩猎、捕鱼、畜牧,或者最多靠耕作为生,因而他 们画的都是一些与生活直接相关的“动物画,如驯鹿、毛象、原牛、海豹等”,以及“ 赤身人物狩猎图”,“兽角上的原始雕刻”;他们制造的陶器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刻 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耐火而产生的。而那时的自然界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是一种完 全异己的和不可制服的对立力量,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秘。所以,他们只能用想像和借 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这就产生了自然宗教、巫术、神话及祭祀活动 等。这些活动人人都参加,具有集体性质。这是人类文化的初始形态和初始阶段。
二、作为文化生产的文化生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青铜器时代出现了社会大分工,产生了奴隶制,人类从此进入 了阶级社会。奴隶制使农业和工业之间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并促成了物质生产和 精神生产、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之间的大分工。这不仅将文化生产纳入了社会分工的轨 道,使之成为人类职业化活动的一个特殊门类,即作为文化生产的文化生产;也为各国 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并对往后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恩格斯说:“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 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3](P506)
世界古代文化的成就与繁荣并不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古中国等东方文化,在时间上均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古代各国文化都是在各自的土壤 上独立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多源性和多民族性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古代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但是,“埃及神话决不能成为希 腊艺术的土壤或母胎。”这无异于说,希腊和埃及的神话与艺术以及其它各国的神话与 艺术各个不同,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起源和独特的民族性,与自己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 土壤密切相连。
然而,人类文化的多源性与多民族性,即使是在那遥远的古代,并没有妨碍不同民族 文化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和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与借鉴。也就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 对话,从古代已经起步。例如,世界上最早的巴比伦史诗《吉尔迦美什》便继承了苏美 尔、卡尔德的文学遗产,而其中关于洪水的情节,后又被犹太人改编收入《圣经》,并 成为《旧约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至于我国古代文化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的文化交流,乃早已为人们所熟悉。
对于古希腊文化,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希腊这个小民族的“广泛 才能和活动使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享有任何其他民族都不能企求的地位”;认为“在希 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几乎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认为希腊艺 术和史诗“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 范本。”但是,作为欧洲文化摇篮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曾 受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伯莱等文化的影响,是多种文化的融合。美人威 尔·杜兰在其15卷的巨著《世界文明史·东方遗产卷》中写道:“今天的西方文明…… 与其说起源于克里特、希腊、罗马,不如说系起源于近东。希腊文明……之绝大部分皆 系来自近东各城市。”又说:“作为一个西方文明熏陶下之一分子,我们开始研究近东 前,我们应先感谢近东。因为,近东才真正是西方文明的创造者。”[4](P137)
古代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已被历史证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成 为各国文化继续发展的直接动因之一,也成为人类文化历史演变的普遍规律之一。在往 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文化虽然经历了复杂曲折和不平衡的发展道路,有些民族文 化或中断、或停滞、或落后了,但总的来说,都不是沿着平行的民族线前行,而是在不 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挑战的网状中向前推进。
如果说,奴隶制时代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只限于相邻国家和地区,那么在封建 制的欧洲中世纪后期,则逐渐扩大了范围与规模。恩格斯说:“中世纪把古代文明、古 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而后来反对中世纪残余的斗争却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实 际上中世纪后期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挨着一个形成的富 有生命力的大民族,以及14和15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这一切都没有被人看到。”[3 ](P229)
从15世纪下半叶起,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和转变,在科学、文艺等文化领 域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从而进入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时期。恩格斯称它是“ 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改革”,是“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同时,这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深化和拓展的时期。
首先,这次伟大变革同东、西方文化交流上一件盛事分不开。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 军队占领拜占庭,肆意摧残,阿拉伯人在拜占庭帝国灭亡之时抢救出了古希腊手抄本、 古书,并将它们带往西欧。此时在古罗马庞培又发掘出了古希腊雕像。这两件事促进了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恩格斯就此写道:“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 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 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古典古代的返照。”[3](P261)1550年,瓦萨里在其著述中首次 将这个时代称为“文艺复兴”,这同恩格斯所说的“古典古代的返照”的意思是一样的 。
其次,这次伟大的变革使欧洲各国文化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中发展起来,并在欧洲 “第一次创造了一个牢固的文化区域”。恩格斯指出,随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法国和 德国都产生了新的文化;英国和西班牙跟着很快进入了自己的古典文学时代;罗曼语各 民族抛弃了旧教,接受了新教,并从阿拉伯人和从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吸收了一种开 放的自由思想,为18世纪唯物主义作了准备。总之,“这时整个西欧和中欧,包括波兰 在内,已在相互联系中发展起来,虽然意大利由于自己的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明,还继 续居于首位。”[3](P280)
第三,这次伟大变革期间,由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成功,使欧 洲开启了同新大陆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流。恩格斯说:欧洲以外的、以前 只在意大利和地中海东岸诸国之间进行的贸易这时已扩大到美洲和印度,就重要性来说 ,很快就超过了欧洲各国之间的交换。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地理上的伟大发现开辟 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直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 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则构成现代大工业的起点 。”[3](P261)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正是现代大工业条件下形成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呼唤着 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化时代的到来。
三、世界文化的形成
当资本主义社会的“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 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的时候,各国文化之间先前的联系和交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所说的各国文学或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世界文学”或世界文 化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提出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之前,他们的同胞——歌德曾于182 7年1月31日,在同艾克曼的著名谈话中首次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其 实,在这次谈话前4天,歌德在致柏林友人书中已写道:“我确信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从此,歌德这一富有理论意义的“世界文学”概念不胫而走,被各国人士广为援引和 阐释。从歌德这次谈话的全文看,他显然是希望德国作家冲破“周围环境的小圈子”, 放眼于世界各国文学的广阔天地,“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如果 从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前后言论看,他主要在倡导世界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 相互理解。
对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提法,19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诗歌的分类和 分科》一文中作了回应,并在18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进行了发挥:“在人类的大家庭中, 各个起着上天赋予它的特殊作用,把自己的一份贡献加到……共同宝库中去;换句话, 每一个民族都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某一方面。”[5](P17)此后,别林斯基多次谈到哲学上 的个别和一般,以及民族文学和人类文学的相互关系。例如,他写道:“只有那种既是 民族性的同时又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性的;只有那种既是一般人类的同时 又是民族性的文学,才是真正人类的。一个没有了另外一个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 ”[6](P187)这是辩证的观点,十分精辟。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阐述角度与歌德和别林斯基完全不同。他 们在《共产党宣言》中,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给各方面 带来的新变化,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 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 是如此。”也正是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导致了“市场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 “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 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市场”、“世界交往”、“世 界历史”和“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相提并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并非偶然。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和统一的历史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世界文学”中“文学”这个词,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 6页上编译者注为:“它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我们知道,德 文的“文学”同所有西文的“文学”一样,均来自拉丁文,狭义上系指文学;广义上系 指学术文化,亦即我国的“谓善先王典文”之意。从书中“文学”一词的上下文看,它 既指文学也指文化,这种理解大概不会错。
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是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学或文化的形成的前提与条件。马克 思、恩格斯首先分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成因:在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不扩大 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 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了。”[2](P276)其次,认为大工业“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 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 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2](P234)这就是说,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将各国的历史和 文明也变成世界性的了。关于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是“大工业开创了世界 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及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封 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 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P88)。关于世界文学(文化),他们写 道:在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交往和互相依赖的情况下,“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 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P276)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文化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究竟它的内涵是 什么,这就有必要加以探讨。我认为:
第一,世界文化不是人类发展各个时期都永远存在的,而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它也 不是各民族各国文化的简单加和,这种加和性的世界文化早已有之。
第二,世界文化不是过去和现在各国文化的汇集。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把世界文化 狭隘化了。
第三,世界文化不是非民族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 成为不可能”,并不是指大工业时代各民族各国生活中的民族特征从此不复存在。民族 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与民族特征是性质上不同的两件事,决不能同日而语。事实也是如此 ;40多年之后,恩格斯于1890年致保·恩斯特信中,曾批评他将德国小市民阶层的特征 强加在挪威小市民阶层身上,把这两个不同的民族特征混为一谈;同时称许挪威著名剧 作家易卜生对挪威民族生活和民族性格所作的独特描写:“挪威的农民从来都不是农奴 ,这使得全部发展……具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背景。同时,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比起德 国的小市民妇女来,也简直是相距天壤。就拿易卜生的戏剧来说……却反映了一个即使 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但是比起德国的来却有天渊之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人们还有自己 的性格以及首创精神……”[2](P690)在恩格斯看来,德国小资产者则完全不同于挪威 的小资产者,具有“胆怯、狭隘、束手无策、毫无首创能力这样一些畸形发展的特殊性 格”,它们是“遭到了失败的革命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具体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 国家同一阶层如此迥异的民族性格。这表明,只要各民族生活中还存在着民族特征,世 界文学和文化就不可能是非民族的。这与列宁所说的:工人运动的“国际文化不是非民 族的”道理一样。
第四,世界文化不是各民族各国文化的同一化,一体化。它不能也不可能通过各民族 各国文化的消亡来实现;不能也不可能有一种凌驾于各民族各国文化之上的世界文化的 存在。恰恰相反,它只能通过各民族各国文学(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和相互吸纳的漫长历史进程展现出来。
不言而喻,大工业时代里,各国文化之间由于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的密切,使得它们 的某些民族性的东西可能在弱化,共同性和世界性的比重在增长,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增 多;这种状况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四、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20世纪80年代中叶,西方开始出现“全球化”的提法,不久又有“文化全球化”或“ 文化全球化时代到来”等提法。究竟“全球化”是什么,这是一个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 题。
1985年,T·莱维提出“全球化”一词,以此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的巨 大变化,即商品、资本、技术、服务行业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等领域的扩展,已 经突破国家界限,走向全球化。这里的“全球化”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并非指政 治、艺术、文学、哲学、道德等的全球化。其实,经济全球化过程并不是从20世纪80年 代,而是从19世纪中叶已经开始。在前面我们已援引过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的 看法:在大工业的条件下,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 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近几年谈论的经济全球化,不就是这一过程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只是由于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等的日新月异,世界性的生产 、贸易、投资、消费等的规模和范围较之过去有了进一步拓展和扩大。
同样可以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文化中尽管某些民族性的东西在弱化, 共同性和世界性的东西在日趋增长。但这并没有导致各国文化的一体化、全球化。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文化的那些论述并没有过时。
当西方某些著述大谈文化全球化的时候,美国社会中却发出了不同声音。例如,1998 年6月23日《洛杉矶时报》的一篇署名文章,以大量墨西哥文化的事实提出质疑。该文 写道:“一些人曾预言,随着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全球化的到来,墨西哥 文化将会消失。看来他们错了。实际上墨西哥三千年的遗产已经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 。
很有意味的是,美国自身的文化不仅没有全球化,相反,却产生了一个重新发现其文 化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新潮。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居民来自全球各 洲各国、民族各种族。在以往的时代里,各国移民几乎都被要求融入美利坚文化的大熔 炉。而现在则不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五光十色的文化景观:女权主义、同性恋 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各种各样富于各国移民的种族和民族特征的文化;不 同信仰和不同的社团。文学领域里也一样,除一般英语文学以外,还有印第安人文学、 黑人文学、华裔文学、拉美裔文学等。这一切表明,美国文化在经历着多元化的过程, 正走向多元化的格局。而美国恰恰在这个时候大肆宣扬文化全球化,这不能不令人怀疑 它另有目的。法国前文化部长认为,这是美国在推行文化帝国主义。这值得人们深长思 之。
日本也是这方面一个有说服力的例证。几年前,日本朝日新闻社出版的《日本年鉴》 有一个统计材料发现:日本现有寺院8000多个,信佛教的达9000多万。众所周知,日本 人口一亿多,而日本又是一个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规模与水平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 二位。仅此一点便可说明:在日本生活和文化中某些民族特征还相当保守和稳定。工业 化、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可以使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使日本社会发生深刻 转型,但是,那些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生活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并不会随之消失。 像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尚且如此,至于广大不发达国家文化中的民族特征,乃就更为 鲜明。
总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尽管各国文化彼此依赖,但只要各国的民族特征 诸如语言、地理环境、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以及社会发展的独特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依 然是现实存在,文化的民族“所有制”和民族性就不可能轻易地废除,文化的发展也不 可能超越民族性而走世界性的道路。
收稿日期:200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