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中国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涉及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大问题,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对中国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加速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将是立于世界之林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巨大,1952年在社会总产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5.4:34.4:20.2,到199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为20.0:48.9:31.1。中国产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标志,迅速改变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二阶段从1979年开始至80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中国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三阶段从90年代初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后,至2020年左右,正值新的科技高潮到来之前,中国将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完成初步信息化。
一、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阶段(1949-1978)
1949年中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产值仅占社会总产值的25.2%,在工业中,轻纺工业占73.6%,重工业占26.4%,在重工业内部,门类残缺不全,互不协调,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业,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表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由于常年的战争,当时轻工业因产品需求不旺,原材料供给不足,大量设备闲置,在原材料供给不能大量增长,产品的国内外需求不能迅速扩张的条件下,增加对轻工业部门的投资,达不到增产的目的。加之,中国原有工业体系中最为薄弱的是重工业,建国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西方主要国家对中国实行禁运,在这种情况下,改变这种畸形的结构,建立独立的大工业体系的任务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分析当时中国经济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国际环境,我们已失去通过科技革命完成产业升级的机会,因此,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这也不失为一条启动中国工业化、加速产业技术进步的道路。通过从原苏联引进156项为中心的成套的、高效能的重工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流程,建立了中国的重工业体系,机器制造、冶金、石油化学以及电力工业技术的发展,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为缩短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契机。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45.40:34.40:20.20到33.40:43.84:22.72,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为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这个阶段可以延伸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多次政治与经济的群众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与破坏,致使我们原来设想的工业化道路几经曲折,到1978年,甚至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以外,这个时期时常出现大的结构性振荡,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这是由于重工业过重和过高的发展速度所致。我们认为,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现的,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工艺,通过由外部“移入”而带动产业结构演变,使“移入”的工业与原有的农业、轻工业之间产生结构性矛盾,没有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为重工业开辟国内外市场,而是封闭在国内,吸纳大量的资金,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实现产业内在关联,从而造成重工业内部短缺与过剩并存,“移入”产业与原有产业之间没有很好弥合。同时,中国引进的重工业的先进技术与工艺,主要由中央直接管理,而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轻工业主要由地方管理;以耕畜、手工工具、传统技术为主的农业由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这使“移入”产业与原有产业分属不同系统,在市场机制不起作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机制失灵的情况下,仅靠国家计划来达到产业关联的深层次弥合是困难的,只是通过人力、资金、物资的调配,对国民经济大的比例进行平衡。到1978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9.2:47.8:23.0。
二、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1979-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
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为产业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
(一)1979年至第六个五年计划完成前后(1985年、1986年)。中国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工农业结构的断环;在优先发展工轻工业的方针指导下,重工业部分转变到为轻工业发展服务上来,“军转民”又加速了这一过程,使轻重工业的结构性断环得以部分地弥合。同时,搞活企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的改革措施,为解决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以及从需求结构引导产业结构的变动,逐步加强产业间的关联创造了条件。
1.三次产业的比例趋于协调
这个时期,改变了第一产业长期徘徊和第三产业相对萎缩的态势。“六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第二产业增长9.4%,第三产业增长12.6%,1985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5.9:42.3:21.8。
2.农村产业结构有所改善。1978年到1986年,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3.3%上升到37.8%,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31.4%上升到46.9%。
3.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协调。1978年到1986年,轻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3.1%上升到46.7%。但由于轻工业通过大量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又与国内重工业技术相差悬殊,消化吸收及自主创新不够,使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受到一定的障碍。同时,重工业内部结构也出现失调,原材料、能源工业成为瓶颈部门,电力短缺约达电力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钢材和有色金属的自给率仅分别为65%和75%。
4.依靠科技进步已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85年,改变了建国初期的轻型工业结构,机械工业占整个工业的1/4,可以提供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设备的80%以上,绝大部分是1957年以后研制生产的。但技术水平仍很低,在1985年生产的5万多个机械产品的品种中,相当于国际上50年代产品的占16%,60年代产品的占62%,70-80年代产品的占22%,中国的装备和技术水平要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以上,所反映的技术结构是低层次技术所占比重高达80%。
(二)1985年至90年代初
1979-1994年14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为5.1%,第二产业为11.6%,第三产业为11.7%,到1994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0.3:48.0:31.7,与199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8.4:43.6:28.0有了较大的提高。1990年受治理整顿的影响,三次产业的比重有些波动,从整个时期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31%-34%之间徘徊,说明在此期间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这个时期的产业技术进步也较快,从制造业结构变化来看,1980年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重很低,仅为7.94%,主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食品、饮料、纺织和服装等所占份额较大,1994年技术密集型行业占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7.3%,但这个比例与世界制造业结构相比仍偏低。
三、实现工业化阶段(90年代初开始-工业化完成)
从90年代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至2020年左右,正值世界新的科技高潮到来之前,中国将实现工业化并逐步实现信息化。这个问题,将在下面专门论述。
第二节 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八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绩,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995年达到57600多亿元,提前五年实现了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是建国以来增长速度最快、波动最小的五年。“八五”期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5%,1995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7.7:50.3:32.1。1996年在就业人口构成中,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为25%,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已开始在资源配置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进出口总额五年超过1万亿美元,五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600亿美元。在50-70年代末优先发展了重工业,80年代又弥补了轻工业发展不足的缺欠的基础上,进入90年代,又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局面。能源、交通、通信建设步伐加快,生产能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八五”期间,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7500万千瓦,年均增长9%,1995年达到2.1亿千瓦;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000公里,复线3848公里,电气化2973公里。铺设长途光缆干线10万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新增5895万门,年均增长42%。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发电量、水泥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同时,90年代,95%以上的消费品出现了供大于求,如果说,90年代初期以前,中国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等产业和资本-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那以,90年代初期以后,中国开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业和劳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从消费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已开始向小康生活过渡。在消费结构中,用于购买衣食的消费支出相对下降,用于住、行的消费支出则逐年上升。90年代以来,农村住房建设平均每年竣工面积为14亿平方米,城镇住宅建设平均每年竣工2.5亿平方米,在城镇,原已普及的耐用消费品已开始更新换代,住房也将占去较大比重,轿车已开始进入家庭,而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平均不到20%。如果产业不断向高度化发展,中国国内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国。1979-199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6%。“八五”期间,中国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10144亿美元,年均递增19.5%,(“六五”为12.8%,“七五”为10.6%),“八五”末期,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为40.9%。199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899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3.2%。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七五”期间中国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八五”末初级产品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为14.4%,工业制成品为85.6%(“七五”末为25.5%和74.5%)。其中机电产品1990年为17.9%,1995年为29.5%,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在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18.5%和81.5%。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进口比重从“七五”末的40.2%,上升到“八五”末的44.8%。199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85.5%,其中,机电产品4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6.5%上升到31.9%。从进口结构看,工业原材料进口增长较快,钢材进口1599万吨,比上年增长14%;原油进口2262万吨,增长32%,成品油进口1581万吨,增长10%;纺织用合成纤维97万吨,增长29%,进口产品仍以机电产品为主,机电产品进口6141美元,比上年增长3.6%,占进口总额44%。
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的层次低
199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0.0:48.9:31.1,从发达国家(3:36:61)、中等收入国家(14:38:48)和低收入国家(37:34:29)的三次产业比例看,中国大致处于中等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之间的水平。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的农业占有相当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生产不稳定,农业基础比较脆弱。第二产业偏高,比上述三类国家都高,而第三产业则比三类国家都低,反映了中国产业总体层次还不够高。
2.技术水平低
(1)技术装备陈旧落后、能耗高、效率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从总体上看,中国长期积累下来的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等老大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已成为中国经济效益低下、能耗、物耗过高的主要原因,严重阻碍着产业技术进步。根据统计,在所有工业设备中,技术经济性能比较先进的只占1/3,其中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只占13%,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不足22%,性能落后的占2/3。
(2)技术重复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不够。长期以来,中国产业技术进步走的是一条以技术引进为主的道路。中国技术引进突出的问题,一是技术引进的机制不完善,技术引进的整体性不强,宏观上缺乏整体规划,重引进而轻消化,造成重复引进、盲目引进;二是技术引进不量力而行,一些企业在引进过程中不考虑自己的财力和市场状况,盲目签合同,结果往往是引进的项目不适合,造成浪费。三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控制,重复引进大量生产线,且主要是引进生产能力,没有对其消化吸收,同时由于进口生产线所需原材料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加之操作维修技术跟不上,许多生产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日本技术消化吸收费用是技术引进的10倍多。据统计,中国现有消化吸收的项目仅占引进技术的10%,引进的技术设备还有相当部分没有消化吸收,从而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物耗高,形成了两套互不相容的生产能力,不仅引进成套设备,还继续成套地引进散件,与国内原有产业难以衔接或衔接得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生产能力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结构性浪费。
(3)技术改造缓慢,制约了产业技术进步
首先,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由于长期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重基本建设,轻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比较低,“一五”为3.8%,“二五”为7.7%,“三五”为19.3%,“四五”为22.5%,“五五”为26.5%,“六五”为28.5%,“七五”为36.1%,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应提高到40-50%为宜,美国1947-1978年这一比重为69%,其中1971-1978年间为77%,日本70-80年代为50%以上。尽管“七五”、“八五”期间技术改造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仍没有改变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的局面,主要原因有: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长,折旧率低,年均折旧额少。设备的重置价格远远高于帐面价值,但大部分企业仍按后者提取折旧,技术改造专项投资来源上下相互“钓鱼”,人为造成投资缺口。其次,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经常被挤占、挪用,将技术改造资金挪用于基本建设,部分技术改造资金被挪用做流动资金。另外,没有相应的铺底流动资金,致使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难以立即投产。
3.规模经济效益差
从总体看,中国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规模仍偏小,大型企业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7%,销售额占全部企业销售额的40%。在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产业中,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规模经济效益差。除汽车工业外,机械、石化、钢铁、电子等要求规模效益的产业,其企业规模过小是影响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4.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体制不够健全,企业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升级靠国家计划配置资源,技术进步的主体只有一个国家,企业作为一个大生产车间,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去实现,政府只是通过规划、计划和政策为创新创造框架条件。目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还要不断转变,企业的改革还要不断深化,企业对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企业作为技术进步的主体还没有确立起来,各类资源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政府虽然比较成功地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但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新旧政策的交替、各类政策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完成更高层次的配置资源的任务,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研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时发现,国家计划对国民经济大的比例关系的调整是比较有效的,建国初期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80年代中期,又对重工业过重和自我循环和服务进行了调整,90年代初,又加强了基础工业与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成功,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问题始终存在,归根结底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没有确立起主体地位,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没有解决。80年代末,国务院就批准了50多家计划单列的大型企业集团,近来,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又将其扩大到120家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目前这些企业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宏观指导,对国家整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吃不透,反过来看,这些企业的规划的实现,得不到产业部门和国家的支持,大部分会落空。国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或制定相应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是当前一个十分关键和紧迫的任务。
5.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需要的水平低
随着商品、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在过去20年间,世界商品出口量占全世界产出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从10%增到20%,世界贸易额中服务的比重已从15%增到22%,每7例股权贸易中就有1例包括外国人作为相应一方。发展中国家贸易占GDP的比重已从80年代中期的约33%增到目前的43%。在未来10年中这一比重可能会超过50%。在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吸收量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已从80年代中期的23%猛增到1992-1994年的40%以上,1991-1994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中大约90%集中在十二个国家。在贸易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资本领域,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加上随之而来的资本流动的潜在波动性,正在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更越复杂,如何开拓与占领市场,决策将十分重要,有人认为,除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之外,又增加了政策机制之间的竞争。
世界贸易在1994年增长了9%,预计在未来10年中的年均增长率为6%以上,这是世界GDP增长速度的2倍。乌拉圭回合结束后,又进一步推动贸易一体化:产成品的关税平均降低了1/3以上;在逐步停止多种纤维协定及自愿出口限制之后,非关税壁垒再次大幅度降低,多边贸易原则推广至农业和服务的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增加产品出口的希望是大大存在的,尤其是在相对劳动密集型的长途服务上,比如数据处理、软件设计及文秘与职业性服务等,仅这些服务就有可能超过这些国家商业服务出口的一倍,目前这些国家商业服务出口值约为1800亿美元,这可以使企业获得高效的、处于目前先进水平的生产服务,更多地获得技术决窍。
服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几年前还被认为是非贸易品的许多服务正在各国间积极地进行交易,信息业的发展已扩展了可贸易商品的范围。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跨越信息技术的某些发展阶段。
中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大。根据测算,目前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仅占工业品总额的11%,而发达国家则在40%以上。
(2)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据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1996年对46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比较权威的评估,中国居26位。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类、科技、人口素质及管理方面在28位-40位之间。
(3)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尚需进一步努力。同时,保护好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4)扩展海外投资和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开展国际化服务还刚刚起步。
(5)人口素质低使知识经济的发展受阻,将对中国下一个世纪适应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6)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表明中国的整体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不仅影响中国产业升级,还将影响中国占领国际市场。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要点与趋势
一、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中国的产业发展应分层次进行,产业技术进步是在不同产业中应用不同层次技术的过程。中国技术结构可分为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农村经济(含乡镇企业及部分中小企业)三个层次。从现在起到2020年左右,中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是: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前导,以传统技术工业发展为骨干,以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逐步实现工业化,并迎接新技术的挑战。
在高技术产业中,应把下列部门和领域作为发展的重点: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生物工程等,这些很难从发达国家引进最先进的尖端层次的技术。在上述有关领域中,中国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自主研究与开发是很有希望的。在传统工业层次中,其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不仅是中国经济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制约因素。因此,主要应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提高这些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与传统工业相对应的基本上属于传统成熟技术,利用高效的成熟技术也包括若干高技术成果,如汽车、家用电器、民用通讯、高速铁路、发电、石油、重化工业等。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普及,很难垄断与封锁,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形成规模生产,进而国产化,再不断自主创新,打入国际市场。由于这一层次技术的引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给予支持与协调以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在农村经济(含乡镇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层次中其技术进步主要考虑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这种技术不一定是世界一流的,但可以大面积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这种技术的开发,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科技力量,由于这些技术比较分散,有的掌握在民间发明者手中,没有引起重视,也缺乏资金支持的正式渠道,往往因缺乏资金和政策不合理而不能被采用,仅星火计划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个问题应引起政府的重视。
二、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就发展目标而言,到2000年要实现人均GNP1000美元,按西蒙·库滋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选取世界59种类型国家的数据,考察其经济发展进程,同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产业结构演变有以下特征:首先第一产业的就业和产值的比重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应地第二、三次产业比重以加速度上升。其次,第二产业就业和产值比重上升幅度最大,即实现人均GNP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主要依靠第二次产业的增长。再次,第三产业比重及增长率超过第二产业是实现人均GNP1000美元以后,再经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事。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表明:以人均GNP水平为标志,在50年代以1000美元为标准界限值,在70年代为3000美元,80年代为7000美元,工业比重才呈现出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状态,有的学者(刘伟、杨云龙《中国产业经济分析》)认为,从就业结构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是在第二产业结业比重达到30-50%之后,才开始陆续出现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趋势。从产值结构看,日本是自1979年(第二产业为44%)起,美国自1989年起,英、法则从本世纪初,第二产业开始停滞,到现在下降幅度极低。
对中国产业发展趋势的估计,首先会遵循上述发展规律,到2000年左右实现人均GNP1000美元时,第一产业比重还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会上升一个时期,第三产业比重会较快上升。到2010-2020年,第二产业将出现停滞状态,进而转向下降,第三产业将有较大的发展。据专家预测(王慧炯、李善同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1997),在GDP中三次产业的比重:2000年为14.73:47.68:37.59(GDP54215亿元);2010年9.38:48.96:41.66(GDP109216亿元);2020年6.85:48.35:44.79(GDP181201亿元)。
其次,考虑中国的后发优势(西蒙·库滋涅茨等人的分析,是在世界进入信息社会之前),如果我们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重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国际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还会加速。
第四节 在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从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产业发展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包括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科技与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会不断缩小,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会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这必然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只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立于世界之林。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应把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中国每年出生人口2100万,人口年净增长1300万,目前,处于不充分就业的城乡人口约1.6亿,占就业人口的26%,据估计,本世纪末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3.7亿,2010年将达到4.5亿,中国产业的发展,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中国产业的发展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以人为中心,自然-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的永续供给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依靠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要把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应从教育开始,构成一个链条: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开发(R&D)-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市场等)-企业技术进步-产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必须相应建立起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生产力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自主创新薄弱,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会永远在别人后面爬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我们生存与竞争力提高的根本。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了世界近代史的经验,分析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措施,应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的主体战略之一。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用信息化推进工业化,用工业化支持信息化,绕过某些传统技术的发展阶段,相继利用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所提供的高新技术成果,直接获取最终的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二、把握好中国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自1995年“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以后,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加速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摆到议事日程,中国产业的发展将出现新的特点:企业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因为,第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要靠企业最终完成。第二,企业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是产业能否不断发展的关键。第三,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国家优化资源配置的措施,没有企业的呼应,就不能落到实处。一方面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要为企业创造框架条件,特别是政企分离,帮助企业确立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企业自己要主动地走上“主体”的位置,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事实已充分证明,为什么在国营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同时,还有一批先进的企业,通过转机建制,改变经营战略,加强内部管理,适度规模经营,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等途径,取得了自身的技术进步,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抓住了机遇,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三、注意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城市化
传统农业是以劳动和土地等资源的不断投入作为特征的,但是,中国农业可投入的资源特别是土地等自然资源日益受到刚性约束,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农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自80年代以来,中国都在尽力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步伐。但在中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步伐也日益受到生产技术层次低、产品质量不高、生产分散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有力而持久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据测算,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速度的贡献已从本世纪初的20%上升到目前的60-80%,其中美国1929-1972年农业产值增长的81%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71%归功于农业科技进步,而中国目前农业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0%。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必须抓住科技兴农这条主线,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力争在2010年使中国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现在的52.9%下降到30%左右,城镇人口比重由现在的29%提高到2010年的45%左右,农业的非农产值比由现在的77%进一步上升到2010年的90%左右,使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一个质的飞跃。
四、高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高技术化并举
高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和制高点。未来十四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紧迫任务。高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高技术化,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高技术作为前导技术,高技术产业作为前导产业,其对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要以创造高附加值、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在高技术产业中,应把下列部门和领域作为发展重点: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这些尖端层次的技术,很难从发达国家全部引进,在上述有关领域中,中国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是很有希望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要注重用高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向企业输送高技术及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移植高技术产品,扩大高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只有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应用高技术成果,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质量,才能振兴中国的传统产业,提高中国传统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与协调,一方面在资金投入、税收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支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防止“一哄而起”出现重复与浪费,同时要防止国外技术与产品对中国重要行业和市场的垄断。
五、注意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开拓国内外市场
消费结构是指在市场供求矛盾运动中,形成的多类消费对象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例及其构成状况。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带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动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的运行以投资带动为主,消费品紧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提出后,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了“短缺经济”的怪圈,进入了消费需求、市场需求及投资需求相结合的运行轨道。消费需求通过市场信息反馈到企业,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品种与质量以满足消费需求。市场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桥梁,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应特别注意国内市场的保护,同时,改变低层次的出口结构和扩大海外投资,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六、依靠信息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1.促进信息为基础的服务业发展。世纪之交的时期是一个信息化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是服务业的知识化,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如:工程设计、项目评估及可行性研究、生产设备保修及租赁、产品广告宣传、培训等,其地位日益提高,成为智力产业。二是服务业的信息化。知识密集型生产为服务业使用的主要是软技术,可作为信息储存在电脑中,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使服务业交易可以在异地进行。如80年代后期,法国航空公司对通讯设备的投资与购买飞机的开支相差无几。中国应促进以信息为基础的服务业的发展,从目前看,中国从事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大批涌现,信息服务营业额以两位数增长,“七五”年均增长27%,“八五”年均增长47.6%,1995年信息服务营业额达到140亿元。但总的来看,信息服务业滞后于电脑业和电信业,电子工业滞后于通讯业,通讯业所需设备和器材的市场80%被国外公司占领。
中国应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中国这一比重为20-25%,发达国家为60-70%,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30-40%。
加速中国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改变中国信息服务业与电脑制造业的营业额之比过低的现状,1995年中国仅有0.088:1,而在1989年美国早已为1.75:1,欧盟为1.11:1,日本为1.04:1,新加坡为0.37:1,韩国为0.18:1。
加快提高电话、电视、电脑的普及率。据国际电信联盟1994年报告,按上述“三电”普及率计算,中国分别为2.3%、23%、0.2%,在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中,仅为第36位,远远低于第一位的美国(59.5%、79%、29.7%)、第五位的法国(54.7%、58%、14%)、第八位的日本(47.8%、64%、12%)和第九位的德国(48.3%、55%、14.4%)。
“九五”计划中,第一次提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全国发展信息产业,预计2000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10%,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0-40%。
2.促进金融、税收等现代化,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国家组织实施了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信息工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三大工程。“金桥”工程是为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统计与调控,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民生活各方面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一条“准高速国道”。“金关”工程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通过实现海关、经贸、金融、外汇管理和税务等部门的联网,将使海关进出口贸易结汇和退税计算机化,并通过DEI(电子化数据交换)通讯实现国际通行的无纸贸易。“金卡”工程狭义上是指电子货币工程。随着职能卡的逐步推广,“金卡”将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全面证明,如个人身份、经历、储蓄凭证、犯罪记录等,到本世纪末,在联通和完善全国金融业务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在全国各大城市广泛实现持卡金融交易,使资金周转速度和利用率提高3-4倍。全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将使35个中心城市、420个大中城市、1200个县城的3亿人口实现凭卡纳税、卡上结税。此外,“金税”工程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卫星清算系统的网络,已建成北京稽核总中心,完成了与50个中心城市的联网,近800个区县级税务部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已录入系统,在增值税票的防伪、识伪方面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金”工程的全面实施,标志着中国信息化建设事业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信息化促进了现代化,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根除腐败创造了新的环境。
七、解决好产业升级与就业的关系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大批农业劳动力要转向非农产业。同时,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与中国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及其相应的就业结构产生较大的矛盾,如何依靠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扩大就业机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难选择问题。技术进步有多种类型,如节约活劳动型的技术进步和节约物化劳动型的技术进步,中国应选择后者。同时,技术进步可能在原有岗位上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它也可以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了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解决好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及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通过加强产前与产后服务,吸收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
其次,在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农村经济三个层次上,选择发展劳动一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特种养殖业,已在中国广泛发展起来,其技术水平有的在国际上属首创,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这应成为中国的一大优势。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三次产业的比例看,第三产业比重从目前20%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的50%,其就业比例也会大大提高。
第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加强教育和培训,开展再就业工程,使劳动者具备多种技能,以适应工业化与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标签:重工业论文; 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产品层次论文; 经济论文; 轻工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