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为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并存的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患者出现一些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EA是我们临床上较常碰到的麻烦问题,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许多并发症,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影响手术成败[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应用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共收治80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人数40例。其中实验1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最高年龄为65岁,最低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42.1±1.4)岁;实验2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最高年龄为66岁,最低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42.5±1.5)岁。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躁动镇静评分均超过2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已做好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在手术前8h禁食禁饮,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采用机械或者是人工辅助进行呼吸[2]。在患者早期出现苏醒躁动症状时,实验1组患者实施丙泊酚进行治疗,丙泊酚使用剂量为0.5mg/kg,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在后期时,基于实验1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实验2组患者加入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给予其静脉注射8min-10min右美托咪定0.5μg/kg;而给予实验1组患者静脉注射8min-10min丙泊酚1mg/kg。密切关注患者情况,若持续存在苏醒期躁动症状,加以注射丙泊酚0.5mg/kg,直到患者处于稳定状态[3]。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躁动镇静评分、治疗时间、药物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4统计学本次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2值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两组患者躁动镇静评分、治疗时间及药物使用量实验2组患者躁动镇静评分、治疗时间及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实验1组,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对比两组患者躁动镇静评分、治疗时间及药物使用量 (`x±s) 组别 例数 躁动镇静评分(分) 治疗时间(min) 药物使用量(mg) 实验1组 40 1.49±0.61 79.15±28.97 33.75±17.31 实验2组 40 0.32±0.14 56.49±18.31 20.31±10.28 T值 11.8233 4.1817 4.2221 P值 0.0000 0.0001 0.0001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实验1组17.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n,%)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导管脱落 血压下降 感染 总发生率 实验1组 40 2(5.0) 1(2.5) 2(5.0) 2(5.0) 7(17.5) 实验2组 40 1(2.5) 0(0.0) 0(0.0) 0(0.0) 1(2.5) x2值 5.0000 P值 0.0253 3讨论苏醒期躁动是患者在全身麻醉之后,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由于此时患者失去理性,且无法进行沟通,患者出现一些不适当行为,由此产生拔除导管、出血、伤口撕裂等并发症,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影响手术成败。尤其是在重要器官手术过程中,即便患者只是轻微的移动,都会导致其生命受到威胁[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2组患者躁动镇静评分、治疗时间及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实验1组,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实验1组17.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不仅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减轻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对患者健康起到保护作用,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 26(2):183-184.[2]张虎,芳洁,吕志峰.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作用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2):168-169. [3]樊玉花,薄禄龙,项明琼, 等.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作用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2):55-58. [4]池钢,周琪,张析哲.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3):34-36.
论文作者:陈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全身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成人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