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_韦,波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_韦,波

韦 波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读者的原有知识和文本的现有信息相互作用而建构新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还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并自觉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找出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兴趣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来说,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广大的语文工作教育者积极探索应对的策略。下面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讨论不足,分歧消除太快

有的教师为了上课的进度,当学生刚刚开始进行讨论探究时,就急于打断学生的讨论,学生根本没有深入到文本中去,讨论就结束了,没有真正的实效。当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学生没来得及思考和深究,教师就马上将所谓的准确答案告诉了学生,这样学生被迫接受了教师的灌输,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没有培养到学生的思考意识,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阅读浅显

当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阅读浅显,根本没有深入去阅读文本,有的学生在教师上课之前,还没有阅读过文本,上课时才一目十行地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懂文本的具体深入的内容,也没有对文本作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甚至是没有一点印象,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也是片面的或者是浅表层次的理解。

3.教师未能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及分析支离破碎

在目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普遍存在一些现象:学生读的时间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少;课堂上学生思考问题少。不少教师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过多的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应让学生充分阅读。由于学生读不到位,对课文的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还有的教师在上阅读之前,自己也没有深入读过文本,而是粗略的阅读了一些教学参考书,就根据参考书上的理解和评析进入课堂,这样带给学生的也是浅层次的、理解也可能是不到位的,甚至是片面的,或是错误的,课堂上,还有部分教师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进行肢解,分析的支离破碎,不成面目,甚至的断章取义。

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一直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加深对文本的研读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形成自己阅读观念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保证自己的分析是正确全面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反复研究文本。读懂文本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对于文本没有一定的掌握下,进行阅读教学,必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学之前,将文本的理解真正了然于心,才能给学生提供教学的源源不断之“水”。

2.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一堂阅读课,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第一,设计好导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教师可以创设了一个这样的趣味问题“1+1=?”,让学生自由回再如:答,学生的答案各式各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进入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如在上《孙权劝学》是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三国时的吕蒙吗?吕蒙战胜过关羽你们知道吗?那为什么吕蒙能战胜关羽呢?”从而激起学生想急于知道其中原因的想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适当插入一些相关的歌曲、简短视频、趣味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三、通过范读课文对全体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唤起学生美的感受,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还要结合学生年龄和教材特点,采用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让学生朗读文本,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课文讲了什么事?”“文中最精彩、最感人的是那部分?”等。使学生读有目的,能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3.多鼓励,少批评

“读”后不能忽视读后评议,认真评议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喜欢表扬,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听的同学来讲,也会努力争取读好书,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老师的鼓励中,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成就心里,更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动阅读。对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可以选取好的部分进行适当表扬,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关注的,也增强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将引导对象细化为学生的全部情感,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研读文本,体悟作家的情感思想。学生阅读学习的最佳状态就是融入作家的情感,在精神世界里与作者进行心灵上乃至灵魂上的对话,即我们常说的情感共鸣。如学生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让学生通过模拟双耳失聪,体会其中的不便,进而联系音乐与听力的紧密关系了解贝多芬的心境,全程使用伤感的音乐,关注文章重读。最终就可以使得学生与贝多芬的感触距离缩短,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文字之间蕴含的感情。

5.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对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等,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写作技巧等的成功之处,并及时写下自身的感受。如对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自己的习作中灵活运用。

三、结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与文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汲取一切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不断地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探索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自身的教学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校椅镇第三初级中学 530308 )

论文作者:韦,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_韦,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