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北厝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对于幼儿来说世界是新鲜的未知的,需要他们去探索、去了解,才会为未来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感觉器官是他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最好媒介,他们的帮助下幼儿准确的感知事物。而对幼儿进行感官教育可以加强其对外部事物认识的深刻性与精准度,对于幼儿健康成长极有裨益。
关键词:感官教育;幼儿;调动
人类与外界环境的交流接触离不开感官的支持,人学习能力的发展的最初阶段也始于感觉动作,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知觉动作,直至概念符号的智慧阶段。幼儿阶段是感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通过感知外界事物,对外物进行具体的认识。在此期间对幼儿进行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以及听觉教育对于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有清楚的认识,提升幼儿的辨别能力与观察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完善幼儿人格,提升幼儿智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一、感官教育的内涵
幼儿自身对其感官的作用并不十分了解,幼儿感管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帮助幼儿了解自身的各个感觉器官在生活与学习中做发挥的作用,并且充分利用感官去了解、认识、观察事物,从而对事物形成准确、完整的认识,在发挥个个感官作用的同时学会保护感官,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感官教育主要是利用科学方法使幼儿对自身感觉器官的功用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灵活运用的过程,通过感官训练使幼儿通过眼睛对物体的大或小;长或短;外形以及颜色等有直观的认识。利用嘴巴分辨出苦、辣、酸、甜、咸等味道,利用耳朵感知、分辨各种生物以及自然界各种事物所发出的声音,知道声音的高低、强弱,哪种声音是悦耳动听的,哪种声音听起来让人心生烦躁等。通过手的触摸让幼儿对物体的物理属性冷热、柔软与坚硬、轻巧与沉重有清楚的认识。并学会自己的双手解决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一)帮助幼儿实现人格的完善
感官教育可以使幼儿的感官得到充分的锻炼,也可更加敏锐的感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特性、等级以及分类规则。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更加全面,也就是说幼儿会在感觉器官的帮助下对于其周围的环境有明晰的认识,相比于没有受过感官教育的儿童来说,接受过感官教育的儿童的观察力更加敏锐,对待学习与生活的态度也更加积极且独立,他们可以敏锐的观察到植物与动物的细微之处。相比聪明但人格模糊的幼儿来说,人格完善的儿童其发展前景要更为广阔。接受过感官教育的儿童其在适应性、社交能力、独立性、自信心等方面都要优于普通儿童,这说明感官教育对于儿童人格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幼儿智能发展的基础
孩子与世界的联系是在感官的支持下进行的,感官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将通过感官获得到的纷杂信息一一辨别,并且这些信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分类,发现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这些活动必须在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才可完成。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评价、概括、提炼,甚至创造,因而幼儿的创造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智力水平也逐渐上升,加强了幼儿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由此可见幼儿智力的提升与感觉是息息相关的,更进一步证实了智力活动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有助于幼儿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
幼儿时期的感官教育对于其成长后的艺术鉴赏以及审美感具有极大的帮助。每种感官都有可以施展其能力的艺术领域。造型艺术、雕塑以及绘画是视觉感官发挥功用的领域;音乐、舞蹈、电影等是听觉感官发挥功能的领域;美食制作等是味觉感官发挥功用的领域;香水制作等则是嗅觉感官发挥作用的领域。正是有了感官才产生了众多的艺术门类,如果没有感官的支持,这些艺术门类也将不复存在。在感官的帮助下人们得以走进艺术殿堂,并帮助人们将其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对幼儿进行感官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操作活动对幼儿进行触觉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利用操作活动对幼儿进行触觉教育,指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通过多次动手练习,掌握知识或技能。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脑部发育,幼儿参与操作活动的灵活性也可以得到提高,操作的过程也是幼儿动手能力的的培养过程,是幼儿获取知识、技能以及聪明才智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需要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如剪纸、泥塑、折纸等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动手制作收获快乐。
也可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触觉训练。如教师可在盒子或是口袋里放入形状、质量各不相同的物体,然后让幼儿将手放到了盒子里去摸这些物品,并描述出这些物品的形状与特点,据此猜出物品的名称,以此对幼儿进行触觉训练。
(二)调动各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
人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充分发挥人体各个感官的作用,帮助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以避免幼儿通过单一的感觉认识外部事物所造成的对事物的片面认识。如只会用触觉去感受外部事物,而不会用味觉辨别味道,或是用手掂量来辨别物体的轻重等。因此在进行感官训练世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其参与到认识事物的活动中。如让幼儿认识猕猴桃时,不仅要让幼儿通过看、摸了解猕猴桃的外部特征,还要让学生品尝猕猴桃,利用味觉器官品味猕猴桃的味道。这样他们才对事物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且印象深刻。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对于幼儿掌握知识与技能,认识与了解周围的世界是非常有利的。
(三)通过观察对幼儿进行视觉训练
研究显示人所获得的信息的80%-90%来自于视觉,所以观察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当幼儿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直接将答案告知幼儿,而是引导幼儿通过眼睛进行观察。帮助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如利用比较法进行观察,通过对两个或是两个以上事物的观察发现事物的细小差别,如将麻雀与燕子放在一起观察, 比较二者在羽毛的颜色以及外形方面的差异,培养幼儿养成细致观察的能力;利用分解法进行观察,将复杂物体分成若干部分,分部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综合。如观察火车的时候,要引导幼儿对火车的外形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观察火车的车头、火车车厢内部的布置,然后将观察获得的信息综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关于火车的完整的认识。
四、结语
感官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制定科学的计划,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把感官教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2]蒙台梭利教育研究组;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 [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6.
论文作者:杨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幼儿论文; 感官论文; 事物论文; 感觉器官论文; 触觉论文; 能力论文; 操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论文;